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方舟子先生的一篇大论,围绕中药六味地黄丸的成分、功效、毒副作用,洋洋洒洒,口若悬河,首先把六味地黄丸批得一无是处,继而把中医批得一无是处。其实六味地黄丸只是一个手段,把中医批倒批臭才是真正的目的。自诩为反伪科学斗士的科普学家方舟子先生,怎么看怎么好像文化大革命里的红卫兵,中医好像也属于四旧?我不太懂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不过透过伤痕文学的描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那个时代红卫兵的无知和可笑。
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六味地黄丸
【标明的成分】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声称的功效】
滋阴补肾。
【真相】
六味地黄丸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八味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二味变化而来。本是儿科用药,用以“治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晄白等症”。到了明代开始用它来给成人“补肾”,现在被当成了“补肾壮阳”的保健品。
该药含有泽泻。泽泻因为生长在沼泽边缘,“性能泻水”,故名,中医因此比附泽泻能“利湿泄热而降肾浊”,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湿痛、水肿涨满、消渴、遗精(有人也许奇怪为何治遗精也要“泻”,岂不越泻越遗?这是因为中医认为遗精是“相火妄动”引起的,所以要降火)等,显然是因为泽泻的生长习性或其名称引起的联想。《神农本草经》将泽泻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品药,认为泽泻“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仿佛吃多了这种水生植物人也能变成水上飘了。现在的中医据此也认为泽泻能利尿、降血压、降血脂。
动物实验表明,泽泻反而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饲喂含泽泻提取物的饲料3个月,使大鼠的肝脏出现混浊肿胀和玻璃样变性,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1],表明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曾有乙肝患者因服用含泽泻的中药,导致血液、肝、肾多种器官中毒而死亡[2]。
有口服六味地黄丸引起药疹的报告[3]。
【文献】
[1]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6,(7):314
[2] Yuen MF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 24(8):1179-86
[3] 汪为平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86(6):335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我是一名中医副主任医师,以前听说取消中医的鼓噪,觉得一笑即可。看了《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六味地黄丸》一文,才真的惊讶于这个世界上竟然有对中医、对医学这么无知又大胆妄言的教授。说几点常识性问题,就教于方家:
1.“六味地黄丸能多吃吗”这个问题,我先问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多吃的?水?氧气?还是饭?酒?“过多”喝水会导致水中毒,“过多”吸氧会导致氧中毒,“过多”吃饭一餐会撑破胃,长期“过多”吃饭会导致肥胖等一系列并发症,醉酒而死的人更加不在少数。那么,六味地黄丸作为一个药品,有哪位正式的中医师还是那本正式权威出版的中医著作中说可以多吃?请找出来!(我觉得批驳的最有味的就是这段话,既然方舟子说出混账话,那么就这么混账着驳斥一下,就可以看出方舟子张牙舞爪然而外强中干的本质。不过我还是想透着乐一乐,是啊,别说药了,吃饭吃多了还撑死了呢,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被方舟子先生硬是拿来当论据。有意思。)
2.我没有看到任何一本正规出版的中医著作中说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壮阳”药,我们中医从来都是作为补阴药使用,在文章中“声称的功效”中也是说“滋阴补肾”。不知为何到了我们尊敬的方舟子教授手上就变成补阳药了?阴阳都分不清,究竟是谁在忽悠广大读者?还是为了吸引眼球不懂装懂?(这种中医的理论,洒家也是不懂,留给真正懂的专家来鉴定吧。)
3.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即区别个体对待,中医认为“相火妄动” 是引起遗精的病机之一,但绝对不是全部。遗精也不是都属虚证,虚证当然要补,但实证必须要“泻”,在中医学中叫做“通因通用”。望文生义,认为遗精就不能泻的人,说明连基本中医常识都不懂,为何还敢冒充行家?(这个倒是,中医也讲辩证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这个方舟子先生不要弱智的批驳了,这里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你驳斥这个就成反革命了,嘿嘿。不过单就哲学思辨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讲究的矛盾论确实是相当先进的)
4.有一个很多人都听说过的笑话:以前食盐很珍贵,平常人家很难有盐吃。一个从来都没吃过盐的穷人到别人家做客,发现自己平常吃的菜竟特别好吃,就问主人是何缘故。主人告诉他是菜里放了“盐”,好客的主人打发了一包盐给客人,并且告诉客人只能放一点点。客人回家后,觉得菜里面放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放一些不是会更好吃吗?由此怀疑主人“只放一点点盐”的告诫是因为小气,于是在炒菜的时候把一包盐全部放进了菜里面。这菜还能吃吗?!方舟子教授把“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再引申一下就成了“水上飘”,方舟子教授是否就是这位客人呢?“真理哪怕往前再迈进一小步就是谬误”这句话,学富五车的方教授一定是听说过的。(不要片面的看问题,古代的东西么,几乎都是瑕瑜互见的,比如说山海经,书上上说神州大地这边有个什么山,山上有个什么矿,还有个什么树,还有什么怪兽,至于什么树,什么怪兽当然是糟粕,没什么科学依据,可是大致山脉走向,有什么矿藏,还有什么金生丽水等等,这些在后来都是可以验证的,我们祖国的山脉河流与山海经所说所差无几,矿藏几乎也可以找的到,比如昆仑的玉,大冶的铁,山海经上都有的。)
5. 方舟子教授说的“动物实验表明,泽泻反而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我不明白“肝脏、肾脏肿胀”是什么意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是急性或慢性毒性试验,是要一直加大剂量到出现毒副作用、甚至出现死亡一半动物为止的,后者的剂量叫做半数致死量。即使纯水也有半数致死量的。如果说出现毒副作用,这个药就不能用的话,请方教授找一种没有毒性的药物出来。不说剂量和时间,只是说毒性结果,说明根本就不懂实验科学的常识。西医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西药都有毒性,都有半数致死量。是否所有的西药,包括水都不能再用了呢?“曾有乙肝患者因服用含泽泻的中药,导致血液、肝、肾多种器官中毒而死亡。”如果因为有人吃了六味地黄丸而死亡,这个药就是假药,就是骗人的话,请方教授找一种历史上没有吃死过人的药出来。客观地说,这样的药不敢说没有,但一定很少。“有口服六味地黄丸引起药疹的报告”,那么我可以告诉方教授,包括维生素B 6等药物在内,几乎每一种药都可能引起药疹。实际上,鱼虾牛奶面粉都可能引发皮疹,引起腹泻,严重的还要命,是否该从此禁绝?(这个洒家也不懂,什么药理,不懂,不过大部分的药都有毒副作用倒是真的,西药上也有啊,容易引起什么什么症状,说明书上都有,方舟子要想评论中西医,那就一碗水端平,批评中医有毒性,那就把西医拿出来晾晾,不能无理扁担三,有理三扁担,那不成地主恶霸了吗。)
6.中医治病常用多种药物配伍组成方剂,为的是药物之间互相促进提高疗效,互相制约降低毒副作用,六味地黄丸配伍的特点就是典型的“三补三泻”。至今还没有看到过哪位医生会让病人连续3个月服用泽泻这一种药的治病方法(姑且不论剂量如何)。实验研究的结果不等于临床结果,不知道方舟子教授知道这个常识么?
7. 所有药物包括中药都有毒副作用,即使正规使用都无法完全避免,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更不用说病人自己乱用药,药不对证(不是“症”),甚至剂量、时间、方法、禁忌都不对。先哲们早就说过“是药三分毒”。让人们知道包括六味地黄丸在内的中药也有毒副作用是件好事,至少可以减少一些盲目用药、滥用药,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药害。方舟子教授如果是处于这样的善意的话,真应该感谢又为科普做了件好事,但如果把这当作取消中医或证明中医无效有害的话,其动机就值得怀疑了。中药无毒的观点多出现在一些非正规的书籍、广告上,本就是不良之人行其不良之事的武器。拿此作为攻击中医中药的借口和依据,本来就可笑。就像有人用菜刀杀了人,怪打菜刀的铁匠或是菜刀本身,就把所有铁匠统统法办,把所有的菜刀全部收缴铸成一只大鼎。这样的事情别人肯定不会做,但作为科学化身,“反伪科学斗士”的方舟子教授,哪怕是切菜时不小心切了手指,也是要大造“菜刀真相”的舆论,呼吁从此“禁绝菜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