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挥集聚效应和防城市病看城市化道路
:王国胜
一般认为,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有一个从事农业产业的人口减少,从事非农产业人口增加的过程。与此相应的一般会出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因而农村人口减少而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农业产业中游离出来的、多余的农业人口,大多数没有在农村直接转向非农产业,而是要进入城市?换句话说,为什么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形式?在这里必须看到集聚效应的作用。
所谓集聚效应是指由于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各种经济资源在一定空间内的集聚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区向心力。一般认为,各种产业和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能够使经营主体更容易获得专业化信息、专业化人才、专业化服务、专业化市场;能够使经营主体更便宜地得到各种原材物料、各种配套产品及配套服务、各种公共产品及基础设施、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够促进经营主体的学习、交流、创新、产品开发以及互补和竞争;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经营主体的生存、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因此,集聚效应是城市形成、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基本原因,也是从农业产业中游离出来的、多余的农业人口,大多数没有在农村直接转向非农产业,而是要进入城市的基本原因。
集聚效应的产生,简单地说,一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经营主体是要追求经济效益;二是因为经营主体及相应的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内能够增加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本质上说,集聚效应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的结果。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也会导致集聚效应走向反面。当由于集聚效应城市规模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城市内交通严重拥堵,住房价格畸高,环境质量恶化,人口过度密集,安全风险大大增加等城市病。这些城市病会直接或间接提高劳动成本,以致影响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当这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足以抵消甚至超过集聚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就会出现人口和产业纷纷离开这座城市,造成这座城市的衰落和破败。这无疑会来经济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因此,在研究探索城市化道路的时候,必须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的积极作用;二是必须注意防止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病。
如果不注意发挥集聚效应的作用,试图在分散的状态下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化,各类经营主体就会缺乏在分散的状态下投资经营的积极性。事实也是这样,大多规模较大或创新能力较强的经营主体没有选择在小城镇投资经营,大多数年轻的农业人口也没有选择在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相反,它们和他们都涌向大中城市,以追求集聚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如果不注意防止集聚效应可能带来的城市规模过大,以致产生种种城市病,集聚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被抵消,甚至会引起其他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发挥集聚效应的作用,就不能主要依靠小城镇、小城市的建设,不能主要依靠农业人口在小城镇、小城市向非农产业转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就必须控制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兼顾和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集中力量推动与原有的城市相邻的各类新城区、各类经济园区的建设。
集中力量建设与原有城市相邻的新城区和各类经济园区以吸引投资、加快发展和经济转型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城市化的角度看,这也是符合实际的城市化道路。集中力量建设新城区、新园区,在短时间内形成适应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在短时间内以优惠条件多吸引经营主体入驻,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集聚效应,产生向心力,就会形成新的增长极。这既能缓解老城区的人口压力,又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对集聚效应的追求,以更好的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的作用,同时又通过新城区和各类经济园区的建设缓解老城区压力,防止城市病的发生,恰恰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农村小城镇建设由于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集聚效应,以吸引投资和缓解大中城市人口压力,从理论上说不应成为现阶段城市化的主要依靠和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但必须看到农村小城镇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长期坚持。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一定也会从中出现一批形成集聚效应的城市,成为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