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史海趣闻"撰文声称:《批判伤痕文学,本质是反对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试探》,直接把批判“伤痕文学”说成是“反对改革开放”。帽子大得可以压死人。可笑的是,他开篇就指责“某类人对伤痕文学的批判,帽子扣的越来越大,把伤痕文学和西方反华势力捆绑在一起。”摆出一副极力反对乱扣帽子、乱打棍子正人君子的样子,后面却马上指责“某类人”、“背后的真正目的就是掩饰历史决议已经定性的错误,反对改革开放。”把批判伤痕文学和“反对改革开放”“捆绑在一起”,给“某类人”扣上一顶“反对改革开放”天大的帽子。前面反对扣帽子,后面又给别人扣帽子,这不是自己搧了自己一耳光吗?
文艺批评,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你有创作“伤痕文学”的自由,读者也就有分析批判“伤痕文学”的自由。“伤痕文学”怎么就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摸了就是“反对改革开放”呢?这不是强盗逻辑吗?
什么是“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因“伤痕”而得名,是专门写“伤痕”的。写了哪些“伤痕”呢?归纳起来有两种。第一种是知青的“伤痕”,这是最主要的,这方面的作品很多。知青有什么“伤痕”呢?知青的“伤痕”是把一个个白白净净的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去“吃苦”,去干又脏又累的农活,吃不好,睡不好,生活十分艰苦。给这些小青年帶来了永远也忘不掉的“伤痕"。
第二种是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伤痕”。他们有什么“伤痕”呢?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伤痕”,是把他们这些高贵者下放到“五七干校”(他们称为“牛棚”)去“受苦”,让他们干下等人干的又脏又累的农活。他们是“劳心者”,怎么能干“劳力者”干的体力活呢?这是对他们的“迫害”,给他们带来了终身难忘的“伤痕"。
由此可见,“伤痕文学”所写的“伤痕”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吃苦”。他们用动情的场景描写和煽情的文字描述,把知青上山下乡、把干部和公知进“五七干校”描绘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就是为了证明知青和干部公知在体力劳动中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遭受了“非人待遇”,带来了刻骨铭心的“伤痕”。
不过,人们会发出疑问,“伤痕文学”所写的“伤痕”是伤痕吗?参加体力劳动,干农活吃点苦、受点磨难,能称为“伤痕”吗?把“吃苦”和磨练说成是“伤痕”,这是对劳动的鄙视和亵渎!
事实表明,“伤痕文学”的是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进行写作的。不然,知识青年怎么就不能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干部和知识分子怎么就不能到“五七干校”去干点农活?要知道,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一项重大决策。革命事业必须有接班人,但怎样培养革命接班人呢?在温室里培养吗?毛主席反复强调要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培养接班人。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接受三大革命运动的洗礼,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后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后,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经过磨炼的知青成了真正的接班人,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直至今日,还有不少当年的知青在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岗位上,发挥着无人能替代的重大作用。
同时,让干部和知识分子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锻炼,这也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培养一支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一项重大决策。鉴于苏联变修的重大变故,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防修反腐”的措施,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走“五七道路”是其中一条。毛主席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走“五七道路”参加生产劳动正是在落实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当然,对于在办公室座惯了的干部公知来说,到“五七干校”干又脏又累的农活,肯定是吃了一些“苦”。但这些“苦”必须吃,这是“防修反腐”的需要,是培养一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知识分子队伍的需要。只有那些抵制“防修反腐"、拒绝思想改造的干部公知,才把干农活吃点苦当成是“迫害”、是“伤痕”而耿耿于怀,记恨终身。由此可以看出,“伤痕文学”把知青在上山下乡中吃的苦、受的磨炼,把干部公知在“五七干校”吃的苦、受的磨炼,作为“伤痕"加以控诉和批判,实质上是控诉和批判当时党的两项重大决策,其用心极其险恶!
事实证明,“伤痕文学”所描写的“伤痕”,并不是真正的伤痕。而是知青、干部和公知不可缺少的磨炼和考验。“伤痕文学”却把这种磨炼和考验当成“伤痕”进行控诉和批判,这是对党的重大决策的攻击和诋毁。读者为什么不能对这种攻击和抹黑进行批判?批判这种攻击和抹黑与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说批判“伤痕文学”是“反对改革开放”?想用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手法阻止人们对“伤痕文学”的揭露和批判,只能是徒劳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