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强战时网络新闻舆论管控刍议
现代战争不仅仅是军事、政治仗,更是唇枪舌剑的舆论对攻,而且对舆论权的争夺已经走上前台贯穿全过程,战时政治工作夺取和控制舆论权,构建己优敌劣的舆论态势将是未来战争的必然选择。从近几场局部战争看,网络舆论战作为全新的作战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战效果与对网络新闻传播媒介的管控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如何对战时网络新闻舆论实施有效管控,力争为我所用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注重“首因效应”,实现全面压制与精确打击相结合
网络舆论战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军队为主体,并动员社会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传媒进行针对性信息渗透,从而影响公众信念、意见、情绪和态度,有效控制舆论态势,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对敌方形成舆论震慑,争取己方舆论强势的作战行动。
目前,网络新闻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传统媒体自办网站发布的消息;二是商业网站新闻频道发布的消息;三是部分网民个人发布的消息。从媒体管控难易程度看,三类新闻的管控难度依次递增,这就给战时网络新闻舆论管控带来严峻挑战。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使传媒进入了“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微传播时代,通过微传播平台,人人都可以是“信息源”。网络新闻进入“秒读阶段”,话语权和舆论主导权的竞争非常激烈。谁能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谁就能先入为主、争取主动;谁能最快速度设置议程,谁就能主导舆论,掌握话语权。
根据心理学“首因效应”原理,人们接受信息的先后顺序会对事物最终印象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首次接受的信息,对客体后来关于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先入为主、不易改变的持久性作用,比以后客体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体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加强战时网络新闻舆论管控要充分利用心理学这一原理,在强化受众“第一印象”上下功夫做文章,尤其要注重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实效性针对性,将“先声夺网”作为网络新闻舆论管控的重要手段,正确分析和科学预测网络舆情发展变化,对作战各阶段的重要行动、民众关注的重大军事事件以及可能被敌利用的敏感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的优势,及时、快捷、大量地发布舆论信息,多波次、高强度进行强化宣传,主动引导舆论,实现对敌方网络舆论的全面压制,牢牢控制战争的制舆论权。
与此同时,在保证先发制人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受众小众化的特点,实现网络舆论的全面压制与精确打击相结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博微信、手机等传播媒介,针对小众化受众实施信息“点对点”式的精确“轰炸”投放,达到战前扰乱敌军心民心,战中瓦解敌军心民心、说服劝降“软杀伤”的目的。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向伊拉克发动“电子邮件攻势”。伊拉克只有相当级别的人员才能访问互联网,而这些人正是美军攻击的重点目标。美军在搜寻到这些人的邮箱地址后向他们发送阿拉伯文电子邮件,呼吁伊拉克军方官员和民间领袖推翻萨达姆政权,敦促他们不再听从萨达姆的命令,诱导他们举报伊军藏匿地点。此外,还通过所掌握的伊拉克军人的电话号码,通过电话进行攻心宣传,涣散其军心、削弱其意志。
强化“议程设置”,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管控主导权
根据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和焦点。大众传媒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人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传媒给予强调得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就越高。
加强战时舆论管控要充分运用网络传媒的优势,强化“议程设置”,牢牢掌控网络舆论主导权,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战场效益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在现代战争中,官兵的士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依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具有传播快捷的优势,应当将其作为对敌精神打击的首选手段,通过投放大批量网络“舆论炸弹”,打击敌方士气、瓦解敌军意志。
在网络“议程设置”过程中,应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突出己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战斗力,有意将我方对敌重点打击目标进行及时跟踪报道,在第一时间把轰炸现场呈现给对方,甚至可以采取网上直播的方式呈现,用这种“指哪打哪”的方式展示我方攻无不克的强大战斗力,摧毁敌方抵抗意志。二是有意识地进行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不对称宣传,通过有选择性地己优敌劣对比,最大限度释放我威慑力,集中宣传敌军失败的战斗和部队起义、被俘人员等战果,营造我必胜、敌必败的舆论氛围,震慑和影响敌军士气。三是将素材重新“洗牌”,通过对战场新闻素材的取舍剪裁、整合配置、强调重复等方式,强化新闻素材某一方面的意义,甚至再生出新的意义,达到阐明己方观点、为战争服务的目的,进一步强化心理攻击和网络舆论导向。
在强化网络“议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注重战时对网络媒体的管控和引导,不能发出对己方作战行动不利的声音,这也是取得控制网络舆论权的重要手段。对网络舆论管控要软硬兼施,一方面实施硬管控,不仅运用法律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管控,还要设置专门机构强化行政控制,实时监控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净化网络信息流通,对图、文、声、像发稿权作出严格规定。另一方面,主动及时提供充足海量信息供网络媒体选择使用,让它们不由自主地大量采用官方发布的新闻,进而达到管控网络舆论的目的。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议程互动,探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协同传播机制。“意见领袖媒介”理论认为,不同媒介体系之间进行议程互动时,议程总是从权威性较强的媒介流向其他媒介。相比网络媒介,传统媒介以其高度的权威性、专业性和信息资源优势往往扮演着“意见领袖媒介”的角色,能够影响和主导舆论走向。因此,加强战时网络舆情管控,有必要建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同传播机制,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传播平台,设置微博、微信等账号,及时发布信息,在“微舆论场”主导“微话语权”,第一时间进行议程和内容上的互动,将“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高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营造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
加强网络舆情侦察,实现有效防护和快速反击
网络媒介的广泛运用,在拓展舆论领域的同时也放大了舆论阵地,出现了舆论阵地网络化态势,对网络舆论的控制权有分解的趋向。网络中信息传递流速快、传播主体受约束小,任何一件小事一旦进入公众视角,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大范围社会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声音在传播场域激荡,容易形成观点矛盾,造成视听混淆,难以达到传播效果。
这就需要在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物理安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敌网络舆论攻击和渗透的技术侦察,实现有效防护和快速反击。要建立侦搜敌方网络舆论攻击的信息系统,从敌方网络舆论攻击各要素入手进行分析监控,获取敌方网络舆论攻击信息及相关线索,获知敌方攻击目标和可能使用的手段。要利用专业工具组织专业力量,对敌黑客行为和网络部队实施动态监控,确保网络舆情安全。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级过滤,研制精确网络舆情认知平台,自动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和处理,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级归类,使网络信息迅速转换成保障舆论作战需求的有效情报。
做好战时网络舆论管控还必须实现以下3个结合。一是实现重点管控和分层管控相结合。战时条件下,网络舆论管控的重点是对传统媒体自办网站、军事频道和论坛的管控,其次是对商业网站新闻发布的管控,最后是对网民个人信息发布的管控,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二是实现技术管控和法律管控相结合。战时对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和意识形态渗透,要以技术对抗技术展开舆论斗争,在技术上进行严格控制过滤,把不利于我方赢得网络舆论主动权的内容坚决清理出网,从根本上屏蔽不利信息。在强化技术管控的同时,还需建立一套覆盖面广、权责清晰、便于执行的战时法规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己方在网络舆论争夺中的正义性和合法性。三是实现系统管控和联合管控相结合。系统管控的实质在于通过建立完备的网络舆论管控机制,实现对网络舆论科学化、常态化管理;联合管控的实质是网络舆论管控机制必须实现联合共通,遵循统一管控原则,使用一体化管控手段,实现管控指挥的扁平化与管控效益的最大化。
(系火箭兵报社四处副编审)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