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先生们不能不看的再一篇
-伤寒论六经病的体系化表达
笔者曾经对生命基本机能系统作过初步探讨,之后发现中医学的五藏理论对人的生命现象的描述,却是人的生命基本机能系统的雏型。带着这种观点再次复习《伤寒论》,顿然觉得伤寒六经病的发病机理、传变规律、自愈法则、治疗原理等方面,都可以用五藏理论作出连贯性的解释,同时还有相当部分可以改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表述。
1.太阳病
《伤寒论》条文第1条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可以把这三条所述太阳病主症归纳分为两组。第一组:头项强痛、体痛、恶风、恶寒等。以恶寒为代表。这是低温因素对肌表造成的物理损伤。《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绻缩,绻缩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即是说,低温因素刺激可以最先导致体表毛细血管变化,痉挛、脆性增加、渗透性改变,导致缺血,或瘀血,或水肿,导致麻木、拘急、或痉痛。提高体表温度可以很快消除一系列的病理和疼痛。现代医学内科学教材关于冻伤一节就有如是的描述。
第二组:脉浮、发热、汗出或无汗等。以发热为代表。这是机体为消除低温损伤而作出的防御性反应,也即是机体的自愈效应。发热是由于肺金受病之后,肺金克制肝木减弱,肝阳亢奋乃为热。因热而脉浮,而汗出,而邪退,而病愈。现代病理生理学实验证明,其实质就是,低温因素(寒邪)刺激通过神经机制、神经体液机制,导致体内的物质分解代谢或产能代谢的活跃度提高,而体温增高。或虽未测得体温增高,但病者已感受到发热。如果寒邪重困,无汗,散热障碍,阳气被郁于内,则热势益甚。
此外,参考其他条文,还可有第三组症状,为“或然性”症状,可有呕逆、欲吐、喘、渴、噎、小便数、小便不利等。此属肺气失宣,胃气上逆、或膀胱腑气不化等所致,是肺金受病之后的泛化效应。
太阳病欲自愈如何实现呢?是这样:肺气虚,寒邪伤肺卫之后,肺金对肝木克制减弱,肝木亢进,通过肝木生心火,再生脾土,再生肺金,病乃自愈。
从“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句可知,发热是在恶寒之后一段时间才发生的,等到体内热量能够消除肌表低温损伤,恶寒消失,汗出,体温又恢复正常之时,太阳病即告愈。如果当寒邪袭来时,能立即增加热量,不致产生寒意,然而又不至于体温增高,能随机地保持稳定,则健康状况十分良好,无所为病。如果已发热,仍不足以消除寒邪,肝藏机能会继续亢进,到中午前后这段时间一定可以实现,所以条文(指《伤寒论》条文,以下同)第9条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如果中午以后仍然不能使病自愈,则必须药物辅助了,于是张仲景制麻黄汤、桂枝汤,都是为了促进这一过程而设。如果病人素体阳虚,太甚,肝藏机能其实无法亢进,不能发热,肌表低温损伤就会继续存在,并逐渐加重冻伤的一系列病理,就会出现所谓寒邪直中少阴。如果肝机能亢进太甚,发热太高,或持续时间过长,也不成,太阳病则传变为阳明病。这部分病人大多数为平时体质偏于阴虚者。
2.阳明病
如果肝机能亢进,发热太过,不是到正好消除寒邪为度,那么呢则肝木对脾土克制太过,此为肝木乘脾,损伤脾阴(阳盛则阴伤),太阳病则传变为阳明病。
由于发热太甚,汗出太多,消耗体液太多,虽然未出现血容量下降,但是胃肠道已首先失水(津液不足),障碍了消化、吸收、排泄机能,出现痞满燥实一组证候,伤脾阴。这就是阳明腑实证。条文第180条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另有一组证候为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此所谓阳明经证。阳明经证可认为是太阳入传阳明的过渡阶段。
阳明病欲自愈,如何实现呢?是这样:脾土受病之后,对肾水克制减弱,则肾水亢盛,肾水(阴)可以潜藏亢盛的肝阳,抑制了病理性“肝乘脾”,病乃自愈;另一方面按生理规律肾水涵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病也可自愈。这过程也可以换句话表达:发热之时,旺盛的分解代谢,反应终产物迅速增加,规律性地会抑制初始反应(注),按时序规律转入在晚上活跃发生的合成、吸能代谢阶段,不再发热,不再丢失水液,病乃自愈。
如果病人虽然素体阴虚,但不太甚,起居饮食及情绪都较合理,则容易自愈。如果平素阴虚太甚,才会病势迅速加深,直至出现燥狂、沾语、抽搐、昏迷一类危候。一个很好的权衡标志是:有否“日哺潮热”,有则未愈,无则将愈。所以条文第193条说:“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
3.少阳病
前面说肾水亢盛可使阳明自愈。但是如果肾水滋长太过,阳明病又会传变为少阳病。
阳明传少阳的机理是:肾水滋长太过,克制心火太过,损伤心阳而为病。从而出现条文263条及96条一类证候。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96条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从五藏机能系统或现代生理学方面看,肾藏机能合成蛋白质,储存能量,生成形体,这是对生命有利的,无所谓太过,不应看作病理。但是,如果事实上只是有形的水份增多,这就是病理。若其人素体阳虚,结缔组织疏松,在组织间容易形成水液停滞,如内脏器官被膜(胸膜、心包膜、腹膜)甚至肌膜、腱鞘、关节囊等组织,都可程度不等地发生水液停滞,或渗出于浆膜腔隙之间,因而出现少阳一类证候。
这里要重申一句五藏机能系统的观点:所谓心藏机能是指机能系统中的行为单元的机能,不是指解剖学上的心的机能,本文全文所述的肝心脾肺肾都指五个单元机能,而不是指解剖。行为单元的生化基础是把生物化学能转变为具体行为。今由于各处的器官被膜或组织间隙水液停滞,造成生化效应的底物供应不足,反应终产物排泄不充分,生化转化效应低落,各器官组织机械运动乏力,所以出现少阳证候。
现在中医教学上讲解少阳病的病机是邪正分争,气机不畅,正气不足,邪气亦不盛,正邪均势。这是较好的概括。但是,通常只把具有和解意义的柴胡汤类证归属于少阳病,似乎尚未全面,似乎还应作深一步理解,正气不足系由于水克火太过,有水邪停滞(不是兼有水邪,而是因于水邪)为病理基础,似乎可以把五苓散类证、小建中汤类证也归属于少阳病中。
少阳病欲得自愈,一要排除过多的水液,二要增长阳气。具体自愈机制是:心受病,心阳不振,对肺金的克制减弱,则肺气自强;肺气自强,加强水液排泄,责于膀胱与大肠,利尿,利大便,然后增进食欲;增进食欲(摄取机能活跃),则肺生肾,再生肝,肝助心阳,少阳病于是自愈。所以条文266条说:“转少阳者……尚未吐下”,270条说:“其人反能食而不吐,此为三阴不受邪。”意思是说,轻度的呕吐、利下是少阳病常有的过程,然后能进食,不会再吐,病则可自愈,不会转入三阴。只要能如此,阳气自然增长,便是自愈之机。所以条文272条说:“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太阳病之后,究竟先传少阳,抑或先传阳明,据说后世人有不少争论,至今不能取得完全一致。现在看,似乎可以明确的:按五藏机能系统生克规律,先传阳明,后传少阳;素体阴虚之人,体液偏少,机体受激后反应性过高,每患太阳病之后,易传阳明;素体阳虚之人,体液偏多,每患太阳病之后,阳明阶段证候不明显,多数是略过这一阶段而径传少阳。
4.太阴病
条文273条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理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是乘272条之下而说的,由于肺气自强太过,排泄泻下太甚,少阳病不能自愈,传变而为太阴病。从五藏机能系统认识,肺藏机能(肺气)包括摄取营养素、排泄废物和防御有害因素侵害这三方面。但以摄取为主,排泄和防御是为有效的选择性的摄取服务,若排泄泻下太甚,反而障碍摄取,削弱和危害了整体机能。肺气太过,克制肝木太过,不但不能由肺生肾,再生肝,反而损伤了(乘袭了)肝藏机能,不能充分生发阳气,于是病传太阴。一般说,太阴病没有发热,道理也正在此。
从病理生理方面看,胃肠机能紊乱,饮食营养物不能消化吸收,而且加重漏失,分解产能代谢的反应底物不足,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活跃度,这是很显然的。按现在中医教学解释,把太阴病归因于脾气虚或脾阳虚亦可,但应该补充一句,脾虚系由于“肝气不舒,肝气横逆犯脾胃”而成的。如果不是这样解释,则无论从十二经脉运行次序,或从习惯观念的五藏生克关系,或从肺脾胃肠有形器官之表里关系等方面去解释,都无法与现代病理生理挂上勾,无法令人满意。
清代医家周学海著《读医随笔》说:“东垣曰:胆木春生,余气从之,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凡病……内伤饮食,外感寒湿,脾肺受困,肝必因之。故凡治暴疾痼疾,皆以和肝之法以参之。”这一认识十分中肯。
太阴病自愈机制:肝阳受损,肝木对脾土的克制减弱,则脾阳健旺,运化复职,脾土生肺金,再生肾精,再生肝木,肝气调畅,下利止,太阴病愈。所以条文278条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虽暴烦不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秽腐当去故也。”275条说:“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意思是说,只要按时序规律阴极而阳,肝阳复升,太阴病即可自愈。
从现代病理生理看,由于腹泻过度,消化吸收障碍,分解代谢的活跃度低落,产生的三磷酸腺苷总量减少,不能充分满足行为活动的需要,所以使人感到头晕乏力。但是由此可强迫病人卧床休息,使有限的能量得以充分用于维持心血管运动、胃肠道运动,增加内脏血流量,保证内脏正常体温等,却又有利于恢复胃肠道的正常的消化吸收机能,促成脾家实,促成太阴病愈。
如果病人原来体质过于虚弱,产能代谢率太低,或病人家境贫寒,无法休息,勉强去劳力、劳神,不适当地消耗能量过多,显然疾病不能自愈。仲景家族大灾之年的衰败可为佐证。
5.少阴病
条文281条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很显然,少阴病是由于所谓“脾家实”但实际上又“实”不起来,不能复职运化,太阴病势加重而形成的。
物质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阳气)不但不足以使太阴病愈,最后至于心抟力,血管紧张度、基本精神状态也维持不了。到了出现脉象细弱、精神淡漠恍惚这时,不管是否仍有下利,都应该肯定病情已经起了质的变化,太阴已传少阴。
从五藏机能系统认识则是:脾家“实”不起来,而是脾阳更虚,克制无能,而致于肾阴独盛。这时候“肾阴盛”可不能误认为正常的合成蛋白质、贮存能量、生成形体的机能盛(或阴精盛),也不是有形之水湿盛(因前一阶段腹泻已经过度丢失)。这时候“肾阴盛”才确实只能作“说理工具”认识了——表示“静”之极。实际上是:继肝藏机能生化分解代谢衰竭之后,肾藏机能生化合成代谢也衰竭了。这里再一次体现了前面引用周学海、李东垣那句话的正确性——“凡脏腑十二经之气皆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明代医家张介宾也具有同样的观点。
少阴病自愈机制:条文291条说:“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说明少阴病自愈全赖于能依时序规律出现的肝阳复升。它同前面讲太阴病自愈,后面将讲厥阴病自愈的生化基础是一致的。
由此可以再受到一些启发:(1)肾阳实际来自肝阳,肾靠肝阳生成肾精,合成代谢必须吸收能量;肝阴实际来自肾阴,肝靠分解肾精生发阳气,分解代谢必须消耗物质。(2)少阴病极期总是亡阳亡阴相继出现,《内经》讲阴阳互根,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是这样的生化实质。(3)在讨论具体的人体生理、病理的时候,不能把阴、阳概念始终局限在哲学上的虚玄境地,它应该是有真实生化基础的具体的。
6.厥阴病
厥阴病是怎样的表现的呢?究竟存在不存在呢?据资料说自张仲景以下,后世人的认识很不一致,直至当代在中医界仍然争论很大。从五藏机能系统看,它应该是存在的,而且特别重要。
机能系统中有一套调控机能,即脾藏机能,它能够使系统在异常波动、不稳定的状态下重新趋于稳定,一旦,调控机能本身也失灵了,系统的运动就会处入一种极端波动、极端不稳定状态之中,形成极端严重的疾病局面,这就是厥阴病。
少阴病之后,如果阳气终于能够恢复,则病自愈;阳气始终不能恢复,继之亡阳与亡阴,则死;阳气虽然能够恢复,但复而太过,则有少阴热化证;阳气虽能恢复,但复而难持久,又且不按时序节律恢复,形成阴阳交错、紊乱,(时序)气不相顺接的极端动荡局面,这就是厥阴病。这就是条文326条的文意。
条文326条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现在中医教学上一般解释: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是内热或上热;饥而不欲食,下之利不止,是内寒或下寒。
从五藏机能系统认识,最好不要解释为上热下寒,而只解释为体内有热也有寒,寒热错杂则可。然而还必须加入一个时空观念,(张仲景的时空观点在全书中都是非常明显的,时时把握住的),即是说,此一时体内以热为主,甚至“其面戴阳”、热厥;彼一时体内又以寒为主,甚至寒厥;或者同时地既见寒象,又见热象,或寒或热没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此一阶段的病情实在令医者难以把握病势,不知是何病,举棋不定,很难以处方投药。据说历代医界有人因此怀疑:厥阴病有无存在,厥阴病究竟是何病?。现在终于明白了:“不知是何病”正是厥阴病。
从病理生理方面看可能是这样:体内的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没有按照时序节律去活跃与衰减,或者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及终产物没有能够促成合成代谢的活跃,合成代谢生成的物质亦质量低劣或不足,不能为分解代谢所利用;或者产生的能量不能转化为具体行为,或者虽能转化,但整体行为并不协调(例如,只能转化为过高的体温,却不能温暖四肢;能使心抟加快加力,使颜面潮红,使精神一时性兴奋,却不能温暖胃肠并恢复消化吸收机能,等等)。总的情态是“各自为政”极不协调。这表明了体内的生化环境已经相当紊乱。为什么会如此之紊乱不堪呢?这又归因于神经调节及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心血管舒缩机能,体液输布机能紊乱等方面。总而言之,也就是脾藏调控机能紊乱。
在前面讲阳明病时,讲阳明病系由脾受病,脾阴伤,胃肠道失水,胃肠道之消化吸收、排泄机能紊乱。这里讲厥阴病,也讲系由于脾受病,但这里是指“治中央”之脾,指五藏机能系统中的调控机能紊乱。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病理。不过,这种区别,只有在承认五藏机能系统观点之下才能领会和接受。
条文327条说:“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328条说:“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意思是说只要能见到阳气鼓动,自愈即有希望。这与太阴、少阴病愈的生理(生化)基础相同,但是,在厥阴阶段要更重视其阳气恢复能否按时序节律这一点。
以上是六经病的体系化传变过程,当您领略了这个体系过程,再深入学习全论就容易多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