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老的回忆——悼念魏巍前辈逝世一周年
宋昶志
魏巍前辈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这一年里,在现实和网络的思想宣传与交流中,我都经历了一些波折,过去,每当我遇到乌云蔽日的日子,便从鲁迅先生等前人的身影中获取前进的动力,而过去一年,在我对前人缅怀的精神家园里,又多了一位高山仰止的对象,一位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终生鼓舞着我、鞭策着我的导师。
说起来,我虽然与魏老素未谋面,却总感觉冥冥中,老人在关注着我、指引着我。之所以总有这些感觉,或许是因为总能听到魏老不顾高龄,仍经常指导、关怀青年人的轶闻。魏老如同鲁迅先生,对敌人是横眉冷对,不加客气地斥叱的,但对于青年人,对于有希望的后辈,却从来是宽容接纳、平等相待、倍加爱护的。我在网上收过一个北大青年发来的照片,是他跟着北大马克思主义学会去拜访魏老时和魏老的合照,但他现在的政治立场已经从偏左变为偏右。我想,要是魏老尚健在,要是魏老再见到这个误入歧途的青年,魏老也一定会耐心地开导他,这又使我联想到当年鲁迅先生替一位青年去补鞋的典故。一些人攻击魏老坚持阶级分析法和阶级斗争的立场,认为他鼓吹暴力、仇视,就如同当年的论敌攻击鲁迅先生鼓吹仇恨、黑暗。但我明白,倘若单单是一个执信暴力、仇恨的人,是万万不会有对万事万物,尤其是代表未来、希望的青年人的爱的。
中学时,在一些书籍中看过魏老随军时的文章,还记得魏老朴实动人的文笔,曾使我热泪盈眶。在高中后期,因不时在网络的共产主义者群体中听闻魏老的事迹和赫赫声明,我对魏老便尤加敬佩,还曾考虑过去北京拜访这位老人,但在忙碌的高中,再多的愿望,也只能等到以后才能实践。在2008年,那个多灾多难得使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年,我也终于结束高中生涯,这时的我更切盼着有时机北上一趟,但一场奥运使北京的住宿等许多资源变得紧缺,我唯有把计划推迟到下一年的暑假。
那个阳光普照的假期,从街道两旁的商铺音响中反复播放着“……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的举国同欢之声,庸俗而肤浅的看客为着那堆用庞大的金钱堆砌起来的金山银山铜山而欢呼,而我,和现在的我一样,心猿意马地在网站浏览,等待着发现世界不同角落每一天的一切改变,并间或咀嚼着那个应该在明年暑假践行的北京之行。8月25日,我在QQ群第一次看到有人发布魏老病逝的消息,我先是一惊,待冷静一些后,想到还没有权威的声明,我便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继续打听着消息,当祖国网作为首个网站正式发布消息时,我惊恸不已。但我想到平时有不少同志依靠我的渠道获取信息,先前还有一些同志询问过我知不知道情况,我便先抑制着因悲痛而不知所措的心情,赶忙把这个噩耗转告给其他同志,在黏贴、发送的过程中,我的脑海只恍惚着魏老接见青年时慈祥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在晚年文章中的谆谆托嘱。可惜,别了,我那独自寻往古都,亲耳聆听文学导师、思想导师、人生导师的魏老教诲的愿景别了!更令人不忍接受的冰冷事实是,不仅是我,也是许多老中青同志心中尊崇的导师——魏巍同志,永远地作别我们了!
那几个晚上,每当我伴随着灯光的熄灭而进入宁静且漫长的黑夜时,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伏。
后来,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我对魏老的晚年,尤其是离别之际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更令我感慨万分。魏老是唯物主义者,当然是无惧死亡的,但作为追求英特纳雄耐尔的雄鹰,总向往着看到朝霞的一天,而以斗争到最后一息作为战士的人生结局,同样是战士甘愿作出的最后贡献,这个矛盾,更凸显了魏老作为战士,卧倒在战场第一线的悲壮。庆幸的是,魏老的家人对于他的信念和事业一直以来都是无怨无悔地默默支持的,当魏老临终之际,全体家人也为他进行了最后一次打气,这种大团圆的终场,也为烈士的送行添上了几分荡气回肠的悲怆。但对于坚信真理永存于世的魏老来说,信心还是覆盖于遗憾的,他也是满怀信念地辞别的,魏老的女儿魏平说道“虽然他不能说话,但从他平静的表情里可以感觉到那一刻他很从容、坦然”。
魏老曾说:“我得病,敌人听了会高兴的。”但是魏老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受挫的困扰,因为他坚信他的后来人,他还说过:“对于革命事业,人民自有主张。”是的,在其后的追悼会上,“继承遗志”的昂扬气氛掩盖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向魏巍同志学习,向魏巍同志致敬,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最可耻的人,虽生犹死”等留言、横幅告诉了同道和敌人,我们不会被击倒!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我们将继续高歌前行!
在不久后于广州举行的悼念毛主席逝世的纪念活动举办前,我便紧急提议纪念会的主题加上纪念魏老的内容,同志们也赞同了,我还记得,在那天,大汗淋漓地感到农讲所的我朗诵着魏老的诗词的场景。事隔许久后,我才知道我事后发表的活动记叙文章触犯了红线,给我带来了更加不利的影响,但每当我想到这是为了纪念魏老和毛主席,是在继承着魏老的遗志,便不曾感到后悔、担忧。
听说魏老的经典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已经在前两年被排除于中学课本之外,先前又听闻连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也未能幸免,有人说是担心学生看不懂鲁迅的文章,我却想到另一个原因,会不会是怕学生看懂了这些文章呢?但这也不怕,鲁迅先生、魏巍老他们写文章的时候,就没想过能有什么特殊待遇,反倒是让他们的文章与各种香花毒草混为一体,也不接受谁的吹捧,大浪淘沙始见金。我又想到两幅挽联:一是“锦绣文章放纵奔流革命激情是人民最可爱的人,战士铁骨中流击水坚守信心心中永存共产主义。”二是上联“太行红杨上甘松东方破晓击晨钟”,下联“百年人民文学史君在亿万民心中”,横批为“你是最可爱的人”。这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挽联,最贴切、中肯的评价。
此刻,我想到那个在战场上通宵达旦搜集材料,把真情融入笔触赶写出战地文稿的青年作家;我想到那个在书房中看着农民工被迫讨薪杀人和黑砖窑新闻的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我想到那个与青年围坐一席,开城交心的慈爱长者;我想到那个敢怒敢言、能爱能恨,不忘本、不拍马逢迎、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指鹿为马、不“难得糊涂”,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正直之士,我想到那个不顾病魔缠身,在晚年为民请命重披战甲的的暮年英雄。现在仍有一些无知之徒咒骂魏老“僵化”、“倒退”,殊不知历史的正反面岂是那些短视者可以辨析的。真乃“大雪压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大地轮回,生生不息,黄河岸上的少年渐渐向夕阳,远去,老去。可在同时,“新星已崛起”, 孺子们将铭记着鲁师遗训,当“大地思潮终涌动”,痴牛的脊骸将融入黄土,汇入后辈的血脉,新的一代也终将在凯旋中“共话山花烂漫时”。
2009年8月24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