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闽都文化”
——在纪念《闽都别记》刊行百年暨闽都文化传播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1年8月25日15:10)
欧阳健
我不是福建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十六年,仍听不懂福州话,但对福州这块地方,我是有感情的。感谢赵麟斌先生、陈苏先生的厚爱,邀我出席这次有关“闽都文化”的盛会。我以“外方人”的眼光,颇能感受出福建的“与众不同”:
如民风。我在一篇博文中说,如我辈白发者上公共汽车,在福州,大约十次中九次有人让座,甚至一出现在车门,就有年青人起立了;在太原,大约十次中八次有人让座。在南京,十次中一次有人让座,就不错了。
如茶叶。江苏的碧螺春,绝对是茶的嫩芽,一大把才够泡一杯;福建的铁观音,连枝带叶,几根就够泡一杯了。
如《闽都别记》。这是部长篇巨著,它有四百零一回,一百五十万字,以福州方言写福州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福州固然是历史文化名城,但中国够得上历史文化名城的,远不止福州一个。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4个,还没有将福州列入;其中北京、南京、苏州、扬州、杭州、洛阳、开封、广州、西安,历史文化地位都不在福州之下,但却没有《京都别记》、《金陵别记》、《姑苏别记》、《维扬别记》、《杭城别记》、《洛阳别记》、《汴梁别记》、《羊城别记》、《长安别记》。这还不值得福州人骄傲么?
早在1985年,我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持《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就将《闽都别记》正式列目,并请周少南先生撰写《闽都别记》的提要,还附了全部回目。周少南先生是宁波图书馆的版本专家。那时福建的铅印本还没有出,他用的是早期的印本。周少南先生和我都不是福建人,但我们为《闽都别记》在目录学上定了位。可见,研究闽都文化,不只限于闽人。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研究闽都文化的传播。我特别想说的是,要开拓闽都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首先,要把《闽都别记》作为重大的学术研究项目与课题,组织更大的力量全方位进行研究,包括文献的研究,文本的研究与文化的研究。《〈闽都别记〉与闽都文化研究文集》是个良好的开端,其中有关、编篡者、版本、思想、艺术、民俗的研究,都有相当的深度。但仍有扩大开掘的空间。
如会议以“《闽都别记》刊行百年”为号召,我就觉得不太过瘾。因为一百年的时间太近了,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而《闽都别记》的成书,据傅衣凌先生考证,约在清乾嘉之际(1811年是嘉庆十六年),《闽都别记》提到“苏州来了一班京戏,名曰玉祥班,乃是个京徽并奏,近日初来,要到福州演唱”,就是一个证明,应该列入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范畴。
《闽都别记》的署“里人何求”,这个署名是旧抄本就有的,还是董执谊加上的?这点要弄清楚。刘敬扬先生推测是何际逑,他的思路,是有价值的。
古代小说版本研究,现在成了热门,《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都有很多成果。《闽都别记》的版本,应该组织海峡两岸的学人,广收各种版本,整理出一个精校的定本,最好用繁体字出版。
《闽都别记》的内容,包含了三个系统:史的系统,人的系统和怪的系统。它记述了黄巢、朱温、王审知以来福建的历史变迁,这是史的系统;它记述了周太朴、吴勖、青娘等平人的生活,这是人的系统;它又记述了陈靖姑斩长坑鬼、收石夹精等故事,这是怪的系统。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观念,以为写“怪”,就是封建迷信,就是唯心主义;其实,“怪”是相对于“常”的,“习以为常”、“少见多怪”。对“怪”的关注,反映了先人对大自然的关怀,和对超自然力的向往。只有更新观念,我们才能给《闽都别记》以应有的崇高地位。
加大闽都文化的传播,要有战略的眼光,也要有合适的战术。福州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宝贝,这些宝贝,千万不能以“古董”来对待,而要让它重新在民众的土壤中复活。大家现在津津乐道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一旦申报成功,就可得到一笔款项。我认为这不叫保护,这叫断送。试想,西方的摇滚,为什么没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有大批的人(包括很多中国青年人)在狂热地唱,它根本不需要“保护”!福州的伬唱,是不是好东西?今年春节我到乌山,看到艺人在表演伬唱,加上我们一家,只有四名听众!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口味、我们的兴趣,因和“国际接轨”,被彻底“改造”了。我不相信摇滚有多深的文化内涵,它能比得上我们的闽剧?但人家天天在狂轰滥炸式的推广,而我们每年只演出一二场,这是不行的。我们要从战略上把丢失的口味、兴趣恢复起来。比如设立闽都文化基金会,对闽剧、伬唱等大幅度增加演出场次,大幅度提高补贴,大幅度降低门票,鼓励观众观看。让闽都文化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闽都文化就有了真正的振兴。
同时,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所费不多,却可立竿见影。人们读书,出于不同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兴趣,有的是为了知识,有的是为了功名。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魔幻影片正风靡全球,其实它之“巫术文化”,其内涵实难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相比肩。如《闽都别记》所写洛阳江造桥、观音与吕祖斗法及衍生的一系列故事,若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处理,肯定比《哈利·波特》好看。朱华同志提出将《闽都别记》作为二次创作的素材,是很有见地的,就看我们有没有气魄!
传播闽都文化,要抓紧青年一代的培养,这就要靠有意识的倡导和扶持。不是研究《闽都别记》的人不多吗?我们可以设立奖励基金,凡本科生以《闽都别记》为学位论文者,奖励500元;硕士生以《闽都别记》为学位论文者,奖励1000元;博士生以《闽都别记》为学位论文者,奖励2000元。每个人实际上用不了多少钱(练知轩市长肯定拿得出),但却鼓励、培养了一名《闽都别记》的研究者!此外,《闽都别记》的研究专著,一律奖励5万元(不是事先申报项目,而是完成后给予奖励)。杨式榕副教授在《〈闽都别记〉与闽都文化研究文集》发表了六篇论文,我说《闽都别记》至少可以写十部专著,那也不过奖励50万元。现在有人拿了上百万元,却一点成果也不出;50万元出了十部《闽都别记》的专著,那真算是高产出了。
现在人们最热衷于公务员考试。作为福州的公务员,对闽都文化总应该有所了解吧?福州市政府是否可以规定:招收公务员考试的试题中,必须有一道关于闽都文化的题目,占10%的份量。这一条,基本上不用花钱,但一定有效。如果真这样做了,那还不人人争看《闽都别记》?《闽都别记》恐怕就要脱销了!
总之,办法多的是,就看你去不去想,想了敢不敢用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