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严肃认真的何新研究学者黄世殊先生运用何新先生研究方法和地缘战略理论在十多年前写下的《地缘政治:北约东扩问题的简要分析——兼论中俄关系的地缘战略涵义》一文,今日读来,仍是十分切中当今国际形势。读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前乌克兰之乱局和中俄关系的日益密切。理论的力量就在于能够解读实际和预测未来。
【目录】
导言:北约东扩的根本命题和终极意图
一、东扩的总体性思路和地缘政治理论渊源
二、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问题的反应及其根本原因
三、中俄关系的地缘战略涵义
四、北约东扩前景预测
结 论
导言:北约东扩的根本命题和终极意图
北约东扩的真实涵义,是美、英为首的若干具有世界战略意图的海权国家,承接20世纪初以来逐步成型的地缘战略蓝图,谋求对欧亚大陆进而对全世界的霸权目标。其总体思路是,通过控制边缘地带(东欧平原国家),实施对心脏地带枢纽性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围堵的遏制战略,谋图长期困滞甚至分化支解破碎之。最终目的,是鲸吞开发储藏于大陆腹地的巨大丰富资源,完成资本主义在这一蓝色星球的最后进军。同时,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消化和剪除潜在的强大对手,从而实现自19世纪以来称雄世界的西方欧美工业强国在全球继续保持其领先主宰地位的地缘政治目的。
为此,西方特别是美国将不论俄罗斯、中国、朝鲜、越南和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何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政治理想,其谋求对欧亚大陆的控制权计划一日无成,则一日不会放弃,直至此霸权最终实现为止。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以雅尔塔体制为核心的世界地缘政治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的变化,欧亚大陆的霸权角逐面临重新洗牌。随着华沙条约的终结,若干具有世界战略意图的大国均重新调整和制订其新地缘政治战略,以谋图在90年代和新世纪中取得主动地位。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欧亚大陆周边分别构筑了旨在遏制腹地国家的包围圈:西翼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翼有美日安全保障条约,下腹部位则有特殊的美国—以色列盟约性体制以及中东各军事基地和强大舰队居中予以东西策应。所有这一切,矛头和目标均无不指向枢纽国家(前苏联、俄罗斯)。通过这一精心部署,审视一下地图,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潜在布署于欧亚大陆及其近海的遏制圈(麦金德称之为“内新月形地带”;斯派克曼则称之为“边缘地带”)。
此陆权与海权对峙较量态势下,位于东方的中国遂成为地缘战略上举足重轻的关键性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它强有力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方面更由于它无可争议地据有当代世界中的地理战略优势。
作为一个巨大的地缘政治军事组织,北约相当有效地发挥了遏制围堵的战略性作用。现在其前对手已经崩解积弱,它不但不终止自身同盟体制,反而认为有东扩的必要,自是西方地缘战略纲领题中应有之义。这个纲领决策就是:
“谁控制了东欧平原,谁就将统治心脏地带;
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将统治欧亚大陆;
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统治全世界”。
(《民主的理想和现实》,哈尔福德•J•麦金德,1919年)
一、东扩的总体性思路和地缘政治理论渊源
东扩计划的用意不在于直接赤裸的军事打击(近代史早已证明,俄国从来不吃这一手),而主要在于欧美试图利用北约体制的战略威慑力,沿用既得经验,在新的条件下谋求继续遏制,或安抚怀柔,或蒙蔽劝诱,困阻延滞对手的国家现代化进程。甚至谋图分化肢裂破碎这一巨大政治军事战略实体(据俄《明日》周报1997年3月22日一期文章,俄情报机关分析认为,美国不择手段地谋求瓦解俄联邦)。同时,对俄边缘地带邻国,则施以笼络分化、挑拨离间之惯伎,或进行意识形态的鼓吹误导,或伪许以经济技术援助,苦心孤诣、秘而不宣地构筑地缘政治前沿桥头堡,利诱之,渗透之,分化之,稳扎稳打地拓展地缘战略势力范围。
20世纪4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尼古拉•斯派克曼干脆地认为:归根到底,强权就是进行战争的权力;权力斗争即是生存斗争;唯有强权才能实现外交政策的目的。为此,他根据当时二战中苏德战场态势和苏联红军有可能控制东欧平原的趋势,于1943年对麦金德学说作了重大修正,提出了著名的边缘地带论:
“谁统治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
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民主与和平的地理学》,斯派克曼,1943年)
他认为,对一国(美国)来说重要的是要拥有对自己有利的宽阔的边缘地带。他说:“与潜在的敌人同样强大并没有真正的安全,只有比对手稍微强大一些才会有安全。”而且,如能控制环绕心脏地带的欧亚沿海地区,将足以遏制心脏地带的国家(前苏联)称霸世界的企图,并且进而与之称霸;在亚洲边缘地带,如果出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指中国或日本),对美、英、苏三国都将构成莫大的威胁。所以他建议,三国应当联合起来阻止任何国家在边缘地带建立新权力中心的企图。这一警告事实上意味着,凡具有控制世界企图的任何国家,在全球战略上,将绝不希望在亚洲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现代化的中国(以上引自何新《东方的复兴》第1卷,第274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
另一值得注意的战略家,是布热津斯基。他在出版于1986年的《竞赛方案: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一书(提交国会的参考读物)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冷战的实质就是地缘政治力量的全面角逐对抗,提醒国会议员们要时刻谨记:美国世界战略的最高理想是谋求控制心脏地带和统治欧亚大陆,建立一个以华盛顿为中心首都、北美洲为中心大陆的美利坚世界帝国,从而确保美国在全球的主宰地位。为此,他在书中再次醒目地重复了麦金德的三句地缘战略格言,并且具体划分和讨论了针对心脏地带的三个战略区域,即东欧、中东、远东三大战线。可以注意到,这三个战略重点的前沿均无不环绕于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至此,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和斯派克曼的边缘地带论到了布热津斯基的手里,有了新的揉合统一,使之更加具备了现实战略上的可操作性。
应该指出,美国是一个陆权与海权两者兼而有之的国家,其左右虎眺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的确使她在当今全球地缘战略力量的布局中据有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她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利益触角已经伸展到以欧洲、东亚、南美为中心的世界各地,维持帝国地位的迫切需求使其具有谋求全球霸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而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冷观它长期以来的对外政策,每一步几乎无一不是精心设计深谋远虑意味深长的。
通过地缘政治思想,可以理解,为什么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均爆发展开于欧亚大陆,而且都是先从资本主义打资本主义开始?为什么朝鲜战争、中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都发生在边缘地带?为什么美国要援助西德、日本等国家经济复兴而且蛮横无理地保留庇护后者的天皇体制?为什么所谓亚洲“四小龙”均无不环布于中国大陆的周边地区?为什么美国要构筑封锁新中国的遏制包围圈?为什么美国要单独同日本签订和约?为什么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再一、再二、再三、再四地修改?等等。表明:地缘政治思想对于整个20世纪世界史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
二、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问题的反应及其根本原因
东扩的后果对于俄罗斯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点俄方政治家和学者非常清楚,他们的态度毫不含糊。叶利钦曾经反复强调北约东扩将极大损害俄国的地缘政治利益。普里马科夫多次警告西方“不要指望俄国会吞下损害自身国家地缘战略利益的苦果”。俄国学者多次撰文于报章揭露指出,北约东扩的背后有其不可告人的地缘政治目的。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政治战略家的思想与前苏联是一脉相承的。很明显,作为心脏地带的国家,(苏、俄)一旦丢丧外围缓冲边缘地区(东欧、乌克兰、中亚诸国、波罗的海三国、蒙古等),势将直接暴露于海权力量打击的前沿地带,这正是俄罗斯至为忧虑的前景。由此我们知道,何以美国把东欧国家的剧变看作是“美国世界战略的巨大胜利”(参看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
俄国政治研究所的弗拉基米尔•米罗诺夫最近指出:
“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要不惜一切代价加强和扩大自己的霸权地位呢?原因是,美国迫不及待地要在21世纪初最大限度地扩大其主要竞争对手(俄国)进攻的基地。
看来,多半将发生1945—1990年美苏之间世界‘冷战’形势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战败一方的物质损失以及人员损失不见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为将发生的是‘冷战’,使用的是能使潜在的敌人的整个社会机体瘫痪,给敌人的生活方式——国家行为能力的基础造成严重损害的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场斗争将包括争夺全球市场,争夺政治和信息优势,争夺自然资源,并设法把自己的道德和文化观念强加于人。这是迫使人们接受自己的全球意志和谋求实现自己利益的斗争”。
(米罗诺夫著《21世纪的全球力量分布将给俄罗斯带来什么》,载于俄《独立报》1997.4.15)
以上看法,要为洞察时局清醒深刻之论。
实际上,美国的如意算盘是,首先选取心脏地带较弱西侧入手,向东欧平原打入楔子,构筑地理政治的桥头堡(波兰、捷克、匈牙利),相机部署军力并吸纳北约新成员。利用俄国经济困敝、国势积弱、外顾乏力之良机,加重俄军防务负担,逼使俄方继续搞昂贵的新军备竞赛,困滞迟慢俄实力复苏、上升的进程。更为巧妙的是,能够借此间接性地抽夺俄国用于技术产业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限资金,配合以贸易壁垒予俄方以双重性打击。外则口蜜而腹剑,伪许以技术资金援助,通过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的劝诱和政治哲学的瞒骗,笑里藏刀地开出添乱性的改革建议和药方(所谓“阵痛”理论和“休克”疗法)。内则以“民主”、“人权”、“自由”诸类工具,迷骗俄国内激进知识分子,分化拉拢各政党派别,恶意挑拨联邦政府与下属各邦的矛盾和对抗(如车臣问题),物色属意若干未来可能的政治代理人(如列别德已因谋图组建非法部队而被解职)。一方面拒绝、阻挡俄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口惠而实不至地限制资本和技术向俄方作大规模流通。
凡此种种,目的在于重施致前苏联于裂国分邦之故伎,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有耐心地削减剥夺俄国的地缘战略优势,通过经济、外交、贸易、商务、新闻、广播、文化、心理、政治等多方面的手段和合力,打一场兵不血刃不冒硝烟的总体战,企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一手颇富于东方色彩的阴毒恶辣之术,在国家战略上的确是机心隐深极其高明的。其战略设计的几乎每一步都可谓是深谋远虑环环相扣,因而一旦得手,则其大势殊难逆挽(例如东欧剧变)。尼克松著写《1999:不战胜》之本意大略如斯。其实,此策略招数也早已用来对付中国(美名其曰“接触”“对话”“交流”者云),这一点,可无疑义。
三、中俄关系的地缘战略涵义
既然地缘政治和北约东扩的主题是欧亚大陆的控制权,那么,由此引起的一个连带问题是,假使美国和北约在东欧平原全面得手,那么中国的地理战略地位将作何样变化?更有甚者,如果俄国不幸步前苏联蹈辙,则将在何等程度上损害我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对此潜在危局,无论怎样估计应都不会过分。
换言之,中国在未来若干时期内,可能也有一个面临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这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军事同盟)西进的问题。我认为,美国、日本针对中国的边缘地带战略计划不但早经成型,而且在落实中。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1997.2.7),日方认为“美越关系、迅速进展旨在牵制中国”。据《产经新闻》报道(1997.1.12)桥本首相访越,认为“日越首脑在‘牵制中国’问题上思路一致”(这是日本拉拢分化中国周边国家典型惯技)。又据日本《朝日新闻》文章“开始启动的新同盟”(97.4.27),认为“美日新同盟的关键是对华战略”。再据《产经新闻》评论文章(97.5.1)认为“桥本出访美澳新(西兰)意在牵制中国”。等等。凡属此种,实际均已一再提示了具有样板性的警号。
全面审视和研究欧亚大陆的地图以后,自然地导向这个结论:俄中两国是互为对方的巨大战略地理屏障并对彼此均具有生死攸关意义上的地缘政治邻邦。这一战略涵义随着新中国崛起愈益明显。当然,“弱国无外交”,中国未来的国家地位和民族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的发展,必须在立足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政策的基础上去寻求有利于自己的盟友,不能对外来援助抱有过多的幻想。
1949年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不仅是作为民族解放和国家主权的独立,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地缘政治战略上根本性地改变了西方大国角逐较量的格局态势。从此,海权国家在欧亚大陆上又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对手。新中国成立的本身就是对西方谋求欧亚霸权的致命一击,从而不得不把心脏地带的观念修改为边缘地带的设想。立国伊始,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军)师出朝鲜,不是简单的助弱抗强,更主要的是着眼于中国大陆边缘地带的地理政治战略安全和稳定。就此而论,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宏大地理战略眼光的地缘政治家。
整个20世纪的后半叶,由于苏联的存在和中国的屏障,西方国家至今不能实现控制心脏地带的目的。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在世界地缘政治的战略格局中已经据有一个愈来愈主动的有利地位。毫无疑义,中国是美、日等国从地缘战略上必欲虎啖翦除之而后快的对手。正如毛泽东指出过的那样:面对老虎,你反抗,它要吃你;你不反抗,它还是要吃你。但是,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必将粉碎西方对欧亚大陆的新殖民梦想。更重要的是,中俄两国联手,可以形成地缘战略的强大陆权,成为对海权国家的强大抗衡因素,并使美国试图构建的地缘政治世界帝国蓝图化为泡影。陆权能够创造出迫使海权妥协和屈服的条件。由此,新世纪里,围绕世界岛(即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将继续呈布海陆相峙、战国纷争之态势。
从美国提出东扩计划以来,在见诸于报章媒体的各类关于东扩的新闻报道中,美欧政治家似乎有意保持对东扩背后战略涵义的缄默和掩讳,此所谓“善战者不言兵”。相反,近几年来,俄国学者、政治家则大谈地缘战略问题。两相比较揣味,有深意焉。
俄国地缘政治学家杜金对“冷战”和东扩的看法,值得人们深思。他说: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的地缘政治地图被彻底分成了两个阵营:以苏联为轴心的欧亚东方集团和以美国为轴心的大西洋西方集团。
人们认为,世界紧张局势的根源是意识形态分歧,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歧。但是早在20世纪下半叶之前,当时还没有‘冷战’这个词的时候,地缘政治学家就预测到海洋的盎格鲁撒克逊的大西洋文明与欧亚大陆大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对岐……地缘政治因素迟早会影响世界的两极,地缘政治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加剧。引发这种冲突的不是个别人或是以‘军国主义’为方针的政治家,而是地理现象的客观逻辑。
20世纪世界被分成两个战略阵营——华约国家和北约国家,这不是意识形态对峙的结果,而是纯地缘政治对峙的结果,是由‘政治地理’的基本规律引发的。
美国历届总统和顾问深知在苏美‘冷战’中地缘政治的作用。他们精通地缘政治规律,每一分钟都清醒地认识到,即使苏联意识形态上有可能发生民主性转变,也不会消除这种对峙。在华约自动解散后,北约没有做出相应的举动,这一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北约战略家们明白,莫斯科放弃共产主义和‘世界革命’的理论丝毫不会改变大西洋与欧亚大陆的对峙。因此,北约不仅保留下来,而且还在扩大。
美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仍然认为民主的俄罗斯是自己的潜在对手,并在其军事理论中确定了这一点。
臭名昭著的北约东扩从大西洋地缘政治的观点看是完全合理的,从大西洋战略家的立场看也是符合逻辑的。有关‘俄罗斯民族主义抬头’的说法是为了掩盖大西洋战略家的真实意图,是用‘人道主义’的美丽词藻来美化明显的侵略行径。
地缘政治是一门科学。有谁觉得它过分抽象,那就是错误的。正是由于地缘政治规律对问题的考虑认真而细致,才使美国和西方的战略家们在与我们的斗争中取得了明显的胜利。他们考虑到了所有的因素,包括经济潜力、基督教的道德、西方个人主义的哲学、市场的效益、核武器和美国统治世界的梦想。
在这样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北约东扩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它反映出世界上的一个集团企图依靠吞并另一个集团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即北约集团吞并掉集团欧亚大陆。”(俄军《红星报》杜金文章“冷战为何总是不能结束”。《参考消息》1997年4月25日译刊。)
——何等敏锐、精辟!
杜金的分析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当代国际关系真实的战略背景。
四、北约东扩前景预测
如前所述,按照地缘政治规律,北约东扩势难避免,并终将形成地理政治事实。美国将利用波兰、捷克、匈牙利、乌克兰等,从南北两个方向牵制和分散俄国力量。待在首批新成员国立稳脚跟后,则相机接纳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入盟,同时笼络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此围堵布局基本得手以后,将不排除西方会选择若干要冲地带如(波、捷、匈、保、罗、立陶宛等)重点施以财经、政军援助,甚至以通过向其开放市场的方式促使“四小龙”式的经济政治战略实体出现环布于俄国边缘地带,目的是构筑面向心脏地带的遏制性的地缘政治桥头堡。准此,20世纪下半叶围绕中国大陆周边地区的若干局面有可能在另时另地惊人相似地重演。
美国之所以执意要实施北约东扩,是因为它可以从中坐收一箭数雕的渔翁之利:
一、可以继续遏制围困俄罗斯并同时有效的控制俄卫星国。
二、此组织既扩至东欧平原,则法、德、意、奥诸国将直接暴露于俄方力量打击之前沿,形成西欧突其前、美英殿其后的态势。美国借此可以将西欧推前作为挡箭牌,自身则远居后方从中巧为挑拨遥相控制,从而达到握地缘战略主动权于己手之目的。
三、顺便指出,波兰、捷克、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实属春秋战国虞虢假道之小类,又是宋、卫、韩、魏式的四战之地,其仰事亲附虎狼之美国,决策之蠢,令人叹惜!终有一日,他们会发现加盟北约后背面真实之涵义。一俟地缘战略图谋得手之时,美国将图穷而匕首见挥兵直取东欧平原甚至中亚内陆地区。届时,其行事又将有层出不穷冠冕堂皇之理由(“民主”、“自由”、“人权”、“和平”、“铲除暴政”云云)。此一潜在危局,白俄罗斯似乎已有所预察,因此它与俄罗斯订立了一个俄白联盟一体化条约,以作防范。
结 论
在完成对俄国西翼边缘的遏制包围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将日益东移。欧亚大陆下一轮角斗的中心将围绕东方中国而展开。就近几年来的中美关系看,这一局面已见端倪。台湾、朝鲜半岛、越南是抄围中国大陆的战略重点。其中,台湾是美日安全保障体制力量在西太平洋地区南北方向虎视中国的枢纽部位,地理政治战略意义尤为重要,亦因此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和敏感部位。
目前,针对我国的遏制围堵布局,是以美日安全条约体制(这一条约也是具有弹性、可反复修改的)为主导,台湾、日本突其前,美国殿其后,左右纵深则有韩、菲、澳、新西兰诸喽罗助其势。这一地理战略态势将是一种长期事实,而不是短期状况。但是,可以明确指出,西太平洋地区和亚洲大陆的地缘战略局势,归根到底将取决于中国在未来时期中的国家地位。中国一日屹立于东方,则西方一日无以施其图谋。欧亚大陆东翼最重要的关键国家不是日本,也不是印度,而是中国。
因此,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在中长期以内(15—30年)的演变,将决定21世纪上半叶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基本格局和世界命运。中美俄/美日俄/中俄德/中日美这四组力量关系,是新世纪围绕心脏地带进行角逐的主要动力因素。其中,美国是海权力量核心;俄、中是陆权力量核心;日、德则是重要的边缘地带国家。预期在解决中国问题之后,美国世界地缘战略的重点将转为在全球经济政治范围内对日本、德国、法国、印度等实施战略性收网,嗣后登陆世界岛。因此,未来世界最危险的国家恐怕不是老牌法西斯的日本,倒极可能正是伪善地披着“民主”、“自由”外衣,打着“人权”、“平等”、“博爱”幌子旗号的美国。
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和国际财富巨大悬殊的两极分化,伴随以能源、资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军备竞赛、核武器和生物化学武器扩散、民族冲突、恐怖主义、社会动乱,对应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衰退周期,故不排除在21世纪初叶发生较大规模国际战争甚至世界性战争的可能。假使终于不能幸免最严重的局面,则决定性的战争,仍将围绕欧亚大陆及其边缘地带而展开。在这方面,朝鲜战争、中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已经提供了警示性的样本。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预计,地缘政治斗争和人类历史的极端局面,极有可能发生于未来的新世纪中。甚至某些后果,也不是目前一意孤行要推行北约东扩的西方国家所能预料和接受的。
冷观美俄关系,始则蜜月,继以冷淡,进而交恶,终而对峙,其结果必然是新一轮冷战的上演,这是早就由美苏(俄)全球地缘战略争霸对峙格局决定了的。何新曾深刻指出:“所谓友谊,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掩盖战略厉害关系的深刻差异。”因此,任何虚假承诺和甜蜜怀柔,都掩盖不了国家之间地缘政治利益的巨大分歧和深刻矛盾。因此,在本文行将结束之前,我们恰好可以引用一下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一本新著的书题——“未雨绸缪:为21世纪作准备”。
21世纪仍将是一个陆权时代。我确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排除万难生存发展下去。通过对北约东扩问题的地缘政治学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世界严酷竞争与搏斗的无情现实,有助于我们认识打着“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幌子旗号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狼子野心,进而深入思考未来时期中我们国家的潜在处境和真实地位。
1997年4月2日草稿
1997年5月15日修改
1997年7月27日重订
注:本文是我在九十年代根据何新的地缘战略研究观点,结合当时国际形势所撰写的一篇文章。2005年刊于何新兴华论坛网,曾被网络转载。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