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按】“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为国舍命,日月同光……”68年前的今天,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28载的短暂生命演绎了一部壮丽辉煌的传奇,中华民族英雄谱上从此添加了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顽石今天发出7年前看电视剧《毛岸英》时写下的观后感《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以纪念为保家卫国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的民族英雄毛岸英!
谁让你是毛泽东儿子
——电视剧《毛岸英》观后感
前几个晚上,我一直泡在网上看电视剧《毛岸英》,很多时候,我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有时竟至于忍不住嚎啕失声。看完有两天了,心情基本恢复了平静,感觉应该写点什么,可万绪千头,竟不知从何入手。
我没有能力评价《毛岸英》是不是最好的电视剧,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迄今最让我感动的一部电视剧。
感动我,首先是因为“真”。
电视剧是根据刘思齐(毛岸英妻子,后改名刘松林)的回忆录编剧拍摄而成,拍摄之前,导演刘毅然和80高龄的思齐大姐整整谈了10天。毛岸英的生活经历当然为刘思齐所熟知,不曾共同经历的那些岁月,有毛岸英自己在思齐面前的回忆和他的日记,抗美援朝那一段,有和毛岸英出生入死的战友赵南起上将(健在)等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所以该剧虽有艺术创造,但忠实于历史,最真实地反映了毛岸英富于传奇色彩的成长历程,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第一家庭成员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风貌,最真实地勾画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这条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平坦开阔,而是充满了崎岖艰险。毛岸英经历了一般人没有经历过的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生离死别,最终血洒疆场。他的那些非常人所能忍受的遭遇,无不让我扼腕叹息,唏嘘不已。为了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有时是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毛泽东四处奔波,杨开慧也带着毛岸英兄弟随着毛泽东辗转流离,长沙、上海、广州、武汉、韶山,一个窝还没捂热,就又行色匆匆搬到了另外的地方,“就是不停地搬家”因此成为毛岸英幼年时最深刻的记忆。8岁的时候,他和母亲一起被捕,身陷囹圄,亲眼目睹了母亲惨遭酷刑却坚贞不屈的刚烈,亲眼看到了母亲微笑着被押赴刑场英勇就义的英姿,这是怎样的人间惨剧!而这一切还只是岸英坎坷而又壮丽的人生的开始!9岁的毛岸英带着两个弟弟到了上海,在过了两年相对平静的生活之后,由于叛徒出卖,上海的共产党机关被迫迁往江西,毛岸英兄弟从此流落街头。卖报纸、擦皮鞋、捡烟头、推板车甚至要饭,挨饿受冻,遭人毒打,这个幼稚的心灵承受了世间的一切苦难,岸青就是在流浪中被人打伤了大脑,以致影响终生,一代音乐天才因此夭折……
直到此刻,上海街头那双相依为命饱受欺凌的小兄弟的身影,那昂起的异常倔强的小头颅,那充满了渴望的不屈的清亮眸子,都一直在我眼前清晰地晃动……我仍然止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后来,14岁的毛岸英带着弟弟远赴苏联学习、生活,期间还参加了苏联红军,远征东欧。10年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阔别18年的父亲身边。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他没有享受到苏联留学归来人员的特殊待遇,他更没有将二战凯旋的功臣作为炫耀的资本,甚至还来不及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就一头扎进了农村田头——劳动大学,成为了一名货真价实的陕北农民。后来又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共产党刚刚进驻北京的时候,毛岸英甚至成为了一名排雷队员,他和战友们用忠诚也用生命换取了开国前夜北京的安宁。当美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岸英第一个报名上前线,他因此成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
28个短暂的春秋,却书写了一部绝世传奇。而电视剧《毛岸英》正是这部伟大传奇的真实缩影。任何艺术作品,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毛岸英》感动了亿万观众首先是因为它的“真”。
感动我,更是因为爱。
《毛岸英》是一曲爱的颂歌。在我的想象中,成年的毛岸英应该是沉默少言、郁郁寡欢的样子,因为他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可是电视上的毛岸英阳光灿烂、英气勃勃,是那样的明媚与开朗,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在网上又看了《毛岸英》首发式的视频,思齐大姐回答主持人说,她非常满意岸英这个形象。谁能比思齐大姐更了解毛岸英呢?于是,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毛岸英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为什么苦难不曾写上岸英的眉宇?当我把整个电视剧看完,我也寻到了答案,那就是因为爱。是爱驱散了岸英心头的乌云,是爱让他透射出迷人的光彩,是爱让他一次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是爱让他完成了最终的涅槃。
岸英8岁失去了母亲,但她从来没有失去母爱。杨开慧,这位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的厚爱、对丈夫的挚爱、对祖国对民族的忠爱一直深深的烙印在岸英的脑海中,从来没有因为岁月流逝而消退,这种特殊而崇高的母爱支撑着小小岸英的信念大厦,使他历尽千难万险仍然能笑对人生。毛岸英不幸失去了一个母亲,但他也获得了多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至真至纯的关爱。这些人有他们家曾经的保姆——正直善良的孙嫂,有教给他知识启迪他智慧关注他成长的苏联老师,有经历坎坷乐观开朗的传奇革命女性帅孟奇,有和毛家有着相似经历的革命先烈遗孀张文秋(刘思齐母亲),有朝鲜山村里那个敦厚朴实的阿妈尼,这些或伟大或平凡的女性都把岸英当成了自己最亲的儿子,岸英也把她们当成了最爱的妈妈。母爱,给了岸英巨大的动力。
如山的父爱,塑造了毛岸英伟大的人格。28年的时光里,岸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极少极少,有18年完全没有见过面,另外的10年,他们父子也没有几天是在一起的。因为毛泽东的家,既不只是韶山冲的那几间土砖房,也不仅是长沙板仓杨家的那个小院落,而是整个华夏大地,他怎么会有太多的时间来陪伴妻儿享受常人可以随意挥霍的那种天伦之乐呢?而毛泽东对儿子的要求又苛刻得近乎残酷。可以这么说,毛岸英是这个世界上享受父爱最少的儿子。但正是毛泽东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泰山那般峻拔的人格、大海一样辽阔的胸怀,让岸英从小耳濡目染,逐渐养成了淳朴的性格、正直的品行、无私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岸英获得了这个世界上最博大的父爱。
夫妻的情爱,给毛岸英短暂的人生增添了别样的光彩。毛岸英和刘思齐,从相识、相知、相爱、相伴到最终天人永隔,总共也不过四年时间,结为夫妻的一年里,思齐在学校读书,毛岸英有时在工厂上班,有时担任翻译还要到处出差,实际相守的日子加起来恐怕不足一个月。不是毛岸英不懂爱,不是他不眷恋娇美的妻子。片刻的相聚,小夫妻是那样的恩恩爱爱,分别的时光,彼此又是那样刻骨铭心的思念。岸英带着对爱妻的不舍,忙碌在工厂和战场。每每看到,夜阑人静的时候,岸英拿着从思齐头上剪下来的那条长辫子贴在心口唇间,我就禁不住热泪盈眶……但是,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就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只管和妻子相守相依。毛岸英爱妻子,更爱这个国家和人民,他要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他瞒着妻子奔赴战场,义无反顾。当赶到医院和生病住院的妻子告别的刹那,岸英紧紧地拥抱着妻子,松开,又抱紧,如是者三次,离开的时候,一步三回头……这样的情景,纵是铁石心肠也当被融化啊,岸英当时难道已经意识到这是最后的诀别么?写到这里,我已然痛哭失声,不能自已……
还有,岸英兄弟相依为命20多年,彼此间形成的那份异于常人的关爱;岸英和他的同事、战友之间纯洁的友爱,无不让我动容。
我久久的、久久的沐浴在爱的光辉里……这种爱,既是人伦之爱,更是毛泽东、杨开慧、毛岸英、刘思齐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正是这种大爱,才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感动我,还因为剧情和现实的巨大反差。
毛泽东经常对岸英说:“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确享受到了别人无法享受的特殊待遇。比如,因为有一个革命家的父亲,8岁的岸英就随母亲蹲了大狱;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得隐姓埋名甚至流落上海街头多年;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就不能和别的留苏归国人员一样吃中灶(一般干部待遇),而只能和普通战士一样吃大灶;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所以在刘思齐还差两个月到结婚年龄的时候决不能结婚;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有机会最先知道抗美援朝的消息而成为第一个报名的志愿军战士,最终血洒疆场;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只能安葬在朝鲜而不能运回国内……在披露的史实里,除毛泽东外,还没有听说有哪一个高级领导人把儿子也送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周恩来和彭德怀没有儿女,如果有的话,我想他们或许会有这样的胸怀,其余呢?要知道,当时有些领导可是儿女成群啊。
毛岸英也常常会说:“谁让我是毛泽东的儿子!”这句话和“我爸是李刚!”从表面上看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爸爸。但是这两句话的内涵却有着天壤之别。“谁让我是毛泽东的儿子”传达的是:做毛泽东的儿子,那就必须遍尝人间苦难;就一定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意味着比一般人要更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比别人更突出的成绩;就表明只有奉献,不能索取;就昭示,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我爸是李刚”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我爸是李刚,所以我可以穷奢极欲,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我可以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我可以无拘无束,目空一切,草菅人命……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谁让我是毛泽东的儿子”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才会让我感觉如此地震撼!
我忽然就理解了,《毛岸英》这部电视剧为何能感动那么多的人;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每天会有那么多的人朝圣般汇聚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我终于知道了,是哪些人在诋毁、污蔑毛泽东、毛岸英这样伟大的民族英雄。
“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这样的绝响回荡在历史的长空,响彻云霄,震人心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