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对抗,会爆发新冷战吗?
龙凯锋
前言:此文发表于2008年9月,现在修改了一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一、美苏冷战胜败的原因分析
二战结束后,美国组建了北约集团,苏联组建了华约集团,世界形成了两极争霸的冷战格局。为什么几十年的冷战,美国获得胜利,苏联却崩溃呢?关于苏联的崩溃,有种版本的说法是美国实施金融战和和平演变的结果。在我看来,金融战只是一根导火索,而非苏联失败的内在原因。真正导致前苏联冷战失败的原因,从战略上可以归结为四点:
1.美苏选择盟友,一益一损
在盟友的选择上,就注定苏联冷战失败的命运。欧盟和日本,这些国家在二战前都有很好的技术、人才和知识积累,美国稍微提供一些资金贷款,他们就能迅速发展起来,源源不断地为美国的发展和强大输送新鲜血液。“马歇尔”计划,既使欧洲恢复生机,也将欧美经济紧紧捆绑在一起;冷战对抗,成立北约组织,欧美在军事上紧紧邦在一起。苏联的盟友,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没有很好的技术、人才和知识积累,不但贫穷而且落后,国家安全不能自保,依赖苏联的资金、技术来发展,需要苏联不断为他们输入新鲜血液,这样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华约组织,使苏联和华约国家安全紧紧捆绑在一起,使苏联处于战略被动。
最初的北约国家: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组成。
最初的华约国家:华约成员国(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波兰、捷克)。观察国:越南、蒙古、老挝。
北约和华约比较:一是北约大多数国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时就基本完成了原始的资金、技术和知识积累,工业基础雄厚;华约大多数国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二是北约国家中美、加、英、法、意等都是当时的大国,相互可以战略支撑,互补长短,实现共赢,管理模式是集体领导;华约中仅苏联强大,其他国家大多比较弱小,难以给苏联以有力的战略支撑,大多依赖苏联,管理模式是苏联一家独大。三是欧洲国家是北约主体,美、加不直接处于冲突战场,战略上具有主动性和弹性;苏联虽然利用中东欧国家为战略缓冲区,但仍处于战略冲突第一线,战略上难以灵活主动。
2.军备竞赛,一益一损
一是美苏争霸期间,世界爆发了一些大的局部战争,美苏各有损伤和战略失误。
1950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和1961-1975年的越南战争,美国实力受损,这是美国战略的失误,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来进行打击,中美对抗,结果苏联得利;62年的中印战争,当时中苏、中美关系都恶化,可以看作是美苏对中国的战略警告和试探,属于特例;48年、56年、67年、73年和82年五次中东战争,实质是美苏争夺中东的代理人战争,美苏为了控制世界能源要地,挑起阿以矛盾,使中东陷入持续的战争冲突中;两伊战争80-88年,也是美苏代理人战争;79年-89年,10年阿富汗战争,属于苏联战略失误。
二是大造威胁,吸引俄罗斯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国防建设中。对一个国家来说,资金投入到国防领域的多了,投入到扩大再生产领域势必减少,影响国家整体发展。美国大造战争威胁,迫使前苏联将有限的资金大多投入到国防领域,制造大量的飞机、大炮、导弹、核弹、坦克等武器装备,结果战争没有发生,10年乃至20年后,这些制造的武器装备逐渐老化成为废铁,大大消耗了前苏联有限资源,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我们看到前苏联垮台后,大量老化的核弹、核潜艇、舰艇需要处理,而轻工业品严重不足,这就是畸形发展导致的恶果。前苏联的盟友都是穷国,即使卖武器给他们,也得不到资金回流。美国的武器装备高价装备北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发了大财。相比之下,美苏军火生意,一益一损,前苏联焉能不败?
苏联冷战几十年国防开支约占苏联社会总产值的9—15%,每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即使在朝鲜战争结束的1953年,美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也只占到11.7%,此后则回落到10%以下,在越南战争最高峰的1968年也只达到8.9%。越南战争后,美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在福特和卡特时期甚至跌到了5%以下。美军重组的1986年,国防预算也不过就是6%,在冷战达到最高峰之时,美国用较小的经济代价就实现了军事实力的飞跃,而苏联则在军备竞赛中渐显疲态。
三是美苏展开高科技军备竞赛,拖垮了前苏联。
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恢复经济的健康运行,苏联领导层从1977年开始就不断削减军费开支,到1983年,其军费开支平均增长率降到了2%。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又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1985年其国防预算增长竟达到了12%。而且,苏联当时正在打阿富汗战争,消耗巨大,这使苏联经济更是雪上加霜,非常脆弱,处于崩溃的边缘,也为美国实施金融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能源金融战,一益一损
美国及其盟友,都是工业化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石油的主要买家,故意压低世界石油价格。苏联的石油,储藏在冻土地带,开采成本高,在20美元左右一桶。中东石油储藏在沙漠中,埋藏浅,开采成本低,在5-7美元左右一桶。美国及其盟友,作为世界石油的主要客户,联合压制国际能源价格,使苏联无法利用能源出口换取外汇,补充血液。冷战时期,世界石油的行情最低时5美元/桶,最高时不到20美元/桶,长期徘徊在10-15美元/桶之间。这么低的石油价格,苏联开采石油越多,亏损就越严重。同时石油价格压低,有利于北约和日本等工业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4.阿富汗战争,前苏联消耗而亡
本来在军备竞赛中,苏联经济因军备竞赛处于疲态。加上10年阿富汗战争,使苏联经济雪上加霜。据统计,阿富汗战争历时九年多,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前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
二、当前国际局势特点
1.世界进入大国相对时代
当前,世界主要矛盾,还是美国推行单极化战略和多强主张的多极化战略之间的冲突。随着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多强的崛起,各自纷纷需要在本地区乃至全球发挥自己的战略影响力和利益,势必与美国的战略意图相冲突。具体表现在欧盟推出的“地中海计划”,俄罗斯推行的能源方面的整合战略,中国推出的“东北亚一体化”战略,等等。这种冲突是有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多强的崛起和联合趋势,具备在本地区挑战美国霸权的能力。中俄欧双方战略合作趋势越来越紧密,处理危机的战略磋商机制也越来越完善,这点从格俄冲突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二是美国经济衰弱,导致自身吸引力和引导世界发展能力越来越减弱。三是美国对外战争,使美国二战积累起来的国际信用和战略优势受到极大消耗。
2.美欧日,同盟离心
二战后,欧洲遭受战火摧残,百废待兴,急需美国援助,所以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上都依赖美国,和美国结盟。从法国60年代退出北约,就看出法国不需要美国了,想自立。后来欧盟一体化,就看出欧盟有异心了,不甘心被美国玩弄于股掌之间,想自立。日本是二战战败国,美国以战胜国身份进驻日本,日本的宪法都是美国帮着制订的,所以日本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上完全依赖美国,保持高度一致也是正常的。欧盟是抱着需要之心和美国结盟,日本是抱着恐惧之心和美国结盟,冷战期间,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呼风唤雨、得心应手。
局势发展到今天,欧盟和日本,已经无求于美国。之所以还保持结盟的态势,无非是因为二战格局的惯性。在国际市场份额、世界资源分配、地缘政治势力范围、自主决策权、货币霸权等方面,欧、日、美互视为对手,处于争利态势,这是客观现实。美国控制欧盟和日本,无非想长期把他们作为经济上的输血者、政治上的追随者、军事上的同盟者,以维护自己全球霸权地位和利益。
在伊拉克战争和次贷危机中,我们看到了美欧、美日之间因各自战略利益而冲突。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广泛。
3.新兴国家崛起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崛起,打破了美欧等西方国家垄断世界工业化市场的战略格局,也改变了世界能源需求战略格局。新兴国家崛起,挑战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利益,也使俄罗斯看到了希望,有了新的能源市场和出路。所以,“金砖四国”的协商机制,使俄罗斯有了后路。新兴国家和俄罗斯基本处于互利共赢的格局,而且中、印、俄在地缘政治格局中连在一起,使俄罗斯避免腹背受敌,同时有了新的合作的广阔空间,这是俄罗斯不怕新冷战的底气所在。
“金砖四国”不同于亚洲“四小龙”:一是政治力量强大,可以和美国抗衡。中俄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四小龙”在国际上政治影响力小,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附庸,政治自主权小。二是军事力量强大。中俄印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不怕美国的军事恐吓。“四小龙”军事上仰仗美国支撑,失去军事自主权。三是地理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四国人口加起来有28.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7%。“四小龙”依靠对外贸易,特别是对欧美贸易来获取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自主权受欧美控制。四是资源丰富,俄罗斯和巴西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四小龙”资源依赖进口,无法自给。五是经济增长迅速,发展空间大。六是金砖四国都有一批小国跟随,在本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力。说白了,亚洲“四小龙”只是美国饲养的几只绵羊而已,军事、政治上没有自主权,经济上不可能有自主权,随时都可能被剪羊毛,沦为牺牲品。
4.能源成紧俏战略商品
新兴国家的崛起,特别是工业化水平提高,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世界能源进入枯竭期,越来越紧俏。加上世界能源集散地中东为美国独霸,局势不稳定,使能源价格猛涨。能源的紧俏和价格上涨,使俄罗斯经济得以复苏,国力得到恢复。同时,能源外交,使俄罗斯和欧盟、中国、日本的关系改善和加强,形成互补格局。与旧冷战相比,美国从能源上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可操作性已经越来越小。欧盟国家每年消耗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分别有26%和29%要从俄罗斯进口。
对于俄罗斯来说,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和其他贫弱盟国的拖累,能源不但不会成为其累赘,而且会成为其打击美国货币霸权的一张王牌。俄罗斯现在的重点是能源战略的整合,形成能源同盟的老大。某种程度上讲,美俄中东、中亚、高加索的角逐,实质是未来能源控制权的角逐。中国和欧盟,北约和上合,只是他们各自想利用的两张牌而已。
5.美国的战略失误造成战略被动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是美国欲望膨胀的结果,也使美国在全球战略陷入被动。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不但耗费巨资,据说耗资近万亿美元,国力受损,而且使自己从道义上、世界舆论上、战略态势上,处于被动地步。关塔那摩监狱、伊拉克虐囚和屠杀、阿富汗乱炸等等丑闻和恶行,使美国二战时建立起来的国际信誉荡然无存。同时也给其它对手大国提供了介入的战略机遇。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美国战略制定者没有清楚认识自己成功的内在原因:一是有盟友支撑。二是二战国际信誉。三是经济和科技,才是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奠基。打伊拉克战争,使美欧盟友反目,国际舆论哗然;伊拉克虐囚、阿富汗乱炸,使美国二战积累的国际信誉,也就是软实力受损。经济被欧盟超越,科技难以垄断,使美国战略优势逐步丧失。
三、新冷战模式分析
如果爆发新冷战,将有以下四种模式。我个人的意见,美国会采取第四种模式来对付俄罗斯,以遏制俄罗斯的崛起速度和程度。
1.欧美中日----俄罗斯
这是最佳模式,能够完全遏制俄罗斯,但是这种模式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中俄之间,因为美国打压而紧密合作,因为能源安全而相互需要,因为经济互补而密切往来。日俄之间虽有北方四岛领土纷争,但日本急需摆脱美国控制而成为正常国家,日俄之间经济、能源有互补性,加上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所以配合美国打压俄罗斯的可能性很小。欧俄之间,能源合作紧密,欧盟为摆脱美国,也会加强与俄罗斯、中国的战略合作。
要达到这种模式,美国就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挑起欧俄冲突,产生新的对立与仇恨。二是挑起日俄冲突,产生对立和仇恨。三是挑起中俄冲突,产生对立与仇恨。由于多强对美国的战略意图很清楚,所以这三点美国很难做到。
2.欧美日---上合
这是美国极力想达成的新冷战模式,极力挑起北约和上合的对立与仇恨,可是这种模式也很难实现。上合组织不是军事同盟,而是以地区和平与稳定大局为重,以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为主,这决定了美国的战略思维难以实现。作为中国,和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都有重大利益,相互经贸往来密切,不可能被俄美任一方所战略捆绑,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中国的战略态度和决心,是依据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大局为出发点的,维持中俄美战略大平衡。
欧日也一样,与中俄都有重大利益往来,从自身战略利益和经贸利益出发,也不会轻易被美国挑拨而充当炮灰。这决定了欧日参与美国的新冷战系统的决心和意志不强,甚至极力防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精心导演的中东欧和日韩反导系统、科索沃独立事件和格俄冲突,但没有达到挑起新冷战树立新仇恨的预期战略目标的内在原因。
3.美+中东欧---俄罗斯
美国拉拢中东欧国家,甚至部分老欧洲小国,遏制俄罗斯。这种新冷战格局对俄罗斯基本没有杀伤力,所以效果不大。
4.经济封孤立+战争消耗+能源战+颜色革命---俄罗斯
美国极有可能利用这种新冷战模式对付俄罗斯,因为经济全球化、战略格局多极化、能源紧俏和枯竭趋势、信息化趋势、新兴国家崛起等世界大势影响,世界各大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利益关系紧密,美国所极力挑起的新冷战格局很难形成。即使美国想挑起新冷战,估计只能采取经济孤立+战争消耗+能源战+颜色革命相结合的方式来遏制俄罗斯。
经济孤立,就是阻止俄罗斯加入各种国际经济组织,把俄罗斯孤立在国际经济组织之外,使俄罗斯经济结构继续畸形发展,主要依靠能源和国防工业,在综合竞争中失去战略优势。
战争消耗,就是利用俄罗斯大国雄心和潜在霸权思维,利用前苏联加盟国、中东欧国家对前苏联帝国的恐惧感,扶持这些国家,挑起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战争,达到消耗俄罗斯的目标。
能源战,就是联合中国、欧盟、日本等能源消费国,操控国际油价,打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从而遏制俄罗斯崛起。从这个角度看,美国还是有文章可做的,拉拢新兴崛起国家的力度也会加大。毕竟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丰富的能源储备、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如果再取得国际能源定价权和控制权,则可能成为美国霸权后的又一霸权。但国际油价想降到让俄罗斯无利可赚的地步是很难的,只能阻止俄罗斯崛起的速度,不能遏制俄罗斯崛起的步伐。
颜色革命,一是在独联体国家内部挑起颜色革命,迫使俄罗斯灭火,从而消耗俄罗斯的资源。二是在俄罗斯内部培养反对派力量,影响俄罗斯政局稳定,遏制俄罗斯的发展。这一点英国一直在做,为什么是英国在做呢?因为英国有欧盟这把大伞做掩护,俄罗斯打击英国,就是直接和北约、欧盟对抗,这正中了美国阴招。
四、俄罗斯可能的对策
俄罗斯有什么对策对付美国的新冷战模式呢?在此我们预测如下:
1.依托上合,稳定后院
上合所涵盖的国家,是俄罗斯的后院,也是俄罗斯的腹部,如果没有上合,俄罗斯将腹背受敌,战略处境十分尴尬;有了上合,美国无法渗透中亚。上合组织,让俄罗斯放心地和美国在中东欧对抗,而不用担心腹背受敌,这是俄罗斯敢于抗争美国打压的底气所在。
2.金砖四国,立于不败
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被称为“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新兴崛起国家的代表,也是世界重要国家,代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具备向旧的世界新政治、经济秩序挑战的资本。金砖四国的其中任何一国,都不具备挑战世界旧游戏规则的力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打破西方制订旧的经济、政治游戏规则。
对于俄罗斯来说,加强与中、印、巴西的紧密联系,等于加强了亚洲、拉美的紧密联系,有了广大市场依托和发展空间,这是俄罗斯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能源战的关键所在,也是俄罗斯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底气所在。
“金砖四国”对于俄罗斯来说,一是经济互补。二是加强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合作,维护整体区域的稳定。
3.联欧拉日,分化瓦解
欧盟各国,按照强弱、大小来分,可分为法德意英四国和其他小国。在法德意英中,英国是美国派,法德意是自立派。在小国中,分为老欧洲派和新欧洲派,老欧洲派为老欧盟中的小国,新欧洲派为中东欧国家。所以,俄罗斯分化瓦解北约,主要是拉拢老欧盟派,特别是法德意三国和一些小的欧盟国家。对于法德意来说,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牵制美国;对于老欧盟小国来说,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牵制法德意和美国。
至于日本,俄罗斯军事上不担心。有美国安保条约控制和韩、朝历史仇恨牵制,加上中国的戒备,日本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空间不大。所以,主要是利而诱之了,能源和资源是最好的诱饵,具体细节不谈。
4.整合能源,咸鱼翻身
俄罗斯的战略重点是能源整合,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独联体内部的能源整合,俄罗斯牢牢把握独联体内部的能源管道控制权,这是俄罗斯能源整合战略的第一步。二是里海能源圈的整合,这次格俄冲突,也隐含这种整合,为未来管道控制权做准备。里海会成为未来第二个中东,美国渗透中亚,也是为争夺里海石油做战略准备。所以,整合里海能源圈,是俄罗斯能源整合大战略的第二步。三是整合世界能源,争夺世界能源定价权和控制权。这涉及到中东、拉美、非洲的能源整合。俄罗斯非常清楚,整合了世界能源,俄罗斯才能咸鱼翻身。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