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的“无名英雄蔡威”的题词,揭开了蔡威鲜为人知的红军情报工作传奇——
红军的情报王蔡威
赖晨
左为蔡威19岁时的照片;上为1986年7月21日,徐向前元帅为纪念蔡威烈士牺牲50周年的题词。
编辑同志:
您好!在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上,有大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烈士,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我最近看了一名鲜为人知的烈士——蔡威的少许史事,他被誉为“红军中的活菩萨”,牺牲时才29岁。能不能请专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北京西城区 任明
在党的光辉历史上,有许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烈士,他们永远值得我们铭记,蔡威就是其中一位。蔡威是红四方面军电信与情侦工作创始人之一,是优秀的红军电信情报专家。
“红军中的活菩萨”
蔡威原名蔡泽,乳名蔡景芳,1907年3月生于福建福宁府宁德城关镇(今宁德市蕉城区)一个显赫的开明士绅家庭。由于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熏陶,蔡威接受马列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其家人挑了两担银洋到福州营救他。8月出狱后,他告别寡母和怀有身孕的妻子,重赴上海找到党组织,尔后化名蔡威,继续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1931年上半年,周恩来安排蔡威参加上海党中央特科秘密无线电训练班(上海亚美无线电专科学校)学习,并于10月下旬受党中央派遣离沪,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创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通讯和技术侦察工作,历任中央军委鄂豫皖分委会参谋、红四方面军第二电台台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
蔡威以其聪明才智、惊人毅力和全部心血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成为红军的无线电情侦专家,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秘密情报,为粉碎敌人对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多次进攻和“围剿”,为配合中央红军的长征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红军中的活菩萨”,“千里眼和顺风耳”,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褒奖。
保卫鄂豫皖、川陕苏区
1931年10月下旬,蔡威结束了上海党中央特科无线电培训班的学习,受中央派遣,经南京、蚌埠,绕道皖西北,于11月21日抵达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今河南新县城),与战友们一起创建了鄂豫皖苏区的无线电通讯工作。
鄂豫皖苏区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两次“围剿”,武装力量迅速壮大。1931年11月7日,成立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下辖4个师,近3 万人。但鄂豫皖苏区远离党中央,通讯联络工作靠地下交通员一站一站地传递,速度慢,不方便。有时为了送信,不得不派一个班的兵力护送。尽管如此,不少信件还是被敌人截获,泄露了秘密,贻误战机。因此,建立无线电通讯工作,成为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当务之急。
蔡威风尘仆仆赶到新集,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电台创建工作中。时年24岁的蔡威是一个白面书生,穿着西装裤,留着大背头,讲一口谁也听不懂的福建官话,因此大家都叫他“洋学生”。当时根据地没有电台,他和几位上海来的同志都留在鄂豫皖军委当参谋,可他一点也不像个参谋,整日里围着部队缴获的那些破烂发电机、收发报机,转转悠悠,摸摸弄弄,忙得饭都顾不上吃,满身油污,加上黑一块、白一块的“花脸”,乍一看,还以为是地道的机修工。他见了人只是点点头,笑一笑,很少说话。
12月,徐向前指挥部队在黄安全歼国民党军第十九师,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蔡威高兴极了,连忙进行检修,几天后就通过它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从此,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孤军苦斗的局面得到了改观,可以及时得到中央指示和其他根据地的信息,还可以接到南京中央社发布的新闻,了解时局,提供情报。在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党代会上宣读的党中央贺电,就是蔡威通过这部电台抄收的。
红四方面军被敌人严密封锁包围,极需电台及时沟通各方消息,而电台却由于缺乏器材、油料,经常出毛病。对此,蔡威深感不安,十分焦急。然而,他一不叫苦,二不喊难,从不伸手要求领导解决困难,只是埋头机房,日夜钻研。他凭着聪明才智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充电机没有“账圈”,发动不了,他亲自动手做模型,搞翻砂,用打碎的瓦灰磨光来代替。没有润滑油,他把猪油、牛油炼两次后再过滤使用,为了节省一点少得可怜的汽油,以保证战时使用,他先用煤油代替,后来在行军途中看到当地群众利用河流带动水轮机磨面,便灵机一动,悉心钻研,在其他同志的协助下,研制成一台木制水轮机,利用河流落差运转发电。
由于他和战友们的努力,在川陕苏区反围攻时,敌人的每次较大的军事行动,包括进攻时间、地点、兵力调动部署等电报,无一漏过他和战友的耳机。敌人对我军的破译工作很害怕,密码本经常变换,常出现单日双日使用的密码不一样,上午下午不一样,一份电报前后不一样的情况。这虽然增大了破译的难度,但蔡威对敌人每次密码的变换,都能相应作出有效的对策。这些破译出的情报,成为我军捕捉战机和选定战策的重要依据,从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作战胜利,最后以消灭敌人10万余人的辉煌成果,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围攻。
在保卫苏区的各次战役中,蔡威日日夜夜地守候在电台的旁边,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粉碎敌人的“三路围攻”后,蔡威兴高采烈,喜笑颜开,甚至情不自禁地哼起闽东地区的俚曲山歌。他还经常和战友们说:“战斗总是会有空隙的,可是我们电台的工作是永远不会有间隙的,为了当好党的耳目,我们就是要拼!就是要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长征路上支援友军情报
1934年10月,蔡威领导的第二电台通过侦听敌人的电台获知,10月16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江西瑞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央红军的长征没有告诉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证明形势严峻,徐向前等首长决定积极关注和策应中央红军的长征。
蔡威领导的电台跟踪侦听中央红军周围的敌军电台联络,破译后经徐向前等首长确认再发给中央红军,在军事情报上对中央红军予以援助。中央红军退到贵州境内,中央从徐向前部获取的重要情报表明,在去同红二、六军团会师的途中,蒋介石已经埋伏了重兵。党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放弃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作出了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重大军事决定。1935年1月4日,蔡威领导的第二电台破译了敌人在中央红军周围部署的情报,迅速向中央发报。电报全文不过300来字,却将当时中央红军周围分布的国民党军17支不同部队的位置、人数和动向悉数告知,红军无线电情报侦察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正是利用了这些精确情报,毛泽东调动当时只有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巧妙穿插于二三十万国民党军的重兵包围之中,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四渡赤水,成就了长征史上光辉神奇的篇章。
193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军组成),终于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此时,蔡威领导的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侦察局)侦悉:胡宗南发现红军北上,即令其第四十九师于8月27日由漳腊向包座急进,企图会同已经控制包座地区的独立旅1个团在包座河一线堵截红军北上。包座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东部,地势险要。敌军在南北之大戒寺、求吉寺据险防守。为解除红军右路军的侧翼威胁,开辟前进道路,党中央决心发起包座战斗,并根据情报作了精心运筹和周密部署。包座战斗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此仗胜利不仅使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得到了补充,而且粉碎了敌人妄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图谋,扫除了进军甘南的障碍,为实现中央的北上战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包座战斗,蔡威功不可没,这让毛泽东再一次记住了蔡威这个名字。
“红军失去了一双眼睛”
红四方面军在第三次过草地前,虽然在后勤工作方面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可路程遥远,时间过长,所带的干粮一天天减少。为了保证电台战友们的战斗力,蔡威下令总务科,将上级照顾他的大米、白面送给病弱的战士吃,自己和战士们吃野菜、草根、皮鞋、皮带。他还每天对全局工作进行组织指挥,坚持夜晚从事情侦工作。
恶劣的战争环境和长期的劳累工作,严重损害了蔡威的健康,特别是两次过草地,使他的体质更加虚弱。8月底,蔡威过度劳累,又加上患有胃病、肠炎,最后还染上重伤寒病,卧床不起,只能由战士们抬着他行军。徐向前首长对他的病情十分重视,在医药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进行抢救。病重期间,徐向前和朱德等首长都前来看望,并派当时最好的军医为他治疗。在生命垂危之际,蔡威仍然惦记着情侦工作。他叫来身边的同志拿来小镜子照着自己憔悴的病容说: “你看,我的病是不是好多了,再过几天又能工作了吧!”实际上,他已20多天吃不进东西,整个身体已经瘦弱不堪了。
1936年9月22日,当部队过完草地到达甘肃省岷县时,无情的病魔夺走了蔡威的生命,年仅29岁。
徐向前听说蔡威不幸病逝的消息后,立即乘马从200多里外的漳县赶回岷县。朱德总司令以及王子纲等同志,还有许多领导干部、电台和运输队的全体同志,都肃立在蔡威的遗体旁。徐向前含着热泪在1000多名红军官兵面前致悼词,他高度赞扬了蔡威为党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称誉他为“无名英雄”,为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和侦察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党和人民立下了卓越功勋。许多红军将领都说,红军从此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为福州大学副教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