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生产力之历史观及推动力

synbada · 2017-08-1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要生活就得生产,获取生存享受物质。观察的时间短,类似横剖面,各种关系说不清前后,因果。拉长到类人猿到人的过程,劳动创造人的过程来观察。先说旧石器。这个时期类人们生活如何,全在于种群打造母工具石器的快慢多少,制约着狩猎的棍棒工具的多寡。工具制作体现种群的组织,分工与合作,体现为生产关系。这个时代,人对自然的能力通过人的社会关系来表现,生产的分工,组织和管理体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

新石器是类人走向现代的第一个门槛,从砸,砍变为消磨,类人经过几十万年积累,才改变习惯的制作工具过程,人类的认识在缓慢的历史沉淀中前进。血与火的交织,石器工具变为青铜器,一点点的改造石头的外形变成冶炼金属,出现了成批的同型工具。人类通过社会的传承对自然的认识有了飞跃,使得人类生产力有了飞跃。生产力是人类认识与社会关系发展的结果。此时类人开始接近现代人,人类跨域了自然约束力的第二个门槛。非物质标识则是人类语言和文字,人类有了文明的开始,代表人类意识的飞跃。

人类生产力的飞跃,使得生产存在了富余,管理者不必参加劳动成为可能,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分离成为可能。必要条件产生后,在管理者意识到可能条件的实现,产生了结果,私有制。在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它与私有制同时诞生。它是私有制的特征,人类社会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规律与特征。

​"人们在改进这种或那种生产工具、这种或那种生产力因素时,不会意识到,不会了解到,也不会想到,这些改进将会引起怎样的社会结果,而只是想到自己的日常利益,只是想要减轻自己的劳动,谋得某种直接的、可以感触到的益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生活需要,‘想’这种感性意识促进了工具生产力的变革,成为动力。物质的变动来源于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来自生活,来自实践,这不能称作唯心主义。这种感性认识属于劳动者,他们不能立即直接意识到对社会带来的变化。作为劳动者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分工,社会存在条件。因而生产力变革对于劳动者来说是自发的,非自觉的,感性认识下的实践活动。只看物质,否定观念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想象的力量,生产力变革也绝不会发生。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变革属于抽象的认识,是掌握分工的管理者,掌握生产资料阶级的​选择权力。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能增加统治者的财富,必然回引起他们的关注,是否意识到变革生产关系带来的好处,属于他们的认识水平。首先统治者是否意识到,其次环境是否允许其变革这种生产关系。这时观念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想象的力量就成为关键。生产关系变革绝不能排除人的意识,统治者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的学说,主体是人。只说物质,就成了物质存在推动,与人没了关系,与社会没了关系。生产力的变革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生产关系下发生。从社会遗传的角度看,人们接受的是先前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工具等物质与意识,这里把遗传的物质与意识作为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存在来表述更为恰当。纵观历史形态,与生产工具和生产力变革的阶段成果相连,成为生产关系的标志。从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看,是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变革关系。这是从结果和过程两种分析的结论。从结果看是物质形体,从过程看是人的意识,意志,想象的力量,观念的力量与身体行动的结合,体现了人的意识发展快于人的物质力量的发展。

以资本主义社会来说,生产力的变革是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的实践贡献,是他们自发的感性认识发挥的成果。资本家的本性就是为了积累,生产力变革给他带来机会,符合他们的主观目的,也就会采用变革成果。这是他们在劳动者感性认识上的抽象,在意识上连续思维的功效。社会变革在形式上是物质的,在社会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改变,是经过感性认识的再抽象,形成观念作为行动的指引。

 

在私有制下,存在差异性。统治阶级和统治思想对生产力的认识不同,各民族的社会形态不同。在世界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下,有农奴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中国解放前还有氏族社会的赫哲族,母系社会的卢凌族,介于私有和原始公有。生产力的变迁只提供了必要条件,只有一个民族和社会意识到这种变迁的意义,他才能变革为生产关系,必要条件和基础不一定产生必然结果。私有制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规律下存在变异和偶然性,因而需要去社会历史性的辨别他们的关系,不能作为教条。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号召劳动者消灭私有制,解放无产阶级,恢复人类自由意志与劳动创造本质。列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这是螺旋式的再现公有制,与原始公有制不同,也必将与私有制不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旧规律在社会主义显然​不适用。如何看待他们的相互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差异性规律挪用到社会主义社会显然是南辕北辙。

​"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1995版292页。

​斯大林​下面这段话对上面是一种现实的解释:"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里已经没有剥削者,也没有被剥削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按劳动分配的。这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不受剥削的工之间同志合作和社会主义互助的关系。这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为生产过程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黑体字句存在问题。

私有制产生​于公有制,来自于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离。社会主义存在着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分工壁垒,这就使得公有制有可能变为私有制。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巩固生产过程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斯大林的一生著作看,他没有明显的意识到这一点,只有临死前,对于完全适合论有会议怀疑。

笔者​观点并未超越前人,只不过认为马克思学说主要是阶级社会的分析,此前长久历史并不是他们主要关注领域,社会主义与阶级社会前的历史有相似的一面,二者必然有某些共同点,也面临同样被颠覆的境地。就此发生疑问,阶级社会的发展规律都适合无阶级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吗?

第二:人类跨入阶级社会基于人类物质与意识的积累产生的飞跃,石器到金属冶炼,成批量的工具产生。而今是人类又面临这样的飞跃,生产工具加速向电子及智能化发展,人的物质与意识在阶级社会的积累,能否回归公有制,消灭私有制?阶级社会是人类异化的开始,​精神与物质的分离。而今人类精神与物质趋向合一,人类能否回归人的理想本质,意志自由的与身体结合,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合一?这就是笔者把历史分为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后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原因。这三个阶段的共性,差异性?人类物质与意识发展的特征?

 

以上认识,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已经有论述。摘录如下:

​(1)既然如此,那么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体系中,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就是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但是生产力还只是生产的一个方面,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它所表示的是人们同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生产的另一个方面,生产方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即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并不是彼此孤立、彼此隔绝、各人单独进行的,而是以一个人群为单位、以社会为单位共同进行的。因此,生产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在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的时候,在生产内部彼此建立这种或那种相互关系,即这种或那种生产关系。

(2)················社会的生产方式怎样,社会本身基本上也就怎样,社会的思想和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也就怎样。   或者说得粗浅一些:人们的生活方式怎样,人们的思想方式也就怎样。

   这就是说,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各种生产方式在许多世纪过程中依次更迭的历史,是生产力和人们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这就是说,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生产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劳动群众的历史。·········

 (3)生产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所以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先是社会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然后,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依赖这些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地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是说,生产关系不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不依赖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加速或者延缓它的发展。

这里很明显,生产工具的发展和改善是由参加生产的人来实现的,而不是与人无关的,所以,生产工具变化和发展了,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也随着变化和发展,人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运用生产工具的本领也随着变化和发展。

(4)生产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新的生产力以及同它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不是离开旧制度而单独发生,不是在旧制度消灭以后,而是在旧制度内部发生的;不是人们有意的、自觉的活动的结果,而是自发地、不自觉地、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的。其所以是自发地、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生,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这种或那种生产方式,因为每一辈新人开始生活时,他们就遇到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前辈人工作的结果,因此新的一辈在最初必须接受他们在生产方面所遇到的一切现成东西,必须适应这些东西,以便有可能生产物质资料。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们在改进这种或那种生产工具、这种或那种生产力因素时,不会意识到,不会了解到,也不会想到,这些改进将会引起怎样的社会结果,而只是想到自己的日常利益,只是想要减轻自己的劳动,谋得某种直接的、可以感触到的益处。

···································​

   但这并不是说,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从旧生产关系到新生产关系的过渡是一帆风顺、不经过冲突、不经过震荡的。相反地,这种过渡通常是通过用革命手段推翻旧生产关系,树立新生产关系的办法来实现的。在一定时期以前,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是自发地、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进行的。但这只是在一定时期以前,只是在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成熟以前。而在新生产力成熟以后,现存的生产关系以及体现这种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就变成“不可克服的”障碍,这只有通过新兴阶级的自觉活动,只有通过这些阶级的暴力行动,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扫除。在这方面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新社会思想、新政治设施和新政权的巨大作用,它们的使命就是用暴力消灭旧生产关系。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