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拿来用的
——中医看世界【29】
历史不是拿来用的,她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本体,是一个文化生命的延续。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某一个文化当中的人,就必须承认我们只是这个文化的历史延续。什么是一个独立的文化?或者说怎样界定一个文化的独立性?我坚持认为,惟有宗教信仰才能界定一个文化的独立性。一个文化,只要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其它的文化形态,即政治、经济、科技、文艺、军事都可以因为时空环境的变化有所不同。由此出发,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如何看待宗教
整个人类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优秀的文化,有的早已消亡了,有的至今还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如果我们不持偏见,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消亡了的所谓优秀文化,都是没有终极信仰的“科学”文化,而现在世界上依然表现出生命力的文化都是拥有宗教信仰的“科学”文化。基督教文化原来缺少“科学”,后来从中国和阿拉伯获得了“科学”,现在依然强大;伊斯兰文化原来有“科学”,但是没有“宗教”,获得了“宗教”以后,才顽强地生存到现在;中国文化有强大的“科学”基础,但是,没有“宗教”,因此,不断遭受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由于没有统一的宗教,在遭受了几次大的破坏以后,现在已经命悬一线,危在旦夕,能否获救,就看是否能够振兴中华“道”统。
二、如何看待中国的佛教、道教和所谓的“儒教”信仰
我们不具体分析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教”信仰,也不去纠缠那个“教”对中国的影响更大,我们只是要关注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中国的三教并存,实际上宣告中国有三个独立的文化。中国近两千年的统一,实际上只是国家政治文化的统一,也就是国家政权的统一,而不是整个汉族文化的统一。每朝统一的政权,都侧重一个“教”,或者企图把三教都用起来,结果,没有一个政权能够长治久安,因为,它失去了统一的文化基础。对此,很多人看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
二是,中国的所谓三教,都没有向民众传布终极信仰的使命。佛教和道教有终极信仰,但是,它或者受到政权的制约,不能向民众传布,更谈不上有组织的传布,更像是一个“修行者俱乐部”。“儒教”倒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但是,它所传布的都是人的意志,具体地说是统治者的意志。因此,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是没有任何信仰约束的,所谓“天”只是统治者用来确立其统治合法性的掌中之物。没有信仰制约的政权,很快就会腐败而死。这是历史一再证明的。同样的道理,没有信仰制约的人民,很快就会堕落成一个个愚昧贪婪的行尸走肉。
三、如何看待古代元清时期的中国文化
元朝和清朝的政权,其本质是少数种族对多数种族的统治,而不是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统治。民族和种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论文化信仰的统一,后者论血统的一致,民族可以通过文化融合,而种族是不能够融合的。因此,少数种族对多数种族的统治,都是建立在野蛮的镇压和屠杀基础之上的。不像没有遗弃“道”统之前的汉民族,有很强的文化优势,与少数民族的冲突最终都以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结束,战争是点到为止,但是,这样的文化融合,并不像现在有些人鼓吹的那样,发生在历史上所有的种族冲突上,尤其不能包括元清时期。蒙古人和满人,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立的文化,从来没有真正融入到汉族文化,这是客观的事实。自从失去了“道”统信仰以后,中国就没有了统一的文化,更没有能够“包容”另一个文化的文化。我们不能自欺欺人。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同时强调,中国的统一,从来是国家政治文化的统一,而不是民族整体文化的统一,因此,元朝和清朝的政权,也是统一中国的政权,其统治是中国政治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持独立文化的满蒙民族,虽然没有融入汉族,但是已经融入中国这个政权统一的国家。因此,辛亥革命,既然以取得国家政权为目标,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这样的口号是非常幼稚的,也是非常缺乏文化自信的。后面还会讲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代价。
四、如何看待辛亥革命所产生的中华民国文化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着“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权,这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革命口号和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存在严重的历史漏洞。
辛亥革命“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切割了中国的政治历史。前面说过,中国的统一从来是政治的统一,而不是民族文化的统一,汉族要取代满族重新取得中国的政权,与“复兴中华”是不能相等对待的。“复兴中华”的口号一直叫到今天,但是,什么时候有人说清了“复兴中华”是什么意思?满族已经是统一的中国或中华人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要把人家驱除到那里去?难道要把人家驱除到原来的祖地另立国家?难怪日本人要搞出一个满洲国来。如果满族人要被汉人驱除出去,那么,满清统治时并入中国的领土和其它少数民族是不是也要分裂驱除出去?难怪国民党有脸一直偏安台湾而拒绝统一,也难怪有洋鬼子一心要把新疆和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是互相矛盾的三个画饼。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一是反满,二是民族独立,以此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这种民族主义,看上去不错,但是,它对外根本不足以抵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对内必然造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分裂。民权主义是要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代替封建专制,民生主义实质上是要最大限度地发展资本主义。这样的民权和民生,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人的民权和民生。现在的台湾就是三民主义的生动写照,对外始终离不开美帝和日本鬼子的保护,对内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敢承认。
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它对中国文化的统一所造成的破坏作用,更是不能忽视。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是一个基督徒,他的“学生”,前中华民国的总统蒋介石也是基督徒,前国民党主席李登辉还是基督徒,由此可见,一个信仰上帝的基督徒,怎么可能有什么中华民族的强烈意识。如果汉族人都皈依了基督教,那么汉族作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就彻底消失了,继续存在的只是血统上的汉种族,世上最大的一群文化叛徒。
总体上,辛亥革命及其所产生的中华民国的政治文化,以其领导人的基督教信仰,对本已奄奄一息的汉民族文化历史,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幸亏天不绝汉文化,中华民国只是昙花一现,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
五、如何看待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汉文化历史的延续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推翻了一切宗教信仰。虽然也包括汉族自己的三教信仰,但是彻底打破了基督教的文化侵略,较之于摧毁自己的三教,重要得多。因为,汉族的三教本身根本没有能力抵御基督教的侵略,而且,三教并存已经分裂了汉族两千年,要结束这种分裂,就必须在形而下先打倒三教,然后再来从容地恢复历史的“道”统信仰。这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汉民族对中国的伟大贡献。
二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汉民族的原文化信仰是毫不冲突的,甚至可以说,它就是汉民族原文化信仰在欧洲的发祥,然后又回到了祖国。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于弥补了汉民族原文化信仰之下政治文化的匮乏,打破了儒家那个残缺的政治伦理对中国的残缺统治。
那些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外来货,割裂了中国历史的人,是不知道中国的历史是政治统一的历史,政治上的你上我下,与整个文化的三教争夺,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并列而行的。当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只能给中国提供政治文化,而不能希望她替代汉民族终极信仰的作用。
六、如何看待“年轻的”美国文化
看美国文化,有两个重要的视角。一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年轻的,它的政权文化是年轻的,但是,我们不能依此说它的全部文化是年轻的,而是恰恰相反,美国的文化和欧洲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同一个基督教文化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因此,美国的文化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它的历史充满了罪恶。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正确地认识美国,也就不能正确地评判美国对中国和世界的威胁。
二是,任何一个文化,对付一个有着两千年统一文化历史的美国,都是很吃力的,何况中国这样一个新老尚未实现统合的混杂文化。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中国面临的真正威胁,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或经济实力,而是基督教的统一文化信仰。科技和经济这些东西,我们曾经领先西方几千年,要追赶并不难。但是,统一的宗教信仰则是中国文化的致命缺陷,而且不是几十年就能建成的。因此,基督教才是汉民族和中国的真正威胁。
历史不是拿来用的,这个命题非常严肃。如果我们中国人想要在基督教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继续保留自己的民族人格,唯一的出路,就是赶紧把我们做过的一切,和所要做的一切,统统链接到汉族的原文化历史上去,统一指向“不断加强统一的汉文化根本依据”上去。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历史看着依然活着的生命本体,我们的责任,是要让这个生命本体健康的继续活下去,而不是把历史看着“生者”对“死者”的回忆。
辛卯年三月二十五
关键词:中华文化 历史 根据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