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是一个话题
4月15日是胡耀邦去世的日子,有了更多的谈论的声音,在此前后。在这些声音中,胡耀邦之子的声音是大的,也是刺耳的;他是在拿11月份时胡耀邦的整数年份点在做文章;他还把乌有之事说的那么堂皇。还有一些说胡耀邦,把他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似乎“总设计师”的名号以前给错人了;似乎胡耀邦成了一个完人,大家公认的那些错误,也成了光环。这不是在赞扬胡耀邦,是在坑他。
后三十年以来,胡耀邦一直就是一个话题,一个政治话题。反驳的声音也一直有,这个时期,也重新翻出来说道。比如在对待中国少数民族的话题上,以胡耀邦的子女、何方等人为一方,以另一些为另一方,就说了不少。同样的史料,截然相反的认识,莫过于此。
——以前说过,现在还是需要说几句的是,关于胡耀邦与西藏的话题,大约是邓力群的书中出现了细节上的错:诸如1980年12月到西藏视察(实际是1980年5月,准确地说是“五二三”和平解放纪念日之前),胡耀邦到西藏放了多少在押犯(实际上是之前就释放了的,与胡耀邦视察西藏工作基本没有什么关系)等,所以,不少网络朋友的文章中,出现了我以为不应该有的以讹传讹。邓力群先生的文章之所以出现这个细节上的错,我猜想,是出现了记忆混淆的原因,1980年底胡耀邦与少数民族地区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有的,不过不是西藏,而是新疆。
胡耀邦一直是一个话题,那么作为话题主人公的这位,究竟是个什么人呢?其实,本来是清楚的;在一些孜孜不倦地过分拔高的当今,他已经面目全非了。我觉得毛泽东主席两句话是很好的说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发言不得要领。”邓小平同志与邓力群谈胡耀邦时的评价也很到位。如果硬要把胡耀邦置于某种高度(某种他根本不可能达到的高度),是做不到的。
他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但也说不上是一位有意为之的坏人。我们不能把胡耀邦的一些观点进行太多的引申,似乎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这是抬举他了,他根本看不到那么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乱象,他当然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要说这就是他的目的所在,那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就是胡耀邦本人,后来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说话不慎重、太片面,捅了乱子。
胡耀邦话题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舆论场上“驰骋”,被一些势力当作“旗子”来打,除了有方便利用的地方外,更多的还是利用者的别样心思,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那位出任过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胡耀邦之子,也算得上是党的一位高级领导人了(把省部级领导人员视为高级领导人,应该是可以成立的吧),在其中起的作用尤其糟糕,不知他是否想过,他和他所在的小圈子的人,其言论,不是在实事求是地评价胡耀邦,也起不到把胡耀邦推上“崇高位置”的作用,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不过,如果胡公子的本意也是在“利用”上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来说点维护的话吧。手头有一本《党史资料征集通讯》,1986年第三期的,里面有胡耀邦1986年1月12日的一个批示,主要精神是:作家创作党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是在文学传记作品(包括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片)中,不应虚构重大的党史史实,对党的历史人物的描写,更不能歪曲。因为这不是什么艺术领域内的是非问题,而是政治领域的是非问题,也是作家的社会责任的职业道德问题。对此,党员作家必须模范遵行,不能含糊。”我以为,胡耀邦批示精神,现在是可以拿来批评胡公子圈子人的言论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