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虚声|毛泽东晚年的眼泪

虚声 · 2024-06-26 · 来源:虚声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作为一个历史巨人级别的存在,毛泽东一辈子深刻影响了历史走向。尤其是晚年做的那件事,至今争议很大。而且我个人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件事会成为整个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事件之一。

  在他人生最后的时刻,经常流眼泪成了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我个人觉得,解释这个事情有很大的价值。

  遇到天灾时,他流泪了;

  政策(知青下乡)执行不到位,他流泪了;

  战友(周恩来总理)去世时,他流泪了;

  大病初愈触景生情,他流眼泪了;

  甚至看电影时,他都流过眼泪。

  如此等等。

  古今中外其他重量级历史人物,越到人生最后,越是重视自身的历史人设,甚至把自己装扮得较为神圣且高不可攀。

  为什么毛泽东在晚年却经常流泪呢?

  1

  首先必须强调一点,毛泽东并不是一个喜欢流泪的人。他的一生,奔腾不息如江河,波澜壮阔如大海。

  在绝大多数时间点,他的选择都非常精准,他的步伐都非常坚定,他的意志也是非常地坚韧。

  五四运动之后,周恩来、邓小平等有志青年去欧洲寻求救国之策时,毛泽东选择留在国内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后来也正是毛泽东带领大家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国民党右派清党,组织损失惨重,很多同志(其中包括毛泽东挚友蔡和森等)都失去了性命。关键时刻,毛泽东没有落泪,而是坚强地站出来告诉大家,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秋收起义失败,同志们沮丧之际,毛泽东没有落泪,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告诉大家,要上井冈山去开辟新天地。从那以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大幕开启了,中国走向涅槃重生的道路也开启了。

  在去井冈山的途中,毛泽东带领一支人困马乏的疲惫之师,他没有落泪,而是自信从容地对那支薄弱的队伍实施三湾改编。从那以后,一支无与伦比的队伍诞生了,如今已经成为地球村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

  井冈山环境艰难,缺吃少穿而且经常遭遇围剿,毛泽东没有落泪,而是一边完善现实中的组织结构,一边利用晚上八角楼的灯光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为“农村包围城市”等战略奠定了基础。

  苏区时代,毛泽东遭遇国际派的排挤,经常坐冷板凳,他没有落泪,而是积蓄力量,等待东山再起。

  长征之初,组织在国际派的带领下损失惨重。面临绝境,毛泽东没有落泪,先是建议同志们向贵州进军,并在遵义会议之后通过“四渡赤水”等逆天的军事操作,最终带领同志们完成无与伦比的长征。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没有落泪;

  解放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没有落泪;

  抗美援朝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没有落泪;

  大建设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没有落泪。

  总而言之,毛泽东的一生,是解决问题的一生。

  他不是一个喜欢流泪的人,而是肆意在历史长河奔腾之人。正如那首《咏梅》中所写:“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那么毛泽东晚年的流泪,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分析一下触动他流眼泪的事件,会发现它们的内涵完全不同。

  1972年12月,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的一位名叫李庆霖的小学教师给最高领导毛泽东写信,反映他插队务农的孩子在生活上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以及作为父亲的苦恼和不平。这事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普通人的寻常烦恼。然而毛泽东看到这封信后触动很大,落泪了。

  后来毛泽东自己说,(李庆霖)这封信写得“相当好”,“我摆在这里几个月,经常看,看了三遍半,这才下决心写回信”。

  为什么如此?因为在普通人眼中看到的寻常事,在毛泽东看来,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政策出了问题。这个政策的本身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其初衷是让知识青年接受磨练,而不是要他们承受额外的不公。

  知识青年下乡,是他晚年那件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青年下乡达不到预期,就意味着晚年那件事达不到预期。

  1975年夏天,河南省南部连降暴雨,造成河堤溃决、水库塌陷,30多个县市受灾。年迈的毛泽东在得知灾情后,哭了。许久之后他才自言自语道:我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类似的事件还有1976年唐山地震,毛泽东得知情况之后,也是哭得非常伤心。

  在大多数人看来,天灾自古就有。而且在新中国诞生之后,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包括水利在内的基础设施。毛泽东时代的基建投入力度,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但是从毛泽东的视角看,只要天灾还在肆虐,就表示国家的基建设施并不完善,就意味着老百姓要受苦。当初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初心与使命,就是让老百姓不再受苦(极难办到),至少少受苦。所以当他看见老百姓受苦时,忍不住落泪。

  2

  某种意义来说,毛泽东晚年的眼泪,来自于毛泽东思想的深处。

  1976年1月8日下午,工作人员为毛泽东读周恩来逝世的《讣告》。

  病中的毛主席,听着听着,“紧锁起眉头,慢慢地闭上眼睛。工作人员看到,不一会儿,从他闭着的眼睛里,渐渐溢出了两行泪水。”下午听悼词时,“毛泽东再不能控制自己,失声痛哭”

  周恩来总理的去世,对毛泽东来说意义深长。

  毛周一辈子共事几十年,堪称历史上最佳搭档(之一),两人在合作战斗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有磕磕绊绊。但论相知,可能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周恩来,也可能没有人比周恩来更了解毛泽东。

  所以周恩来去世,毛泽东的泪水既为战友而流,也是为知音而流。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相知,并非是简单的相互了解,而是有着共同的使命,就是让老百姓不受苦(极难办到),至少少受苦。毛泽东晚年曾经给周恩来写过一首《述衷肠》: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这说明毛泽东和周恩来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晚年时都很担心国家制度和精神的传承问题。

  1975年,毛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此前他因白内障困扰,有一段时间处于没法看东西的状态。他本就是一个爱书如命之人,手术成功之后得以重见光明,便开始看书。

  但是在他刚看到南宋词人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时,哭了。据在场的医生唐由之回忆,毛泽东突然“哭得白发乱颤,哭声悲痛又感慨”。

  陈亮原本是抗金英雄,但因为朝廷昏庸,投降派提出“江南不易保”的谬论,让其非常愤慨。于是陈亮见景生情写道:“危楼在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神设鬼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毛泽东受到陈亮词的感染,问到:“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他问的当然不是六朝往事,而是在问历史上那么多时候、中国人为啥不团结?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谓合,便是中国人团结之时;所谓分,便是中国人不团结之时。

  当中国人团结时,那就是强大无比的力量,老百姓的日子能过得好点;当中国人分裂时,那就是无限制的自我伤害,老百姓就有吃不完的苦。

  近代中国就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分离,让中国人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出了多少血?毛泽东好不容易才和同志们一起,带领中国人重新团结起来。

  在那个过程中,很多人付出了生命。仅毛泽东一家就有六位烈士,他的妻子、长子、弟弟等至亲骨肉,都为了让中国人重新团结起来而牺牲,可谓是“公者千古”。

  毛泽东对中国历史了然于胸,他当然知道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也可能在现实中发生。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公心”,更多人藏有私心。

  所以他才会问出那句“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就是担心有人为了私心而导致中国人不团结。

  分析了这么多之后,需要从两个维度对毛泽东晚年经常流泪这件事进行总结。

  第一个维度:从个体微观层面讲,时不我待,情绪变得脆弱。

  毛泽东年轻时不流泪,那是因为他还有时间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晚年时,已经没有时间去解决那么多问题了。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中的“时”,关键条件之一便包括年龄限制。

  那种“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情绪会涌上心头,即便是历史巨人,也会变得脆弱。

  第二个维度:从宏观文明系统看,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中,唯有华夏文明是世俗文明体系。宗教文明体系的重量级人物,在晚年都是“神性”在加重,人性在削弱。

  世俗文明体系的毛泽东正相反,他要考虑很多后来的事情,像一个年迈的大家长一样,担心后人是否会把路走歪,以及是否因为走了歪路而导致老百姓受苦。这便是世俗文明体系中,历史巨人的人性的自然流露。

  正因为这种担心,他做了晚年那件至今争议极大的事情。

  关于毛泽东晚年的事儿,至今仍然复杂、敏感且争议极大,但也是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窗口。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多个部门因姜萍事件丢尽老脸,一个草台班子造神闹剧
  2. 从李昌平被禁言说起
  3. 姜萍事件:17岁天才少女,揭开知识分子的另一副面孔
  4. 不要被骗了
  5. 姜萍:奴颜婢膝在权贵学历等级体系下的傀儡们现原形了
  6. 也谈胡锡进想干什么
  7. 这两个热点新闻反映两个特权思想大有市场
  8. 我知道失业很严重,但求你先把命保住
  9. 普京访问朝鲜越南,有超多猛料
  10. 谁要进行“控诉”?为什么要进行“控诉”?
  1.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2. 史上最大阳谋的伟大之处
  3. 形势会急转直下吗?
  4. 司马南|这是胡锡进的历史功绩之一,也是南方周末的滑铁卢
  5. 南海这一刀,砍出了“纸老虎”!
  6. 打工人共鸣,满屏都是“打得好”!
  7.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8. 多个部门因姜萍事件丢尽老脸,一个草台班子造神闹剧
  9. 皇帝的新衣终于露馅了?
  10. 李玲:医疗腐败泛滥,谁是罪魁祸首?
  1. 新时代、苏联初期和列宁功绩
  2. 腐败已经非常猖獗了
  3. 欧洲金靴|《光明日报》嘲讽群众与武大选调生侮辱嘉峪关,本质是同一件事情
  4.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5. 郝贵生再发旧文:能够把《决议》作为评价“文革”的标准吗?
  6. 美国让震住了没有,台独让吓住了没有?
  7. 一定要警惕东林党!
  8. 新三座大山,新社会四害
  9. 李昌平:解禁感言!
  10. 杨松林|关于中国共产党四个三十年的对话
  1. 史上最大阳谋的伟大之处
  2. 女汉奸搞反华游行,结果被警察打了一顿
  3.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4. 邓选学习(71)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5. “六.二六指示”思考:赤脚医生是怎么垮掉的?
  6. 毕业典礼打人的学生,已保送北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