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仁义观
仁义是国学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做人的原则中的原则(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道德在伦理上的直接表现(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离开了仁义也就没有国学可言。国学强调做人应外圆内方,外圆指待人的容恕和做事的灵活,而内方则指做人做事的原则。看一个人不只要看他好起来时,如何的好,更要看他坏起来时,不做什么坏事。人无外圆,是耿介的方正之士,不失为君子;人无内方,你就不知他能干出什么事来,内方是需要信仰来筑固的,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相处是不安全的,但一个人的信仰的是错误的,那可能更可怕。
仁义的内含非常丰富,通常来说“仁”就是合情,“义”就是合理(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义是仁的基础,仁建筑在义之上(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也就是合理的性情。
义者,宜也,就是合理的意思,根源于对等意识,也就是你对我怎样,我对你就怎么样,进而为平均、平等、公平、公正,最强烈的表现为正义。正义是人性对人的最高道德召唤之一,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为了正义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舍生取义)。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虚荣也是人的一种很根本的情性。虚荣包裹着人的自尊心,可以说虚荣也是人本身,人当然可以虚荣,但绝不可虚伪。虚荣心可以生发出光荣心、荣誉感,一个有荣誉感的人,爱惜自己的名声,如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
“义”与人的荣辱观有直接关系的。荣辱观源于人的廉耻感,廉耻感就是人的羞恶之心,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人会有羞愧感。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做人难免会有过错,知耻而后勇,善莫大焉。一个人长久没有脸红过,有失真之嫌,伪而不真,极易失去自我,沦为禽兽。对道德有内在要求的人绝不会心甘情愿地接近一个不要脸的人。
仁者,爱人。仁发端于恻隐之心,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也就是人道主义,是把人当人看的主义,故朱熹说: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不仁之人就是没人味的人,所以也有“仁者,人也”的说法,不仁就不是人,不把别人当人看,当然也就异化出人类了。仁是人之为人的首要性情,是伦理道德最核心的要求,是人类文明与野蛮、残忍、愚昧、冷漠的告别手段。仁爱也是人间美好、善良与幸福的根源。
仁爱之心的教育与培养,应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由小而大,要由内而外,由自己而别人,以自己为中心点不断地扩大,从自己、家庭、亲戚朋友,慢慢扩展到社会上。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谓之仁。仁是一种平等而博大的爱,是体己惜人下慢慢生成的真挚的爱。仁爱是人性对人的最高道德召唤,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古往今来,舍己救人者有之;为了追求真理,含笑赴死者有之。
仁爱不是甘浓的情,不是那种不给对方留余地的爱,无论父母与子女、夫妻间、朋友间、同事之间爱首先是尊重,而不是逼迫,更不是伤人的借口,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爱无适之,无莫之。
仁爱是五德之首,是建筑在诚实守信(信)、理智博学(智)、遵守礼仪法律(礼)及公平正义(义)之上的,是真诚的爱、是理智的爱、是顾及他人感受的爱、是平等的爱,绝不是无原则的滥情。仁是理智与情感结合,是爱憎分明的爱,是清醒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义就是良知,是一个人做人的本分之心,泯灭了良知的人,只是个类人兽。人与人的差距,有时比人与动物还大。人类死于人类之手的,远过于死在动物嘴下的不知多少倍,人坏起来比动物更坏。国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国人固本复性,让人有颗人的心,不要从人类中迷失了自我,异化为另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