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年谱》第五卷第十五页记载,1961年8月,毛泽东在同卫士张仙朋聊天时,说到自己有三大愿望。
其一,要下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
其二,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
其三,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
在谈完自己的三大愿望后,,毛泽东意犹未尽,对张仙朋意味深长地感叹道: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我不是圣人。
1961年,新中国成立十二年,我们刚刚度过极其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难关,社会秩序和各行业的发展与建设逐步步入正常轨道。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各种问题堆积如山,各种困难亟待解决,各种矛盾亟待化解,新中国十二年征程上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需要做认真的总结与反思,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依然需要去做不懈的努力与思考。雄才大略、举重若轻的毛泽东,虽然百优焦心,却依然保持着无以伦比的清醒头脑、务实精神、乐观态度和诗人般的浪漫情怀与实践家的坚毅执着。此时的他,没与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畅叙心曲,也没同社会阶层中间的高人贤士诉说衷肠,独独和自己身边一位普通卫士倾诉积淀已久的愿望。无论是谈话的内容,还是谈话的对象,抑或所表达的心声,都蕴涵着极其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内涵,折射了太多感人肺腑的生活信息,映衬了一代伟人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和未出常人其右的凡常情怀。从中,我们读出了伟人别具一格的人生况味,感悟与窥视了伟人既博大精深又朴实浪漫的情感世界,实在令人感慨良多,思绪万千。
首先,三大愿望体现了毛泽东是自己所倡导的实事求是作风的一贯实践者和坚决捍卫者。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一直倡导并始终坚持的工作作风。而这一作风这绝不是他在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之后才如此说和作的,而是早在他作为长沙师范一名普通学生时就努力践行的。当年的毛泽东,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他利用假期,与好友萧子升一起餐风露宿,甚至时时忍饥挨饿,徒步穿行了长沙附近诸多县乡,与农村、农民零距离接触,对农村社会各阶层的情况深入了解与研究。这种作风一直沿用到他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和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之后。大革命时期,他利用一切时间,深入农村社会各阶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启迪心灵振聋发聩的结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他撰写的一系列调查报告,许多都成了传承千古的经典著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的专列没有停在站台上做摆设,而是有三分之二还要多的时间里转动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之上。他讨厌领导干部一味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文件。无时不在告诫大家要深入到工农商学兵之间,实地看、听、做、研,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作为决策的依据。毛泽东一生读书无数,胸中学问如高山大海,蓝天白云。可他从不满足书本上的说教,总是把躬身实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群众路线的思想与实践,无疑是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而毛泽东就是这条路线的终生倡导者与坚定实践者。纵观他一生的革命实践,除了重大会议和外事活动不得不呆在会议室里之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穿行考察。无论工人与农民,无论民主党派人士与社会各阶层人士,他都有来往密切无话不谈的朋友。无论是自己亲眼目睹还是从他人嘴里听闻的信息,他都认真整合推敲,以究其实。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他了解社会生活实际的千里眼顺风耳,组织他们返乡实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获取来自一线的真实信息。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是他身边工作人员一项常规的工作与任务。正是如此这般的说和做,才使得下属们不切实际的汇报得以彻底纠正,国家建设中出现的诸多不正之风得以扭转,社会主义建设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国家建设得以取得令举世惊叹的伟大成就。如果说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原由有很多,那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定是只其中最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如果探究眼下国家改开过程中各种虚假、腐败现象滋生泛滥的原因何在,那么,丢掉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无异是其中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三大愿望集中体现了毛泽东一以贯之的平民情怀。毫无疑问,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称得上人民领袖的伟人。他一生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得。他一生中的一切努力无一不在广大的人民身上。在他的军队里,最高荣誉和勋章总是佩戴在基层官兵胸前;在他的领导集体中,普通农民、工人、士兵可以跃升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层;在他的政府机构名称里,无一不在前面以人民定性;在他的人生字典里,人民是其中最引人瞩目最受他关注并刻意注解的词条。他以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领袖之尊,同身边一个普通的士兵倾心交谈,把自己的真实愿望像对知心朋友一样毫无保留地予以畅谈。这种视普通工作人员为知己的行为,不带任何娇柔做作,不含半点哗众取宠的粉饰与表演。不要说它发生在一个最高领导人身上,即便古往今来乃至今天的某个科级领导,他们能做得到吗?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他完全可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看文件听汇报上,可他就是不愿这样做,他一刻也不愿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他时刻都在查找着自己的不足,都希望在实践中求得真知。人民是他生长的土地与大海。离开了人民,自己就是即将枯萎的秧苗、毙命的鱼儿。他希望一年学工业,一年学农业,半年学商业,就是为了取得真知灼见,能够好好地为国家为人民做好一切事情。他不搞官僚主义,痛恨官僚主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自己切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真正本领与真实情感,绝不能以一知半解和官僚武断或者完全不解贻误工作,坑害人民。
其三,三大愿望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毫无遮拦粉饰的真实情感世界。毛泽东是一个不带任何虚意做作的本色人民领袖,从来不为了一时的政治需要而表现出刻意做作的双面或多面人生。他怎样想的,就怎样说;他怎样说的,就怎样做;他怎样做的,不管成功与失误,都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众,从不以功讳过,更不会以过饰功。五八年的浮夸风,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给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按说这应该是一线领导人们负主要责任甚至直接责任的事情,可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主动揽责,首先检讨了自己作为党中央主席应负的主要责任。毛泽东就是这样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从来不在责任担当上推诿扯皮,文过饰非,从来不会把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诿过于别人。相反的是,为了维护下属领导的威信,他不知多少次地主动为他们承揽责任。这种气魄与胸怀着实古今罕见,中外独有。他想骑马走黄河长江,绝不是单纯为了游览风光,怡情冶性,而是表达了他的一种深挚愿望。自遵义会议以来,毛泽东已经实际走上了党的最高领导之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殚精竭虑,身心交瘁。他不贪恋权力,更无永远担当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之心。他主动让出国家主席之位与刘少奇,就是他希望尽快交接权力的先声。这中间,他曾给人谈过,希望尽快从党中央主席位置上也退下来,做一个党的名誉主席,好让党和自己培养已久的刘少奇早日走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岗位。他唯一担忧的是,自己一手开拓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能够按照既定的路途继续探索前进。可事实大出他的远望,他和刘少奇在根本路线上存在着分歧,这使得他把担子放下一半之后又不能完全放下来。只好拖着老迈之躯,坚毅顽强地继续尽瘁自己的党和国家。曾经有一个不怀好意的反毛人士为此大发议论。他说什么,如果毛泽东能像他说的那样当时离开了党的最高领导位置,中国的如今该会多么好。这实在是“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的凡俗心态与见识了。这些人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文字上涂画的,只是他们那样的人,带着他们那样自私狭隘的心态和鄙陋见识,妄揣鸿鹄之志罢了。哪里知道一代旷世伟人的所思所想!毛泽东的学识与才华,如果专注在任何一个方面,恐怕都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如果他专注文学,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定会绽放出一支娇艳夺目的花朵;如果他专注在哲学上,世界哲学史上定会有一位一流哲学泰斗横空出世;如果他专注在书法上,张旭怀素那样的狂草大师行列里,定然有前后五百年都为之翘首的毛泽东笑傲云端;如果他专注在历史研究上,当今中国的众多历史学家们一定会对他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巨大影响众星拱月般景从仰慕。而他太多的才情才华只能深埋腹中,他只能倾毕生时间把其中的一部分才情才华献身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他的政治、军事、经济、治国才能只是看似不经意地轻轻一抖,就令这个世界缤纷五彩、魅力无穷。如果历史在那时真的能随了他的愿,黄河长江定会因了他的考察结果和相关著述而令人回肠荡气,百媚皆生;传记文学殿堂里,更会因了他生花妙笔下的传奇经历,倾倒四域,熠熠生辉、辉耀千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光辉文献里,将会因了他专心学习考察探索之后撰写的煌煌著述与真知灼见,释放出智慧艳丽的光彩。可惜的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他只能始终坚守在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战士岗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这些美好愿望,只能留给他自己深沉难言的缺憾,更留给期待三大愿望能得以实现的无数仰慕者们难以弥补的失落与叠叹。
其四,三大愿望表现了毛泽东对官僚主义的深恶痛绝,彰显了他本色做人不事雕琢的人格魅力。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自始至终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的最大利益就是他最大的关切。他毕生痛恨危害国家和人民由来已久的官僚主义,曾在五十年代一次中央全会上难掩愤怒地警告各级领导:有的人活得不耐烦了,竟敢官僚主义!官僚主义者,不管轻与重,都是与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的。共产党的各级官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躬身为民服务而不打任何折扣,不带任何矫饰,不含任何水分。一旦官僚主义的死灰在共产党人身上复燃,共产党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当官的人越不像官而像普通人,他才是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官员;当官的人越像当官的,他就严重地脱离了人民甚至背离了人民而成为人民的老爷。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它既无私产,也无私利,有的只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事情。随着新中国成立已久,共产党的领导权越来越巩固,腐朽没落的官僚主义思想及行为就不可避免地沉渣泛起,甚至泛滥成灾。这是始终具有人民情怀的毛泽东所极不愿意看到的。他说自己不搞官僚主义,就意味着党内有人搞官僚主义;他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党内人士都与他心同此愿。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虚心学习,不分高下,实事求是地做工作、做学问是他一生的根本特质,并一以贯之,从未变更。为了求一句记忆不清的古诗句,他既虚心讨教自己的秘书胡乔木,又通过胡乔木讨教有关的专家。为了了解人民公社大食堂存在的弊端,他亲自分派身边工作人员一一回到家乡,亲自看亲自问亲自观察,谈后如实汇报自己的见闻感受,不需夹杂任何水分。为了把即将要公布于世的任何文件与文章做到严密科学,他不止一次亲自审稿、修正并反复与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商议。七千人大会报告呈送到他面前时,他把握得准的就定论,把握不准的就不发表任何意见,以待把握准确之后再定论。民主商讨、不耻下问、不独断专行,是他最本色的施政手段。在国际国内大事上,他胸怀宽阔,极目环宇,大气磅礴;而在微小事情上,他又事无巨细,明察秋毫。身边的卫士生病了,他亲自写信过问,并建议他能延长休息治疗时间;犯过错误而闲置的人员,他会亲自过问并建议适当恢复他们的工作;有些犯错人员甚至包括个别投敌叛国人员,只要能彻底悔过,他也建议在生活上给他们一条出路,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毛泽东的本色做人,自古至今,极其罕见。尤其作为最高领导者,他敢于把自己的一声撕开让世人褒贬。他说要写一本书,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都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来评价。这是何等宽广无私又无畏的胸怀,这是何等问心无愧的坦然与淡定,这是何等的坦率磊落与光明。只有那些平生不做亏心事的人,才能死后仰脸对青天。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独步天下而于他的国家、人民、事业问心无愧的旷世伟人,就是这样一个独具人格魅力的伟大而又平凡的一代贤哲与大佛。
三大愿望即像是一个普通学人最具才情最为真实的内心世界表白,也是一代伟人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卸下身上重担过一种返归自我返归常俗生活的隐隐渴望。可谁都知道,历史是不容假设也不能假设的。设若当初他培养的接班人们,能够沿着既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走下去,毛泽东一定会如他所愿地离开领导岗位实现自己的夙愿,这对国家民族尤其对毛泽东个人的生命与事业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真能那样的话,毛泽东也不用在年迈之时殚精竭虑,身心俱惫,过早仙逝。三大愿望的实现,更能够给后人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只可惜,他苦心培养的众多接班人,几乎没有一个能理解他的思想与情怀,按照他指定的正确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们大都是在他还健在的时候,就或明或暗地就背离了他所开创的正确道路,做起了背离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他对前苏联“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准确预见,二十多年前就已经神奇的兑现了;他对自己身后中国社会的走向的预见,也令人遗憾而痛心地出现了。他晚年写给周恩来的那首满怀悲催与担忧的词,就充分流露了他烈士暮年的隐忧与无奈:“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诸东流?”
多情多姿的毛泽东,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才华横溢的毛泽东,料事如神的毛泽东,本色纯正的毛泽东,洞悉未来的毛泽东,爱民情切的毛泽东,他蕴含的智慧与才华,既可成为成就卓著堪为大师的一流学者,也可成为古今罕与其媲美的一流政治家、军事家。可多灾多难的祖国,使他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后者,无奈遗憾地舍弃了前者。当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对老朋友斯诺说,别人加给我的那四个头衔太讨嫌,到了只能剩下一个,那就是导师。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老师嘛!
我们坚信:毛泽东,将会以他的深邃思想和不朽业绩,永远指引激励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一路向前,直至没有仇杀,没有贵贱,没有压迫的大同世界!
2015.8.21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