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毛主席生前警卫李丙需:被夸忠诚是最大荣耀

刘德峰 · 2012-05-29 · 来源:齐鲁晚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李丙需在整理毛主席纪念品。

  文/片 本报记者 刘德峰

  5月19日,郑州市国贸大厦前广场,人来人往中,一位身穿旧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军人正在免费赠书——他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

  仅仅是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可57岁的李丙需似乎一辈子也没走出毛主席的“磁场”。

  为什么?为什么李丙需以及与他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很多人,总是走不出那个烙上特殊印记的时代?他们在寻找什么?

  重新回到那个时代

  自从李丙需坐在郑州国贸大厦前广场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周围高楼林立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57岁的李丙需,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名普通卫兵。他顶着烈日端坐街头,只为把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免费赠与过往行人。

  赠书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这也是他带领几位志愿者进行的“爱国教育万里行”活动的一部分。从1995年辞去平顶山一家煤矿治安科职务之后,他就开始重新追寻毛泽东的足迹,至今已经17年。

  在这17年里,李丙需到处搜集毛主席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并从平顶山返京探访自己的老首长,在河南组织爱国主义展览,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作报告……

  每当有人夸奖他“忠诚”,李丙需都很开心。“忠诚”二字,李丙需看作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最大的荣耀。也恰恰是这两个字,成为压在李丙需身上,丢不掉也舍不得丢掉的重担。

  为了这两个字,李丙需撇下父母、妻女,孤身一人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回忆,不停地回忆,成为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父母问我为啥一年才回家一次,妻子骂我神经病、不务正业,朋友也不理解,问我是不是傻了。”

  可李丙需不在乎。在他眼中,多写一本书、多作一场报告、多办一次展览、多做一件好事,就是向社会多投入一份奉献,而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每当说到这里,李丙需都会拍打着桌子,异常激昂。

  确实,时代变了

  可选择重新回到那个记忆深刻的世界,却未必能找回记忆中的感觉。

  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11楼,一间光线颇暗的屋子里,一盏灯都没开,只能模糊看见到处堆满了与毛主席有关的各种物品——可这里不是“毛主席纪念馆”,而是李丙需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红色教育展览馆”。

  李丙需穿着一条军裤,正蹲在地上整理毛主席影像资料,他对记者的到来十分吃惊——与见诸报端的报道不同,李丙需的“红色展览馆”里并无其他访客。

  李丙需说,无论是展览馆还是自己的报告团体,还有赠书活动,在一些地方都备受冷落。

  为了自己写的《中南海警卫》一书,李丙需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鞋都磨破了,也找不到一家愿意为我出书的。我求爷爷告奶奶,说尽了好话。”

  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李丙需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政治性太强,经济价值太小。

  确实,时代变了,出版社不愿意承担风险。最后,李丙需通过找关系送礼,书才在河南汝州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记者翻开2000年出版的《中南海警卫》,粗糙的印本上并没有标明印刷册数,出版社已将成本降至最低。2011年2月,现代出版社再次印刷此书,印数1000册。

  《中南海警卫》出版后,李丙需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一丝不苟地在封皮上盖上毛主席头像、“中南海警卫”和“毛泽东卫士李丙需著”的印章,并题词签字。他太想找到共鸣了。

  回归毛主席时代后,李丙需的生活变得异常节俭。他很坦然地说,“我没钱。”5元一份的鸡蛋捞面、1元两个的蒸包和一碗免费的青菜鸡蛋汤,这是老李的午饭,几乎天天如此。

  李丙需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家中的积蓄、售卖书法作品以及好心人的赞助。从1998年开始,李丙需时而见诸报端。李丙需说,也有企业邀请他去工作,但他拒绝了,因为“我做爱国主义宣传,不是为了名利,只是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说到这里时,李丙需嘴角露出了笑意。

  在很久以来的宣传活动中,能理解李丙需的,大多是些老年人,或者与他拥有相似回忆的老兵。

  大多数年轻人不理解李丙需。

  “但我永远都不会动摇。”李丙需说。

  “我不孤独,我很忙碌”

  不止一个人问过李丙需,为什么时代在不断前进,而他却把回忆和宣传过去当成了主业?

  这时李丙需就会谈起他转业后的工作和想法。

  1983年,李丙需转业至河南平顶山一家煤矿做治安保卫工作。李丙需说,自己是“退伍不褪色”,从不居功自傲,也不讲自己在中南海的事迹,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虽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步入社会的他,也渐渐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并没有换来与之相配的回报,反而是那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最后盗取了他的劳动成果。贪污腐败、尔虞我诈等种种“恶”,让李丙需强烈不适应,只有在回忆那段中南海生活时,他才感觉找到了精神寄托。

  1973年12月20日,在训练中腿部受伤的李丙需,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今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普通一兵,在有病时,一位中央办公厅的主任、老红军(汪东兴——笔者注),那么大的干部会来看望我。让我吃中南海的苹果,送我《毛泽东选集》……我感到太幸福了。”

  李丙需经常回忆的另一件事是,他曾在中南海执勤不久后的一个冬天,与毛主席于一棵红梅树下偶遇,并说了几句关于红梅的话。

  这一刻对日夜感恩毛泽东的李丙需来说,不啻人生的顶峰。他与毛泽东距离越近,也就越难走出那个高大的身影。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听到这个消息,李丙需晕倒在地,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那个逝去的时代,曾经给了李丙需无数温馨的回忆——单纯、平等、执著,还有拥有信仰的快乐。

  “我不会上网”——虽然现在李丙需的展览馆内有一台电脑,但仅仅是个摆设。他不知道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虽然带着教育下一代的理想,但他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他只能和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老战士相互取暖,一起回忆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荣光。

  有时,李丙需也会反思,“我对父母的孝义不足,给妻子的恩爱不多,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但反思的时间太短,每当他凝视一张毛主席照片,他就感觉到愧疚,“与老革命家、老战友相比,我的价值还是太小。”

  李丙需坚持认为,他的价值,只能通过“保卫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实现,而追寻关于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也是在追寻当年自己被铭刻在那个年代的辉煌。

  “我不孤独,我每天都很忙碌,因为有毛主席相伴。”他笑着告诉记者。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bug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9.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