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会进步的动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历史中,面对纷繁的现实是很难看清历史发展趋势,只有极少数人有这种历史直觉,但未在实践中完全展示出来之前,也只是一种经验直觉或理论判断的结果,往往不可能为社会大众接受。
只有当历史的背影渐行渐远,社会现实发展中矛盾渐次暴露无遗后,在现实教训面前更多的人才能深刻、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变化,即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包含的深层意识,从社会或政治意义来讲,是指社会大众实践,而绝非仅个体立场的情感,那么改革实践检验出什么真理了呢?“文革”完全错了吗?
面对现实,恐怕很多人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近年来出现的一浪高过一浪的纪念毛泽东热潮,怀念的怕不止是开国领袖的文治武功,而更多的是对历史认识的一种自觉!习总两个不能相互否定的鲜明、坚决的立场和态度,其实不也包含着对“文革十年”的重新认识的伏笔吗?毕竟邓小平的观点和《历史决议》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今天还能完全正确吗?
马克思主义包含三大内容,即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的政治经济学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概括而言,即人类社会进步中社会制度形态的更替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其中包含着一对基本的根本矛盾:资产阶级为资本利润的生产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无限性,和无产阶级贫困的再生产而导致市场消费能力的有限性,会使资本再生产难以为继,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最终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进步,走向更高形式的生产方式,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
从无产阶级立场来看,生产力进步导致生产关系的革命不会自发产生,需要无产阶级主动去改造和争取,阶级斗争是基本方式,且只有用哲学思想武装、才能将自发的阶级斗争变成自觉实践,最终获得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
在马克思所构建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体系中,他以“哲学不只是用来解释世界,更在于如何改造世界”的思想为指导,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能动的改造力量---无产阶级,并将社会的进步归结为两大动力:
一是社会自然的、自发的经济(生产)动力,即生产力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的或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而推动社会进步,如文字发明、四大发明、工业革命、电力使用、微电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创造、新能源革命、核武器的发明等,无一不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社会面貌,改变着人类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思想认识,深深的影响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甚至主宰着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二是自觉的、主动的阶级斗争的政治动力,即通过人的意识、能动性来加速改变或调整生产关系,来调整阶级间或阶级内的利益分配而实现社会进步。如中外历史上的农民农奴起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义革命、二次世界大战等,无不深刻打击了社会守旧势力,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基本结构,不断解放着人的思想和人身自由,也极大的推动了大国崛起、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甚至有时直接改变了全球政治战略格局。
事实上,任何民族社会都是有机的整体存在,这两大动力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则存在何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苏联和中国,在建立新社会的暴力革命过程中,都将阶级斗争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毛泽东将其总结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在建设时代则往往强调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如列宁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毛泽东讲“抓革命、促生产”,改革后邓小平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是现实的、变化的、发展的、动态的。马克思主义需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更需中国化,但其核心在于和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
毛泽东做到了,自觉运用阶级斗争的力量推动了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邓小平做到了,顺应自发资本力量推动了经济革命,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的质变。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为具体历史和实践的产物,虽然没有包括毛泽东思想、没有将阶级斗争显性化为理论基础,但其中不仅包含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还隐含着阶级斗争的合法性。
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来讲,文革、改革虽形式上对立、有着重大的区别,却存在内在的统一,即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在自觉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中,对两大力量的重视程度不同、各有侧重而已,二者不只是历史逻辑连续,也是理论逻辑的统一。
(未完待续)
(不足之处,敬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