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论大纲》
(无极尚书/文)
中国改革的目的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一届政府给人民讲清楚,用大多数老百姓不明白的经济学术语、艰深难懂的官方语言宣讲,最终是连自己都快不明白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但大多数老百姓是用他们的现实感受来评估改革的结果,好与不好,是广大群众说了才算数,少数文人、所谓的经济学家、官员都是利益相关方,代表不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当许多地方群众采取自焚、集体上访等极端方式来争取他们的自身权益的时候,说明了,大多数群众对改革还有很多不满意,甚至说感觉很糟。当一国的总理都到了给农民工讨工资时候,表明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的权益已被剥夺了到了什么时候,这是我们推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吗?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改革的宏大蓝图,是用很直白的、百姓能懂的语言表述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目的很明确,就是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经济改革的最终目标。实现的途径是,让少数人先富,然后先富带后富。
我国这30多年的改革,在实现途径上,确实是按照邓小平理论走的,很快实现了让少数人先富。但后一个步骤和改革目标,却被有些改革家们、官员们有意无意的忘了。先富的人,非但没有带后富,而且想尽办法剥夺后富的门路。计划体制下的价值低估的资源、各种生产要素的红利,被先富的人巧取豪夺后,后面的人想富也没有资源和机会,何况先富的人,没有觉悟和动力帮后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自私个人主义的基础上,让自己取得的财富,不管是合法还是不合法,主动交出或与他人共享,这样脑子进水的白痴想法和说法,只有中国人的智慧能想出来。我国在出台《物权法》时,就有部分正义的学者,指出过,在现在这个时期出台物权法,就等于把先富者的财富与想后富的贫穷同样保护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争论激烈的原因之一。中国需要物权法,但需要重视客观现实情况。
现在的现实是,少数人先富起来了,也不想带后富。我国的法律也对少数人先富的财产用法律保护起来了。而且,现在先富起来的人,依靠钱与权,影响国家政策、甚至法律的制订,如对国有资产私有化、土地红利尽快开发等,一方面使他们更富,二方面使后来者没有资源可以致富,三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取得公权力的保障。这就是中国改革的现实。
没有先富带后富,就没有共同富裕。我们且不论先富起来的都是些什么人,也不论先富带后富在人性的悖论,我们就说两极分化与先富不带后富的矛盾。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美国可谓老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贫富差距在全球居首,基尼系数最高。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家都信誓旦旦说,一定要消灭剥削、消灭两分化。怎么可能,现在国际上还没能一个体制能做到,一个阶级不剥削另一个阶级而实现财富积累的,剥削阶级正是占有了剩余价值,才实现其维护阶级地位的财富。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有几个不是通过殖民、用血淋淋的战争取得的。我国能在30年内成为国际经济第二大,我们的原始积累是从何而来?不会从而降吧。先富起来的人,除了诚实劳动的之外,许多,不过是把应该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财富归于私有罢了。正由于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我国的贫富差距才如此之大,基尼系数才会如此之高(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接近0.5,远高于国际警戒线的0.4),高到国家都不敢公布。
少数人拥有大量财富,必然出现两极分化。先富不带后富,共同富裕必然无法实现。这样的改革,如果再沿续下去,我国会出现什么样的境况,变质还是变色?
改革的方式
有许多学者津津乐道于我国改革形式,说我国采用了温和的改革方式,是渐变的改革方式。我们只所以比俄国成功,就是因为俄国采取的“休克疗法”太绝对了、被美国骗了。其实,这都是学者故意所言。
改革的目的、方向走偏了,采取什么方式、形式都不重要。如果你改革的目的,不是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温和也好、激进也好;快也好、慢也好,都不算什么好方式。温水煮青蛙、热水煮青蛙,一个结果是真的:青蛙死了。让青蛙说温水好还是热水好,岂不是找吗?青蛙如果有牙,会往死里咬你的。现在让老百姓说改革好与不好,与让青蛙说温水好还是热水有何区别。那些为改革大唱赞歌的学者,你不知道在水中的青蛙都在诅咒你们吗。
其实,如果真的不想实现共同富裕,还不如快快地改革成功。在人人为自己的制度里,现在高高的人们,不一定会有什么下场。
改革方式与目的服务。有了老百姓同意的目的,再找到老百姓同意的实现方式,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革。任何带阴谋性质的、带欺骗大众性质的改革,都不会真正成功。所谓“打左灯向右转”的欺骗人民的改革家,迟早被人民所抛弃。
改革的性质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什么?这不是明知故问。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身革命。它不能毁了自身,它只能越走越好,而不是相反。
我国的改革,不是要把社会主义改革成资本主义。更不是按照资本主义的模式改良社会主义。这是原则。
用外国的标准不衡量中国的改革,就是别有用心的人,按照资本主义改良社会主义。
现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在国际没有几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我们一家。现在我们在国外没有参照,但我并不是虚无主义者,。真正参照的,是我国人民的民心、民意与民生。
一项改革,如果能让大多数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乐起来,就是成功的改革,得到人民拥护的改革。
一项改革,如果让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贫起来、苦起来、不安起来,就是不对的,就是背民心的改革。
如果,我们在改革原则上有所动摇,未来就很危险。
改革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基础,就是公有制。这一点虽然写进了宪法,但许多学者还公然反对。这是一个很不好信号。
公有制经济必须壮大,我们的国家才能保证不变质、不变色。
虽然在公有制经济的实现方式、管理组织上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但作为基础本身,不能大动。有些人,抓住某些国企的缺点加以放大,以点概面,主张私有化,实际就是不想让社会主义制度有好的经济基础。
况且,现在的国企存在的缺点,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少数富人先富的改革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不宣扬少数人先富,掌握国企资源的负责人,也不铤而走险,私人也不会盯住国企不放。
想想吧,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的教训还在,我们的许多学者充耳不闻。如果没有俄罗斯做实验品,可能我国就是另一个俄罗斯式的悲剧。
改革的争论
对改革的争论,从来都是两派为主,中间派、第三条道路,都是不稳定的,时左时右。
一派主张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一派主张少数人富裕的改革。
主张共同富裕的改革家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改革,一定围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设计,前面错的改正,对的要坚持,这才是真正人民欢迎的改革。
主张少数人富裕的改革,当然是少数人同意,是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改革,属于资本主义改良派,当然这种派别面子上总会挂幌子,挂个为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幌子、为人民谋福利的旗子。其实质是黑暗的,不管表达如何美好、婉约,不管明的或暗的或欺骗式的披上社会主义的外衣。
有的说,你这是不是无限上纲吗?
当然是要上纲上线。因为你们提出的改革,不是东家杀猪西家宰羊的小事,而是关系国家发展的纲领上的事,本身就是上纲上线的事,为什么不能上纲上线呢?
这两派,是代表了两个方向。
一个是有利于大多数人的,人民欢迎的;一个是有利于少部分人的,人民不欢迎的。
是时候决择了
思想就怕混乱。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统一思想,这个国家就会不稳定。不稳定,受害的是大多数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现在从社情民意上看,都反映出对改革前景的迷茫。从政府文件到领导讲话,也表现出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这些不一致、甚至分歧,在上面,可能表现为一句话、一个批示、对一个事件的表态,但对下面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广泛的。对改革方向的分歧,已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应该有个明确态度。只有大组织有了明确方向,小组织或个人才有前进的方向。
(无极尚书/草成)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