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对现有秩序的动态调整,是对现行政策的改良。在贫富差距极大、社会隔阂鸿沟愈深、社会保障极不完善、贪腐盛行的时下,改革的声音,无疑是主政者对社会呼声的某种回应,无疑也是值得鼓舞人心的激动事;改革既是顺应时代的呼唤,自然应是受到百姓的欢呼。
改革之难不全在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固守,更在于能否达成社会共识,这也是我今天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改革,或是说之所以要改革,必是现行的某些政策或是方针已落后于时代文明诉求。直白些说,就是政策施行应当与时俱进,于是,对不足之处进行必要的改革,对旧的制度做一些必要的修补,是主政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应有的但当,进一步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为更多国民谋求福祉,理顺政府的责任,做好合理分配蛋糕职责。
厘清了改革的目的和时代意义,那么再讨论,如何改革,或是底层对改革的期望是那些,这些讨论将有益于改革的探讨,改革不应是闭门造车,达成共识非常重要,共识既包括了精英间的共识,也包括了底层间的共识,还有中间层的共识,欲取得改革成功,最妥善的方式就是达成上中下的共识,30年前的改革之所以取得可人成绩,国力大幅提升,GDP位居全球第二,只因其时上中下,皆有改革的呼声与欲望,寄望通过改革拜托贫困落后,追求国家稳定富强的诉求。当然,古往今来,任何文明的发展,必会带来固有的“现代化后遗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隔阂鸿沟拉深、社会保障极不完善、贪腐盛行等现象,正是旧有模式不足的体现;于是,再次改革自然由此摆上了桌台。
既然改革是必须的,那么如何改革,那些方面的改革容易达成全民共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只不过,就目前所知的改革方案来看,改革的诉求不尽相同,精英的改革诉求与底层的改革诉求可谓是泾渭分明。实话说,底层对于政治改革的方向,或是所谓的中国民主化进程,颇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底层更为关心的是对自身权益的保障、对社会稳定的期盼、对社会保障力的倾斜度,而不是所谓的民主化进程。尤其是对所出现的所谓改革,如国企的私有化,更是不知所云,90年代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的私有化和下岗,足以引起底层对所谓国企改革的怀疑,当时的国企改革时代背景是,其时国家已不堪重负于国企的低效,于是,其时的国企改革是是国家甩轻包袱的不得已行为。今日的国企情况与其时可谓是有着天壤之别,今天重呼国企改革,底层自有理由怀疑,是精英集团囿于利益即得关系,欲瓜分国家资本,走资本寡头道路,是利益即得者强化利益的举措。
改革无共识,轻言改革,或是强行所谓的政治改革或是国企改革,无疑将本已撕裂的权贵与底层之间的缝隙或是相互敌视情绪更甚。当然,底层并不是抗拒改革,而是在于改革的利益分配是在于精英还是在于底层,现实的说,在一些已达成共识的方面,如户籍制度的改革,落实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那么,今天的改革,将一如30年前改革,取得历史性的进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