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萧规曹随”这句成语,该成语来源于汉朝初年的一个典故。
汉惠帝二年,汉相国萧何死了,死前荐曹参为相国,曹参继任相国之后,萧何制定的法典一律不变,显得似乎终日无事,日夜以饮酒为乐。
汉惠帝心生疑虑,责怪曹参不用心治国,曹参反问道:“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
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
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
接着他又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 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 事不是很好吗?”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萧何无疑是一个智者,因此他能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曹参也同样是一位智者,他的智慧在于有自知之明,虽然能力不如萧何,但是他明白,只要沿着萧何的路走,国家就不会出错。
人间的智者有两种,第一种专门为世人寻找方向,可是还有第二种智者,虽然他们没有第一类人的天才,但是他们善于寻找第一类智者,因为只要找到了第一类智者,也就等于找到了方向。
如果说第一类人是沙漠中的向导,那第二类就是聪明的游客,如果自己找不到出路,那么最聪明的选择就是寻找向导。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第一类智者,这种人必然是极少数,他们是上天赐给世人的瑰宝,拥有他们是我们的福气,即使没有他们也不应该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人类的奇观,而奇观本来就不是可以轻易见到的。
但是我们可以成为第二类智者。做第一类的跟随者,如果想寻找捷径,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恩格斯本人也是一个天才,他是十九世纪欧洲知识面最渊博的学者,被列宁称为“智慧的明灯”,但自从遇到马克思之后,甘愿做马克思的助手,全力以赴的帮助马克思,因为他发现了马克思的天才,并且相信马克思能揭开资本的秘密,马克思的确做到了。
恩格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了解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并终身跟随马克思的思想,他也因此成为另一个世界伟人。
我们再回头说中国问题吧,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袖地位,是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逐渐确定的,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只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路走,就一定会走向胜利。
请记住,这句话是人们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空洞的说教。
既然我们已经确认毛泽东的道路是走向成功之路,而我们还没有谁能说自己的才智超过毛泽东,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偏离毛泽东的道路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