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孔子是这样被一步步封为圣人的

xwtx · 2008-11-12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不过是“百家”之一,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孔子带着他的那帮弟子,过着流浪的生活,很不得意。与道家、法家等是没得比的。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统治的政权。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到了汉初,当时的主流思想是道家思想,所谓黄老之道。刘邦曾经往儒生帽子里撒尿取乐,文、景二帝以德政治天下,继续推行无为之治、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汉武帝不愿意坐享盛世,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主张,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意在巩固统治,集权于中央。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于是,已死三百余年的孔子被抬了出来,这是孔子生前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的荣光,大概也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吧。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不过事实上汉武帝时期从来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法为主以儒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而宣儒并不等于弃法,法依然是汉武帝时期的最终裁决手段,当时积极启用的汲黯和对司马迁用宫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在西汉的皇帝中,真正“好儒”的是汉元帝刘奭。
在汉元帝做太子时,就向汉宣帝建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汉宣帝则训斥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所谓“霸道”就是先秦法家治国之道,所习之经十分广泛,包括《春秋》、《诗》、《尚书》、《礼》、《论语》等。
汉宣帝叹气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在汉宣帝以前,基本上实行的是“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方略。到汉元帝时期,开始一反前代帝王之制,单崇儒家,纯任德教,治国完全以经学为指导,选官用人完全用儒家标准。
  汉宣帝的老师萧望之是个有名的儒学大师,元帝对他推崇备至,十分信任。但当宦官弘恭、石显与萧望之有矛盾,奏告元帝说:萧望之“为臣不忠”,应当“召至廷尉”。召至廷尉是进监狱的别称,汉元帝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地批准了奏章。后来汉元帝发现萧望之进了监狱,想宣布他无罪,弘恭、石显又提出儒家为尊者耻的原则,反对萧望之官复原职。汉元帝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将错就错,将老师撤职罢官。后来,汉元帝说要尊师重道,下诏:“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准备任用萧望之为宰相,却又听信弘恭、石显的主意,把萧望之又一次关进了监狱。萧望之老泪纵横,仰天长叹,服毒自杀了。 
  汉元帝“纯任德教”除了他自身具有深厚的经学修养外,更重要的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即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农民纷纷破产,有的投入田庄沦为佃客和奴隶,有的接受政府假田,成为假田农民(国家佃农),有的成为流民,而这些人原来所承担的租税赋役,又都转嫁给编户齐民,即自耕农身上。再加上政治腐败,官吏贪残,天灾频繁,各地不断暴发反抗西汉统治的斗争。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统治者只好放弃“霸术”,纯任德教,以期缓和社会矛盾。这种方略的改变,是由元帝提出并加以实施的。
     汉元帝所以出名,还与一个美女有关,那就是王昭君。
王昭君出塞不久,汉元帝就病入膏肓。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去世,在位16年,葬于渭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史家对元帝的定评是“柔仁好儒”。所谓“好儒”是真的,也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最终只因好的是“俗儒”而功亏一篑。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直至灭亡。
    孔子真正走上神坛,在于他的六次被追封。
孔子于汉平帝元始元年,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
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5年)刘衎,原名刘箕子。哀帝于公元前1年6月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
  公元5年,刘衎已经14岁。他耳闻目睹王莽的阴险刻毒,知道自己这个皇帝不但纯粹是个摆设,而且亲舅家一族已几被灭绝,母亲卫姬虽幸免活着,却被人为分离,骨肉不能相见。常常对王莽面露愠色。有时背地里吐露对王莽的怨情。王莽知道后,担心刘衎成人后难以对付,决定除掉他。同年12月,大臣们给刘衎祝寿。王莽乘机敬上毒酒,刘衎一饮而尽。到了晚上,刘衎腹痛如绞,大场呼叫,却不见有人来抢救,辗转哀号,接连挣扎了几天,后死于长安未央宫。
  刘衎在位5年,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成阳市西25里处)。死后谥号为孝平皇帝,史称平帝。
孔子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被追封为“文宣王”。
李隆基是唐代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非常崇拜老子,对老子《道德经》手不释卷。封老子为“玄元皇帝”,他治国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道德经》中找到渊源。
  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他年过半百之后,却忘掉了老子《道德经》对他的启迪,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以为功成业就,怠于政事,贪图享受,迷恋酒色,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把大权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于是江河日下,国势渐衰。
    公元736年,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病死,玄宗日夜寝食不安。听人说他和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氏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什么礼节,就将他招进宫里,杨妃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玄宗欢心。为了掩盖自己夺儿媳的丑恶行径,唐玄宗让杨妃自己请求进宫做女官,住进南宫,又赐号太真。
     后来,唐玄宗封杨妃为贵妃。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但这时候没有皇后,所以杨贵妃实际上就是唐玄宗的皇后了。玄宗对她恩宠备至,还称赞她是自己的“解语之花”。爱屋及乌,有了杨贵妃的关系,杨氏一族开始飞黄腾达。所以,当时民间竟有了生小孩希望生女孩,将来入宫做妃子荣耀家族的观念。
     在妹妹的关系影响下,哥哥杨国忠也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二姐封为虢国夫人,三姐封为秦国夫人。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杨国忠的权势无人能比,在杨国忠的专权下,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致使政治更加黑暗。后来引发安禄山造反,搞得焦头烂额,不可收拾,唐朝大伤元气。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逃至今陕西兴平马嵬驿时,将军陈玄礼以军士不满为名,杀了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自缢。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乘机北上宁夏灵武,被臣下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在郭子仪等重臣的努力下,至德二年(758年)末,唐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玄宗也由此返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玄宗住在城南的兴庆宫里。肃宗本就对玄宗心怀猜忌,加上奸相李辅国的挑拨,对玄宗更是冷漠少礼。实际上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先是将兴庆宫中的300匹马取走290匹,只留下10匹;又将玄宗连骗带逼地转移到太极宫,以便监控;最后又把几十年的贴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唐玄宗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觉寂寞,凄凉,他整日郁郁寡欢,连饭也越来越吃不下了。上元三年(762年)四月五日,唐玄宗死在长安太极宫神龙殿,享年77岁。后人有诗形容他的晚年说:“南内(指兴庆宫)凄凉西内(指太极宫)荒,淡云秋树满宫墙。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做上皇!”
     孔子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被追封为“至圣文宣王”。
宋真宗赵恒在位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
  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真宗统治后期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许多寺庙。
孔子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为什么加“大成”二字呢?因为孟子说过:“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元朝对孔子的尊崇超越了唐、宋两代。而且,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不是采行汉法的元世祖,也不是汉文化修养较深、倾向进一步推行汉法的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等皇帝,而是汉文化修养最浅、最为保守的皇帝之一元武宗。
   元武宗从十几岁起就镇守漠北、与海都、都哇等叛王作战,因而他所受多少汉文化教育甚少,对中原传统的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相当隔膜。在武宗朝,无论是政治制度、官员任用还是文化政策都偏离汉文化的轨道,比如中央政府的主要官员多用其潜邸之旧人或怯薛人员,而颇具汉文化修养、熟悉中原传统王朝统治制度的(中央)官员则多受排挤。政府中汉人官僚不仅少,而且职位低,一、二儒臣所起作用甚微。而且,武宗嗜酒好色,史称他“惟曲蘖是沉,姬嫔是好”(《元史·阿沙不花传》),就是整天沉浸在酒糟和温柔乡之中。这样的皇帝会尊崇孔子,并发布加封孔子尊号的诏令,岂不是奇也怪哉!元武宗真的尊崇孔子、崇尚儒学吗?原来,始作俑者是武宗朝儒臣、翰林学士阎复。
武宗能接受阎复的倡议,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与阎复支持武宗争夺皇位有关。武宗的即位诏书就是阎复所撰,诏书内称武宗“世祖曾孙之嫡,裕宗正派之传,以功以贤,宜膺大宝”,极力吹捧武宗争夺皇位的“正当性”与“合理合法性”,可见阎复与武宗的关系比较密切,能得武宗信任。更重要的是,武宗为孔子追封尊号是为了维护蒙古对中原汉地的长久统治。由阎复撰写的《加封孔子制》称:“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馨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可知其借助加封孔子尊号以粉饰文教,淡化武宗朝倒行逆施的政治,笼络汉族官僚和士人,维护其统治。“尚资神化,祚我皇元”,才是武宗加封孔子尊号的真正目的。
武宗加封孔子尊号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借助孔子的纲常礼教,即“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处理他和皇太子也是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关系,让爱育黎拔力八达遵守“君臣之义”,对他效忠。因为武宗的皇帝宝座本来是他弟弟抢来的,他凭借强大的武力逼迫他弟弟拱手让出。1307年,元成宗死后,因成宗子、皇太子德寿早夭,发生皇位继承危机。卜鲁罕皇后居中用事,把持朝政,试图拥立安西王阿难答为皇帝。被流放到河南的答己和其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秘密回大都(今北京),依靠右丞相哈剌哈孙和汉人侍从李孟的谋略和协助,发动流血政变,一举肃清卜鲁罕皇后及其党羽,夺得皇位。但是答己的长子海山军功卓著,有众多将领和蒙古诸王贵戚的支持,以强大兵力相威胁,在上都即皇帝位,是为元武宗。不久,立其弟爱育黎巴力八达为皇太子,约定兄终弟及、叔侄相承。但是,由于武宗与皇太子所受教育不同,政见也相左,矛盾冲突、政治斗争在所难免。武宗尊孔的目的之一正是用孔子的“君君、臣臣”纲常礼教制约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
武宗听从阎复们的倡议,通过诏书的形式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尊号,对元帝国继承尊孔崇儒的传统无疑有其积极意义。那么孔子在元代的地位真的因此而提高了吗?其实不然。武宗朝政治以封爵太滥为特点,对诸王贵族滥以及中央政府的官员屡加官爵,滥封遥授。就连拱卫直都指挥使马谋沙“角觝屡胜”,也遥授平章政事;皇太子乳母李氏还被封为寿国夫人呢。当时的儒臣张养浩批评说:“自有国以来,名器之轻,无甚今日。”(张养浩:《时政书》,《元朝奏议集录》(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武宗时期王、公之类的封赠如同儿戏,如同后世大师封号之泛滥。在这样一个封赠泛滥的时代,孔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尊号又所值几何? 
  如果再把元代的儒、释、道作横向比较,更可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尊号之轻。虽然蒙古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但最崇尚的还是释教。《元史·释老传》说:“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土番萨斯迦人帝师八思巴,在忽必烈即位之初就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八思巴制成蒙古新字后,遂升号曰大宝法王,更赐玉印。至元十六年,八思巴卒后,忽必烈对他赙赠有加,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字数之多、名号之崇高,远远超过孔子。元英宗自幼受儒家文化教育,又锐意进一步采行汉法,但是他在位期间孔子的地位仍然低于帝师。元代道教也显于儒学,元初衍圣公孔元措袭爵就有赖于释、道两教领袖之扶持,元代道教教主封号之辉煌也不弱于儒学宗师孔子。比如,元成宗时加号正一教主张留孙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开府仪同三司,同知集贤院道教事,且追封其三代皆魏国公,官阶品俱第一。武宗时更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大学士上。仁宗时又加号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刻玉为玄教大宗师印以赐。英宗时其徒吴全节嗣位,英宗制授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玉印一、银印二并授之。总之,虽然元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但孔子的地位仍然屈居释、道教主之下,儒士的社会地位也仍然处在僧道之后。
   可见,元武宗虽然表面上如此尊崇孔子,孔子在元代的地位其实是很虚的。
孔子于明世宗嘉靖九年被追封为“至圣先师”。
嘉靖帝朱厚熜尊道教、敬鬼神,一生乐此不疲,。嘉靖帝个性很强,认定的事大多难以改易,他不仅本人信道,当上皇帝以后,还要全体臣僚都要尊道,尊道者升官发财,敢于进言劝谏者轻则削职为民,枷禁狱中,重则当场杖死。嘉靖帝时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官至礼部尚书,陶仲文还一身兼少师、少傅、少保数职,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嘉靖帝迷信丹药方术,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为满足自己修道和淫乐,嘉靖帝数次遴选民女入宫,每次数百名。嘉靖帝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帝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宫女们忍无可忍,差点将嘉靖帝勒死,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大为震怒的嘉靖皇帝动了杀机,十几名宫女和那两个向皇后打报告的妃子,都被截断四肢,割断咽喉,凌迟处死了。其他含冤致死者100多人。
  经“壬寅宫变”幸得未死,嘉靖皇帝被吓得失魂落魄,搬出了乾清宫,躲在西苑万寿宫,终日设醺炼丹,迷信几个道士的邪说,养生修道,以求长生,二十余年不敢回大内,在临死之前才回乾清宫。嘉靖皇帝置朝政于不顾,使贪赃枉法的首辅严嵩横行乱政20年,形成北方蒙古侵扰不断,有识的官员不能为国出力,甚至惨遭屠戮。另在宫内外兴建大量宫殿庙宇,加重百姓的负担,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
      孔子于清顺治二年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世祖顺治皇帝,即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盛京皇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宗皇帝在端坐中突然无疾而终!经过一番兵戎相持的较量,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6岁登上王位的福临是在多智多勇又独断专行的叔父多尔衮与深明大义的寡母孝庄文皇后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皇帝。多尔衮摄政7年间,清廷在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兵追剿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抗清势力,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压政策。
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尽管顺治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政治上的失意,使顺治帝沉湎于与其弟媳董鄂氏的爱情之中。随着与佛教高僧木陈忞等人的交往,他产生了遁入空门的思想。当他挚爱的皇贵妃董鄂氏死后,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24岁时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的档案支持第一种说法。据历史文献记载,福临确实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宫内保守势力的极度反对,最终未能成行;而不久则死于天花。他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
   顺治帝在位不足18年。卒谥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圣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清东陵“孝陵”。
经过这六次追封,孔子才真正走上神坛,确立了他“师”的地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了清末,孔子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怀疑。
    到了1913年,袁世凯年发布“尊孔令”,1915年又通令全国中小学念经,不过是为了自己布恢复帝制做准备。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但是,袁世凯的称帝举措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5月下旬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卒于举国声讨声中,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辫帅张勋曾经要求将孔教作为国孔教列入宪法,其理由是“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就是无中国”。
1917年5月,张勋以调解黎、段冲突为名,带领三千辫子军于6月14日入京。经过一番秘密策划,于6月30日晚入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发动复辟,恢复清帝国。深夜,张勋派兵占据火车站、邮电局等要地。同时派人劝黎元洪“奉还大政”。7月1日凌晨,张勋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领康有为等群党,拥十二岁的溥仪登极。当天发布八道上谕,把民国六年改为宣统九年,易五色旗为龙旗,恢复清末官制,封官受爵。张勋自为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大权。复辟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一致声讨。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并命令各省革命党人出师讨逆。备大城市群众团体、社会名流,纷纷集会,发表通电,坚决反对复辟,要求讨伐张勋。黎元洪拒绝与复辟分子合作,逃入日本使馆避难。握有军事实力的段祺瑞借助全国反对复辟的声势和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援,于7月3日在天津附近的马厂组成“讨逆军”,誓师讨伐张勋。“讨过军”很快攻入北京,张的军队一触即溃。7月12日,张勋仓皇逃入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布退位。段祺瑞于7月14日到北京,重掌政府大权。
  被段祺瑞击败后,张勋逃入荷兰使馆。
  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病故,终年七十岁。1924年8月,张勋棺材启运回乡。11月底下葬于奉新县赤田乡陶仙岭下。1941年3月,张勋墓被国民党第七十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下属一个前卫排盗毁。
最后不得不说到蒋介石了。蒋介石尊孔子为“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
蒋介石浙江奉化人,原名瑞元,后改名中正。日本振武学校毕业。1908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追随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人。1927年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主席兼陆海空三军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实行独裁统治。曾多次发动新军阀混战。九一八事变后,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连续发动对江西等苏区的“围剿”。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49年在内战彻底失败后去台湾。曾连任台湾“总统”和国民党总裁。
除了皇帝和准皇帝外,说到尊孔,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口口声声说: "天不仲尼,万古长如夜。"但是听说建阳学堂风水好,就用粗绳大索把孔子的塑像捆绑起来搬走,结果把孔子塑像的手脚也搞断了,闹得舆论哗然。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由于朱熹勾引两个尼姑当自己小老婆的事情暴露,监察御史沈继祖乘机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到了元朝一建立,那批“理学”家纷纷卖身投靠,比谁都积极。
想一想,孔子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没有人的地位达到他的高度,也没有人的名声如他这般臭!
孔子生前颠沛流离,被比着丧家狗,当政者把他当成腐儒,老百姓把他讥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民,都不怎么看的上他.他到过的国家,最后都被消灭;他唯一没有去过的秦国,却统一了天下,并且上演了一曲"坑儒"的大戏。孔子死后也被折腾得不能安身(一次次被批倒批臭,又一次次被当做救世的活菩萨供着),这一切其实与都与孔子本人无关。
孔子活着无奈,孔子死后无辜,为什么就不能够让他安息呢?
想一想,这个国家的命运,是否很像孔子的影子呢?
那些打着孔子的旗号的小人、伪君子,从来干着腐败、卖国、爬灰、复辟、杀人的勾当......历史一次次证明:那些捧孔子的人不一定信孔,那些尊孔子的人不一定仁义。
 在所谓尊孔信儒的历史阶段,六个字足以明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43 2008-9-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ayx2.html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2. 星话大白|越南
  3.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6.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9.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