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中医是一种黑箱理论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是不全面的,医学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解剖学。这句话仅仅适用于西方医学,而对中医并不适用,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就是一个没有解剖(或叫作不注重解剖)的医学。《内经》中虽然提到解剖,但是它并非中医学的出发点、并非核心内容,而是一种辅助内容别有用途。不然,为什么硬要说“肝”在左面?为什么把找不着的“三焦”作为一个重要器官?
要理解中医理论,首先要知道《内经》中所有关于形体器官的概念都是虚拟的,是指某种功能而言,只是指某种解剖所见而代其名称,所以称“虚指”。而少数的“实指”,例如头发,则并不谈其功能,有重要功能的器官皆是虚指。所以,无论解剖上见到或见不到都无关紧要,见到的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是不可能理解中医的。在这些虚拟概念中有一定的实指成分,既然指其名而代之,则最好有一定的根据,没有也没有关系,如“胆”就是没有一点实指成分。且不可把这些实指成分看重,因为那样就把中医学引上了邪路,会把发达的中医当成了西医的原始时期。
说到“虚拟”,这在几十年前人们是无法接受的,直到认识了西方的“黑箱系统辨识”法,中国人才勉强承认(无洋不是理、无西不成学),但仍然怀疑:古人怎么会有那么高的智慧,超前了几千年?再说,“虚拟”的东西也能用来治病?答案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就让哲学家去讨论吧,我们要避开干扰,就只谈这种方法。
所谓“黑箱系统辨识法”简称“黑箱法”,《辞海》是这样讲的:“即通过观测黑箱外部输入信息(外界对黑箱的影响)和输出信息(黑箱对外界的反应),以研究和认识其功能、特性、结构、机理的科学方法。黑箱法注重以整体和功能考察事物和系统,便于研究完整状态下和解剖状态下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高级复杂系统。它根据输入(因)和输出(果)建立黑箱模型(数据或图框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化繁为简,便于研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繁多的系统,如生态、经济、社会、脑等。”
两千多年前的中华先民就是用这种方法研究、认识人体这个庞大繁杂的巨系统。《内经》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描述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图框模型”,它与真实的解剖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与西医生理病理的不同才是中医学的优势。在没有解剖学的情况下,中医理论与临床已经卓有成就了,那个时候西医解剖学还不知在哪个狗肚子里转筋呢。
即便在现在,用这种方法研究人体也是遥遥领先于解剖方法的。只可惜,我们那些捧着祖宗饭碗的精英们,为什么要吹捧西医的解剖方法,而贬低自己的呢?
很多人说:中医《内经》中的“心主血脉”就是中医解剖学的成果,正是这个对“心主血脉”的错误理解,才误了大事。如果我们把虚拟的概念实化(当然现在还远远做不到,甚至还没有人开始做,不过“虚拟实化”应该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唯一可行方法),那么,中医的“心”,是虚指的概念,如果实化,其主要功能在于脑,中医的“血脉”主要是指西医的神经,“心主血脉”是用解剖所见的心脏连着血管的形象,来指代西医的大脑支配神经这种生理现象;中医的“肺”,也是虚指的概念,如果实化,它不仅与呼吸有关,还包括西医心脏的功能(这有铁一样的论据,只是人们视而不见罢了,因篇幅而省略不谈)。如果按逻辑推导下去,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左寸脉(心)主西医的头部,右寸脉(肺)主西医的心脏和肺。临床确实如此,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如果准确率不能达到80%(因为影响脉象的还有其它因素),我就承认这个说法是错的。具体方法是:按寸脉以上与腕横纹相平处,如果右寸(中医的肺)外侧脉动明显,则是西医的气管或附近有症状;如果在其内侧(舟骨附近)脉动明显,则是心肌供血问题。在左寸脉(中医的心)内侧(舟骨附近)脉动每年明显,则多有头痛、眩晕、失眠或其它头部症状;如果其外侧脉动明显,则是颈椎、后头部有症状。如果来诊者是左撇子,则左右寸相反。这就证明了,西医心脏的部分功能包含在中医的“肺”,如果“心主血脉”,确实是指西医所说的循环系统,作为一种理论怎么能就只有这一句话呢?中医理论可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啊!对这一句话的错误理解就足以导致整个理论框架的瓦解,何况一错再错呢?
黑箱法(而不是解剖法)才是中医学的基本方法,没有黑箱法就没有中医学。虚指的概念才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再如:“筋”是指运动功能,“骨”是指支持功能,“皮毛”是指防卫功能等等。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信息输入与输出部件的五官七窍,虽然其实指成分明显,但仍为虚指感念。如“鼻”,根据《内经》所述,其功能至少应该包括嗅觉中枢和部分免疫功能,而不仅仅是解剖学的鼻腔。建立在“黑箱法”基础之上的中医理论,其逻辑之严密简直是天衣无缝,任何差误都会使这个体系不能自洽。
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等方法研究人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不能完全精确地反映生命运动的客观过程,具有局限性。其次,这些科学所采用的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人为地割裂了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紧密联系。不管这些科学本身怎么发达,要毫无遗漏地把握人体内各部分的一切耦合关系总是不可能性的。
控制论中的黑箱理论突破了以往一些单纯采用分析方法的科学的局限性,用所谓“不打开黑箱”研究系统的方法,从综合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某些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对至今为止人们的力量尚不能分解的系统,对在分解系统的过程中会严重干扰本身结构的系统,黑箱理论提供的研究方法是特别有效的。
中医理论正是一种不打开黑箱来调节人体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的核心问题是辩证论治,辩证论治中的受控量(或被调查量)基本只限于症状变量系统,而症状变量系统在被调查过程中是可以在不干扰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建立的。在对人体内部构造的认识中,与西医采用解剖学等打开黑箱的方法了解人体内实质性系统,器官不同,中医的脏象,气血,经络等学说采用综合症状变量系统变化的方法,建立了一个易于从外部进行控制的人体构造模型。在基本调节法上,中医以阴阳学说为中心,广泛地采用了负反馈调节法。
控制论常常把我们研究和控制的对象看作一个黑箱,它的内部结构和性能是未知的,有待去研究。研究黑箱的一种办法是打开黑箱,例如:化学家提纯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生物学家解剖动物,植物;工程师把机器拆成零件等等。这确实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打开黑箱的过程中不干扰黑箱本身结构的那种黑箱是不多的。而且即使打开了黑箱,就会发现它原来也是由一些小黑箱组成的。自然界是不可穷尽的,打开了一个黑箱只标志着我们认识到了事物的某一层次。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是不得不跟一些当时还不能打开的黑箱打交道。控制论注重在不打开黑箱的条件下,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中医正是把人体当作一个黑箱来研究的。一方面,人体黑箱输出的信息,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获得的。中医四诊法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取得人体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干扰人体本身的生理病理活动,没有破坏原有的状态结构。从历史上看,虽然我国古代早就有一些关于尸体解剖的零星记录,但它们始终未象西医那样成为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依据。中医理论建立所依据的主要是由四诊可以获知的症状变量,而症状变量的最后输出端都在体表,都是可以由外部观察的。
另一方面,医生对人体黑箱的输入过程,即控制过程,中西医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医生要控制病人什么?这个问题与诊断方法密切相关。对西医来说,由于有分析科学作基础,医生可以直接观察人体内部实质性器官的变化,因此受控量也可以是体内实质性器官的状态变量。例如西医可以探讨肾上腺素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放松作用,洋地黄对心肌收缩力的加强作用这样一些问题。随着分析科学的发展,受控量已逐渐深入到某些分子原子的水平。而对中医来说,病人的状态信息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获得的。因此受控量也只限于四诊所能辨析的症状变量范围。对各种施治输入,中医关心的是它们对症状变量的影响,例如麻黄的发汗作用,茯苓的利尿作用等。由于人体内外紧密耦合的机制,人体内部的病变会反映到症状变量中来。中医通过对症状变量的控制来控制人体,是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这样一种基本设想。
中医由接收信息,调查人体状态的“辨证”过程,到发出控制指令,对人体进行输入“论治”过程,受控量限于症状变量,因此,中医采用的是一种不打开黑箱的控制方法。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