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晁错论》
――读《晁错论》有感
(无极尚书/文)
中国历史上,姓晁的,有两大名人: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晁天王晁盖,喜欢水浒的人们都知道,晁盖不死,就没有宋江;第二个是西汉皇帝的老师,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师,晁错。第一个姓晁名人,老百姓喜欢,它代表了底层人民的情绪,敢说敢干敢反朝廷;第二个姓晁名人,士大夫喜欢,它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了皇帝家业,冒死直谏,历代封建文人都推崇他,也有争议。汉代以后每一朝,都有几个文人对后一个晁姓的人,即一代帝师错晁进行评论。最为著名的评论,莫过于宋代的文学名家、也是永不得志的政治家苏东坡写的《晁错论》。
苏氏政论不愧一代大家,可谓纵横捭阖,起笔就很有高度,对晁错改革面临大环境写得淋漓尽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责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苏东坡认为,天下之患,最不好办的,就是表面上治平无事,实际上有不测之忧。这时如果坐视不管,最后会不可救药。但如果强行治理,人们安于太平久矣,会不理解,会不相信和支持你。只有真正的仁人志士,才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大成功。这需要时间。在太平时期改革,必须做到能改也能收,然后退而尽职。如果在改革关头,放弃志向,“使他人任其责,责天下之祸”,就会象晁错下场一样。
晁错,作为西汉孝景帝的老师,对皇家面临忧患看得十分清楚:西汉经过刘邦、孝文两代明君的治理,表面确是实一片太平,人民安居乐业,银库穿钱的绳子都沤断了。但晁错作为一代帝师,他看到当时皇帝统治的最大忧患,就是诸侯越来越强大,象吴王濞,坐拥江南,富甲天下,比皇帝都有钱。如果坐视不管,皇帝的宝座很难保住。于是他出于对皇权的维护和老师的天职,给自己的弟子皇帝,提出了一条大计:“削藩”。
晁错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敢“发大难”,从不尸位素餐,哪怕前面是地雷阵,也勇敢向前。晁错的父亲在听说他向皇帝提这个主意后,经过死谏过,告诉他,你可记住,这些诸侯都是皇帝的亲属,你不管成功与否,责任都得你背。结果,晁错一意孤行,吴王濞牵头造反,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七王之乱,使胆小的皇帝没了主意,不得不听另一个著名小人――袁盎的建议,杀了自己的老师,用自己老师的鲜血祭奠了自己同意发起、又是为自己利益的重大改革。老百姓知道后,可敬晁大人的一心为公,可叹晁大人的不通人情,可怜皇帝的软弱无情,可恨诸侯的无法无天、得陇望蜀,可恨袁盎的卑鄙无耻。
晁错的死,是伟大的。他的改革并没有因人死而改变。孝景帝依然坚定推行削藩策略,才持续了“文景之治”,才让西汉帝祚延长了若干年。
苏轼把晁错之过归于“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这一行为,显然有失公道,也可能是苏氏有意所为。因为苏东坡写晁错论,本来有所指,对深层次问题不敢表露,只能左顾而言他。当时,没人敢议论皇帝,哪怕是上几代的皇帝。
晁错虽名为皇帝尽忠,实为天下着想,虽有小错,但未失大义。我们不能用小人之心测君子之腹。晁错就是敢于为民请命的人,就是民族的脊梁。如果每个人,都象他一样,不苟且,不偷生,中国何为不能成其大?
在大是非面前,惟有意志坚定者,方有出息。
(无极尚书/文)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