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武,昔日龙芯研制组的组长,如今龙芯中科的掌门人。因为龙芯,他近几年在媒体的曝光率比过去高很多。他给媒体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用毛泽东思想创‘芯’”。事实上,胡伟武对毛主席十分崇拜:他的胸前总是别着一枚毛主席像章;2002年“龙芯一号”诞生之时,胡伟武和一群人打车去天安门,去毛主席纪念堂报告了成功的消息之后才回去睡觉。
胡伟武
龙芯CPU的诞生,实现的是“结束了用洋人的CPU造计算机的历史”,而随后要把龙芯CPU产业化、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则需要这位“龙芯之父”打一场“持久战”,用他的话说,“就像长征”。
多年过去了,龙芯CPU现在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它的发展背后有哪些故事?掌门人胡伟武的“长征”走得如何?不久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曙光2015创新技术大会、第三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上两度专访了胡伟武,对这位龙芯掌门人的创业理念和心路历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现CPU自主化要打持久战
《中国科学报》:此前在微处理器领域,向来是美国的Intel和英国的ARM独霸市场,全世界都在用这两款CPU。龙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在何种背景下提上日程的?
胡伟武:咱们国家最早在制订“863”高技术计划的时候,考虑到集成电路太“费钱”,自主CPU并没有列入支持。直到“十五”时期,“863”计划开始支持自主CPU的研发,开始做样片、提高技术,按照“核高基”重大专项把“863”的CPU成果导入产业。
当时要求研发和产业进行结合,但是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走过弯路,受过挫折。从“十二五”开始,有关部门在安全应用领域开展应用和试点,明确“以应用牵引”的路线,从国防装备到党政办公再到重要行业,正在经历从模仿到超越、从低端到高端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龙芯。
《中国科学报》:我们自主的CPU起步晚、上下游产业链不成熟,那么龙芯在发展的策略是什么样的?
胡伟武:打持久战。应该清醒地看到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绝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无所作为的怀疑论和盲目乐观的速胜论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这是我国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微处理器和信息产业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今年我们加入了中科曙光和神州数码共同发起“龙安联盟”。从龙芯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市场行为的联盟。这个联盟让我们在自主产业生态中不用孤军奋战,我们希望通过联盟的方式,可以实现从单品到整个系统的好用,同时也希望和曙光这样的自主品牌企业一起搭建完整的生态环境,让我们国家整体的信息系统应用推广达到新的高度。
“我们的使命是在自由市场实现自主性”
《中国科学报》:“棱镜门”事件以来,现在信息产业到处都在提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龙芯的事业就是做中国人自己的芯片,也是国家信息安全赋予的责任。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胡伟武:我认为中国IT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自主体系。要改变目前中国IT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光靠其中一两项核心技术或一两个产品的突破是不管用的,必须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就像“两弹一星”时代我们的先辈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工业体系一样。
自主体系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持续改进。建立自主可控的软件技术体系,就能基于该技术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形成螺旋上升,否则在别人的技术体系中跟着升级,永远没有超越的机会,只能永远落后。苹果iPad用的CPU性能比Intel的桌面CPU性能至少差一个数量级,但苹果公司坚持建立自主的软硬件体系,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中国科学报》:你一直在强调“应用牵引”,并提出“自主CPU应当在与应用结合的过程中,逐渐从自主软硬件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胡伟武: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是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自主性。自主软硬件的发展之路在我看来要分三步走,首先满足单一应用,现在自主软硬件满足基于嵌入式OS的单一应用如武器装备、工业控制等已经没问题,最开始的高性能计算机也是单一应用。
其次是满足固定应用,现阶段正在结合办公系统、指挥系统等复杂的固定应用开展适配优化工作,这些应用涉及OS、数据库、中间件、浏览器、办公软件、Flash、GIS等,虽然复杂,但有边界。再经过2~3年努力,自主软硬件可满足于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安全相关的固定应用。
最后是满足开放市场应用,只要自主软件在固定应用市场站住脚跟,整个市场占有超过5%,就能吸引大量的软件和应用主动加入自主软硬件生态系统,在开放市场形成自主的生态。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自力更生。判断技术是否先进的标准,不是看跟美国跟得紧不紧,而是看其跟应用结合得紧不紧。自主CPU应当在与应用结合的过程中,逐渐从自主软硬件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不做“跟班” 打造龙芯生态
《中国科学报》:CPU的产业链很长,从CPU到最终的消费者中间还有五六道关口,所以做CPU离不开生态系统。作为比较新的微处理器厂商,龙芯在打造产业生态环境方面有哪些努力?
胡伟武:我们去年年底的一项统计,龙芯下游,围绕龙芯做软硬件开发的工程人员已经达到了上万人,虽然还比较少,但是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龙芯跟其他企业根本性不同就是,我们致力于基于已有的软硬件基础构建新的生态。
国际上现在两大集团:Windows+Intel和ARM+谷歌,中国的软硬件企业都是在这两个生态里面。我在前面提到未来中国的IT产业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建立第三极,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生态,如果我们是ARM阵营或者是因特尔阵营的,永远是一个跟班。现在龙芯国内联合了很多企业,另一方面,龙芯也在开源社区作了很多贡献,如果我的源代码贡献最多,软件就会跟我走,这个生态就跟我走。
《中国科学报》:你未来乐见的龙芯建立起的生态是什么样的?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初见规模?
胡伟武:就是满足开放市场的开放应用。比如说要玩股票,现在做股票软件的有苹果版、安卓版,还要有个龙芯版,这才叫开放应用的生态。我们希望这个生态的建设是在“十三五”之后、“十四五”开始。
工信部有一个统计,当CPU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时,企业就会主动适配。现在很多企业跟龙芯适配就是因为有市场。我们也看到了很好的苗头,“十一五”“十二五”初期的时候,龙芯的客户主要是“体制内”企业,现在有很多“体制外”企业,像研华工控——它在世界上工控领域的地位有点类似联想在PC领域的地位,并没有国家项目让它来做龙芯(工控板等),但他们自行投入做了龙芯的很多款产品,为什么?它也是面向很多市场的。我认为经过“十三五”的努力,2020年前后,在复杂的固定应用市场站住脚跟之后,就可以把自由市场吸引过来,这是我们目前的计划。
“现在喜欢和客户打交道”
《中国科学报》:你在主题发言中提到,龙芯目前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我们也关注到今年3月底我国发射了首枚使用“龙芯”的北斗卫星,更不必说龙芯拥有曙光这样的战略合作伙伴,有专门的服务器产品使用龙芯处理器。能否简介一下现在龙芯中科的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
胡伟武: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龙芯中科公司正在从创业期进入高速增长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龙芯CPU近年来销售收入高速增长,2015年达到盈亏平衡。我刚才提到一个数字,目前基于龙芯CPU的软硬件研发人员达到上万人,经过特别是近三年的努力,龙芯中科公司在处理器设计和软件生态方面“补课”已基本完成,已经进入到自主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科学报》:我们国家提倡对民族自主创新产业要“扶上马,送一程”,龙芯应该说是“扶上马,送一程”的典型代表。从“扶”和“送”到办企业闯市场,你有哪些深刻体会?
胡伟武:“扶上马”是对研发的支持,因为高科技产业需要技术的积累;“送一程”就是送到市场上去。我们CPU的发展从最初的“863”项目支撑,到核高基转向,可以说完成了技术指标,没有完成产业化指标。然后政府开始把支持的重心转向“用”,是对市场化初期的支持。
但是路是要靠自己走的,不能总靠送。政府是送一程,而不是送终身。企业要在这个过程中长出能力来,包括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管理能力。
后来我们开始办企业,体会最深刻的是,刚开始觉得客户太难伺候了——龙芯这样的企业申请一个国家项目,要一两千万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到客户那儿五万十万都很难要;2014年开始,这种感觉变了。只要我们把产品做好了,客户真给你钱,没二话,甚至有时候我们觉得是卖方市场。所以后来心态就变了,现在喜欢跟客户打交道。
关联阅读:
龙芯首席设计师胡伟武:坚持毛泽东思想搞研发(摘选)
记者 齐介仑
记者:我在会议室看到了靠墙正中的毛泽东半身雕像,你崇拜毛泽东?
胡伟武:我是毛泽东的粉丝,你看我的毛泽东像章(胡伟武指着T恤上别着的像章说)。
记者:为了宣传,还是内心果真崇拜毛泽东?胡伟武:以前我在网络上写过一篇文章,讲毛泽东思想,我说的是,如果龙芯课题组不坚持这一点,我们就不可能立住足,只有坚持这条道路我们才会赢,炒作的事情我们是不干的。
学习毛泽东思想,主要学三个方面:第一,学他的精神。你看毛泽东,他一辈子碰到了无数的困难,但他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他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他碰到过无数的敌人,从来没有被敌人所吓倒,而是他吓倒了所有的敌人。就这一点,不单是他的那些同志们所承认,他的对手也是承认的,这需要一种精神,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上百年来受屈辱,八国联军打到北京的时候,才188811人,竟然把圆明园给烧了,为什么却是那些不识字的农民被共产党组织起来、被毛泽东组织起来,就能把美帝打败呢?这需要一种精神。所以,以前看网上一篇文章说,我们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我们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美国人说的。
毛泽东化就是革命化,那叫战无不胜,这个精神也不是毛泽东的发明,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尤其是汉唐以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是后来,好像一块金子,表面上粘了一层土,不发光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它擦开,擦亮了,让它重新发光。我们龙芯有多少困难?酸甜苦辣都有,没有这个精神是克服不了的。经常有人问我,说你才有多少多少人,人家国外研发经费有多少多少,人家研发团队有多好多好,你怎么能干得过呢?
我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决定一个事情成败的,不在于它现在是否已经强大了。如果按照它的理论,共产党早就被国民党剿掉了,一次围剿就灭了。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不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一点很重要,中国人民不可能在西方国家获得暴利的情况下完成中国信息化的,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我们要找到人民大众拥护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
第二点,学方法。毛泽东一辈子做事情从来都是抓主要矛盾。最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他是军事天才,他没读过几本军事著作,他是在实践中学习,我们也需要,他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全国性的原始积累。你和印度比一比就知道了,建国初期,中国的钢材拥有量不足以让全国的妇女一人戴上一个发卡。
最重要的是要学毛泽东的立场。他永远都站在工人农民的一边,人民群众的一边,所以我经常说,龙芯的根本出路就是信息化为人民服务,真正让中国50%-60%的人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而不是为了谋取利益,这是我们取胜的根本,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学这个东西是不行的。我们的团队极其稳定,最优秀的学生都留下来为龙芯服务了,这在中国的科研队伍中是极其罕见的。外企几倍的待遇,我们的核心成员没有说要走的。记者:听说你每天都在办公室睡?
胡伟武:毛主席早就说过了,我们还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你看我们国家,为什么是个大国?为什么人家承认我们是大国?有人说中华民族从来不缺汉奸,还有一句话说,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脊梁。你看上世纪初的时候,孙中山是脊梁,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毛泽东是脊梁,五十年代的时候,志愿军战士是脊梁,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人是脊梁。而现在改革开放需要一批新的脊梁,科研人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累点是没关系的,本来就得艰苦奋斗,人家比你先进那么多,你也跟他一样八小时上班,你又不比他聪明多少,条件你不如人家,凭什么你就比人家强啊,凭什么你就能赶上去啊?还是说要靠毛泽东的精神。我以前在文章中也写过,2001年-2005年,五个春节,五个“十一”,五个“五一”,我们只歇了两个春节,就是这样过来的嘛。
记者:你觉得这样走下去就是你的人生意义了吗?
胡伟武:我的导师夏培肃院士和李老师(李国杰——记者注)都是我的榜样。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跟国家、跟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他的前途才是最辉煌的,他的利益才是最大的。我刚毕业的时候,我的同学都在外企、在国外,都拿到很多钱,当时我的导师就老是教育我,要为国家做事情,现在反过来他们非常羡慕我,羡慕我有这样的条件,能够为国家做贡献。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很幸运的,碰到了很好的老师,碰到了很好的领导,并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在某种程度上联系在了一起,对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他的最大出路。
不是有一个成语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以前修道的人,道行增加一尺,心魔增加一丈,做学问也一样,你的水平提高一尺,你的欲望,包括名啊利啊、当官啊挣钱啊,会十倍速地增长,那你要克服这些东西。前一阵子有一个专家和我说,小胡啊,以前人家夸我能干,现在人家夸我能喝,你可千万不要成为我这样的人啊。这句话对我是有警示作用的。我希望自己永远都是一个连长,永远发出的命令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我希望成为那样的一个科研人员。你接受媒体采访多了,在社会上担任责任多了,给人的感觉是,唉,这个人是“忽悠”的一个人吧,我不愿意给人这样一个感觉,我也希望你们媒体不要太离谱。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