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是否够格领养老金?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尤其是连续十多年的“一号文件”落户农村,农民的幸福指数也在随之逐年上升。
但是,与这一节奏不太同步的是农民的社会地位似乎有反向发展的趋势,在各种身份的代表当中都缺少真实农民的身影,农民和工人混合成的工农阶级集体被他人代表。
综合来看,“关心”农民的代表人有两种代表性声音:一种声音是把农村的土地私有化永久分给农民,让他们发财致富;另一种声音是把农民组织起来,重新走集体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
对这两种代表性声音,站在现实的角度看,我个人都不支持。
把土地私分给农民了,是否就能让农民实现致富梦呢?
不可以的。人均也就两亩左右的土地,你就是把它种得天花乱缀,也发不了大财。不要老跟我提经济作物和农家乐致富,那都是小孩思维,全国土地都种经济作物了,粮食谁来供给?全国农民都搞农家乐,全国人民都在农家乐里吃什么?从总体上讲,绝大多数土地必须用来种粮,看农民,要看整体,不要取微局部。
私分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方便土地流入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实现部分人大庄园主的美梦。然而,大家要知道,《宪法》摆在那里,土地是国家和集体的,分了,社会性质就变了,农村分了,城里土地私有化也是必然,那就是彻底变色了。
重新走农业集体化道路是否行得通?
我的看法是行不通,至少在现行市场机制下是行不通的。大家都讲南街村、塘约村等搞得很成功,认为在全国推行没问题。不会的,从我了解的情况看,中国农村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单干之后,农民的劳动方式、习惯和思路都发生了质变,再简单推行集体化,很难得到多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具体的道理留着今后再议)
行不通,官方媒体为什么也大幅报道“塘约经验”呢?报道没错,但出发点决不是借此宣传集体农业好,而是印证新式农业改革成果大。
农村集体化是否就永远行不通呢?也不是。随着农民结构和现代化水平的的不断演变,未来肯定会走上新集体化道路——工业化的集体化。
对于中国农民这个庞大的集体群而言,私分土地和集体劳动应该都不是他们最迫切希望得到的东西。
农民们现在最迫切得到什么呢?
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养老金普适于农民群体;二是教育医疗城乡同权化;三是生活便利性城乡同质化。
后两点,政府在努力做,尽管差距还有相当大,毕竟已经在路上。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民集体缺少养老金保障,正在推行的60岁以上每月60元左右的补贴应该算不上养老金,顶多只能算物价补贴。
农民领不上养老金,一方面理由是政府财力不足,另一方面理由是农民没交养老保险,所以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政府财力的事留着后面讨论,我想重点聊聊农民是否有资格领养老金的问题。
农民到底够不够格领养老金?
够,完全够,绝对够。
1998年的时候,中国稻谷价格约为每担120元上下,2017年,中国稻谷仍然徘徊在每担133元左右(晚稻约140元/担),二十年,近乎可以看成是原地踏步,中国的商品中,还有这么呆价的东西吗?房价涨十倍甚至二十倍以上,涨十倍以下的商品类别不会太多,农药化肥也涨了几倍,为什么粮价就非得原地不动?
有人讲,国家给了最低收购价,已经够保护农民了。什么叫最低收购价?本质上不就是最高收购价吗?粮食稍微涨一点,进口粮发疯似地往国内倾销,时间推到2016年,中国粮食进口量接近1亿吨,可供两成中国人消费。换个角度看,在粮食缺口变大的情况下,在土地资源被严重耗损的情况下,如果不进口那么多粮食,中国农民的劳动商品完全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二十年涨个五倍有问题吗?至少涨两倍总没问题吧?
有人又会讲,美国粮食价格低,你卖这么高,人家粮食为什么不可以进来?可以进来,但是,中国农民的利益必须放在首位。在WTO谈判过程中,全世界所有国家,最艰巨的谈判就是农产品协定谈判。为什么?因为每个国家都有保护本国农业和农民的出发点,中国农民可能是入世谈判中牺牲最大的一个群体,农民对自己的产品最没有控制权和发言权,他们完全成为“服从对象”,为了大局起见。大家常认为,拒绝进口外国粮食违反WTO规则,又认为直接给农民发农业补贴也不符合WTO规则,横竖就是没太多办法补贴农民。没问题,我给想个办法,就给农民发养老金,这总不可能违反WTO规则了吧?加入WTO,又不是我农民的需要,为什么伤心的只有我农民?
还有人讲,政府不是给农民每亩100元的种粮补贴吗?不是给农村修路修水利设施了吗?凭什么农民还要更多?照我讲,如果你不压低农民的粮价,如果你不让美粮在中国倾销,农民根本不需要这100元补贴,只要每担粮食每年提高10元钱,农民所得就远超这100元。至于修路和修水利,世界各国都是这么搞的,是善政,是民生工程,但不能说成是恩惠。
再还有人讲:粮食价格是涨不得的,一涨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物价都会疯涨,要顾大局。说得太好了!我当然知道国家懂这个理,我个人也懂这个理,大家都懂这个理。既然粮食价格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效应,不就正好说明了农民的重要性吗?不就正好说明了粮食价格稳定前提下农民做出了重大牺牲吗?为了不让全要素价格疯涨,农民就心甘情愿自己的劳动产品不涨,这还不伟大?这还不是奉献?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些年来,大家一直都在强调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我真的不认可这个说法,农民手上控制了那么多粮食,而且二十年不涨价地供给全国人吃,为了不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被动局面出现,农民啥都不说,就是甘心供粮,不正是在反哺工业吗?不正是在反哺非农人员吗?别搞错了,农业一直还在反哺工业,农民一直在反哺全国兄弟姐妹,农民不欠谁的人情。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就一句话:农民所做出的“粮价牺牲”就是农民交纳的养老保险金,他们有足够的资格领取养老金。
一周不开车、不用手机、不旅游,绝不会死人,你一周不吃粮,看有几个人能活下去?有知识的人都爱谈这伟大、那伟大,其实农民最伟大,再高的科技都比不过生命延续物资。
农民领取养老金不只是物质进步,而且还是精神进步,要用“劳动养老”取代“养儿防老”,农民自己劳动的积累就是养老资本,现代社会,农村养儿防老也越来越靠不住,必须用新制度来补位这种不可靠。
如果大家承认农民够资格领取养老金,剩下的就是如何领的问题了,主要是领取标准问题,一个是年龄标准,另一个是金额标准。
年龄,我建议设在60岁比较妥当,或者与城里人的退休年龄标准同步。
金额标准制定比较有难度,尤其是起点标准不好定。我们呼吁给农民发养老金,但也要理解政府实际财力,定得过高,那是喊空话,落实不了,定得过低,对农民养老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我个人的看法是:已经转变为工人身份的那部分农民,国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通过为他们交纳养老保险来保障这2.8亿多人的当前及今后养老问题,实际落户在农村完全以农业为生的农民再从政府养老帐户上支出,超过60岁以上的这类农民估计不超过8000万,如果按每人每月500元起点计(年6000元),大约每年需要5000亿左右。政府能否通过控制其它开支挤出这笔钱?如果不够,标准降到何处可以撑得住?只要政府能够做好未来轮涨的规划,起点稍低一点也不是最大问题,问题是要启动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政府愿意启动农民领取养老的全民工程,我认为,政府也要给农民设定一个条件:农民退还自己名下的承包地,退休之日就是退地之时。有了养老金,地就应该交还给集体统筹,这样就有利于土地集中和支撑新生农民,不退地的农民,是没有资格领养老金的。
年年谈“三农”,年年写“一号文件”,肯定是好事,如果中国政府能在下一个五年周期中解决农民的养老金这样一个大问题,我认为中国农民的最大一块心病就解除了,那就真算得上是百年事业。
请政府努力!望梦想成功!
2017年7月21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