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称,受攻击是国家强大的“副产品”。图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诺兰德(资料图)。
最近,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日纠纷、越南反华骚乱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在升温。为此,《环球时报》记者专访了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马库斯·诺兰德。他认为,遭遇攻击是国力强大的“副产品”,中国要在心理上适应这样的变化。此外,亚洲目前还没有整体实力明显遥遥领先的“大哥”,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要做“亚洲英雄”都不容易。
中国在“重回几百年前的盛世”
环球时报: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不久前曾表态说,亚太再平衡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方略。他还表示,若中国希望美国调整这一战略,应该对朝鲜施压要求其放弃核武,您怎么看他这一说法?再平衡战略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什么?
诺兰德:美国是一个全球性大国,美国的国家利益从全球布局。过去20年,亚洲一直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美国却被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纠缠”。从大战略上讲,美国应当“重返亚太”,或者更恰当地说,实现美国全球利益重点的重新布局,实现“战略再平衡”。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想要控制与遏制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是困难的。遏制德国和日本的崛起曾经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决策者并不希望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美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在经济领域,可以共同推进“自由投资区域”合作;在安全领域,可以推进“中美反恐情报交换”合作;在公共卫生领域,可以推进“防治全球性疾病”的公共健康合作。中美之间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
就中美经济合作的困难面而言,一些美国企业抱怨遭中国黑客“窃取信息”,一些中国企业则抱怨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政策不够透明。对于投资者而言,美国的地方政府是很有权力的,他们积极欢迎中国人前往美国做基础设施投资。此外,放松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方面也在进行调整。
环球时报:中美虽然有各种对话机制,但近些年中美的分歧突出表现在非中美双边具体事务上,比如南海、东海的岛屿主权争端,这说明了什么?从本质上看,是什么导致中美两大国在地区问题上的分歧开始增多?
诺兰德: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态势与位置是“重新回到几百年前的中国盛世”。中国上下都为国家的发展成绩感到骄傲与自豪,其中,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更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志。这些自豪的民族情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一段时间,中国人把这种情绪过度伸张了。
美国并不希望把中国排斥在国际体系之外,不想排斥中国,希望中国参与当今的国际体系。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美国希望进一步提高中国的优先地位,但欧洲方面不乐意。再比如,美国的美孚石油如果要在非洲加纳投资生产,中国的中海油、中石油如果也有兴趣投资生产,大家可以一起合作,一起做股东与合伙人,一起投资与管理这些国际项目,促进合作。
环球时报:对于越南反华事件中中国在越利益受到损害,您如何看待?
诺兰德:我完全理解中国的恼火,因为国家越强大,就越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不过,我个人看,这次越南发生的暴乱实质上不是针对中国的,而是越南新一代对越南政府的不满。虽然暴乱从一家中国店面发生,但随后很快蔓延,并不是只有中国企业受到攻击和影响。我个人希望,中国和越南不要因为这件事“动武”。
伴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伴随着中国的强大,可以预见,中国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都有可能在别国的领土上遭遇类似事情。美国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国际化进程中,遭遇了很多类似攻击。这是国力强大的“副产品”,中国要在心理上逐渐适应这样的变化。
美有意与朝签“互不侵犯和平协议”
环球时报:对于朝鲜发展核武器问题,美国方面除了现有制裁,好像没多少其他应对动作,情况是这样吗?
诺兰德:让朝鲜当局放弃发展核武器“非常有挑战性”。现实地看,限制与遏制朝鲜发展核武器是理性选择。就经济制裁手段而言,美国方面认为朝鲜经济实质上是依赖中国的,只有中国对朝鲜进行制裁才可能真正有效。这也是白宫对中国为什么不采取更加有效的经济制裁手段来解决朝鲜问题而感到困惑的方面。
美方现在可以提供给朝鲜的是,如果朝鲜愿意实现无核化,并为此参加无核化谈判,美国准备与朝鲜进行对话,还有意与朝方签署“互不侵犯和平协议”。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样的愿望很难得到实际推进。
环球时报:有一些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如果朝鲜半岛政治极端不稳定的情况发生,中美之间可能会发生战略冲突。他们为什么那样想?
诺兰德:我认为,中美之间不会因朝鲜政局变化而发生“武装冲突”。不过,这样的“担忧”本质上反映出“中美军方之间存在深深的相互不了解”。由于缺乏直接严肃的沟通与交流,两国军方对很多问题的认知与分歧是巨大的,这样的分歧会导致实际行动上的“误判”。比如,如果在亚洲某个国家与地区突然爆发类似“SARS”那样的流行性疾病,紧急需要军方用最快速度提供公共健康与物资救助,美国军方如果需要中国军方的务实合作,他们似乎并不知道应该给谁打电话。特别是在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地区安全危机方面,如果美国海军往某些方向移动,但并不是针对中国,或者美国发现中国军队在往某些方向移动,美国需要知道这些不是针对美国和韩国的,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中美中层军官之间进一步增进互信和加强沟通,而不是把军事对话与交流局限在最高层的政治方向阐述方面。
中日都不是“亚洲一哥”
环球时报:眼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受阻,一些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对中国经济的近期前景持负面预测,他们在担心什么?您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诺兰德:中国已经连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几十年,如今增速适当放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往前看,中国经济发展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颠簸”。我个人对10年与20年以后的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华尔街的一些对冲基金的工作是利用短期的“市场机会”,快进快出,会对一些“问题”反应过度,包括“看空中国”。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会导致中国经济崩溃,这很荒唐。就算一些银行与金融机构因房地产泡沫而倒闭,中国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政府随时有能力给中国的金融业“输血”与“再造”。“中国经济崩溃论”不靠谱。
环球时报:您觉得中国成功的民营企业是赴美挂牌上市好,还是在中国大陆上市好?各自的利弊和风险在哪里?
诺兰德:美国欢迎中国企业赴美公开上市。美国的股票市场依然值得中国优秀企业去上市与融资。中国一些企业遭遇过“卖空中国”的袭击,对此感到害怕。事实上,两年前发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部分中国企业“财务作假与不透明”造成的,并非针对中国企业整体,也并非针对中国政府。这点需要澄清。此外,看空与看多股票是美国股票市场的正常规则,如同汽车行驶有“双向道”,而不仅仅是“单向道”。
除了中国企业,很多美国企业在不同的时候,也会遭遇市场不同程度的看多与看空。中国的企业家需要熟悉和适应这样的文化。此外,中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都在迅速发展,中国可以上市的企业很多,中美证券交易所之间可以共存的空间很大,不存在实质性竞争。
环球时报:您对日本经济和“安倍经济学”有何评论?日本是美国心中的“亚洲一哥”吗?
诺兰德:客观讲,日本经济低迷已有十多年,日本人整体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并没有中国人那么乐观。“安倍经济学”本质上是三条:货币宽松政策;政府举债进行财政支出刺激;结构调整。目前,前两项给日本的GDP增长带来了成绩,但第三项没那么简单。美国方面希望安倍能走运,帮助日本恢复经济,但现在并没有十足把握。
往前看,作为世界GDP前三位的国家,美、中、日应当增进合作,安倍也应当少走“政治化”的发展路线,不要挑起中日之间的争论,不要让争议升级,要给政治争议降温。同时,中国要保持政治上的战略耐心,不要让中日关系恶化与升级。中日关系与中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关系有本质不同。中国的整体实力明显领先周边其他国家很多,但中日关系不是这样。目前看,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谁都不是“亚洲一哥”,亚洲还没有整体实力明显遥遥领先的“亚洲大哥”,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要做“亚洲英雄”都不容易。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