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中医的忧患不绝如缕。然而,在百年以前,并无中西之分,中西医学交流没有这么多的冲突与排斥。比如中医的种痘技术,比如西方的金鸡纳霜,都是相互融合和借鉴的好例子。中西方在医学上好象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要而言之,问题有这样几个:其一,西方科学进步,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进步,带来的一系列突破。尤其在发现抗生素以后,西方医学好象忽然有了对付绝大多数疾病的钥匙,随之而来的消毒等卫生观念虽然简单,却在人的具体行为上与其他的医学体系区隔分明。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对临床效果的忽略,对生命深层次探讨的忽视。其二,西方科学进步的载体是其海外市场的扩展,是伴随其经济与文化殖民的拓展而发展的。不论你是否承认,科学毕竟是人的工具,谁掌握这个工具,它就为谁服务。单纯讨论科学的中立特性与客观性在历史上并没多大意义。正所谓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作为技术性、实践特性很强的医学来说更是如此。随着化工企业掌握了医药市场的垄断权利,比如美国的洛克菲勒集团,他们也就掌握了所谓“科学”的舆论主导权利。西方医学的传播,也就成了医药企业,尤其是医药垄断集团利益传播的通道与工具。其三,中医、西医在临床方面,对不同的病症各有所长,这是由其本身的物质、理论基础决定的。西医面对一些烈性传染病,以及在病原可以明确的疾病方面在20实际20年代以后尤其有效,西医的外科进步也十分迅速。而中医则对一些病原不清的疾病, 尤其是疑难杂症十分有效。中医的外科在一千多年中受文化观念影响一直停顿(这种现象在西方古代也很普遍,比如不许解剖尸体等)。西医以其长处攻击中医短处,在中医没有统一的力量与声音的情况下,容易得逞。这和西方殖民者以区区几艘舰船能打败一个泱泱大国道理一样,他们的力量是集中的成建制的,我们的力量是分散的混乱的,问题不在于规模而在于战斗力。其四,中西医学发展到20世纪初期,西方因为其工业发展,尤其化学发展而使医学日新月异,而中医虽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不断突破,比如温病学说,对病菌、病毒等“疠疫”等病原有全新的认识,但因为缺乏相应的新的研究手段,比如显微镜等,还是不能十分深入。西方则对病原有十分清楚的认识。这种工具上的差异导致理论上分化异常迅速。如果说过去的差异,双方停留在经验阶段,那么现在的差异则是理论上的根本差异。过去相互比较时候,靠的是效果,而现在,西方的医药利益集团则可以打着明确的旗号来反对别人,排斥其他体系了。面对虽然有效,但是并不知所以然的临床方法和理论,比如方剂、针灸等,在“有医学常识的人”看来,当然类似巫术了!这是迷信的“科学”。
这就是中西医分化和冲突的几个主要原因。
这里有一个标准性,必须厘清,那就是,什么是检验理论与技术的标准?我们说,是实践。对于医学来说,就是临床效果。90%的国人支持中医的原因也就在于此,中医的确有效啊!
医学毕竟实证的科学,谁也弄不了假的。虽然口水战打了,虽然西方利益集体的阴谋部分得逞了,但回过头来,我们发现,最热衷于研究中医的竟然是他们的实验室!现在所谓的植物药,难道不就是我们的中医单方药么!毫不客气的说,中医方剂,多为复方,要比单方进步得多。近年来对重要付方的研究,破有斩获,比如对六味地黄丸的研究,让人对重要的物质基础有了明确的认识。但现在认识到的,只用管窥蠡测来形容毫不过分。
中医是典型的经验科学,而且多为实践验证的有效经验。虽然达不到严格科学标准的要求,但作为临床而言,功效卓著。中医之所以无法达到严格的科学标准的要求,在于这样几个原因:一,从阴阳五行以及经络学说来说,在诊断过程中虽然十分有效,但其物质基础一直都存在朦胧之处。这不是理论的错误,而是产生这些理论的时代没有提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具。二,从药学来说,方剂和各种配伍由各种动植物、矿物组成,临床上虽然能从效果判断出配伍的大致比例,但因为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制于天气、产地、墒情等等因素,因而其有效性不是特别稳定,只能呈现“经验性地稳定”。三,从“病”与“证”来说,中医在几个世纪以前没有办法深入“病理”,而只能采取“辩证”的方法,也就是现在说的黑箱方法,来解决问题。但黑箱总要被打开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中医从理论到药学到临床这三个环节上,现在探究其物质基础的时机已经成熟。客观地讲,中医需要在这样一些方面浴火重生,才能在现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病理学、药学、方剂学,以及运作的社会体制。
从基础的病理学角度来说,经络、针灸等,阴阳五行的辨证问题,都可以经过研究,在全新的物质基础上阐述。在诊断学上,望闻切问诸法都可以数量化和仪器化。最近包括耳针耳诊等许多仪器的问世,都说明在全新的物质基础上提炼出新的中医理论完全可行。在药学与方剂学上,要弄清传统配伍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样的,药的温凉寒热等等性状的物质基础(比如化学功能团的类别差异等)与“证”的表现之间,以及他们与“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这样就可以摆脱经验,发现全新的配伍规律,使中医药建立在全新的微观基础之上。
以此为基础,中医的运作机制也要有所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必须的。那就是产业化,让中医从研究到生产到销售形成完整而且利益休戚与共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里,中医的理论才能深化和升华,中药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全新的突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体系里,我们才能将各种利益整合起来,我们的传统才有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我们要牢记一点,那就是,在进化的路上,不是最优秀的能生存下去,而是最合适的才能生存。中医很优秀,但它必须改变,必须深化和升华。单纯讲我们的东西好坏没有用,只有形成显示的社会力量,形成利益共同体,它才有希望。别忘了,西方那些实验室里天天在研究我们各种配伍后面的规律呢!
因此,这是个系统的创新过程,要用新的工具,在过去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不仅仅是个中医有效与否的问题,更是个利益问题,社会组织问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