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上的国家安全考量
——访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对话人:张文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论中国海权》《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中国地缘政治论》等著作。
交通问题即国防问题
记者:2015年您在《长江与国防》中提出,应在“平安长江、数字长江、阳光长江、和谐长江”的发展目标上,再加上一个“国防长江”。请谈一谈您对“国防长江”的认识,长江的国防价值具体体现在哪里?
张文木:在中国的交通网络中,大自然赐予我们最长且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就是长江,它由西至东蜿蜒曲折6300余公里汇入大海,途径11个省市。相比国内其他河流,长江对中国国家安全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在抗战战火中得到了印证:在陆路几乎全毁且日本侵略者又全力围追堵截的环境下,长江水道即显示出它突出的稳定性,成为贯通前后方最重要的“黄金水道”。当时的民生公司就是借此完成了大批人员、物资的搬迁,实现了“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高铁、电气化运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它们的稳定性远不如天设地造的自然交通线路。对此,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当时,许多野外架线设备被冻得变形,候车大厅里滞留大量的乘客。再比如,同年5月发生的汶川地震,救灾大部队到了汶川却未能在第一时间进入震中,因为人工道路及其可依赖的交通工具都失去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交通问题即国防问题。所以对长江,要更加注重多从国防的角度去开发利用。
发展利用高科技不等于抛去传统
记者:高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在拉近时空的距离。从重庆到武汉,坐飞机是1.5个小时、高铁大约6个小时,古人说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是遥远的憧憬。那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的交通运输手段还有没有市场?
张文木: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这说明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我们需要高科技,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报告中也提出要“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何为统筹?就是我们在发展利用高科技的同时也不能失去传统。
我们现在容易受到误导,认为仅凭一群身怀绝技的“高手”就可以解决一场战争。在特殊时间和环境中,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或许会起到相当的作用,但终归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美国人习惯依赖高科技,但高科技无法按照人的意志大规模地改变地理环境。在阿富汗战场,“一辆坦克不如一头毛驴”就很能说明问题。
据报道,目前我军已具备成建制部队跨海军事运输的能力,渤海铁路轮渡2015年开通了军事运输,可载50节铁路车辆;前不久琼州海峡铁路轮渡首次组织平车跨海军事运输,比原来运输方式缩短了近十个小时,这都是有力提升部队快速机动能力的实例。相比之下,长江轮渡运力如何?这个问题鲜有人关注。
国防功能弱化问题须警惕
记者: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上大项目、大开发的机会来了。认为发展就是GDP,没意识到对长江要有保护性建设和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个大保护中是否包含长江的国防功能?
张文木:不仅要包含,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强化。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开发和经营,中国长江已被发展成具有高附加值的“黄金水道经济带”,长江航运已经成为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沿江产业带聚集的重要引擎和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在长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长江国防功能有所弱化。长江大坝的修建增强了长江干流的运力,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长江航道的自然性,从而弱化了长江通道抗灾变的强度。
有资料显示,目前长江上已建和在建桥梁共百余座,这些横跨长江的大桥确实让“天堑变通途”,但同样也带来“得鱼忘筌”的问题,这就是这些大桥削弱了长江东西交通的自然性及建立其上的通畅性。在抗战中,装备物资逆流而上实现大转移后,再沉船江底以阻止日舰跟犯;如果未来我们不能将战争绝对地推至境外,那么本土防御就成了不能回避的生死问题。战时,这上百多座跨江大桥就会在瞬间反转为比当年沉船规模更为巨大的阻碍航运的现成材料。毛泽东指出:“中国统一,为河与外族进攻二事。分裂则二事皆不能办。”同样的道理,河路特别是长江不通,御敌与为河二事亦皆不能办。
前进中的问题须用前进的方法解决
记者:您认为长江开发中,如何兼顾到国防需求?具体应该怎样实施?
张文木:虽然目前长江存在上述问题,但辩证地看,这是中国前进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须用前进的方法来解决。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强国思路,我建议:
第一,将目前过度注重长江经济,即所谓“黄金水道”功能的思路转移到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并重的长江发展轨道上来。目前长江建设出现的“短板”是其交通的国防价值,而不是经济产值。因此,建议在长江航运发展总目标“四个长江”中植入“国防长江”的元素,以提升全民族对长江国防作用的重视并由此强化长江的国防功能。
第二,国防交通的关键是道路的畅通无阻。建议拓宽三峡运输通道,但这种拓宽不是目前永久船闸的复制而是完善和补充:尽可能减少其对科技的依赖,增大其自然功能,以最大限度降低由现代高科技应用带来的副作用。与此相应,我们今后也要将跨江桥梁的再建,纳入统一管理,至于新启大桥工程,需要经过充分的国防评估后再做合理取舍。
第三,建议在原有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三峡大坝和长江大桥的管理水平和层级;对长江流域新启动的重大项目,事前要进行国家相关军事部门为主导的国防评估。目前,对长江的管理仍属于分段而治,要考虑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为长江全程统一管理。
第四,国防与经济看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联系这两者的纽带,国防动员系统要善于借水行舟,借梯上楼,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比如说: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破解动员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着眼战争需求,围绕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动员新使命新任务,突出新型动员领域、新质动员力量、新型后备力量体系等涉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改革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度融合。
另外,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动员潜力的开发储备不平衡,需要建立和制订国家层面涉及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各项制度,以及地方法规、规章和各类保障措施。同时,结合国防动员战时实施纲要,完善东部、中部、西部战区国防动员组织实施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并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相关政策配套衔接,确保国防动员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有效实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