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个好兆头
最早知道一本书没有一字废笔的就是《红楼梦》,所以俺每次看都非常老实,每个字、每句话都琢磨半天。
俺开始看《毛传》就是打算翻翻。可是这本书写到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时,有一段文字写的也过于突兀了,俺觉着这么一本书怎么着也不该太随意吧。
“途中,毛泽东时而走出车厢,在月台上散步,解除旅途的疲劳。专列行至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站,毛泽东照例下车散步,忽然头晕目眩,满头大汗。随行人员连忙扶他回到车厢。此后,他再也不到月台上散步了。”
下文就直接是他到了莫斯科的描写。
这段文字打算说明啥问题啊?就是他路途上的小插曲?这也太小了。前文说到他对访苏一事有些担心,但用得着通过这么一事来呼应么?
跳过它看,一点毛病都没有。
自解心宽,紧着往后看。可是眼睛往后,心里还是琢磨这段。《毛传》难不成也是向《红楼梦》那目标看齐的?
其实,眼睛忽略可心里没忽略的就是这个地点——“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站”。
我略查以后,此故事的开篇不得不往悬疑的方向发展了(这事不赖我啊!我是学中共党史的,对国际共运的了解没比别人多多少,所以对这个地点不咋敏感)。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是因为一个人而命名的。这个人叫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斯维尔德洛夫。
这是一个牛的闪闪发光的年轻人。
每个英明神武的共产党领袖身边总有一个组织能力无敌的助手。很确定,他就是列宁的那个亲密战友。在十月革命期间,是他将列宁的意图全面贯彻到全国各地,从而保证了各地苏维埃的统一行动(我真想在保证、全国、统一行动上恶狠狠的加粗)。
他比列宁小15岁。在十月革命后,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成为名义上苏联的第一任国家元首。
1918年8月30日,列宁遇刺负伤后,斯维尔德洛夫又代为主持人民委员会一切事务工作。他在事实上成为了接班人。
但1919年3月16日,他因感染西班牙流行性感冒,竟突然过世。
不知道毛究竟在这个神秘的车站想到了什么。但这位犹太人诡异的人生第一次让我看书看的后背发凉(不知道诡异在哪的自己再去查吧)。
比这个更凉的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就是俄国最后一位沙皇及家人被处死之处;过了些年,推动苏联解体、宣布俄罗斯独立的叶利钦,在此出生;叶出生没过多久,一个叫蒋经国的年轻人在此工作并结婚。
讲这么一个重要的事,竟然是这么个开头,希望写的人看的人都能接着保持淡定。
(二)果然是一盆冷水
斯大林同学与毛泽东同学终于见上活着的对方了。
对于毛同学而言,这个心态很不好描述:首先肯定是有“朝圣”的感觉,因为哥们俺的奋斗目标就是干成你那样;其次就是有点小幽怨,哥们你历史上不管是有心无心的指示可是把俺坑惨了;再次有点小不安,俺寻思从北京大老远来看你吧,你可倒好,推三阻四,咋的,嫌俺给你过生日带的是大白菜寒酸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期待,期待得到这位老大哥的认可。
只见斯大林同学站起身来,离开办公桌走向毛同学,握着手笑呵呵的说:你可比俺想象的年轻多了哈!
其乐融融的见面后,两人的第一回合交手开始了。其实说交手有点过,因为从毛同学的发言看,除了真诚就是敬意。但从后来事情的发展看,这次会面是一切的开端。
1.毛: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问题。中国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时间,以便用来把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和稳定国内局势。中国这些重要问题能否解决,取决于是否有和平的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委托我向您了解,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障国际和平。
斯:中国目前并不存在直接的战争威胁:日本还没有站稳脚跟,它对战争没有准备好;美国尽管叫喊战争,但它最怕战争;欧洲各国被战争吓怕了。实际上谁也不会同中国打仗。和平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如果我们齐心协力,不仅能够保障五年至十年的和平,而且能够保障二十年至二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和平。
后来被“认定”为输出革命(或动乱)者的两位同学,一见面第一件事就是隆重的研究如何保障和平,不知你做何感想。对于斯同学的判断,从毛同学随后给中共中央发的电报看,双方在这一点高度一致。但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朝鲜战争的爆发真是让毛同学被动到姥姥家去了。可那也成为了他逆转的开始。
2.毛:刘少奇回国后,中共中央讨论了中苏友好同盟和互助条约问题…
这才是毛同学此行的重大关切。
建国后毛同学大手一挥,明确新中国将废除过去对外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曰“另起炉灶”。蒋委员长与苏联签的旧中苏同盟条约也在此列。而中共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苏共在远东的傀儡政权(还记得《建国大业》里陈红饰演的那女记者么?),如果对苏的旧条约不废,中共对内对外都将严重丧失威信。所以毛同学此访真是压力山大啊。
好在斯同学在先前会见刘少奇时,已答应此事。但你要觉得这事真能顺利解决,那也单纯了点。毛同学显然是有一定的心里准备,因为作为新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国、首次访苏,随行人员竟然只有陈伯达(以教授的身份)、师哲(翻译)、叶子龙、汪东兴等人。如此低的规格只能说明他满腹的忧虑。
果不其然,一盆冰冰凉的苏联牌自来水灌了下来。
斯:大家知道,这个条约是根据雅尔塔协定缔结的,这个协定规定了条约的主要内容。这就意味着,这个条约的签订,可以说是取得了美国和英国的同意的。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们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已决定,对这个条约暂不作任何修改。
可怜的毛同学当时一定如坠冰窟,但他咬咬牙,还是坚持再试一把,问:为了解决条约问题,是否需要周恩来到莫斯科来?
回答同样也是坚持:这个问题应由你们自己决定。或许,其他事情需要周恩来。
看看这句话“我们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已决定”,旧中国的所有耻辱不就是明明是关于自己的事却由别人在小范围内讨论决定么?!
听听老斯的理由。
“因为即使对某一条款的修改,也会在法律上给美国和英国以口实,他们会提出也要修改有关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条款的问题”。
这话还真不是推托之词,因为毛同学又从建立中国海军谈到解放台湾。他说,中国缺少海军和空军,希望在解放台湾时得到苏联的援助。
老斯又回答道:“提供援助是不成问题的,但援助的形式必须考虑。这里主要的问题是不给美国提供进行干涉的口实”。
他倒是也有答应的痛快的事,那就是给我国3亿美元的贷款。
不知道你有没有给人当过小弟,如果有,不知道你的老大是否曾经这样对你。如果是,那么俺不负责任的告你,他心里不是太看得上你。
因为,重要程度在于比较。相较于你,他更在意美国,说他更在意自己的既得利益,那也对。那就是他排第一,美国排第二,你排第三。这只是说明你处于次重要的地位,而看不起你则是给你点东西而不帮你出气,并希望你能老实点别惹事。蒋介石老骂骂咧咧的说老美对他不仗义,先不说自己争不争气,单就美国出航母护他,就已经很不错了。再看看老斯,你就知道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了。
对于斯来讲,他最希望的结果就是:“可以在形式上保留而实际上修改这个条约,也就是说,苏联在形式上保留在旅顺口驻军的权利,但根据中国政府的建议撤退驻在那里的苏联军队。至于中长铁路,可以形式上保留,而实际上根据中国方面的愿望修改协定的有关条款”。
用王家卫的话说就是他既做面子又做里子。因为我们希望他嘴上说撤,实际上暂时留着(三年内撤),因为我们的实力有限需要缓冲。反正,就是正好与毛同学的期望全部相反。
大哥当久了,自我感觉一般都相当良好。老斯算盘打的贼响无非是要捍卫他的既得利益,更何况历来他就不太欣赏这帮泥腿子党的带头人——毛泽东。
他如果以为毛同学会谨遵圣旨,那玩笑就开大了。当年他要求毛同学不要打到长江以南的事最好别忘。因为这个前脚宣称“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人,怎么可能后脚就跑这来“享受”新的不平等条约?
毛同学终于迎来这一生最大的对手——就是他曾经的偶像。老斯在成为世界性的领袖后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社会主义阵营的二号人物。
毛同学,加油!
(三)高手又见高手
本次毛同学访苏另一由头就是给斯同学过生日。在会谈之后,紧接着就过生日。老斯做完里子,又开始做起了面子。“苏联方面特意安排中国代表团在十三个外国代表团中首先致词。毛泽东的祝词受到热烈欢迎,三次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
杨奎松说看毛同学即便受如此礼遇,所有照片上的他也还是皱着眉头。那当然了,在老斯生日联欢会上的致辞越受欢迎,不是越说明自己吃他的亏是应当应分的么?
毛同学是真急了,过完生日第二天就再次提出约见的要求,并再次正式要求就中苏条约进行谈判。
老斯同学两天后赴约,与毛同学长谈五个小时,大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果您猜怎么着,愣是只字不提中苏条约。
毛同学再次坚持一把,问周恩来是否应来莫斯科,老斯蔫坏蔫坏的说“政府主席现已来此,内阁总理又来,在对外观感上可能有不利影响”。
毛同学1949年12月16号抵达莫斯科、24号再次被拒,期间其他国家代表团均已回国,只剩下了他自己。偏偏谈判还巨不顺利。想来他内心中也是极苦的。在斯同学左一个不给美国干涉口实,右一个对外观感不利的皇皇大论下,毛同学终于决定来招绝的。俺想了无数次,这招还真是绝。
很简单,哥们不走了!
这个不走,不是不回国,而是不出门!
而斯同学也有点意思,“几乎每天让人打电话来询问毛泽东的生活是否安适,却始终不提签约之事,也不再会见毛泽东”。这家伙也真是个高手,你赖着就赖着,俺尽俺的地主之谊,俺还不信你不回去了!
可就这时候,发生了两件事,终于逆转了事情的进程。
一是缅甸与印度承认了新中国,并且打算与我国建交。此外,英国也打算承认咱(迟早有一天这种事得颠个个儿);
二是英国通讯社放风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真扯)!
老斯摊上大事了,赶紧让毛同学出来辟谣。
好说好说,“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毛同学就这么轻轻松松、漂漂亮亮的把球踢到斯同学的脚下。
1月22号,双方正式举行会谈,结果是苏方根据中方基本思想写了一个草案,中方提出修改并重新起草一个草案。“苏方对这个草案没有提出原则性的修改,双方没有任何争论,即成定案。”
沈志华老师讲,这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领导人的首次妥协!
中方特别提出,为区别于旧中苏条约,新约需加“互助”二字,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方表示同意。
毛同学,俺就是稀罕你即便是一穷二白也要捍卫尊严的那股劲!
会谈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斯同学认为中苏条约“之所以必须修改,是因为条约的基础是反对日本的战争。既然战争已经结束,日本已被打败,形势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个条约就成为过时的东西了”。就是说,咱俩坐一块是因为日本的威胁,可不是因为其他原因。
毛同学没打算跟他客气,“我们应当通过条约和协定巩固我们两国现有的友好关系。”你快拉倒吧,要不是咱都姓“社”,谁有闲心在这跟你扯这个淡!
这段对话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意味深远。
老斯今年70了,二战的胜利已让他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有效控制苏联的庞大疆域并维护既得利益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与西方的紧张平衡关系,他更多的是希望是守成。如,他认为能在较长一个时期实现和平;他担心美英干涉;考虑外部观感不利;不希望中国“挑事”。你当然可以认为他是在谈判中找借口,但不可否认即便是这些“借口”也足以折射出他暮年的心态。
毛同学则完全相反。俺们才刚建国好吧,而且已经是“一边倒”了,且得看看是东风劲还是西风足呢。
假如你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的话,那你绝对是以为坐在毛同学对面的是蒋委员长。可不好意思,他是斯大林。
1950年2月6号,上海突遭蒋军轰炸,中方要求苏方提供空军保护。斯大林同意,但同时提出要签订一份秘密协议,规定苏联的远东边疆区和中亚地区、中国的东北和新疆将不向外国人提供租让权,不许第三国或其公民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参与投资的工业、金融、商业和其他企业、机关、公司和组织从事活动。
这实际上是苏联想在中国的东北和新疆搞两个势力范围。
这才是斯大林,你靠英国的造谣赢得新中苏条约,我就借台蒋的轰炸去搞个新的影响范围,毛同学,“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套我也玩得转。
这个合约被迫签了。
但从签订之日起就决定了中苏必有一战。
在双方重签中苏同盟条约前有个小插曲,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称苏联会将中国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苏方希望中、苏、蒙三方同时以外交部长的名义发表声明以否定此事。但毛只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对美进行了辛辣的调侃。结果却引发苏方的不快,苏共的几位领导人当面对毛的做法表示不满。这让毛终生难忘。
“对于苏方的不快,毛泽东认为没有必要去作什么解释”。《毛传》里的这句话很厉害。他不仅早早看破美帝纸老虎的本质,现在在他眼里恐怕又多了一只。
忏悔吧,你们。因为你们所遇到的是毛泽东。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中国人是真的说话算话。
(四)打到你承认我
有位老师讲,朝鲜战争是中国的立国之战。这句话俺很久后才明白。
因为长期以来解读朝鲜战争都是从中美乃至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来讲的。但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讲,更大的意义在于中苏关系、中共与苏共的关系、毛泽东与斯大林的关系由此发生变化。
承认这一点有一个最起码的前提,那就是中国赢了这场战争。但现在起码的事一般总出问题。
有人说:抗美援朝我们没赢,撑死算个平手。
俺说:1.美方(联合国军)目标何在?占领朝鲜,助南韩统一。
2.我方目标何在?将美军打回三八线。
3.我方实现目标了没?实现了。
4.对方实现目标了没?没实现。
5.那我们为啥没赢?为啥是个平手呢?
有一句话叫极右的人往往以极“左”的面孔出现。
咱出兵是有底线的,就是美军不能过三八线。因为朝鲜战争是内战,朝鲜先攻过去(咱事先还真不知道这事),你美国要帮韩国,我方的态度很明了,那就恢复到战前状态(双方以三八线为基准各过各的),然后坐下来谈。你不要,那咱就过过手。我也不打你南韩军队,专揍你联合国军。
可是有的人非要认为,我方的目的就是攻下韩国,帮朝鲜统一。这就是“极左的面孔”。照此观点,那咱绝对是没赢,那的确撑死是个平手。此观点的甚嚣尘上,背后其实是在悄悄消解我方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因为你就不再是帮忙反抗侵略了,你就是打算可以的话也侵略一下南韩,只是没成功。两极相通的道理还真适用于政治领域。
那此战胜利的意义究竟在哪呢?
任何国家不敢再与中国在陆地上开战;日本闭上了“不是败给中国”的鸟嘴(因为是不是都不重要了);台蒋的“反攻大陆”算是永远停留于设想层面了。俺真不是叫嚣战争,但对于这些地方,咱的尊严与地位是朝鲜战争打出来的(学界新的看法:这是近五百年来第一次代表海洋文明的国家被代表传统大陆文明的国家所击败)。
这些意义都很大。但打个比方你就明白意义更大的部分在哪了。你是在意你所喜欢的人对你的看法?还是公认的美女(帅哥)对你的看法?答案一目了然。
抗美援朝的胜利对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震动大得吓人。与美国,这个刚经历了二战已百炼成钢(腰上还别着原子弹)的对手过招真的是挺吓人的事。毛泽东干成了斯大林没干成的事。
凭此战之威,中国同时自立于美国与苏联之间。毛同学终于从仰视斯大师兄变成了平视。
“斯大林总算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
得到苏联承认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中共政权对外的合法性。
国与国的关系很复杂,但本质就两种,主义与生意。区别可能在于是主义居多还是生意居多。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来讲,国与国的关系恐怕是主义居多。
而这个主义就是指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正确。
苏共无疑掌握着这一“主义”的评价标准,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很显然,苏共觉得中共不太是。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大当家的,在苏联道路已使这个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就迅速崛起的情况下,颇有些自负斯大林无疑已将共产主义的评价标准所固化。在他看来,一个农民共产党离工人共产党的差距远不是喊一句工农联盟的口号就能解决的。
但朝鲜战争的爆发为毛泽东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毕竟此事源起于苏联对外政策的失误,并因此求助于中国。
即便如此,在中共中央艰难的进行战争动员时,斯大林还是对中共报以惯性的怀疑并突然变胖。这反倒促成了中共决策层的高度统一,凭着大不了晚解放几年的志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毫无任何苏联援助的前两个月里,硬生生的将联合国军打到三八线的另一边。
这一事实强有力的冲击着斯大林,他貌似是在感激中承认了中共与毛泽东。可一旦承认这个农民共产党,那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解释权还能维持多久?
斯大林没有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他在朝战结束前就去世了。但毛泽东却将在这个无法妥协的问题上继续向他的继任者发起新的挑战。
毛泽东一生有许许多多个对手,来自党内、党外,或大或小。冷眼旁观毛与其对手的关系,几乎都是毛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后却一点一点的逆转。这种戏剧式的反差也成为他独特个人魅力的重要来源。
从劣势之大到逆转之难来看,多数人觉得他最大的对手应该是蒋委员长。但俺个人认为在他与蒋的对决中,无论劣势多大,毛始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其战略思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明证。
与之相反,即便是在自己的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情况下,毛依然被博古等人整的赋闲在家,这才是真正的“人为刀俎”。能让爱吃鱼的毛成为鱼肉的也就是斯大林了。斯靠的就是握有评价标准。
但倔强的毛坚信山沟沟里照样能出马列主义。所以后来的双方的交手注定不可避免,而更不可避免的就是斯将成为他一生最大的对手。
两人有历史、有恩怨、有合作、有妥协,更有奇特的默契,这一点在抗美援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历史不能假设,过早去世的斯大林似乎给毛留下难以言表的孤独与遗憾。这也许是这样的对手之间所特有的。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斯大林基本与暴君划等号了。即使是俺马列学科的同志,也基本避免引用他的著作。俺无意犯众怒,但也多说一句:他的遗物里也就那几个烟斗还值点钱;他儿子上前线被希特勒抓走,并意图从斯大林那换回德国的将领,他给了句“门也没有”的回复,也直接换来了儿子的噩耗;德军在城外的狂轰滥炸,他面不改色的在城内阅兵并指挥作战;他在任时给国家所带来的荣誉,即便是现在的普京也无法企及。他名字的意思就是钢铁,他用自己的意志印证了自己的名字。
“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在全世界就开始了批判斯大林的政治浪潮。但奇怪的是,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初,围绕着要不要取消天安门广场高高矗立着的斯大林的巨幅画像,最高领导层里还颇多犹豫和争论。结果,在世界共产党国家中,中国是最后一个在公共场合摘掉斯大林画像的,也是最后一个停止公开为斯大林进行辩护的。而当初决定这样做的,竟然都是毛泽东”。
很难不钦佩这样的对手。也很难不钦佩这样两位对手之间的交手。他们不是生意,是主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