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制并不代表民主模式的未来
中组部党建所世界政党室
西方政治制度与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差别之一是政党制度。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正是打着西方多党制创造了繁荣、实现了民主的幌子,借助西方话语霸权,把内容丰富、文化深厚、形式多样的民主,简化为“一人一票”的程序民主,软硬兼施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西方多党制。国内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走西方民主道路。发展民主只有搞西方的多党制吗?西方的多党制适合中国的国情吗?实践证明,多党制并不代表着民主模式的未来,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多党制并非最有效的民主形式。“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文,本意是“人民的统治”。当时的雅典所实行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通过选举与抽签相结合的方式,由公民轮流参与城邦的管理。民主与竞选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在民族国家出现后,由于公民直接管理庞大的国家已经不可能,必须实行代议制,这样在西方国家就出现了竞争式的政党政治。竞选只是民主的一种形式,除竞选以外,民主还有多种实现形式,如协商民主。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西方实行多党或两党竞选的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绝大多数选民的意愿。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某一个政党通过竞选执掌政权,只是以相对多数的微弱优势获胜,有时甚至出现民意被操纵的情况。这说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明显的缺陷,不能说是最有效的民主形式。
西方多党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制度也存在着许多与生俱来的弊病:一是短期行为。由于它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从自己政党的利益出发,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二是过多地考虑局部利益。由于议员由地方选举产生,候选人基于选票的考虑,更加重视地方的利益。三是缺乏协调和配合。由于各政党的目标是争取执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一方执政时,另一方就千方百计地拆台,导致互相扯皮,效率低下,严重的时候形成“党争”,为了自己政党的利益,甚至把国家利益扔在脑后。四是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五是为了选举的胜利,某些政党不惜使用作弊、违法手段。六是扩大了社会矛盾。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增加了冲突,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导致族群甚至是国家和民族的分裂。七是西方的民主选举有固定和强化现有社会结构的倾向。八是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因为任何一种变革都会导致利益的调整,从短期来讲,肯定会有得到利益比较多的一方,也会有失去利益比较多或者得到利益比较少的一方,这种变革自然会引起后者的反对,而这种反对的力量必然会被反对党所利用,从而加大了变革的难度。
世界上不存在普遍适用于各国的民主模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采取的一种政治制度形式。但在不同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体的民主形式与模式又有许多区别。不仅如此,同一个国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其民主的形式也不同,有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没有普遍适用于各国的民主模式,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千差万别,所以,一个国家能够选择和建立什么样的民主模式,主要取决于四个具体的因素:一是基本国情。包括国家幅员、自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等。二是国民性。广义上讲,这包括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狭义上讲,主要指民族性格等因素。三是民族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历史任务。这一因素在一个国家民主模式选择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四是国际环境。国际环境也是从古至今影响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必然要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也必然要考虑国际因素的影响,即人们在选择和建立民主模式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对外部干预的防范。基于这四个方面的条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国的民主模式乃至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民主模式都会有各自特点,无法形成普遍适用的单一模式。
政党体制不是评估民主水平的标准。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在于不断扩大普通民众的政治权利,使之广泛、平等地实现政治参与。所以,政党体制既可以促进民主,也可能阻碍民主,究竟起哪种作用,要看其是否符合国情民意,能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政党体制对于民主来说,是一种机制性工具,而非评估民主水平的标准。民主政治的实现并不必然地与某种特定的政党体制(如西方多党制)相关。
但是近些年来,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一些西方国家挟全球化之力向发展中国家强力推销西方民主,以是否建立和实行了西方多党制、是否举行多党大选作为衡量发展中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指标。实际上,这些西方国家不但“贬低”了民主的价值,而且否定了民主模式的多样性,人为地将西方多党制“拔高”为实现民主的唯一模式。同时,随着西方多党制在发展中国家遭遇“水土不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西方多党制只是实现民主的工具和手段,并非民主的核心。
西方多党制在发展中国家的移植并不成功。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政治力量格局深刻调整,在西方主导的“民主化”潮流冲击下,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体制急剧变化,先后有近80个发展中国家放弃一党制或无党制,明确宣布改行西方多党制。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多党体制虽然具有西方多党制的“外壳”,却难以拥有其“内核”。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党大多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受复杂的国情因素影响,多党体制脆弱易变。
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诉求。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行西方多党制的实践证明,这一政党体制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是十分有限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多党制后,政党间无原则、无序竞争,不但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无法出台和贯彻执行,党派冲突还时常打断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多党大选劳民伤财,一些国家甚至形成了每逢大选年经济增长必然下滑的“怪圈”。此外,多数发展中国家公民社会整体发育程度偏低,一些选民要么被政客的许诺甚至小恩小惠拉拢,要么对政治权威盲目遵从,民主质量低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并被认为是“远东民主的种子”。事实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各种民主形式中已经显示出巨大优势和潜力。如果实施西方的多党制,像我国改革开放这样的巨大社会变革就不可能平稳地进行。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政治制度还有待于改进和完善。然而必须看到,这一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政治上形成广泛的共识,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证了我国政治格局的稳定;这一制度以发展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制度是广泛民主与集中领导的统一,有利于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现高效率发展;这一制度既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顾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可以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能够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得到妥善化解,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63期,摘自2012年第7期《学习活页文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