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纽约时报:即使死亡,也没有阻止文艺界对撒切尔的臧否

纽约时报中文网 · 2013-04-14 ·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除了电影《铁娘子》之外,音乐家、小说家和剧作家在描绘撒切尔夫人时通常很刻薄。文艺界用丰富多样的方式表达对她自由市场理念的反对,即使死亡也没有阻止那些挖苦讽刺。

  “我绝不会动摇,”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句著名的话。撒切尔夫人周一去世,享年87岁。几乎从她1979年搬到唐宁街10号那一刻起,英国的艺术家和作家们就开始拍摄她、纪录她、普遍地责难她——他们从她顽固的保守党政纲和一成不变的发型中看到了很多可以攻击的地方。

  一开始,最刻薄的一些描绘来自音乐家们。很多专辑都充满了对她的自由市场理念的反对,比如四人帮(Gang of Four)乐队1979年的专辑《娱乐!》(Entertainment!)以及冲撞乐队(The Clash)同年发布的迷你专辑《活着的代价》(Cost of Living),据说乔·斯特鲁默(Joe Strummer)想在专辑封面上加入一张以撒切尔夫人的脸和纳粹十字记号为主要内容的拼贴画。鲁宾·希区柯克(Robyn Hitchcock)在歌曲《布兰达的铁雪橇》(Brenda’s Iron Sledge, 1981)中,把撒切尔领导下的英国比喻成一个驶向地狱的超现实的狗拉雪橇。“打击乐队”(The Beat)的《下台吧,玛格丽特》(Stand Down Margaret, 1980)要求她辞职。1985年,比利·布拉格(Billy Bragg)、保罗·维勒(Paul Weller)、科斯蒂·麦科尔(Kirsty McColl)以及其他一些音乐家成立了“红色楔形队列”(Red Wedge),这个团体的宗旨就是迫使撒切尔下台。

  那个努力失败之后,一些人开始转向恶毒的幻想。在《玛格丽特在断头台上》(Margaret on the Guillotine, 1988)里,莫里西(Morrissey)用颤音唱道:“人们喜欢你/这让我很厌倦/你什么时候死啊?”艾尔维斯·科斯特洛(Elvis Costello)在《把土踏平》(Tramp the Dirt Down, 1989)中发誓“在他们终于把你埋入土中之后/我将站在你的墓地上,把土踏平”。

  文学界对她的描绘没有比音乐界温和多少。撒切尔时代的社会思潮在很多小说中都有所体现,比如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的《金钱》(Money)、乔纳森·寇依(Jonathan Coe)的《分赃》(What a Carve-Up!),以及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撒旦诗篇》(Satanic Verses,她在里面被嘲讽为“折磨夫人”[Mrs. Torture])。其他一些作家更是直接针对她本人。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曾嘲讽她“刺耳的音调”不是让人想起了“真正的有钱人,而是伍德豪斯[Wodehouse]笔下的大婶”。在艾伦·霍林赫斯特( Alan Hollinghurst)2004年的小说《美人的线条》(The Line of Beauty)中,她出现在一个上层人士的别墅宴会上,“看起来像个西部民谣歌手”。

  有时她的形象也会被扳回一城。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他曾声称自己被“她的性感而不是政治魅力吸引住了”)在他的回忆录《希钦22》(Hitch 22)中愉快地回忆道,在他们就罗德西亚/津巴布韦的政策发生争执之后,他让她用议会议程表打他的屁股。“她要走开的时候,”希钦斯写道,“回头看了我一眼,屁股轻轻地、不易察觉地晃了一下,说道:‘调皮鬼!’”

  在007系列影片《最高机密》(For Your Eyes Only, 1981)中,撒切尔夫人是个具有讽刺意义的次要角色;在讽刺性电视节目《明星脸》(Spitting Image)中她多次被责难;在《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中迈克尔·帕林(Michael Palin)扮演撒切尔;在《铁娘子》(The Iron Lady)中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演绎了一个完美的撒切尔,她那让人又爱又恨的次中音让人想起了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评价:“她有着卡里古拉(Caligula)的眼睛,却有着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的嘴唇。”

  撒切尔夫人首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可以追溯到1981年,那是在伦敦西区。她和丈夫丹尼斯(Denis)度过了一个难堪的夜晚,因为他们看的是喜剧《有人要丹尼斯吗》(Anyone for Denis?)。很多剧作家在剧作中对她进行了辛辣的描绘,比如艾伦·艾克邦(Alan Ayckbourn)、戴维·黑尔(David Hare)和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最后这位的新作《观众》(The Audience)讲述的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与首相们的会面,剧中撒切尔夫人被描述成一个好斗、粗俗的人,常说带有种族歧视的话语,经常与女王意见不和,该剧因此遭到了一些批评。(撒切尔夫人当政时的内阁大臣比特爵士[Lord Tebbit]对《每日电讯报》,“为什么左翼现在吸引了那么多卑鄙、恶毒、反社会的人?”)

  她去世的消息似乎并没有缓和这样的描绘。据一位媒体发言人说,《比利·艾略特》(Billy Elliot)一剧今晚的演出中仍将演唱《圣诞快乐,玛吉·撒切尔》(Merry Christmas, Maggie Thatcher),其中一句歌词是“我们一起欢庆吧/因为离你死去的日子又近了一天”。

  《这个议院》(This House)正在伦敦的奥利维尔剧院(Olivier Theater)上演,该剧詹姆斯·格拉汉姆(James Graham)在推特上说他不会对当晚的演出做任何修改。该剧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的下议院,结尾处撒切尔夫人的当选似乎是一种预言。

  格拉汉指出,像往常一样,在该剧的结尾部分,扮演议院30名议员的演员将在舞台上就座,他们有的支持她,有的“反对她”。“剧院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他说,“难道不就是为了今晚这种情况吗?”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苏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9.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