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战略
——绿色和平中国报告点评
如何更好地控制中国舆论环境的导向,从而遏制中国实体企业的发展,对一直谋求稳固国际经济秩序,维护国际市场战略格局,确保自身战略意图实现的某些国际组织,国际金融危机转变成世界经济危机正是梦寐以求的大好时机,尤其是对于活跃在中国环保领域的绿色和平组织来说,更是难得的机遇。长期致力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的绿色和平近期在自己网站公布了几份报告,从表面看,几份报告都是在为中国的环境和发展担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正义的幌子下面包藏着罪恶的祸心,绿色和平的真实意图是对中国环境舆论的控制和对社会公众的情绪诱导:
《煤的那些事,不得不跟你说-——绿色和平山西调查见闻》(http://act.greenpeace.org.cn/coal/coal_evidence.html)
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可以知道,中国政府对金融的管控措施比较有效,所以要想加剧对中国的经济实体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的冲击,必需要寻找有效途径。连续两年的原油涨价、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已是众所周知,澳洲铁矿石的炒作已经使中国的钢铁企业一年又一年不得不接受痛苦的加价,澳元的贬值又使得中国两大铁路建设巨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损失都是几十亿美金,中信泰富业损失一百多亿港币。在国际战略资源中,中国能够自己掌控的就只有煤炭资源。因此,使中国的煤炭开采量受到影响,对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企业和经济体系来说,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将中国煤炭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宣传,使中国的公众主动的起来抵制对煤炭的开采,就不难达到上述目的。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政府陷入被动,中国企业生产没法开展,而中国公众对政府的抵触情绪更加激烈,这样就可以有效遏制中国经济复苏和企业发展。
在这个时候发布《煤的那些事,不得不跟你说-——绿色和平山西调查见闻》报告,作为国际环保组织的绿色和平,确实是高人一等。绿色和平录制的视频资料,老人的沧桑、孩子的纯真,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节目中受访者凄凉的表述、伤残的肢体、破烂的窑洞,对调动普通公众的情绪有很强的影响力。绿色和平还通过网络,借公众传播邮件,用十几个“你知道么?……”,将煤炭业的社会负面影响结果发送给千千万万的社会公众。绿色和平的这份报告,用文学的艺术手法和现代科技的制作手段相结合,将这种震撼传递给公众,从而引发公众的抵制情绪。报告通篇没有政府部门这些年来在煤炭安全生产方面所作的努力,反映的都是问题,揭露的都是黑暗。
绿色和平的报告,把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引了出来,把社会公众的反面情绪调动了起来,然后话锋一转,将这一切问题丢给了中国政府和企业,而自己却置身事外,用一句“帮助中国尽快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把自己洗脱得干干净净。绿色和平可谓棋高一着,不露痕迹,不显山露水,靠这样的一份报告,就可以在社会上引发一场抵制煤炭开采的浪潮,从而引发社会动荡,使中国政府陷入民意反对的被动,使中国政府和企业陷于无奈和有苦难言的痛苦,在金融危机的冰雪中再遭遇寒霜。
《稻田养鸭与转基因,谁能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中国会如何选择?》(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news/rice-field-duck-vs-gmo)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在世界粮食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降低中国粮食产量,将使中国陷入恐慌,从而引发社会动荡。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所以在粮食问题上打开突破口很难,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尤其是前段时间的毒奶粉事件,使得中国的民众更加关注食品健康,所以从生态和无害的角度引导舆论将是不错的选择。
绿色和平的战略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发布了《稻田养鸭与转基因,谁能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中国会如何选择?》的报告,将稻田养鸭这样的理念打造包装,可以形成非常好的舆论辐射。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水稻,推动稻田养鸭,用生态农业这样的概念,可以使喜欢追求新概念的某些官员和想以成果出名的某些专业人员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个话题,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粮食的安全问题就悄然突现。
用生态农业的理念,很前沿、很环保,让人挑不出刺来。用稻田养鸭的方式使鸭子遍布中国的稻田,鸭子养多了,单靠吃虫和草籽是不行的,只有喂粮食,这样可以有效消耗中国农民手中的余粮。中国农民手中的余粮支撑一两个示范户还可以,肯定出效益,但是大家一起养就不行,当地的粮食产量一定会下来,这样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就会下来,非出乱子不可,可到时候饿肚子的是中国的民众,动荡的是中国社会,与绿色和平是没有关系,绿色和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用科学的幌子和话题制造舆论进行炒作,这确实是非同一般的国际化策略。
《穿越天堂雨林的伤口》(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news/ship-tour)
2007年绿色和平发布《共同的责任——全球和中国林产品消耗对森林的影响》报告称,中国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及宽松的监督管理,已导致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估计去年印尼近80%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至少90%的森林,都遭到非法滥砍,多数外销到中国”。指责“中国进口木材危及热带雨林”,使中国成了破坏森林资源的“罪魁”。虽然中国政府立即作出了澄清说明,但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地产生了。从原木出口国对中国大幅增加的关税以及中国木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退缩,我们不难看出绿色和平的工作卓有成效。今年8月,绿色和平再一次通过网络发布“穿越雨林天堂——巴布亚新几内亚”,用极其醒目的红色字体表述:“每10根从热带雨林出口的原木,就有5根被运往中国;而在天堂雨林,非法采伐的比例达到90%!中国的林产品出口量在过去10年增加了4.5倍,而且主要是销往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再一次强化其炮制的“中国是世界森林资源破坏的罪魁”概念的宣传。绿色和平用心可谓良苦,对自己的战略意图的执行极其坚韧,用这种连续刺激的方式强化公众的记忆,用不了几年,“中国是世界森林资源破坏的罪魁”这样的概念就变成了不争的事实,深深地烙在了社会公众的印象中。到时候,中国政府就是再怎样澄清、解释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谎言重复多次,就变成了真理”,绿色和平可谓深谙此道。
绿色和平的国际化战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构想中,绿色和平还可以通过自己娴熟的运作,在将来通过化学污染、生产过程存在环境问题等概念将中国出口份额很重的如服装、鞋帽等加工企业产品定位成低层次的产品,使中国企业永远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国际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产品拓展空间;也可以通过指责中国能源依赖的水电项目破坏气候、环境和流域生物多样性等展开舆论话题,阻碍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能源自足计划的实施,延缓中国企业重新发展的实际和周期,为国际资本掌控中国市场做好铺垫。绿色和平尚未开展对这些问题的指责,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绿色和平作为长期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国际组织,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失误研究的很深刻,对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新概念运用的很纯熟,以环保、生态这些热门话题为引导,利用中国专业人士对新观点和新思维的追捧,利用中国社会公众同情弱者的心理,利用中国年轻一代的思想盲动,掌控中国环保舆论话题权、引导权和评价权,混淆社会公众的是非辨别力,就可在无形无影中实现其中国发展的国际化战略意图,实现其为国际利益集团服务的最高宗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