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我们永远的好班长
——听亲历者讲述雷锋的故事
【英模小传】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生前系沈阳军区工兵第十团运输连四班班长。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做了大量好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他只是一名普通战士,却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只是做了一些平凡而又普通的小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在军营内外长盛不衰、血脉相传,成为共产党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开放的灿烂道德之花。
6月上旬,记者再访雷锋生前的战友和地方的朋友,听他们讲述雷锋的故事。
雷锋为什么总爱做好事?给雷锋拍照的摄影员说——
乐于助人,因为他心里总想着别人
谈起雷锋,76岁的季增老人有一肚子话想说。
季增1957年入伍后,在部队当过电影放映员、电台播音员和摄影员。1960年雷锋入伍,正好来到他所在部队。作为摄影员,他与雷锋相处两年零八个月,为雷锋拍摄了大量照片。很多照片,他不仅珍藏至今,而且张口就能说出当时拍摄的故事。
那张“雷锋给医院伤病员送月饼”的照片,他印象深刻。1961年中秋节,运输连发给每名官兵4块月饼。雷锋没舍得吃,包起来放进挎包。有战友问他咋不吃,他说:“医院躺着许多伤病员,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负了伤,更需要友爱和温暖。我想把这些月饼送给他们。”
第二天,季增得知此事时,雷锋已经开车拉粮去了。他灵机一动,直接去雷锋经常去的一家医院门口“守株待兔”。“等了一小时,雷锋背着挎包,拎着一个小包走过来,我立即抓拍了这张照片。”季增指着一张雷锋走进医院的照片说,“这时候,他还没发现我呢。后来我跟他一起走进病房,他看到我挺吃惊。”
“雷锋为什么乐于助人,因为他心里总想着别人!”回忆往事,季增特别理解雷锋,“这张‘雷锋饿肚子给战友让饭’的照片,是1960年10月拍的。”那一天,官兵去山里割野草挖菜窖。按当时粮食定量,每人带了一盒午饭。四班有名战士饭量大,吃早饭时连午饭也一起吃了。
中午休息时大家都在吃饭。雷锋发现这名战士靠在树下摆弄镰刀,便走过去把自己的饭盒递给他说:“今天我肚子疼不想吃饭,这饭你吃了吧,不然还得带回去,怪沉的。”几番谦让后,那名战士接过饭盒,季增马上抓拍了这个镜头。
事后,季增问雷锋:“你真的肚子疼吗?真的不饿吗?”雷锋说:“只要战友能吃饱,我饿点也高兴。”
雷锋为何有这么多照片?拍照亲历者说——
雷锋是个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青年
前些年,有4名外国记者到雷锋纪念馆采访时问:“雷锋怎么会有这么多照片?”季增告诉他们,照相是雷锋的个人爱好,除当年部队给他拍摄的之外,他自己还主动照了很多照片。
有件事季增印象深刻。1960年8月,因为接到群众感谢雷锋捐款的表扬信,摄影干事张峻去采访雷锋,雷锋提出让张峻帮他照张相。他说:“我当兵好长时间了,还没照一张穿军装的照片。我想寄回去给同学、同志和我的领导看一下。”
“照相机前的雷锋更加鲜活。”当年曾和雷锋合影的陈雅娟老人感触颇深,在过去那种环境下,雷锋爱美爱拍照片无可厚非,因为他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雷锋牺牲后,季增整理雷锋照片发现,雷锋自己在地方拍的照片就有几十张。到鞍钢报到的路上途经武汉,雷锋特意在武汉长江大桥下拍了张照片;天安门前,他照过全身照后,看见旁边的青年骑着一辆摩托车,他骑上去又拍了一张……每当看到这些照片,陈雅娟老人就不禁会想起那个健康、阳光、时尚青年的一幕幕: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军、学习《毛泽东选集》……
陈雅娟告诉记者,雷锋有一张照片,围着围巾,拿着书,脚上穿着黑皮鞋,身上充满青春气息。“照这张相时,雷锋在鞍钢夜校兼职语文教师。”陈雅娟说,雷锋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非常爱看书学习。他写的《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在县城报纸上刊发。他还写过9首诗,并以自己经历为背景写了短篇小说《茵茵》……毛主席看了《雷锋日记》后说:“此人懂些哲学。”
雷锋的事迹为什么能深深打动无数人?雷锋的战友说——
既因为他伟大,更因为他平凡
“雷锋让人感动,既因为他伟大,更因为他平凡!”季增回忆说,雷锋也有年轻人的特点,会偶尔向人炫耀一下他的军功章;由于常在外面做好事,他有时会回营晚,并因此受批评。
“这些瑕疵不仅不影响雷锋的形象,反而更让人觉得真实可触。”这些年,季增每次作报告都要强调,雷锋是人,他也有缺点,但他勇于改正缺点。一个生活化的雷锋,会带给大家平凡真切、更加悠远的感动。季增仍然清楚地记得,雷锋成为名人后,被拍摄的机会越来越多。最初面对镜头时,他还有些羞涩。
作为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在鞍钢就认识雷锋,两人住在一个宿舍,情同手足。雷锋参军后,乔安山也跟着雷锋来到了某部汽车连。雷锋是他的班长,他俩同开一辆车,一起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天寒地冻的日子还蜷缩着睡在一个被窝中。可以说,乔安山对雷锋的事非常了解。
“我自己就是一个被雷锋教育感染的例子!”乔安山告诉记者,那时他文化水平低,雷锋不断给他讲学习方法,还手把手教他写字。为了便于辅导,雷锋专门要求和他铺挨铺,时时鼓励他,并两次花津贴为乔安山买笔记本。“以一颗平常心去感悟雷锋精神,他的纯洁善良会打动每个人!”受雷锋精神熏陶,乔安山复员后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坚持弘扬雷锋精神。
“那时,有文化的上进青年流行写日记,这是优秀文化传统在那个年代的一种表现形式。雷锋在日记中一点一滴地记录自己成长的历程,其中既有好人好事,也有缺点错误,以激励自己走好人生之路,这是件好事。”乔安山说,个别居心叵测的人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都写在日记上”,他听到这些话,往往气得吃不下饭。
采访结束,乔安山握着记者的手说,英雄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正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崇尚的优秀品质。否定英雄就等于抽掉我们灵魂、信仰和追求的根基。老人激动地说:“一定要告诉大家,请关爱、尊崇我们的英雄,不要用主观臆断践踏我们的精神高地!”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