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至78年,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建树颇多,今天缺芯少魂,根源还是放弃了自主研发,奉行“造不如买”的结果。回溯历史,张效祥、张梓昌、夏培肃、吴几康、慈云桂等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年代,依靠大无畏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着实给后辈们留下了一笔颇为可观的家底。
师从苏联,从模仿到自主设计(1952-1960)
宏观规划、培养人才
在仿制中学习技术
独立自主,技术封锁下的自强不息(1960-1972)
自主制造晶体管计算机
109、119计算机——研制氢弹“功勋机”
自主研发大规模集成电路
自主研发为主,技术引进为辅(1972-1979)
解决汉字处理难题
混合计算机建功勋
批量生产计算机
部分领域追平国外
成功经验
坚持“自主研发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发展路线
无论是50年代末引进苏联技术资料,还是70年代通过特殊渠道少量购买欧美先进设备,走的是都“消化吸收、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举一反三”的路线,技术引进不仅没对自主技术造成冲击,反而使其融入自己的工业体系中,使中国自主技术更上一层楼。
重视科研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