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际的守护神——金银花
晚春之际,很快就转让给炎热的夏季了;即便是晚春,在这气候无常态的时节,流感扑脸而至,南方的一些大城市医院医护人员手忙脚乱,家庭和幼儿们也备受煎熬;特别是在病毒名称层出不穷的今日,对号入座的西医,今天A型,明日B型,再过两天就成之为HNB型了,呵呵,自始至终,都让那疾病名称牵着鼻子走的,或许这就叫一种“科学”之精神、程序和严谨吧,只是吾等医盲,总也还是觉得太侨情了。
中国传统对药用的功效,往往是以症状和风寒暑湿邪正来认证的,也就避免了生搬硬套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乱开发新药和用药的折腾;这样,看似很不“民主”,一药(剂)独霸,但却避免了一病名一药(或轮番换新药导致抗生素药害)滥用的“自由”,这无论是对病还是对人,都是极具“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
有一种大家并不陌生的药材花卉,叫金银花的,南方人多归类于“凉茶”一类,其实,其功用远出“凉茶”之外,而成之为国药之重。
明代大医家张景岳《本草正》上曾有记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故在著名的中成药“银翘解毒丸”里,金银花便成了主药。
由于金银花具有强烈的清热解毒功效,广谱的抗病毒范畴,所以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丹毒、外伤感染等,均有良效。当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流感防控专家,针对当时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及暑热高温天气,就发布了以下的通用方剂:
成人一日剂量为金银花、大青叶、生甘草和薄荷各3克,经开水浸泡后含漱或代茶饮,可连用7天。
此方老人、儿童以及孕妇均可使用,如果不适应其味道可加入冰糖或蜂蜜,不影响使用效果。这药取之极易,每天一剂大约只需一元多,这才是真正的“亲民”啊。
日常里,如对付风热感冒,在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昏口渴,咽喉疼痛之时,可用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各15克,薄荷10克,加水煎汤服即可。此方还可预防流脑和乙脑呢。
虽说金银花算不上名贵花卉、高贵药材或进口特药类,但却有着“药铺小神仙”之誉。如早在唐时“药王”孙思邈的“甘桔汤”,即以金银花为“君”药配制而成;始于清道光年间的王老吉凉茶,也有金银花成分。前些年爆发的“非典”,又成之为抗“非典”的首选;后来“甲流”流行,国家首选方案的主药仍然还是金银花。
可见,中国之“特色”,不在于引进,不在于时尚,也不在于“接轨”,而在于传统之继承,在于自尊、自重和应有之尊严也。
正所谓贵的不一定是对的;同理,对的却不一定是贵的啊。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