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大方无隅”?仅从字面上看,乃为“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之意”,若进一步引申理解,则可解释为“宽宏大度的人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诚然如此。但若将其反过来解释也未尝不可,即只有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的人才可以成为宽宏大度的人。在本人浅陋之见看来,前句解释着重阐述的是“大方”之人应有的品质,而后一句解释则指出了怎样成为“大方”之人,即须做到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进而成为一个“大方”之人呢?窃以为,唯有静也!
“万物静乃自得”儒家学派认为:精神的静、定是一个人得以进行潜心学习思考的前提,不能入静则必然浮躁,二者之间是零和游戏,并无第三种结果存在。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曾指出“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才须学业”“静以修身”等,他认为:大丈夫立身处世应以静来提高自己精神,以静养智,恬淡,寡欲才能显示自己的心智。
“动则失位,静乃自得。”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日常生活确也如此,那些浮躁不安之人大部分都是一些浅陋、愚昧之徒。这些浅薄之徒像快要干涸的小溪,走到那里都喧闹不休,总爱在公共场合招摇过市,唧唧歪歪;他们害怕被人忽略遗忘,他们不甘寂寞,他们不肯静下心来,在恬静中增加自己的智慧,他们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投机取巧,逞能耍精上面了。正因为此,他们总能够用一些非常之手段,出人意料之话语博的人们的关注;他们害怕安静,不肯在静中增进智慧,提升修养。因为缺乏智慧,他们看问题只能拘于一己之私,经常违背中庸之道;他们心胸不够开阔,思维方式短浅,心中阴暗不堪,更别说宽宏大度了。他们爱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别人的行为动机都和他们一样是为了个人私利。乖乖,多么可恶的人啊!
那些恬静之人恰恰相反。由于他们在安静中增进了自己足够多的智慧,所以他们对世事看得极为透彻,可谓是洞若观火。他们心灵澄澈透明,正直无私。基于此,他们待人处事总是能够恰如其分,不会因个人之私而失偏颇;他们能平等地看待世间万物,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有了足够的智慧,明白了世间永恒的道理,所以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任何阴暗角落了,总是显得宽容大度。
智者是属于恬静的,而智者又是宽容大度的,心灵没有任何阴暗角落的。用静来提升个人品质,增进个人智慧,进而明澈道理,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心胸开阔,正直无私的境界。如此,才能使做到心中没有任何阴暗角落,光明磊落,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方”之人。总之,惟有静才能“大方无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