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爱萍将军父子对的一点思考
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写了《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这本书。在这本书的“他去了趟南街村”这一章节中,父子两人有如下对话(笔者特注:原文是完整的一大段对话,但为了方便把我对其的思考及时呈现出来,故只好将原文以其自然小段用【】号隔开,而将我对其的思考列于其后):
【父亲直接要通了中央负责同志的电话,谈了南街村的事。我问他谈的结果,他说:“没有明确的态度。”】
谁都明白,将军要通了中央负责同志电话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明确中央对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南街村的态度。而这共同富裕的道路无疑是共产党的宗旨。可是,恰恰就在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上,将军却得不到明确的态度!这里,究竟谁在误国?
【我说,你这不是为难人家吗?对南街村,社会上反响不一。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有宣扬的,也有挑刺的;但观望的、怀疑的居多。许多人在问,王洪斌再行,王洪斌以后呢?】
将军儿子的这些话,显然是是非不分的,或者是中毒太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崇尚大公无私的良好品德,共产党更是提倡无私奉献。在南街村与小岗村的问题上,公与私的是非是何等的界限分明?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国策站在了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信条的小岗村一边,而绝非“社会对南街村反响不一”。
【他问我怎么看。我说,美好的东西,未必就是现实的。我对它不抱有希望。你这样起劲地为它奔走,难道它真的是今后的方向吗?】
“美好的东西,未必就是现实的”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对美好的东西不抱希望,这就大错特错了。这像革命者的儿子应该说的话吗?中修正主义的毒太深了吧?
【他沉思不语,嘴角动了动,想说点什么,但又说不出来。很久很久,他终于挤出一句话来:“共同富裕总是好的吧。”】
将军在这里其所以会沉思很久很久,当然是因为国策明显偏向小岗村,从而所导致的“社会对南街村反响不一”的缘故。
【我想起在两年前,和他一起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时,他所下的那个定义。他说:“用我自己的话说,什么是社会主义?第一,人民有发言权;第二,共同富裕。这两条,我们都没有做好。”“我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这个社会,难道不应该更公正、更公平一点吗?”】
将军在这里所呼吁的公正、公平,当然是因为国策明显偏向小岗村,所造成的人民群众对南街村失去了发言权,以及所造成的不能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两个不公正、不公平。
【可这能做好吗?我说,市场经济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一部分人被另一部分人吃掉。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完成原始积累,这就是代价。没有哪个国家是可以避免的。】
这里,将军的儿子显然是中修正主义的毒太深了。既然市场经济避免不了人吃人,那为什么不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呢?(笔者注:我非常明白,将军的儿子当然会比我更懂什么是修正主义。但为了让他所写的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故而不能像我这个普通百姓这样直白罢了)
【“如果革命的结果就是这个样子,我当初就不该参加革命。”他喃喃地说。】
这句话显然是将军伤心欲绝的表白。像将军这样真正的革命者,倘若当了国家最高领导人,我坚信:他绝不会在封资修,以及两极分化、黄赌毒、黑恶势力大面积复辟的情况下,去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的。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基于“公者千古,私者一时”,那些曾经为小岗村摇旗呐喊者,不管其曾经的位置多么显赫,最终都难免国贼的祢号,而南街村则必然发扬光大。
秦川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