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防外交

俄气东来:公知造谣破坏中俄天然气合同

徐达内 · 2014-05-23 · 来源:ft中文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公知见中俄天然气合同终于要谈下来,就又开始造谣。

  如果不是那份延宕十余年的天然气合同在最后关头得以签订,习近平有关“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的安全观论述应该还能在各大门户首页顶端多停留一会儿。

  昨天傍晚17时许,凤凰网率先以标注外媒信源的方式发布头条新闻《路透:中俄签订天然气协议》,并图解“马拉松式谈判”。随着新华社稍后以简讯确认“中俄签署两项重要能源合作协议”,这一消息迅速成为互联网热点。

  本来,中国人还正在讨论一条由环球网编译的《中石油谈中俄天然气合作:不会签,一直在亏钱》,这则编译自英国金融时报早间版本的稿件引述中石油发言人的说法,声称“目前进口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背离。我们进口天然气一直在亏钱,不能再亏了。”

  然而,始料未及的大逆转此时出现。

  于是,在播放了习近平主持亚信峰会并发表讲话的将近9分钟报道后,央视《新闻联播》加入《习近平和普京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签署》的现场画面,辅以源自新华社的解说词:“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根据这份通稿,“合同约定,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是在中俄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推动下,在两国政府直接指导和参与下,在双方企业长期共同努力下实现的,是中俄加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互信互利原则。双方将共同努力,落实相关工作,确保项目圆满实施”。

  作为受权发布的权威信源,此时的新华社还需要向中国媒体传达通知,撤消其在17时许先行播发的《中俄天然气谈判”马拉松”未达终点,进口气价是关键》。

  这不,连在这种事关国家大计的话题上最有发言权的中南海喉舌都踏了个空。

  至于@财经网,就更只有在微博上连冒冷汗的份了。向全中国通报戏剧性逆转的同时,这些市场化媒体汇同民间意见领袖,开始追问核心问题——什么价钱?

  新华社到现在也没说,但这不妨碍围观者迅速拿出计算器。由于@财联社等新兴财经媒体此时已经编译发布“中俄期限30年天然气供应协议总价值4000亿美元”的说法,再结合“每年38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新浪财经、@21世纪网纷纷奉上每千立米350美元或者折算为每立方米2.19元人民币的推算答案,代替了俄方公司Gazprom首席执行官口中的“商业机密”,在中国互联网上四处流传。

  那么,这个价格究竟是高还是低?财经网18时许用一则《俄向中国出售天然气约350美元/千立方米,与欧洲接近不如中亚划算》,不动声色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亚天然气与俄罗斯相比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据报道,中国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均价在200美元左右。”

  然而,这个“不如中亚划算”的说法迅速遭致反驳。@辟谣与真相、@李牧等当即找来海关数据,证明2013年新疆口岸进口土库曼天然气的平均价格达到每千立方354美元。@点子正、@摩罗空间、@王小东等则据此怒斥:“公知见中俄天然气合同终于要谈下来,就又开始造谣!上届政府拿巨额外汇买美国白条,白送3760亿美元给两房!却因价格问题而与俄十年谈不拢合同!今天见终于要签约了,公知们急了!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却在扯价格的事!这说明公知始终是美国的狗!”

  相对而言,由新浪推算出的“俄供应中国气价可能略低于对欧价格”一说,确无太多争执。

  依据每千立方米350美元,华尔街见闻已经在昨晚20时许宣布“中国赢得了这场价格战”:“俄罗斯向欧盟的售价约为2.3元/立方米(约为369美元/千立方米),俄方不愿意低于这一价格卖给中国天然气;而中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在2.2元/立方米(约353美元/千立方米),中国也不愿意高于这一价格。当前上海民用天然气的价格接近400美元/千立方米(2.50元/立方米)。由此可见,中国与Gazprom的角力应该是中方赢了价格战,且合同达成的价格落在中方预期价格的下限。但这只是粗略简单的计算,这个价格很有可能是一个公式,包含了通胀、成本在内的多重变量。”

  “讨价还价”的气氛,部分延续到了今晨。

  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以几近一致的头版安排,用绝大部分篇幅通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的讲话以及上海宣言,而将“习近平和普京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签署”的统一标题置于下方时,几家中国最有政经情怀的市场化纸媒还是选择了《中俄签30年天然气供应协议》作为头条新闻。

  新京报提笔便言合同价格“或在中俄报价之间”:“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透露,合同总价值为4000亿美元,是俄气公司历史上的最大一单,‘没有和任何公司签过这么大的单子’……尽管此前双方对在普京访华期间签署这一协议比较乐观,但在20日习近平与普京会晤时,双方并未提及这一协议。据俄媒报道,两家公司近两天来一直在谈判,协议‘是在中国时间(21日)早晨四点钟才明朗的’,俄气总裁米勒透露。由于天然气合约价格是商业秘密,因此没对外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研究员孙永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据他了解,俄罗斯最后提出的价格是388美元/千立方米,而中方的建议是380美元/千立方米,最终价格可能居于两者之间。”

  不过,在补充说明时,新京报似乎是采信了财经网昨晚提供的说法:“这样的价格和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价格持平。但中国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均价则在200美元左右。孙永祥认为两者不可比较,因为在土库曼斯坦,中国前期投入了很多。而且东线自然环境严酷,输送成本也相对高一些。”

  像是投桃报李或者引以助阵,今晨的财经网汇同新浪腾讯将新京报这篇报道奉为首页头条,网易更从中摘出“价格未公开”作为标题。与之相对,是第一财经日报被21世纪网当作了更加准确的信源,尽管文中同样说明了“气价高于中亚国家”:“如果俄方每年都能保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折算后的气价应为350美元/千立方米,这高于中国从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后者约为320美元/千立方米。”

  由经济参考报引自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晓坤的数据,则得搜狐重点展示:“预计双方协议的管道气价格在1.9-2.4元/立方米附近,跟全国的民用气价格领域相比,价格存在倒挂现象,整体上会对中国天然气成本进行拉高。””

  “一个是潜力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市场,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之一,看似本该最有动力合作的双方,为何谈判如此艰难?”——和诸多同行一样,在感慨“十年博弈终成正果”之际,每日经济新闻也在回顾“谈判分歧主要是价格”:“早在上个月,中国经济导报引用中石油海外开发公司相关人士的话称,‘俄方的报价是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我方的报价是每单位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是目前中俄天然气谈判唯一的分歧。’报道还称,普氏能源做过测算,目前上海市普通居民的天然气零售价格已上调至近15美元/百万英热,如果从中国东北向上海输送天然气的成本为4美元,那么中国已经准备好接受11美元的到岸价格。这个价格显然已经很接近俄方的报价。而对于俄方来说,12美元/百万英热也并非价格底线。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亨德森在今年1月份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欧洲客户的供应价格已降至11美元/百万英热,希望通过价格折扣应对挪威等国的竞争。这个价格也与中方能接受的底线不谋而合。据公开资料显示,中俄双方在价格上拉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定价方式,俄罗斯期望天然气价格与原油挂钩,中方则希望与北美天然气现货期货等挂钩。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天然气进口价格一直高于国内销售价格,进口天然气业务价格倒挂,导致相关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按照这篇《中俄签天然气大单,将平衡全国供气格局》所言,“俄方可能做出了让步”:“截至记者发稿,官方仍未公布中俄双方在天然气价格方面最终的谈判结果。但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必定是俄方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让步。‘经过十年间国际政治、经济多方的复杂变换,尤其是中方自身在天然气能源勘探、规模使用以及进口的多元化的努力,已经越来越使得中方在这场旷日拉锯战中渐获主动权。’上述油气市场人士强调。同时,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2013年度报告披露的数据,2013年,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其中管输天然气和LNG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随着进口天然气的逐年加大,议价权也必将进一步加强。多数业内人士指出,受制于乌克兰事件,俄罗斯欧盟天然气合作正深度受阻,‘2013年整个欧洲的天然气消费量约为5343亿立方米,俄罗斯供应比例约占30%。目前,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主要包括四条线路,按照管道设计能力,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管输量约占俄罗斯出口欧洲总量的60%。’王晓坤分析,急于将天然气出口从欧洲转向亚太地区的俄罗斯,也可能不得不对中方进一步作出让步。”

  可是,以“协议最终成交价为350美元/千立方米”为据,腾讯首页专题却说“中方的让步显然更大”、“本次协议签署形式大于内容”:“目前北美页岩气产量大幅上升,价格仅为Gazprom供气成本的三分之一。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在欧洲市场遭遇冲击,俄罗斯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趋于弱化,此次选择与中国合作,更像是将重心东移寻求盟友的信号。”

  作为协议签署地本埠媒体,新闻晨报今天也在解答“谈判‘破冰’为何是在现在”。所引解读源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前晚央视《新闻1+1》中的论述:“俄罗斯和美国、欧洲发生了激烈的博弈,它需要找到一个政治上更加强硬、更加坚强的伙伴。经济上来讲,现在欧洲因为乌克兰的问题要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所谓的制裁最重要的就是集中在油气领域,所以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市场急切地需要多元化,这就更需要一个像中国这样大的稳定的市场,所以我觉得政治上和经济上应该都到时候了。”

  那么,回到合同价格上,究竟谁是赢家?这家上海媒体由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这样回答:“我觉得要充分相信谈判人员和企业,在商言商,都等了十几年,谁都不会干亏本的买卖。”

  与此同时,环球时报则宣布,“中俄天然气价格必然是双赢的”。

  面对这份“不仅可能是中石油签署的最大金额合同,而且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签署的最大单笔合同”,胡锡进团队引述俄罗斯之声报道,声称“北京与莫斯科为了喜结天然气良缘都做了让步”:“俄方推出为输往中国的天然气取消开采税,而中方则宣布准备取消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税。而且这份协议还是一份全新的包括天然气开采和运输设施的合同,涉及中国投资参与气田开采。为了实现东线供气,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建设管道和泵站,这些都会体现在协议中。”

  封面稿件中,这份人民日报子报甚至用上了颇具浪漫色彩的笔触:“从2004年中俄双方开始研讨天然气合作计划,这项谈判历时10年之久的协议在‘5.20表白日’后一天公布,成为‘中俄蜜月’的最佳‘证婚词’。对于这份‘世纪合同’,美联社称,这被视作普京在受到西方外交和金融孤立后获得中国的鼎力支持。而未来俄罗斯必将更加‘向东看’,也使欧洲担心自己的‘能源安全’……更令西方担忧的是,拥有大量能源的俄罗斯与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的结合,将‘可能形成新的东方’。韩民族新闻称,随着中俄两国持续10多年的天然气谈判结束,两国对外显示了名副其实的新型大国伙伴关系。中俄联合海上军事演习以及发表包含有不干涉内政内容的共同声明,实际上是发出共同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干涉的明确信号。”

  社评则进一步阐明其总编辑胡锡进昨晚发表的微博观点:“两国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俄罗斯卖给中国天然气的价格,这是两国舆论最关心的合同细节,但两国政府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宣扬这个价格的‘贵’或‘便宜’都会让一方舆论满意,另一方不开心,而保持模糊性最有利于让最终签约这件大好事保持好的社会效果……中俄利用普京访华的很短时间,给双方天然气合作画上‘完美句号’,这展示了双方推进彼此战略合作平稳前行的能力。两国经济合作同时伴随了利益博弈,两国的政治关系现状帮助这种博弈更趋理性,而不是刺激它变得肆无忌惮。对于外部世界,中俄实现天然气合作将产生链式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增加了中俄两大国外交及经济合作其他关键方向的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亚太地缘政治的进一步均衡。西方对中俄21日签约的意外,尤其是舆论对日本‘备感挫折’的分析,是效力的快速反应。但预计中国将保持一如既往的克制,不会愿意展示合同对于任何第三国的意义。这种额外的东西,还是让各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别开生面的赞扬,还来自成都商报今晨所刊《中俄“十年磨一单”的经济理性值得赞赏》:“对中俄两国而言,能源合作的动力与压力兼备。从2009年开始,美国天然气产量连年超越俄罗斯,居世界第一。俄罗斯不仅产量低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价格不具竞争力,且乌克兰等主要运输管道地缘形势恶化。受益于页岩气革命,美国天然气价格从2008年每百万英热单位接近9美元下滑到过去5年平均的3.2美元,即使未来调高价格也依然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希望借助低价环境签订协议,而俄罗斯希望达到与出口欧洲持平甚至更高的价格。至于贷款、管道资金等各方面,无不需要艰苦的拉锯战。对于中俄而言,财经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存在着浩大的合作空间。以理智而清醒的头脑梳理贸易的每一项细节,以最大的诚信遵守协议,更显得至关重要。与其投机追逐短期的利益,不如为长远合作留出足够空间。细致的谈判绝不会损害既有的情谊,双方的经济理性值得称道。中国着眼于全球经济布局,从交易理性出发,是几十年市场经济取得的观念进步。而中俄达成天然气协议,对双方都有利。”

  这种“此一时彼一时”的国际环境分析,也出现在北京青年报所刊《中俄能源合作开拓新局,世界经济政治加速变革》中:“俄罗斯大幅度提高向中国供气水平,绝非一时冲动,但又受当前事态所激。这些年来,欧洲一直是俄罗斯油气的最大买家,俄罗斯从中获得了最大的能源商业利益,但也给自己的行动自由带来极大困扰……最近的事件就是不断恶化的乌克兰局势,这是由美国和欧洲共同导演,一下子将俄罗斯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也空前激发了俄罗斯加速调整能源出口方向的危机感。能源合作是中俄形成‘准盟友’关系的突破口,一个是急需购进能源的国家,一个是急需卖出能源的国家,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两国达成时间如此之长、数额如此之大的天然气买卖协议,其影响和意义已不只在商业层面,而必将逐渐分解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国际能源贸易的主导权,改变全球能源交易地图,连带引发世界地缘政治的改变。”

  并且,与微博上的左派意见领袖@尹国明所见略同,程亚文还得以在此宣布自己的重大发现:“中俄此次达成的能源协议,在两个方面都令人瞩目:其一就是数量巨大,另一个不太为人所提及的是,两国可能开创能源交易的新模式,具体说就是绕开美元……由于俄美已因乌克兰事态而陷入准冷战状态,未来若干年份俄与西方关系都不可能有大的改善,俄罗斯退出美元机制的决心,极为坚定。这也促使俄罗斯积极推动形成一个以金砖国家为主的新经济世界,以替代传统世界经济的主导机制七国集团。一旦中俄能源贸易转向以卢布和人民币为结算单位,世界经济、政治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刻。它极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鼓励更多早就对美元担惊受怕、欲去之而后快的国家,也大胆在国际能源交易中不再使用美元。由于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费,都已转向亚洲,当亚洲两翼的国家,借由诸如亚信峰会这样的机制,逐渐形成能源联盟并在能源交易中改用其他货币形式时,其后继影响首先是在能源领域,全球能源贸易地图将改写,围绕能源的地缘政治面貌也将改变。其次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将全面进入去美元化进程,美元霸权未来将逐渐失去支撑,美国掌控全球经济、政治事务的能力,将受到更大挑战。未来若干年内,如果这一切成真,美国将会为当前的乌克兰和东亚的鲁莽冒进而后悔……即使在冷战时期,美苏处于极度对立的状态下,这种状况都未曾出现过。美国很可能要为自己的战略短视付出代价。”

  其实,在被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多数媒体允许引作主要素材的新华社稿件中,也曾言及此间大势:“中俄天然气合作的探讨启动于上世纪末我国天然气市场刚刚发展之际,历经十余年之久。管线的走向、资源的落实、乃至价格如何确定,都成为谈判的焦点。期间,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不断变化,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变革,中俄两国内外部因素均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然,中共喉舌无需在此把话说得太直白,代之以引述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等学者说法,就事论事开谈“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影响”:“这条管线的落实,将使我国天然气市场与欧洲市场连接。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市场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每年380亿方进口天然气资源将进一步满足我国对于清洁资源的渴求。此次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并将通过管道联网,平衡全国供气格局……这条管线的建成,将加快全国基础性骨干管网的建成,并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民生就业和经济发展。”

  那么,这份协议可否让中石油实现“不能再亏了”?21世纪经济报道把今晨解读重点放在了《俄气东来,中石油呼吁推进气价改制》上:“‘虽然谈判成功,但是国内气价必须尽快实现市场化定价,否则我们天然气板块的亏损将在以往基础上大幅攀升’,有中石油总部人士坦言……‘虽然目前气价与我们的期望值350美元/千立方米(约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或2.2元人民币/立方米)接近,但是俄方坚持了与油价挂钩的原则,因此未来的供应价格仍很难确定’……有业内专家坦言,俄气350美元/千立方米(约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报价事实上并不算高,3月中国天然气到岸均价已达到14.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即便美国页岩气经液化、海运及再气化后,抵达中国的到岸价也达到了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其实居民用气的阶梯气价模式也将展开,因此只要气价改革正式施行,俄天然气就有利润空间。’上述中石油人士说。他认为,气价调整不但有利于国内市场的迅速扩大,而且阶梯气价(苏州、浙江等地模式)有利于调整天然气用户的消费模式,为中国天然气市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在首页头条报道《中俄天然气谈判修成正果》中,财新网也谈起“石油进口和销售天然气的价格一直倒挂”以及”外部环境的悄然变化令俄罗斯不得不为天然气寻找除了欧洲以外的出路”、“中国在中俄天然气谈判中更加从容”,并由中海油能源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发表《没有俄罗斯,中国也不会“缺气”》之论。

  只不过,作为这家媒体的总编辑,王烁还是延续了昨日在《大赢家普京》中对“中国本来有理由更从容”的叹息:“事已至此,希望中国最终总账算得过,吃点亏也可以,不要赌上国运……中俄接近本身的利弊明白可见,不是秘密,而中国转向俄罗斯,更折射出中国决策精英们对于中美关系走向的悲观预期,足以令人忧虑。”

  至于微博微信上那些奚落中共与“邪恶极权”交友,或者嘲讽“没有办法和亲,只好纳贡”的声音,仍在此起彼伏。对俄罗斯“背信弃义”的回顾,则从这份从江泽民时代延宕至今的合同中一路延展,直至担心普京来日“像1959年那样突然撕毁合同”。用来嘲讽中国主政者的刻薄对话台词也已被创作出来:““哥,一起军演吧?”“气价怎么定?另外,要叫爹”“爹,一家人,气价便宜点吧”“要不要一起军演吓唬别人了?”“爹,价格你说了算”。

  @罗昌平换了种讲法:“那份长达三十年的天然气合约,贵是很贵,但相当于本朝买下的一份外行性保险。尽管保险公司可能毁约,或者破产,但于当家者而言是必须要走的一着损棋。外部不确定因素可以通过高成本利益交换缓解,内部抗争力量又止步于萌芽状态,似乎一切都在控制之中。这时候,国家利益有了更好的诠释。”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3.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