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感
蒋澜鹏
前些天,我因伤风感冒,吃了许多感冒西药,不见好转;闲暇中,翻来中医书籍浏览,见《岳美中医话集》转载一验方,效法一试,竟立竿见影,渐然痊愈。现不妨引出,以供大家参考:
“清代吴翌风《灯前丛录》载神仙粥,专治一切感冒证,如风寒暑湿,头痛骨痛,并四时疫气流行等。凡初得病二三日者,服之即解。法用糯米半合,生姜五六斤,河水两碗,于砂锅内煮一二滚后,次入带须葱白头五六个;煮至米熟,再加酸醋半小盅,入内搅匀,乘热吃粥,或只服粥汤,于无风处睡,以出汗为度。盖以糯米补 养为 君,姜葱发散为臣,而又以酸醋饮之,屡用有效。此方奥妙在于加醋,寓散于收,其力较大,施于老人感冒,安全有效。”
对祖国医学,我素来情有独钟,通过这件事,更引起我对其探究思索之兴趣。并在探究思索中让我受益匪浅。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这使我懂得阴阳是自然界的规律,一切事物的纲领,变化之根本,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的本源。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阴平阳治,精神乃治。”
这使我懂得维持阴阳平衡,保持正常心态和生理活动,是预防疾病,保证健康的必要条件。
“不治已病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对我们反腐倡廉,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亦无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在探究思索中,我常常掩卷慨叹祖国医学之博大精深。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辨症论治,用药组方。融千年之经验,贯百家之智慧,有标本兼治之倍功,无顾此失彼之微弊。内容深邃,体系缜密,真像一张疏而不漏之恢恢天网。
在探究思索中,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大凡真正医家,皆有一颗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仁慈之心。推演外延,凡具有一颗仁慈之心的人,其事业往往硕果累累,其功绩往往彪炳千古,为后人所铭记。如此例子,在医界杏林真是俯拾即是。
上古神农为民治病遍尝百草而被尊为“三皇”之一。近代,孙中山初始行医为黎民百姓减轻痛苦,进而投身革命,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把人们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因而被尊为“国父”。鲁迅初始学医为疗病,继而学文为治愚,因而成为一代文豪被尊为“民族魂”。
中医给我们如此启示:内圣而外王。只有先“内圣”施惠于民,而后才能“外王”受尊于众。
中医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泽被世民,而古今学者在论读书中却极少提及。这未免令人遗憾。
培根说:“读史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里请让我加上一句:中医使人通灵。
张潮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这里,请让我补上一句:读中医宜幽,其思邃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