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在本市图书馆听孟宪实的《贞观之治》讲座,对制度论的有一些感悟。
钱钟书的《围城》里方鸿渐说“中国就是厉害,外国的好东西来一样毁一样”。
鲁迅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难道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中国的东西都是坏东西吗?
一个半多世纪的失败就使中国人失掉几千年的自信力?以为中国真的是像外国人说的什么“封建糟粕”、“私有制”、“迷信”、“唯心主义”、“保守”、“阶级压迫”或者是什么“独裁”、“专制”、“黑暗”、“不平等”,一团漆黑,或者大部分一团漆黑?
就非要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马学为体、马学为用”、“马学为体、中学为用”。
中国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文艺复兴”,重建传统文化道德标准,进行修补完善、吸取其他文化的有益经验,实行“中学为体、中学为用”。
先说说一种“语言艺术”。
比如现在有人说要“指导思想多元化”,可能就惹来一些闲言碎语了。
可是如果引用韩愈《师说》里的话,说“圣人无常师”,那这个“圣人”估计就比较受用了吗?
再比如陈独秀1940年《我的根本意见》说“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这话在现在估计也是比较敏感的,可是如果引用李世民和魏征的例子,说“特别重要是有提出反对的批评意见的自由,并且能够听取”,这个好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吧。
再比如,现在有人说要“三权分立”,估计就不太妙了,可是如果说要吸取贞观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优良经验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吧。
孟宪实说贞观时代是三省制。分设中书省、尚书省 、门下省。中书省是负责起草行政命令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负责执行行政命令的执行机构,由左右仆身和六部的尚书组成,合称“八座”,论证怎么执行行政命令。而魏征开始当的是“谏官”,就是担任专门批评李世民,提出反对意见的职务。后来担任门下省的长官,是负责审核行政命令的审查机构。圣旨起草出来后,先交给魏征负责的门下省审核,审核通过了以后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如果门下省没有通过,可以驳回李世民的圣旨。
举个魏征驳回圣旨的例子,唐代规定21岁成“丁”,达到兵役年龄,有服兵役或徭役的义务。16岁以上称“中男”,一次李世民心血来潮决定加征一部分“中男”入伍,圣旨送到门下省,被魏征驳回来了,改成了18岁以上“中男”再次到门下省,还是被驳回来了。后来在朝堂上论证时魏征提出了驳回的两点理由,一是兵贵精不贵多,他举了以前李世民多次神奇地以少胜多,比如虎牢关大战五千骑兵击破窦建德十万大军,活捉窦建德,吓得王世充投降,一战定天下。这个有“马屁”色彩意见让李世民比较受用,提意见也是有艺术的。第二点才是最重要的,要留下后备力量。万一什么时候有一些天灾人祸,需要有救灾的人力资源了,不至于措手不及。李世民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作出最后的裁决,不征“中男”入伍了。
再比如,按国外的说法,君主制下“人民”是君主的“奴隶”,“共和制”下“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或者叫“保姆”等等,但是“主仆”关系不也是一种“奴役”吗?
后来又出现了“鱼水关系”之类的说法,可是有古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也是有问题的。
而《贞观政要》开篇第一段,是李世民说的,如果君主损害百姓的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像是有人肚子饿了,拿刀挖自己腿上的肉吃,肚子是填饱了,可是人也死了。
这种关系按国外的“思想家”的智慧,用各类外国语言来评价一下,君主和百姓之间,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好的制度我觉得应该是能不断选拔出“李世民”、“魏征”、“房谋杜断”、李靖、李白、杜甫、“饮中八仙”、颜真卿、张旭、怀素、僧一行等等大人才,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全面发达,而这些人才又能保护这种制度不至于崩溃、追求自然地新陈代谢。
最后,还望我们能如《唐明皇》主题曲的歌词所唱的一样:
谈笑扫阴霾,争一个锦天绣地满目俊才。愿我煌煌大唐,光耀万邦流芳千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