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大家知道,经历十年的战争后,美国存在极限。”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没有军事干涉叙利亚内战所做的辩护。可以说,这已不是美国推行民主的最好时代,民意越来越反感政府在国外而非国内投入过多精力,但美国对缅甸尚有共识:它是一块鼓舞价值观又有现实利益的试验田。
4月15日,国内一家主流媒体的报道称,美国选择缅甸来研究“民主转型的挑战”这一主题自然有深刻的原因。缅甸曾经逼近成功,凭借矿产、木材、油气等丰富资源,20世纪50年代一度跻身东南亚最富有国家之列。而后军政府独裁和武装冲突葬送了战后发展的黄金机会,今天缅甸在东南亚人均GDP排名中垫底。
这迫使缅甸当局进行变革。2010年,缅甸军政府决定实行总统制,军方出身的吴登盛担任首任总统。吴登盛一改过去保守的做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迅速升温。2012年年初,美缅关系正常化,美国解除了针对缅甸的大部分制裁。同年11月,奥巴马总统正式访问缅甸,成为第一位访问缅甸的在职美国总统。
缅甸大幅的政治生态转变使一些人相信,如果缅甸继续执行当前的改革日程,它将很快成为一个西式民主国家。这是美国十分愿意看到的。美国乐此不疲地从转型国家内部发掘出与美国具有同等价值观的人,武装他们,赋予他们力量。
美国的想法是,或许不能左右他国的发展方向,但通过这些人的力量,可以让这些国家的发展轨迹与美国利益在最大程度上重合。美国的这些现实手段,在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一篇论文中得以理论化体现。托马斯·凯罗瑟斯写道,美国要想在一个国家推进民主,有三个基本手段:
一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手段,批评让民主倒退的独裁者,赞扬对民主积极的领导者,通过建立、提升或中止双边关系以示奖惩;二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经济手段,你不民主我即制裁,你搞民主改革,我就减免制裁,加以贸易和金融政策优惠;三是民主援助手段,将专项资金投入政府部门、半官方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等,用于促进非民主国家发生改革,帮助转型国家深化改革。
当然,美国不愿意使用与中国相同的经济手段,因为美国用熟了民主和军事两个大棒。在中国逐渐施加影响的中东、北非,美国现在使用的是民主大棒狂掀民主风暴,使利比亚、埃及、叙利亚陷入动荡和战乱。但这对中国目前尚且弱小的军事远程投送能力来讲未免过早。真正让美国引起重视的还是中国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日益加深的影响力。
在美国积极努力同缅甸接触之后,吴登盛政权也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缅甸并不依赖中国。这显示缅甸政府希望同其他大国发展关系,而不要如此依赖中国。在地缘战略层面上,“缅甸不再依赖中国”可能意味着中国苦心经营多年的缅甸通道即将被美国封堵,而且这也是中国在西南方向的一条重要的战略通道。
客观地说,由于国际政治生态的变化,中国已失去了许多真正的朋友。目前,中国真正能够称得上真朋友的,就是身边的三颗小卫星:朝鲜、缅甸和巴基斯坦,或者说这是中国“后院”的三个支撑点。但是,美国现在要摘走中国的三颗小卫星之一的缅甸,进一步分析,它要掰断中国仅剩下三个支撑点中的一个支点。
观察家们把缅甸称之为中国的“后院”是有道理的。过去,在美国制裁缅甸时,中国起到了缅甸监护人的作用,一直是缅甸的绝对盟主。然而,今非昔比。美国在其“重返亚洲”战略中急于在东南亚所谓“中国后院”中找到一个新的立足点。美国“拉拢缅甸”的战略中,就包含了这层意思。
这印证了一句话,美国正在从中国的“后院”下手,将缅甸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通过拉拢缅甸,可以将其作为“重返亚洲”这一核心外交战略中的一部分,和中国展开影响力竞争。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斗志高昂地宣布美国在中国“后院”大展拳脚,并将中国“关进盒子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