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早在文革时期,由于喜爱毛泽东诗词,我曾编了一本《毛泽东诗词注释》。后来在文革后期整理“非法出版物”时,负责此事的南航马列主义主义教研室主任曾找到我,要我说明对其中某一句诗解释的“历史依据”。我当时无法拿出依据,他就对我说:“他们认为这本解释是很好的,想予以保留。但现在只能作为非法出版物消毁了,很可惜。”由此,我对毛泽东诗词更热爱了。我能背诵当时全部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当心情不好时,我都会读一读这些诗词,以获得心灵的慰藉。
最近我又重读了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这首词,又有点新的体会,所以写下这篇博文。
《念奴娇·昆仑》的全词如下:
《念奴娇 ·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节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词的上半阕叙述了昆仑山的宏伟气势与她对人类的功过,提出了“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个大问题。后半阕则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胸怀,盼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宏伟愿望。全词想象力丰富,气魄宏大,充分舒发了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我认为只有写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能与之相比。
但我这里想说的不是对此词的评价,而是想由此而引伸到对毛泽东功过的评价问题。
昆仑山是我国最大的山脉,它从帕米尔高原起,沿新疆西藏边界深入内地,其雪山消溶时的雪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的水之源头,正是她们养育了中华民族和培育出了中华文明。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山,她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毛泽东在词中没有正面写它的功,反而突出了它的罪,并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为什么这样写?这很令人深思。
由此我联想到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对毛泽东的评价汗牛充栋,尤以负面评价者居多,而且其中充斥了谎言、污蔑直至漫骂。斯人已逝,无法辩驳。正像昆仑山那样,功罪只能任人评说。我最近感到,如果将毛泽东比作中国历史上的昆仑山,是很恰当的。他一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正如昆仑山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那样,是任何力量所无法撼动的。但他也曾带给了人民“人或为鱼鳖”的日子,至今使人们仍陷于“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惶惑之中。毛泽东就像昆仑山那样,无论功与罪,都将永远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正是他无可争辩的伟大之处。
这就是我近日重读了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一词后的新体会。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