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道学”箱底,晾晾“无为”真容
“无为”在《道德经》中提到次数是比较多的,也被不明就里之徒动辄引用拿来或佐证、或奉行、或搪塞、或充明、或装大、或纠结、或迷糊……直搞得大而无当、似是而非、如坠云雾、茫然无措、愈解愈浆。为方便理解,先看看老子之后的四大真人:
南华真人——“庄子”、
冲虚真人——“列子”、
通玄真人——“文子”、
洞灵真人——“亢桑子”
……是如何理解它的内涵并外延,以及各自在具体方法上又是如何实现“无为”的:
《文子·道德》:“圣人以道镇之,执一无为,而不损冲气,见小守柔,退而勿有,法于江海。江海不为,故功名自化;弗强,故能成其王;为天下牝,故能神不死;自爱,故能成其贵。”“〔文子〕曰:执一无为,因天地与之变化。……执一者,见小也;见小故能成其大也。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处大,满而不溢;居高,贵而无骄。处大不溢,盈而不亏;居上不骄,高而不危。……”
——处于“执一”的认知状态才能达到“无为”。如何“执一”?“不损冲气”,“守柔”,“勿有”,“见小”,“守静”,“不溢”,“不骄”。
《文子·下德》:“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为之为也。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为而不易也。”
——定“一”,“常一”,为“无为”就是为“一”,“一”即是“无为”。
“定、常、日”犹言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一以贯之、一以穷之、一是以终”,而且要千秋万代地坚持这个原则,不能更改——“为而不易”。
《文子·自然》:“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往,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也。……故常虚而无为,抱素见朴,不与物杂。”
“文子曰:‘所谓天子者,有天道以立天下也。立天下之道,执一以为保,反本无为,虚静无有,忽恍无际,远无所止,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是谓大道之经。’”
——“无为”并非坐着不动,啥也不干之属。更不是让你去“引之不来,推之不往,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等的具相化动作,而是排除一己之主观臆断或好恶倾向,遵循事物的本来面貌或本性(道法自然)去办事。
具体的方法是,“抱素见朴,不与物杂”,“执一为保”。
《列子·天瑞》:“子列子曰:‘……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声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识也。……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
——“无为”即是“生无生,形无形,声无声,色无色,味无味”,超越“眼耳鼻舌身意”,处于“无知、无能”之境界;而切实遵循“生生,形形,声声,色色,味味”,则是遵从物之本性是什么就是什么,也即“专气致柔”;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遵从“易逻辑”下的人文之礼;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封闭“眼耳鼻舌身意”,直至“执一”;
总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吕氏春秋·不二篇》曰:“列子贵虚。”
《庄子·达生》:“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一而不变、静之至、虚之至、惔之至、纯粹”,均在描述“无为”。
《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虚、静、恬、淡、寂、漠”,致“无为”。
《庄子·应帝王》:“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用心若镜”,不送不迎,“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之下客观真实地反映,无所保留,无所过滤。
《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无为无形”是指保持人之识的不扭曲不失真下的抱一而言的;“有情有信”是指保持人的自然属性处于天真质朴率性的状态而言的。
《亢桑子·君道》:“尧舜有为人主之勤,无为人主之欲,天下各得济其欲;有为人主之位,无为人主之心,故天下各得肆其心。”
——“无为”,杜绝作为人主之“私欲”“私心”。私,蔽于一曲也,偏也,非正。推而广之,一个人如果或有钱、或有权、或有势、或有利,其钱权势利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一旦转变为、或陷入到、或执着固执于钱欲钱心、权欲权心、势欲势心、利欲利心……而不能自拔,那么害人又害己的局面将如影随形,随之而来加之于钱权势利者。
基于此逻辑才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的结论,毕竟“钱权势利”本身没什么不好,只是须生财有道而已。
《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曾子连如何发财的诀窍都教。
总结起来,所谓的“无为”即是“执一”。即是指人的思想在认知天道人情时要遵守“不损冲气”,“守柔”,“勿有”,“守静”,“不溢”,“不骄”,虚心,剔除臆断或好恶,朴素,真实,客观,自然,纯真,率性……的原则或方法,包含了藏象生命系统和解剖生理系统两者本性的显露和释放。显然,这样的“无为”是“无不为”的,四大真人的理解即如斯。
再看看《道德经》上的“无为”: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无为”,不枉为;“不言”,不妄言。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若一味地“争贤,盗货,乱欲,为智”,都是“执一无为”的大忌。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奢、泰”均是“意、必、固、我”对外物产生的不去执着,不能做到“格物致知”,故需“无为”“无执”。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立天下之道,执一以为保,反本无为。”“圣人以道镇之,执一无为。”因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绝学无忧”,“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纷然而封哉,一以是终。”“无为”即是“一以是终”,即是“一以贯之”。再次提醒,所谓的“绝学、弃智、绝圣、弃辩”,不是说不要“学、智、圣、辩”本身了,是强烈提示在认知天道人情时,不要因既有的、已经塞满头脑的“学、智、圣、辩”妨碍了正确认知,需要清空它们,达到“无知也,空空如也”的状态,这个达到的方法即是“绝弃”。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即是“好静”,“无事”,“无欲”,直达“执一”,“抱一”。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无为”,即是“欲不欲”,“学不学”,即是“绝学”,“‘未始学’而归。……纷然而封哉,一以是终。”大道自然。
总结起来,老子的“无为”思想更侧重在“藏象生命系统”的那个本体上。而庄子,文子,列子和亢桑子在理解和传承老子的“无为”思想上是忠实且原滋原味的,并且有所发展。至少是老子五千言之外的,这个发展是使“无为”兼顾了藏象生命系统和解剖生理系统,也即“一”和“不一”,而老子在强调解剖生理系统之人之“不一”如何实现“一”时,是通过“专气致柔”去阐述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