人性之善恶问题,为什么会搞的这样复杂,至今仍然是各师其主,各师其教呢?我认为问题出在后人没有对孔子的理论从整体上去把握,而是仅仅抓住“人之初,性本善”这二句就论起是非来了之故。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历来的研究者都是把孔夫子的这四句话分别开来研究议论的,所以,自荀子而降主张人性恶论者都错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话是不能分割开来解读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前二句是提出善恶之本源问题,后二句是表示善恶发展变化之“结论”,不管是“性恶论”还是折中论者,都是只抓住前二句就迫不及待的批评起来了,没有顾及后二句才是孔子要说的重点问题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论哪一种主张,都没有离开后天的“教化”为自己的观点立论。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孔子比其他人胜出一筹的地方。“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在强调教化、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善与恶,是与非,罪与罚都是“习相远”的结果。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会变得“习相远”了呢?这就与教化的过程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了。这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中国一切现代的教育理论追根溯源不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吗!我们的教育方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中小学生守则、奖惩条例,以及一切指导学校教育这个重点方面的治安保障措施,如果一一细细梳理都不难发现是围绕避免“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根根本核心内容制定的。统一的教育方针,就是要解决“性相近、习相远”的问题,就是要通过教育达到“性相近,习也相近”的目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孔子之谓“习”者,乃后天之“教化”也。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毕生的教育实践,都是重在致力于“性相近,习也相近”的,这在《论语》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孟子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山也,犹水之久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也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说了一个通俗而又深刻的道理,水如因“搏”之、“激”之,可使“过颡”“在山”;一个人,如果受到一定社会因素的“搏”“激”也同样会“可使为不善”,或“可使为善”的。所谓“搏”也,“激”也,后世之谓“教育”也!
荀子认为“人性是天生”的。他说,“凡性也,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这就难免唯心了一点点。
如果我们仅仅是囿于哲学来讨论这个问题,依然可能难于统一认识。而如果我们引进自然科学成果,这个问题就再简单不过了。现代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学、基因学、人类学的伟大成就都早已经证明,人的生命繁衍过程,只有某些基因(疾病)是会遗传的(包括“隔代遗传”),而父母的社会习性(伦理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能遗传的;换言之,人之初是“无暇”的。个别先天疾病的遗传是与“人性”无关的;随着社会法制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普及,这种情况还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我们再来看看作为儒家言论集之《礼记--乐记》中的这样一段话:“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这有二层意思:一是重要的并不是人性好恶之争,重要的是必须明白人性之好恶是由于“诱于外”这个道理!第二层意思是说人都是需要教育的。“反躬”者,教化也。
我们的教育改革,应当立足于“教”。怎么“教”呢?这就得从社会生活中去找原因了。此之谓“知诱于外”也。舍此,即教育改革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领,越改越糟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