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武昌区曾一度是武汉确诊人数最多的一个区。武昌区没有被动等待床位,而是深入社区、隔离点,主动给密接人群、疑似患者、轻症患者大面积服用中药,从源头上很快控制了患者人数。武昌模式的核心,在于运用中医大锅药主动防御,做到了真正的端口前移,提供了社区防控的武昌范本,值得大力宣传。
一、武昌区的成绩单亮了
有着近130万常住人口的武昌区是武汉市的重灾区,确证病例一度最多。在疫情暴发初期,一方面是医疗资源超饱和运转,另外一方面是大量的密切接触者、发烧患者、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潜在感染人数的不确定,武昌区的防控工作面临巨大困境。
1月24日赶到武汉的仝小林院士经过对武汉社区多次实地考察后,发现发热门诊如果控制不好,医院的病人就会越来越多,很难从根本上控制住局面,而发热门诊的病人主要来自社区,因此社区的防控至关重要。
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西医西药在防治重大突发传染病中几乎发挥不了作用。中医第一时间介入,根据疾病的共性制定出通治方,第一时间在社区内用上中药,这对整个疫情控制特别是社区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2月1日,仝小林院士负责的社区防控项目工作正式启动,疫情防治关口前移。武昌区最后的答卷怎么样呢?
由于武汉各区累计确诊人数在3月5日时做了一定的调整,笔者把武汉卫健委官方的数据进行列表统计,结果很亮眼:
虽然武昌区累计确诊人数是武汉的第一名,但是,从2月22日到3月4日,连续12天新确诊人数从最初的第一名,降至第三名,是第一名硚口区新增人数的一半多点。
按照当时武昌区的确诊人数,密切接触者的人数肯定是成倍增加,潜在感染者人数也绝非小数,这对整个防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当时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居家、隔离点、社区隔离医院中还有大量发烧、疑似患者和轻型确诊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传染源,每天增长的患者将会疯狂上涨,后果不堪设想。
庆幸的是,在中医药介入半个多月后,遏制了武昌区确诊人数快速爬升的势头。这与没有中医药介入社区防控报道的硚口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武昌的做法,也是未来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社区中医药参与的防控模式的探索。
截止到2月17日,近半个月的时间,对于社区隔离点轻症、普通型患者,以中医为主干预的病情好转率可达84%。社区医疗条件不足,但中医药积极发挥作用,并取得这么好的疗效,给当时焦虑的病人带来了希望。
二、“武昌模式”就是通治方+政府搭台+互联网
“武昌模式”由通治方+政府搭台+互联网构成,通治方是核心,政府搭台是必备条件,互联网是辅助手段。
1、通治方
“一人一辨证,一人一方”是中医最理想的用药模式,但是武汉疫情如此严重,发病人数如此之多,靠中医医生逐个把脉开方,让每一个病人都吃上中药是不现实的。只有仿照古代“大锅药”模式,尽快让病人吃上中药,阻断疾病发展。
《黄帝内经》中,黄帝日: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新冠肺炎属于瘟疫,在疾病初期有着相似症状,通过望闻问切迅速摸清疾病的共性规律,找到核心病机,仝小林院士和与湖北省专家充分讨论后,拟出通治方——“武汉抗疫方(1号方)”,又在主方的基础之上,分别针对发热、气短、乏力、咳嗽、纳差等症状,拟定了4个加减方。社区医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熟练应用。
第一时间在社区内用中药预防意义重大,将来可以在突发传染病防治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对于密切接触者,通过中成药来预防,通过千方百计地维护身体的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减少或者不发病,这一点在浙江省、河南省等省份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中药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有效的阻断病毒的传播,减轻后期医疗救治压力,也是为什么中医药要早介入,快介入的重要原因。
绝大部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初期症状是相似的,服用“通治方”可将大部分症状“扼杀于初期”。降低轻转重症率,减少死亡,给疾病的救治争取了时间,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2、政府搭台
没有政府主导和决策,就无法大规模推开。
武昌区联系本地及江苏两家药企,先后为武昌区提供了数万人份的汤剂和免煎颗粒。从2月3日起在武昌全区大范围开始免费发药,1号方合计发药70.2万余服,其中代煎汤剂30多万袋,颗粒剂约80万袋,按14天服药疗程计算,覆盖人群5万余人。大范围的发放,为遏制更多的感染人数,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昌区副区长向悦接受采访时,坦言:“抗击新冠肺炎选择中医药,当初是无奈之举,但回头看来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选择。”这位副区长说了一个大实话,最初接受中医药确实是没办法的办法,但是,武昌区领导明智的接受了仝小林院士的建议,启动中医药社区防控,并给与了大力支持,协调各方面力量配合中医药防控的落实,为打赢“武汉保卫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我们应该为武昌区领导班子点赞。
3、互联网+
社区防控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居家隔离的病人分散,医护人员又有限,如何更好地指导居民服药,了解服药后的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解决这些问题。在武汉市武昌区卫健委和湖北省中医院网络信息平台长期合作基础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团队,紧急设计开发出一款手机APP,刘保延在后台投入了500多名后方医生,通过app软件一对一远程指导病人服药,这种服务也使病人情绪得到一定的调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不足、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困境。
截止到3月1日,累计扫码患者数量11404人,并通过6万多日记卡反映他们服药后的情况。后续,这些数据可以整理分析,对社区中医药防控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仝小林院士扎根社区,通过这次在武昌区的实践,中医“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观念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为未来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全新“解题思路”,社区中医药防治的“武昌模式”值得总结推广。
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医药对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上中药后,患者轻症转重症率明显减少,减少了死亡人数,疗效显著,这个事实是有目共睹的。真正的大医是有大智慧的,可以力挽狂澜,给像仝小林院士这样的大医点赞,给所有医护人员点赞。
三、对大锅药肯定还是否定,是个问题
武昌模式的核心,在于运用中医大锅药主动防御,做到了真正的端口前移,提供了社区防控的武昌范本。联想到前不久云南临沧推行大锅药受到媒体的口诛笔伐,实在令人气愤。
对大锅药肯定还是否定,这是个问题。它关系到对中医药的态度,关系到是否承认流行性疾病可以预防,关系到主动防御还是被动防御策略的选择。如果迷信西方权威、迷信西医、迷信外国,就会否定大锅药、否定武昌模式;如果相信中医,就会肯定大锅药、肯定武昌模式。
数据最会说话,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武昌已经交卷,可以等待事后的评价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