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制定了并印发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_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_情防控技术方案》,方案特别指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需佩戴口罩,不建议托幼机构幼儿佩戴口罩。
5月4日,在为留学生答疑解惑时,钟南山介绍,从传染性的指数来讲,一般流感是1,SARS是接近2,中东呼吸综合征是1.5,新冠是3。
现阶段,新冠仍在全球大流行,国内外的专家,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新冠病毒不会突然消失,将会长期存在,所以尽管我们已经已经处于后战疫时代,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如文章开头所述,卫健委等权威机构已经通知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可不佩戴口罩,但是实际上,人们还是普遍都在戴着口罩。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担心,大概一个是有关复阳患者的传染性问题,另一个应该是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问题了。
有关复阳,在5月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王贵强透露,目前来看,我国“复阳”病例的整体发生率是5%~15%,有的地方很低,才百分之零点几,差别比较大。总体“复阳”人群不是特别高。
为什么会复阳?我们知道,武汉江夏中医方舱医院,是实现了患者“零复阳”的。张伯礼院士对复阳有过解释:新冠肺炎患者的损伤主要是肺深部的小气道。在细支气管里边,里面有痰栓包裹着病毒。这些病毒被痰栓裹着,呆在肺的深部,不往外排。在出院检测的时候,检测的是咽喉部的痰液,就检测不到病毒,显示出来患者体内的病毒核酸转阴了。患者身体慢慢好转之后,肺的功能在慢慢恢复,特别是小气道,包括一些支气管的功能都在恢复,慢慢地把这些粘痰往外排往外咳出去,咳嗽的过程肺深处的痰出来了,也就裹着病毒出来了,表现的是一个“复阳”的现象。
在抗疫一线奋战过的另一位中医大夫李中正老师也分析过一些复阳的病例:有一些病人出院后过几天又复阳了,一问,肯定是回家大鱼大肉地吃。这就是中医说的“食复”。身体病后,机能恢复仍需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保持人体胃肠道的通畅是很重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吃得清淡些,不要大鱼大肉地吃,也不要吃得太饱。李中正老师还提到,我们的老祖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瘟疫来了,一定要保持胃肠道通畅。此外,保持胃肠道通畅,可以加快转阴的速度,这也是李中正老师他们在武汉一线抗疫中的实践验证。
近几日,中青报采访张伯礼院士时,张伯礼院士再次提到复阳的问题,并带来一个好消息。张院士见过一个特殊的常阳病例,其没有任何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持续了近3个月,而绝大多数病人阳性持续时间在7天到14天左右。张院士主张对这位患者进行病毒培养,结果发现,其体内都是死病毒,并没有传染性。此外,张院士还提到,复阳的患者,检测出来的病毒一般都是死病毒,毒性也很低,几乎没有传染性。
这些信息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如何预防复阳以及更好地恢复,以及普通人在日常防疫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李中正老师在分享时也说到过,他们看似没有症状,(应该说没有明显的对应症状),但是仍然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在脉诊中,脉会现“湿”像。张伯礼院士也说过,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湿是主要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防“湿”,让身体保持通畅,才不会给病毒制造温床。针对无症状感染者,中医同样是有办法的,如山西的益气祛毒颗粒、重庆的柴胡甘露合剂。
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曾说过,我们掌握了几千年来各种各样的病邪,到了人体里面所发生的规律,所以我不管它SARS如何变,不怕。我主要目标不在(病毒)那,主要目标是在人体上面,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也就是说,在中医思维中,掌握了“理”,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防护中,多学学中医思维,抓住本质,对于防病,都是百利而无害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