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 来源:载《乌克兰的昨天和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1998年11月版
|
|||||||||||||||||||||||||||||||||||||||||||||||||||||||||||||||||||||||||||||||||||||||||||||||||||||||||||||||||||||||||||||||||||||||||||||||||||||||||||||||||||||||||||||||||||||||||||||||||||||||||||||||||||||||||||||||||||||||||||||||||||||||||||||||||||||||||||||||||||||||||||||||||||||
第一节 基本经济形势和经济改革
乌克兰不仅是前苏联而且也是整个欧洲最重要的经济地区之一。按国土面积,乌克兰是欧洲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按人口数量,则接近于法国,在欧洲居第三位。乌克兰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都比较高:无论在前苏联,还是在独联体,就总的经济规模(国民总产值)而言,乌克兰都居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是哈萨克的2倍。而与西欧大国相比,乌克兰经济的绝对规模接近意大利。乌克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名义汇率计算)在前苏联地区15国中名列第7,居波罗的海3国、俄罗斯、哈萨克和白俄罗斯之后。 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较高,既有规模巨大和门类齐全的工业,又有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农业。乌克兰曾被誉为苏联的谷仓。 从本世纪70年代起,乌克兰和全苏一样,经济增长逐渐陷入停滞状态。计划经济模式显露出严重弊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摒弃了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了市场经济道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乌克兰发生了严重的持续性的经济危机。
一、独立后的经济形势 苏联解体前,乌克兰在全苏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独立前的1989年为例,乌克兰生产的钢占全苏产量的 34%,铁占40%,谷物占25%。因此独立之初,很多人认为乌克兰独立后经济将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乌克兰摆脱苏联后的日子将会更好过。但是事实却与人们的期望完全相悖。自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以来,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经济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堪称独联体国家之最。 乌克兰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生产持续下降 乌克兰的生产滑坡过程是从1990年开始的。当时国民经济总产值比上年下降了2.4%,国民收入下降了3.6%。1991年与1990年相比,又分别下降了11.3%和11.2%。 1991年独立后,乌克兰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经济实力急剧下降。在所有转轨经济国家中(不包括受战争影响的前南斯拉夫国家),乌克兰的经济危机最为严重。在1992-1997年期间,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为负增长,其中1994年的负增长率高达24%。1996年有所好转,但仍然高达10%。官方统计数字表明,1996年,乌克兰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1990年的43%。1992-1995年期间,工业产值和基建投资减少了50%,农产品减少了25%。 1994年,乌克兰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生产严重衰退,工业产值比上年降低27.7%。所有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都在下降。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木材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部门的危机现象尤为严重。主要燃料动力资源的开采量下降了15%。燃料动力资源生产和供应的紧张状况对燃料动力需求量极大的冶金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致使该部门主要产品比上年下降22-48%。由于冶金业部门的不景气,加之消费者支付能力的下降,在乌克兰工业中居重要地位的机械制造业的危机也在加剧,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1994年乌克兰农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7%,其中种植业比丰收的 1993年减产25%。畜牧业比上年减产7%。 从1995年起,乌克兰经济形势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生产下降的速度开始减缓,某些部门开始出现增长的态势。 1996年,乌克兰自独立5年以来首次出现所有部门年度生产都有所稳定的好迹象,但是,生产的恢复较为乏力。继1994年和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下降24%和12%之后,1996年又是负增长(10%左右)。1997年,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经济在连续多年的下滑后恢复增长,而乌克兰经济仍继续下降,但降幅比1996年大为缩减。是年,乌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分别比1996年下降3.2%、1.8%和2%。 (二) 财政赤字不堪重负 独立以来,乌克兰的财政收支始终赤字累累。据乌克兰财政部统计,1992年乌克兰国家预算赤字为3673亿乌克兰卢布;1993年的调整预算赤字为7.9亿乌克兰卢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8%;1994年高达109万亿乌克兰卢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6%。 乌克兰财政入不敷出的原因主要包括:(1)财政收入增长有限。乌克兰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但税收的的征集体系十分落后,偷税漏税现象司空见惯。为了扩大税收来源,政府曾在1992年的税制改革中设立了增值税项目,税率为28%。然而缺乏征收增值税的有效手段,实际税收远未达到预期目标。(2)政府向国有企业提供大量财政补贴。尽管乌克兰在独立后曾为改革国有企业而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绝大多数企业依然因无法提高经济效益而出现巨额亏损。为了不使企业倒闭和避免失业,政府不得不为其提供大量财政补贴和贷款。此外议会也不时绕过行政部门,向国有企业提供大量预算外补贴和拨款。(3)为了减少高通货膨胀率对广大消费者的打击,以“维护社会安定”,政府大量使用价格补贴,从而使生产者价格严重背离消费者价格。因此而来的企业亏损则全部由政府财政补贴负担。 自1995年起,国家的财政状况开始出现相对稳定,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1995年和1996年的调整预算赤字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的 6.7%和4.5%。 尽管财政赤字在减少,但国家和企业的支付危机继续加剧,企业三角债拖欠严重,许多企业和部门甚至连工资也无法支付。至1997年1月1日,企业逾期未付的欠款达200.51亿格里夫纳(比上年增加0.8倍),其中97.9%(196.34亿格里夫纳)的拖欠款是企业间的三角债,而2.1%(4.17亿格里夫纳)是银行贷款的欠款。企业缺乏支付能力是目前乌克兰生产下降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1996年1/3企业亏损,亏损额达38.56亿格里夫纳(1995年亏损企业和亏损额分别为1/5和10.525亿格里夫纳)。支付危机不仅影响了企业生产,而且还涉及到了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诸多方面,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基本生活。据统计,1996年乌克兰经济中拖欠的工资额约为居民实际工资额的1/6。一些乌克兰学者认为,目前支付危机已危害到国家的基本经济安全,甚至影响到了政局的稳定。 (三)通货膨胀率一度居高不下 乌克兰经济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高通货膨胀率:1992年为2150%,1993年急剧上升到10256%,这种恶性通货膨胀,世界各国经济史上十分罕见。1994年虽有大幅度的下降,但仍然高达501%。库奇马政府于1994年11月开始实施的稳定化计划成功地将通货膨胀率降低到1996年的39.7%,低于1991年。1997年,通货膨胀率降至10.1%。然而,一些乌克兰学者认为,乌克兰目前依然存在着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通货膨胀因素。 乌克兰的通货膨胀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供给不足。众所周知,充足的供给是满足需求、确保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如前所述,乌克兰独立后,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状态,消费品市场局势严峻。消费品市场的紧张局势主要是由商品生产下降造成的。按出厂价计算,1992-1994年的商品生产分别比上年减少9.4%、16.5%和27%。目前,乌克兰轻工业生产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其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1991年的12.3%下降到 1995年的2.7%。作为乌克兰传统的重要部门的食品工业也由1991年的24.4%下降到1995年的15%。消费品生产的持续大幅度下降造成乌克兰消费品市场上本国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和药品严重短缺。而为了弥补本国消费品的不足,市场上不得不引进了大量外国商品。乌克兰市场上进口货的比重高达60%以上。 2、用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方法弥补财政赤字。独立后,乌克兰的财政始终入不敷出。一般说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包括:(1)增加税收;(2)扩大货币发行量;(3)对内借债和对外借债。除增加税收以外,其他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如被过度使用,都会导致宏观经济失衡。例如,举借过多的内债可能会出现信贷紧缩,挤兑私人投资和消费;引进过多的外债有可能使实际汇率升值,甚至会产生债务危机;而过度依赖于开动钞票印刷机则会导致通货膨胀。乌克兰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是增加货币发行量。如在1993年,货币发行量达12.3亿卢布,比上一年增加了24倍。 3、成本推动。这一因素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上。乌克兰虽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它所需的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则需要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进口。独立后初期,根据双边协议,俄罗斯曾以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向乌克兰提供石油和天然气。自1993年起,俄罗斯不仅减少了对乌的出口量,而且还提高了价格。这就加重了乌克兰的能源进口费用。正如70年代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那样,俄罗斯能源出口价格的提高也是推动乌克兰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 4、价格改革未获成功。乌克兰在独立后就仓促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这一进程中,乌克兰当局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进行价格改革。然而这一价格改革的核心不是以理顺价格关系和健全价格机制为主,而是在市场信息失真和供给不足的条件下片面强调放开价格。例如,1992年 1月初,政府开始实行自由价格收费标准;1993年和1994年又先后放开了包括房租、电费、煤气费和市内交通费等多种商品和服务费的价格。一方面,政府未能对价格变化加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并未因价格上涨而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其结果是,放开价格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如果说片面强调放开价格使价格改革以失败而告终,那么政治领域中的各种纷争则使乌克兰政府无法实施一个有效的稳定化计划。如在1993年5月,政府要求在对付通货膨胀和其他一些经济问题时拥有采取紧急措施的特殊权力,但议会拒绝了这一要求,从而使政府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延误了时机。 (四) 能源危机难以缓解 乌克兰经济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能源短缺。乌克兰的能源危机主要表现为石油、天然气供应危机。能源危机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其一,独立以来,本国主要燃料开采量逐年减少。1990-1995年,乌克兰石油产量下降了23%,煤下降了49%,天然气下降了 35%,电力下降了36%(见下表)。
1990-1995年乌克兰主要能源产量
资料来源:《乌克兰经济》1996年第6期。
其二,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大幅度减少,尤其是俄罗斯急剧削减对乌克兰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并大幅度提高其价格。
1990-1995年乌克兰主要能源进口量
资料来源:《乌克兰经济》第6期。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乌克兰出现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能源紧张局面。能源危机对工业企业影响最大。由于能源危机,政府决定大幅度压缩提供给工业企业的天然气供应量,那些直接依赖俄罗斯燃料进口的企业几乎濒临停产。农村也因能源紧张而限制了农产品生产,从而加剧了国家食品危机。能源短缺不仅制约了生产部门,而且也影响了居民生活。学校曾因供暖不足而被迫提前放寒假。部分地区限时限量供应暖气、热水和居民用电,甚至市内交通也因能源不足而停开部分行车线路。此外,能源危机还导致物价上涨幅度加快。乌克兰的价格形成和国家预算主要建立在能源价格基础上的。由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不断提高向乌克兰供应的油气价格,因此乌克兰也被迫多次改变能源、煤炭工业和运输等部门的价格和税率,从而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消费市场价格急剧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为了支付石油和天然气欠款,乌克兰不得不将大量消费品和食品运往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使本来很紧张的消费品市场更为紧张。 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活,贫困问题越来越普遍。乌克兰工会联合会将月收入95格利夫纳(约等于50美元)作为贫困线的标准。该机构的调查表明,7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统计部的统计表明,乌克兰劳动者的月平均收入为60格利夫纳。而且,穷人享受的住房补贴和公共设施补贴正在被逐渐取消。 物价的上升和实际工资收入的下跌影响了乌克兰居民的食品消费。大多数家庭主要通过扩大食品开支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这一途径来维系食品消费水平。这一比重已从80年代末的35%提高到1992年的55%。食品消费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碳水化合物的比重在上升,如面包上升了8%;蛋白质的比重在下降,如牛肉减少了10%,禽类和猪肉减少了20%,鱼和鱼制品减少了30-40%。虽然大多数居民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但也有少数人因实际收入大幅度下降而面临着营养状况恶化的局面。 由于囊中羞涩,居民对非食品商品结构中的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也大为减少。例如,与1991年相比,1995年市场对无线电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了15/16,该类产品在居民商品总需求中的比重由2.7%下降到0.9%。
二、经济改革 如同前苏联地区的其他国家一样,独立后,乌克兰政府制定了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从历届政府的改革计划中,我们不难看出,乌克兰的经济改革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财产所有制关系改革 作为前苏联的一个共和国,乌克兰的国民经济在独立前以国有企业为基础。1991年8月乌克兰宣布国家独立时,国有经济成分超过90%以上。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在乌克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前苏联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国有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也伴随着许多弊端,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甚至严重亏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国有企业缺少竞争机制和生产者不关心经营结果等不良状况有关。 建立一种以具有竞争机制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为基础的混合经济是乌克兰经济改革战略的核心。改革财产所有制关系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消灭国营部门中的上述弊端,打破国家对经济的垄断状况,建立竞争环境,平等地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国家指导下对国有制进行根本改造,使之向全面私有化和非国有化过渡;有效地推行公司制,在保留集体管理的形式这一基础上发展私人所有制;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股票市场。 (二)价格改革 放开价格的主要做法是迅速扩大采用自由价格和自由消费的范围,使多数商品价格和服务费标准摆脱行政监督。为了防止价格失控,国家对价格的调节主要靠经济杠杆,包括税收政策、财政预算政策、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和关税政策,并采用对专营企业的产品规定价格的机制来实现。在稳定经济时期,国家仍然对有限范围的商品,主要是在结构上有决定作用的必需品以及对居民的服务,进行价格调节。 1992年1月初,乌克兰政府开始实行价格放开。但是,基本食品、能源、房租和交通费则实行一定的控制。例如,乌克兰开采的石油、液化气最高物价指数为7倍,天然气5倍,煤平均19倍,电平均8倍,铁路、海运和公路运输价格上涨不超过4倍,面包、奶制品、动物油、植物油等基本食品的价格,涨价幅度在2-10倍之间。这些产品和付费的涨价幅度均较低。 从1993年开始,乌克兰的许多商品价格完全放开,房租、电费、煤气费和交通费大幅度上涨,但肉类和奶制品的价格仍由国家调节。此后,政府又多次决定提高物价。 目前,乌克兰价格涨幅之高,物价之贵,在独联体国家中最为突出。在乌克兰这种短缺型经济危机条件下,价格改革实际上并未产生刺激生产增长和制止经济滑坡的作用,反而加速了物价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1993年6月初开始的大幅度涨价因超过居民的承受能力而成了顿巴斯矿工大罢工的导火线,从而直接导致议会和总统的提前选举。 (三)财政金融改革 乌克兰财政政策改革的目的是积极促进企业主的经营活动和确保获得必要的财政收入。乌克兰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政策是:根本改变预算支出结构,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停止给亏损企业提供补贴和资助;缩减国防开支;限制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补贴总额;逐步取消靠政府补贴维持居民收入的指数化,只对居民中收入最低的阶层提供价格补贴;缩减行政管理费用等等。 1994年库奇马总统在其激进性质的改革方案中指出,必须对整个财政金融体系进行深刻的结构性改革。他认为,只有在企业和组织的财政实现正常化,实业活动得到积极刺激的情况下,加强国家财政货币体系的措施才能带来积极成果。为此,政府应采取克服支付危机的有效措施。同时,他认为,财政稳定与银行改革紧密相连。银行改革的任务是要建立真正的两级银行结构:即第一级是强有力和独立的中央银行,第二级是稳定的和具有竞争力的非国有商业银行;改变银行信贷的发放方式和实行信贷的地方分权制,制定提供贷款的新条件;实现银行机构的商业化,所有银行都有权与企业和居民的资金发生业务关系;废除行政机关对利润的调整权;所有商业信贷机构都有权在乌克兰境内和国外开设同业往来帐户,同时也有权进行外汇结算和在国外银行开设同业往来帐户,制定严格的信贷发放制度,以调节货币流通。乌克兰国家银行的货币和信贷发行将与生产规模和商品流转量的增加以及有保障的国家预算开支额的增加相适应。中央银行根据贷款数量与银行法定资本的比例标准,对乌克兰境内所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量进行限制,并实行商业贷款流通定额调节制,限制企业日常欠款数量。此外,他还指出要改革税收体系,以有效地刺激生产和商业活动。 (四)产业结构改革 乌克兰的产业结构虽然具有多样化程度高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所占的比重过大,而消费品工业则相对薄弱。为此,独立以来乌克兰历届政府都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途径。产业结构改革的重点是优先发展耗能量低、 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大力发展日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两方面: 其一,依靠减少重工业生产来增加消费品生产,增加消费结构中复杂的家用电器的数量,扩大住房建设规模,发展交通和公共设施及居民服务,增加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加工工业和建材工业的成套机器设备的生产,发展儿童食品、无污染产品的生产,更多地在动力工业、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中采用生态安全设备。 其二,国防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中的军工生产部门实行转产。由于军工订货下降、军费开支削减,以及轻工产品和民用品缺乏,政府决定将大部分军工企业改造为民用企业。目前,乌克兰的主要军工领域正在加速军转民过程。例如,南方机器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军转民改造,生产了诸如拖拉机、除尘器、厨房器械以及食品加工设备等民用品。造船工业和航空工业也在努力扩大商船和运输机生产。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和推动军转民改造,乌克兰政府正在广泛寻求国际合作,并鼓励外商参加乌克兰的军转民。 (五)工资改革 1991年10月,议会通过了关于实行工资指数化的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部门必须按照不同的指数率确定工资额。不足最低工资2倍的工资可享受100%的指数率。高于最低工资3倍以上的工资不实行指数化。对于有权自行决定工资的企业来说,这一指数率仅供参考。 1992年上半年政府又先后作出决定:(1)按季度修订工资指数;(2)只对最低收入的居民阶层和集团实行完全指数化;(3)根据通货膨胀的速度定期修订最低工资标准;(4)取消对公民个人收入上限的限制,以刺激经营者的主动性和有效劳动的动机。 (六)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乌克兰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失业已成为乌克兰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居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也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乌克兰注意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加快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刺激需求。3、进行深刻的工资改革,使之与价格改革配套。4、在向低收入阶层提供保障时,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使之以个人的劳动贡献和适当的补贴为基础。5、保护和发挥知识分子的潜力,鼓励非国有科教机构的发展。6、从根本上改变住房政策,建立房地产市场,扩大住房建设。贫困阶层仍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住房。7、让地方负担更多的社会开支并鼓励国有部门中的企业和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 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独立的退休金和抚恤金基金,向退休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经济援助。议会曾于1991年通过“退休金法”。享受此法提供的优惠的退休人员约占总人口的1/4左右。(2)由预算直接拨款,用于补贴价格上涨后一部分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这种家庭主要是总收入低于最低工资达50%的多子女家庭。(3)建立失业基金,以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向他们提供培训和经济援助。有关法令规定:在预算中应将3%的财政收入用于该基金。失业者在失业后的最初3个月中可领取失业前的全额工资,此后3个月中可领取75%的工资(但不得超过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此后六个月中可领取50%的工资(同样不能超过平均工资,但不少于最低工资)。1993年在国家就业部门登记的临时失业公民有 55.75万人。国家用于补助失业者的费用达110亿乌克兰卢布。(4)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以提供病假工资,医疗康复设施和产假工资,等等。此外,该保险基金还向儿童和工伤者提供疗养和医疗保健服务。 (七)对外经济关系改革 主要做法是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外贸自由化政策,逐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使乌克兰进入全球经济领域。库奇马主张优先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并把国际金融机构视作外资的主要来源。同时他强调要与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发展战略性伙伴关系。此外,还把发展中国家视为乌克兰对外经济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 由于对乌克兰独立后面临的经济形势缺乏客观的认识,加之国家领导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上存在分歧,因此,乌克兰经济改革进展并不如人意,政府所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也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乌克兰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经济改革尚面临许多困难。
三、经济危机的原因 导致乌克兰经济陷入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前苏联时期留下的危机因素,也有转轨进程中出现的危机因素。 首先,苏联的解体,使以往长期形成的地区间的生产协作和分工关系遭到破坏,一些合同中断或不能正常履行,乌克兰经济因此面临极大的压力。例如,乌克兰有1000多个原属联盟管辖的大型企业,它们的许多设备和产品的零部件来自全苏各地。原有经济联系的中断使其中一些企业陷于瘫痪状态。又如,由于能源受阻,重工业失去了昔日的优势。独立以来,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产品都持续下降。 第二,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遗留下来的许多弊端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乌克兰经济在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和农业过轻,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本国生产的能源无力支撑其庞大的重工业。虽然独立后历届政府都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途径,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多年的努力收效甚微。 第三,政府的改革政策有许多失误。例如,未能处理好“自由化”和“稳定化”的关系。为了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乌克兰在独立后就立即开始实施经济“自由化”计划,放开价格管制就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自由化”措施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但是政府对由此而来的价格上涨却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其结果是通货膨胀率一度居高不下,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又如,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时未能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独立以来乌克兰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功能的同时,却忽视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一误区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乌克兰学者认为,乌克兰实际上是从1992年就开始放弃国家对经济改革过程的调节,从而使其滑入了市场自由发展的轨道。自此,经济很快由缓慢下降而变为急剧崩溃。 第四,政治改革构成了经济改革的障碍。独立后,乌克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也积极推行政治改革。然而,由于乌克兰独立后长期(直至1996年)不能制定出一部适应新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宪法,国家长期处于制宪危机之中,政治生活很不正常,总统、议会、政府之间矛盾重重,国家经济疏于治理,政局一直不够稳定。1992年至1997年6年中内阁总理的7次易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连贯性,妨碍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此外,由于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乌克兰的经济运行过程实际上一直处于半混乱和半无序的状态。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部门
乌克兰国民经济中的生产领域包括工业、建筑业、农业、林业、交通运输、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技术供应、采购和销售。乌克兰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第一部类生产,即生产资料生产,约占生产领域总产值的64%,第二部类生产,即消费品生产,约占36%。这两大部类的比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完全颠倒过来了。生产领域的就业人数大大超过非生产领域的就业人数(如下表所示):
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的就业比重(%)
资料来源:《乌克兰社会经济地理学》,1995年版,第 256页。
乌克兰的非生产性领域由两大类组成。第一类包括教育、文化和艺术、科学和科学管理、卫生、社会保障和体育。第二类包括城市住房公共事业、居民非生产性日常服务项目、客运、通讯、管理、信贷和国家保险业等。在第一类部门工作的职工人数多于在第二类部门工作的职工人数。 如同东欧国家那样,乌克兰的经济结构在本世纪经历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转折。第一次是始于30年代的工业化。在工业建设中,乌克兰(尤其是东部地区)的重工业、煤矿工业和国防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则持续下降,至80年代末已下降到20%左右。第二次是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开放市场和实施私有化,在前苏联时期受到冷落的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工农业部门则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私人部门不断壮大。据有关报道,目前该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40%(有的估计则高达80%)。乌克兰政府的有关统计表明,至1996年,由于实施私有化,工业部门中非国有企业的数量已占企业总数的70%,其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58%。①在农业领域,私人部门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16.5%上升到1996年的49.2%。目前,个体农户生产的土豆和蔬菜已占其总产量的80%,在畜牧业中占总产量的25%。
一、工业 工业是乌克兰生产领域中最大的部门。该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整个生产领域50%以上,其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0%,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超过40%。乌克兰工业规模巨大,门类齐全,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1990年,重工业固定生产基金占整个工业的比重高达 89.1%,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9.3%,而轻工业的上述比重分别为10.9%和30.7%(见下表)。
1990年乌克兰工业结构(%)
资料来源:《乌克兰社会经济地理学》,1995年版,第 259页。
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的工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发展很快。1980年乌克兰工业产值超过1940年13倍,超过 1913年103倍。乌克兰的许多工业部门在前苏联占有重要地位,多种工业产品名列前茅,为前苏联经济及乌克兰自身的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部分工业品的产量见下表)。
部分工业品产量(一)
*内燃蒸气机车
部分工业品产量(二)
资料来源:《苏联百科手册》,1988年版,第688页。
独立后,工业中所有部门都在衰退,大部分主要产品产量下降,整个工业部门陷入了严重危机之中。1995年乌克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为:发电量1920亿度,石油400万吨,天然气181亿立方米,煤8360万吨,轧材1650万吨,金属切削机床5700台,载重汽车6500辆,小汽车5.98万辆,拖拉机1.04万台,矿肥220万吨,化纤4.13万吨,纸9.8万吨,水泥760万吨,纺织品1.68亿平方米,鞋 1970万双,电视机21.7万台,冰箱、冰柜35.4万台,洗衣机21.2万台,收音机11.9万台,录音机10.5万台,吸尘机28.5万台,植物油 57.3万吨,食糖383.9万吨,水产品39.3万吨。1996年,乌克兰工业产值仅为1990年的50%。1997年工业生产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比1996年下降1.8%。 乌克兰工业生产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需求不振。独立以来,由于居民实际收入减少,国内需求长期处于疲软状态。而苏联的解体则影响了乌克兰工业产品的外部需求。二是政府采取的紧缩信贷政策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三是工业用原材料、燃料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工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特别是能源供给的短缺使许多企业的生产受到不良影响。尤其自1995年3月起,能源价格上涨的一部分负担被转嫁给企业。 (一)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业综合体 乌克兰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业综合体是一个传统的产业部门,其构成主要包括农机制造业(占机械制造业总产值的 18.4%)、汽车工业(14.7%)、电机工业(13.7%)、重型交通机械制造业(12.3%)、仪表制造业(8.2%)、机床制造业和工具制造业(8%)、筑路和公共设施机械制造业(6.7%)、化学和石化机械制造业(6.9%)、轻工业和食品工业机械制造业(5.5%)、畜牧业和饲料生产机械制造业(4.2%)以及动力机械制造业(1.4%)。1993年,机械制造业综合体生产的产值占乌克兰工业总产值的41.2%,职工年平均人数占工业生产部门职工总数的43%,工业生产基金占22.3%。 1993年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业综合体共有1954家企业和公司(不包括小企业和合作社),其中机械制造业 1268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顿涅茨克(195家)、哈尔科夫(151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147家)、卢甘斯克(128家)、敖德萨(111 家)、扎波罗热(105家)、利沃夫(105家)、基辅(143家)。 军工生产在机械制造业中居重要地位。该领域集中了乌克兰最先进的科技力量,拥有制造SS-19和SS-24洲际导弹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南方机械制造厂,能建造航空母舰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生产“安”系列的安东诺夫飞机设计院等举世闻名的设计和生产单位。该部门共有700家工厂,100多万名工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其生产的许多产品名扬世界,因此军火贸易获利甚丰。 乌克兰航空制造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其许多产品的科技水平目前在世界上仅有5-6个国家才能达到。作为前苏联宇航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克兰航空制造业几十年来成绩显著。它曾经研制过几代新型运载火箭和航天卫星,其中“天顶”号运载火箭被国际航天专家誉为“21世纪运载火箭”。 造船工业的科技潜力也很雄厚,能够制造各类船舶。转产后,通过开发新型船舶,造船厂也在走向国际市场,并主要满足出口需要。1995-2000年期间,乌克兰将按合同建造33艘不同类型的船舶,其中90%是出口订货。目前,乌克兰造船工业共有8个造船厂,11个仪表制造厂,27家科研单位。在该部门工作的职工达11万人。 独立前,乌克兰机械制造业的许多产品在前苏联同类产品中占有很大比重。1990年,乌克兰生产的交流电动机占前苏联36.9%,转子挖掘机、玉米和甜菜收割机-100%,联合采煤机-95%,高炉炼钢设备-40%,电源变压器-50%,金属切削机床-23.6%,锻压机-25.7%,石油设备-17.8%,化学设备-28.4%,农机-26.3%,畜牧业和饲料生产机械-29.4%,挖土机-29.6%,桥式电动起重机-23.7%,电视机-35.8%,录音机-28.6%,冰箱和冰柜-13.9%。乌克兰独立后,机械制造业的许多产品,如锻压机、金属切削机床等,仍在独联体国家同类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自80年代初起,乌克兰机械制造业生产开始出现下降的势态。独立以来,机械制造业生产连年下降。1995年该部门生产的产品为5416551亿乌克兰卢布,比1994年下降了27.4%。1995年共有291家企业减产。按可比价格计算,航空制造业比上年下降 34.9%,农机下降34.1%,国防工业-32%,重型机械-31.8%,通用机械-28.5%,动力机械-19.1%,汽车、拖拉机和无线电-8.4%,原子能动力机械-7.4%,造船业-3%。1996年该部门产值达62.025亿格利夫纳,其产量为 1995年的79.1%。仅127家企业保持了原有的产量,155家企业生产下降了50%以上。无线电产品工业的下降幅度最大(1996年比上年下降了 64.9%)。 机械制造业生产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机械制造业中原来一些产品面向全联盟的部门开始出现了供求关系的严重比例失调。这种现象在造船业、运输机械制造业、农机制造业和军工综合体等部门尤为严重。例如,军工综合体的产品实际上失去了国家的订货,许多产品因此而成倍下降。由于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和批发价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中1/12的企业有一半产品没有销路。 其次,原有经济联系的中断,致使一些需要进口原料和配件的企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机械制造业和军工综合体靠自己的力量仅能生产10%的武器和军队技术装备。 再次,资金匮乏制约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军工综合体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经常不到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工作的科技水平(1996年对其拨款仅为计划拨款的11%)。又如,机械制造业职工工资偏低且拖欠数额巨大,因此职工积极性欠佳。据统计,该部门职工平均工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位居第30位。1996年11月份平均工资为102.01格里夫纳(1格里夫纳约折合为0.5美元)。其中无线电工业的职工工资最低,仅为62格里夫纳。至1996年12月10日,机械制造业企业欠发工资额为29430万格里夫纳,629家企业和单位欠发工资。一些职工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从事第二职业。 机械制造业目前正在进行企业改造。至1996年11月1日,该部门已对12个企业实行了改造,计划在 1996-1998年期间将对100多家企业进行改造。由于国家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这种改造进展十分缓慢。机械制造业的私有化进程也在进行之中。至 1996年11月1日,已有300多家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另外1000家正在进行私有化。 (二)冶金综合体 凭借炼焦煤、铁矿、锰矿以及其他辅助原料丰富的优势,乌克兰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从而使自己成了前苏联的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1990年乌克兰铁矿石产量占前苏联的44.5%,钢产量为5260万吨,占全苏总产量的34.1%。 冶金综合体是乌克兰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1993年黑色金属产值占工业产值的8.4%,在整个工业部门中排行第四,位居机械、食品工业和轻工业之后。1995年,该部门产值占工业产值的23.5%,位居工业各部门之首(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工业次之,分别为16%和 15.2%)。该部门其他一些指标也同样举足轻重:固定基金占整个工业的13%,职工人数占6.5%,能源消费占15.6%,燃料消费占14.2%。乌克兰排名100位之列的大企业中,前7名均为冶金企业。 乌克兰冶金业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其产品在前苏联地区和中东欧国家的市场上很有销路。90年代初,乌克兰冶金业出口赢利率为300%,每出口一吨金属产品可赢利30美元,现在赢利率已跌至3-7%,部分企业甚至亏本。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冶金业在独联体诸国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其生产的铁矿石占独联体国家总产量的50%、焦炭-45%、生铁-43%、钢和轧材-35%。 乌克兰黑色金属产量在世界上居第五位,仅次于日本、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其铁矿石产量也居世界第5位(位居中国、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之后)。乌克兰锰矿石开采量占世界31.9%。钢管生产也居世界重要地位。然而与发达国家冶金业相比,乌克兰冶金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消耗比较高。例如,1993年黑色金属生产成本中物资费用占82.9%,固定基金折旧占0.8%,基本工资占2.6%,社会福利事业扣款占3.1%,其他费用占10.6%。 乌克兰黑色金属冶金业主要分布在顿涅茨克和第聂伯河流域。这里蕴藏着丰富优质的铁矿石、锰矿石、焦炭煤、石灰石、耐火粘土。铁矿石主要产地是克里沃罗格、刻赤、克列缅丘格、别洛泽尔斯科耶四大矿区。第聂伯流域的锰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锰矿。顿涅茨克是焦炭煤的主要产地。生产黑色金属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第聂伯流域、克里沃罗格、顿巴斯、亚速海流域。最大的冶金企业有:克里沃罗格钢铁厂、亚速夫钢铁厂、扎波罗热钢铁厂、伊里奇冶金综合体、顿涅茨克和马克耶夫冶金联合企业,等等。 除了黑色金属以外,乌克兰还生产锆、钴、铌、铪等有色金属。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黄金生产前景看好。地质学家已在克里沃罗格、普里奥泽尔斯克、喀尔巴阡山脉找到了金矿脉。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尼科波尔区的金矿区被认为是极有价值的富矿。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山脉一吨岩石含金量为0.3克,南非的岩石中含金量为0.5克,而尼科波尔则为0.8克。此外,外喀尔巴阡山的金矿脉也颇有开采价值。 近年来,乌克兰冶金业产量持续下降(见下表):
1980-1993年乌克兰黑色金属产量(百万吨)
资料来源:《乌克兰社会经济地理学》,1995年版,第 351页。
1996年生铁产量为1780万吨、钢产量2230万吨、轧材1800万吨,分别比1990年下降 2710万吨、3030万吨和2740万吨。为此,一些政府官员和专家认为,冶金综合体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改造更新冶金设备,使其实行现代化,完善和改革市场条件下的生产关系。 (三)能源工业综合体 能源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乌克兰一贯重视发展能源工业。近年来,乌克兰本国的燃料开采量持续下降。能源危机成了制约乌克兰经济发展的“瓶颈”。库奇马总统曾指出,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85-90%的生产下降与能源供应不足有关。乌克兰经济能否摆脱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源问题的解决。然而据专家估计,至本世纪末,乌克兰本国生产的燃料仅能满足需求量的30-40%,因此乌克兰今后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将继续增加。为了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调整产业结构、减小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提高燃料质量,以及开发新能源等。 1、电力工业 乌克兰电力工业很发达。就发电站功率而言,乌克兰现代化的电力工业可与欧洲发达国家媲美,许多指标甚至超过欧洲发达国家。 乌克兰电力工业历史悠久。早在1890年,基辅就建立了第一座发电站,用于剧院和基辅主要大街克列谢季克大街的照明。 根据前苏联于1920年通过的电气化计划,乌克兰于1926年建立了第一座国营发电站——什捷罗夫斯克水电站。几十年来,国家大力兴建发电站,不断增强现有发电站的功率。 目前,乌克兰电力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1991年各类发电站总功率为5440千瓦,发电量为2787 亿千瓦/时。在电力部门工作的职工有19万人。1992年发电量为2525亿千瓦。至1995年1月1日,乌克兰整个电力系统的总功率为5410万千瓦,其中热电站-3240万千瓦,核电站-1280万千瓦,水电站-470万千瓦,企业联合电站-420万千瓦。1996年总发电量为1830亿千瓦。 热电站在电力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1995年,其发电量为全国总发电量的58.4%。乌克兰共有44座热电站。规模宏大的热电站有:乌格列戈尔斯克热电站、扎波罗热热电站、克里沃罗格二号热电站、布尔什腾热热电站、兹米耶夫热电站、祖耶夫卡热电站、第聂伯河近岸热电站、伏罗布洛夫热电站、斯塔罗别列夫热电站等。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水力电力资源。水电站在乌克兰电力工业中也占据很重要的位置。1995年,水电站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2%。乌克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乌境内两条最大的河流——第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流域。主要水电站包括:第聂伯河列宁水电站、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水电站、卡霍夫卡水电站、克列缅丘格水电站、卡涅夫水电站、基辅水电站等。始建于1932年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曾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 乌克兰核电站是从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乌克兰境内共拥有切尔诺贝利、扎波罗热、里夫年斯克、南乌克兰、赫梅尔尼茨基等5座核电站。近年来,核电站在乌克兰电力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1995年核电站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6.4%,1996年其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50%。这一比重表明,乌克兰核电事业的发展居世界先进水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77年开始供电。1986年4月发生震惊全球的核事故不仅使乌克兰电力工业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还给乌克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破坏。然而,由于能源紧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至今仍未彻底关闭。 近年来,由于资金和资源的供应不足,乌克兰各类发电站设备老化现象极为严重。据统计,总功率约1440万千瓦的热电站是1961-1970年期间投产的。换言之,其使用期已达25-30年。乌克兰本国热电站主要设备的工作年限一般为17-20万小时,即20-25 年。乌克兰100%的热电站设备使用期已达10万小时,其中50%的设备已经超过使用期。热电站中90%以上的生产设施是功率为200、300、800兆瓦的发电机组。到1995年底,49.2%的动力机组已经超过使用期,到2000年,这类超龄机组将达81.2%。由于资金短缺,致使磨损、老化和低效率设备的报废率很低。大城市中40%以上电缆线使用期已超过40年,早已超过了使用期,需要加以更新。此外,支付危机、价格失衡等问题也影响了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摆脱困境,电力部门将分阶段进行部门调整,改造和更新现有热电站。 2、煤炭工业 煤炭工业是乌克兰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其在前苏联的煤炭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南部地区钢铁和动力工业的支柱。该部门共有80万就业人员,拥有250多个矿井和6个露天采矿场、64个选矿厂、3个矿井建筑联合企业、17个煤炭机械厂、20个科研设计单位。顿巴斯是前苏联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其他主要大型煤田有利沃夫-沃伦以及第聂伯煤田。 乌克兰煤炭储藏量极其丰富。据估计,至1994年1月1日,乌克兰煤储量约为1153.42亿吨。全乌现有矿井的煤炭资源储备为317亿吨。然而乌克兰煤矿的地质条件颇为复杂,97%的煤是在很深的地下开采的,很多矿井纵深1公里甚至更深。 自70年代中期起,国家对煤炭工业的投资急剧下降。据报道,法国每开采一吨煤国家提供补助98美元、德国-70美元、西班牙-20美元、俄罗斯-6美元,而乌克兰却分文不补。由于政府减少甚至取消补贴,矿井建设和改造实际上已经处于停顿状态。该部门设备老化问题日趋严重。据乌克兰煤炭部统计,目前乌克兰80%以上的矿井已开采20年以上且未经改造。35.6%矿井的开采期已超过50年,仅7.5%矿井的开采期不足 20年。乌克兰矿井的平均生产能力与俄罗斯和哈萨克相比要低1/2至2/3。约一半的机械化设施超过标准使用期。大量资金不得不用于维修和购买零配件。 资金匮乏不仅影响了煤炭工业部门的扩大再生产,而且引发了严重的劳资纠纷。近年来,矿工罢工此起彼伏。1993年的顿巴斯矿工大罢工不仅使当年煤产量大幅度下降,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导致总统和议会的提前选举。 由于劳资纠纷、设备陈旧、政府取消补贴等原因,多年来乌克兰产煤量持续下降(见下表):
1976-1994年乌克兰产煤量(百万吨)
资料来源:《乌克兰实业报》1996年1月第6期
目前,煤炭工业已处于严重危机之中。在过去5年中,产量下降40%以上。乌克兰煤矿平均年产量为1.12亿吨。乌克兰矿井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和西欧国家的2-25%。由于煤的价格在上升,质量在下降,乌克兰煤炭工业甚至在国内市场都失去了竞争力。例如,热电站已开始更多地使用进口煤。 乌克兰煤炭部的有关专家和学者曾对全乌矿井进行过分类质量分析。他们认为:第一类-15个矿井,从开采到2005 年每年可采煤2360万吨。第二类-46个矿井,具有逐年增产的实力,拥有丰富的煤储备和必要的生产设施,其产煤量可以从1994年的1820万吨增加到 2005年的3810万吨。第三类-103个矿井,仅需不多的投资即可保持5720万吨生产能力,年产煤量可达4170万吨。第四类-60个老矿,已久不改造,生产能力低下,1995年的产煤量降至2630万吨。第五类-48个矿井和露天采矿场,其采煤能力为1110万吨,因煤开采殆尽而将停业。 一些专家指出,要使乌克兰煤炭工业重新获得竞争力,应该关闭那些不景气的矿井。他们认为,关闭不景气煤矿,而不是无限期地弥补它们的亏损,这在经济上更为合算。 目前,煤矿工业的改造已经开始。部分矿井已经实行公司化,部分经济效益差或亏本矿井将关闭。国家计划将按煤产量提供补贴。经济效益差或亏本矿井将关闭。同时,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利沃夫、卢甘斯克、斯洛沃格勒和沃伦州将对裁减人员实施社会保障和劳动安置的专项纲要。 尽管乌克兰煤炭工业尚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困难,但是乌克兰煤炭工业仍不失为一个比较发达的综合体。其作为独联体第二大煤炭基地的地位仍未改变。鉴于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严重短缺及其资源的相对不足,独立后乌克兰能源政策的重点仍然是优先发展煤炭燃料。 3、石油天然气工业 乌克兰石油开采具有悠久的历史。在70年代苏联石油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乌克兰石油产量曾高达1440万吨(1972年)。1991年乌克兰采油490万吨。乌克兰石油开采业共有25家企业。 独立以来,乌克兰石油开采量持续下降。1993-1994年为420万吨,仅满足乌克兰需求的20%。1995年采油410万吨。 石油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乌克兰业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已基本开采殆尽,而新勘探的矿产地尚为数不多,而且其石油储备蕴藏得比现有矿产地更深,大多因地质条件复杂而影响开采。据报道,乌克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4亿吨。有专家认为,其中仅1.548亿吨可开采,即占石油总储量的16.47%,其余的83.53%(7.852亿吨)是蕴藏在地下深处很难开采的“死油”。有人甚至认为,乌克兰能够开采的石油甚至达不到16.47%,而仅能开采4690万吨,即不足总储量的5%。 也有一些地质学家认为,乌克兰天然气和石油远未开采殆尽。顿涅茨克、亚速海-黑海流域等地蕴藏有天然气和石油矿藏。然而,乌克兰目前缺少资金进行地质勘探。近年来国家对石油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不断减少,加之严格的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影响,石油工业部门资金严重短缺,甚至对地质勘察工程的预算财政拨款经常不到位。目前,乌克兰天然气和石油矿藏勘探状况极其严峻。例如,《乌克兰石油公司》曾在1991年为勘查石油储量钻探了9.5万米勘探钻井,未能完成乌克兰石油开采任务。而1995年仅钻井2.5万米。由于缺少资金,1995年该公司不得不对部分勘查钻井停止钻探。在1991-1995年期间,《乌克兰石油公司》开采的1690万吨石油中,仅150万吨是在新矿井开采的。 乌克兰共有8家石油加工企业,其年加工生产能力可达6200万吨石油。由于原料紧缺,石油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1995年提供给加工业的石油仅为1640万吨(1994年为1730万吨)。换言之,仅占生产能力的29.9%。1995年乌克兰石油加工业生产了 280万吨汽油、400万吨柴油和660万吨重油。 乌克兰天然气开采工业起源于喀尔巴阡山脉。第一个天然气矿床是1910年在卡罗什发现的。战后喀尔巴阡山脉是乌克兰重要的燃料基地。近年来,天然气采地主要集中在顿涅茨克-第聂伯地区。80年代初这里开采的天然气产量为全国总开采量的80%。1991年乌克兰天然气产量为243亿立方米(1980年-567亿立方米)。 独立后,天然气工业部门情况同样很不景气。天然气在乌克兰燃料动力平衡表上占据重要地位。1993年天然气需求占燃料动力平衡表的47.3%。但天然气的供应却存在不少问题。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主要工业部门(如动力、冶金、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等部门)对天然气的消费量在减少。与 1990年相比,整个国民经济对天然气的消费量减少了13.5%。但农工综合体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天然气消费量在增加,由17.9%增加到29.4%,每年超过300亿立方米。居民按实际价格的10%获得天然气,这种做法实际上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刺激能源供应,也不能保证按时支付其所消费的天然气款。由于预算资金的不足,乌克兰天然气工业的财政包袱很重,负债率超过12万亿乌克兰卢布。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稳定和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作为国家直接调控的部门。乌克兰也不例外。独立以来,政府非常重视该部门的发展。但由于持续性的严重经济危机,政府力不从心。尽管如此,1995年,政府又曾通过了《2010年前乌克兰石油天然气纲要》。纲要规定了乌克兰摆脱能源危机的措施。从1995年起,乌克兰将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产量。为此将大量吸引国内外资金。乌克兰还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建立合资企业,以便开发黑海大陆架、契尔尼戈夫、克里木等矿产地。 (四)化学工业综合体 乌克兰化学工业综合体主要包括化学工业、化学制药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三个部门。1995年,化工和石化工业生产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5%。 化学工业部门生产12多万种产品。该部门包括:矿物化学、基础化学、化学纤维和塑料、油漆颜料和合成燃料。其中主要是矿物化学和基础化学。 矿物化学企业的主要职能是开采矿物原料。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顿巴斯、第聂伯流域。基础化学部门产值约占化学综合体的40%,其主要产品是酸、纯碱、苛性碱、矿肥等。制缄和制酸工业都是乌克兰化学工业的传统部门。矿肥生产是乌克兰化学综合体的拳头产品之一。几十年来,乌克兰矿肥生产发展很快。1928年矿肥产量为1.1万吨,1991年达到420万吨,增加了381倍。乌克兰矿肥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乌克兰化学制药工业的生产潜力极其有限,产量和品种都很少。据报道,乌克兰目前生产的药品仅能满足本国居民需求的20%左右。 石化工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部门。其在化学综合体中的比重不大。近年来其产品经常在市场上脱销。 化学和石化工业对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空气、水、土壤中有害物资的废弃物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特别危险的是,乌克兰化学和石化工业企业大多比较集中。由于缺少环保措施及工艺技术过时老化,因而导致这些地区严重的生态危机。目前,顿巴斯、第聂伯流域生态严重污染。因此有学者呼吁,必须对化学和石化工业企业进行彻底的技术更新。 (五)轻工业 乌克兰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部门,该部门包括纺织工业、缝纫业、制鞋业、服饰业等。总的说来,乌克兰轻工业相对薄弱。1990年轻工业固定生产基金占整个工业的11.3%。该部门的就业人数占工业部门总数的1/10。 纺织工业产值在轻工业中位居第一。该部门职工人数占整个工业部门总人数的1/3,固定基金占工业部门总数的50% 以上。棉纺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比重很大。1990年乌克兰生产了12.12亿平方米布,其中棉布5.7065亿平方米、丝织物2.83亿平方米、亚麻织物 0.98亿平方米、毛料0.72亿平方米。纺织产品原料除了由本国供应以外,还需从中亚和俄罗斯进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外国供应原料日趋复杂,乌克兰一些大型棉纺企业生产因此而大大恶化。例如,1993年乌克兰棉纺工业产量比1990年减少了50%以上,总共才生产了5.97亿平方米布。 1997年,乌克兰生产的布匹,人均只有1.6平方米。 独立以来,乌克兰轻工业一直处于危机之中。2/3轻工业企业的生产下降了将近80%,有的甚至更多。例如,1994年乌克兰鞋子产量仅为1990年的1/5,鞋子的品种结构也在恶化。由于企业片面追求赢利率,主要生产盈利率高的成人鞋,因而使赢利率低的童鞋从1990年占鞋子总产量的40%下降到1994年的22.5%。 目前,乌克兰几乎所有轻工业企业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90%企业原料紧缺,70%企业设备老化、工艺过时。上述情况致使轻工业部门难以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产品品种和质量不符合消费者需求,许多产品严重滞销。再加上居民缺少支付能力,这些已经严重限制了轻工业部门的发展。 由于本国轻工业的不景气,近年来乌克兰消费品市场上进口商品大量增加。1990年以前,乌克兰居民购买的轻工产品有80%是乌克兰本国生产的,而现在国产轻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不超过27-28%,进口产品却达到65-67%。进口产品达到这样高的比重,客观上使乌克兰的民族工业不啻雪上加霜。 乌克兰政府将轻工业视为国家经济政策优先发展的部门之一。《鼓励外商在乌克兰投资国家纲要法》规定,轻工业是吸引外资的重要部门。然而,外商对轻工部门的投资额却极其有限。 (六)食品工业 乌克兰的食品工业是一个庞大的多部门综合体,1991年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为24.4%,1995年下降到15%。该部门包括23个行业的1200多家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达3000多种。制糖、啤酒酿造、糖果点心和烟草是食品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乌克兰糖用甜菜的生产和加工在独联体国家中居重要地位。独立前,乌克兰生产的食糖占前苏联的60%。如今,乌克兰制糖业仍拥有很大的出口潜力。乌克兰制糖业共有405家企业。该部门的职工人数达21万。 糖果点心部门拥有30家专业化工厂,178个糖果点心车间,主要糖果点心生产能力为每年92.26万吨。1990 年该部门产量达到110.8万吨。当时,居民的人均糖果产量为21.4公斤(生理需要标准为14.5-15公斤),因此可出口16万吨。独立以来,该部门生产急剧下降。由于居民消费需求的下降和生产单位缺少资金购买原料,1994年糖果点心产量比1990年下降64%,仅生产了40.54万吨。 乌克兰啤酒酿造业不如一些传统的啤酒生产国。由于物质技术基础老化,该部门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本国啤酒消费需求。 烟草工业共有11家烟草厂,其中6家是合资企业。
二、农业 (一)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部门在乌克兰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1992年为例,农业在物质净产值中的比重占30%,该部门雇佣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0%。1996年,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为500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1.6%。 乌克兰拥有前苏联地区中最为发达的农业部门。这与乌克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无关系。乌克兰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这些条件不仅适合于种植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块根植物、水果和蔬菜等,而且还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1990年,乌克兰农业总产值占前苏联的22.5%,远远高于其土地面积和人口在前苏联所占的比重。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曾向其他共和国出口大量农产品。如在1986-1990 年,乌克兰的可耕地面积虽然只占前苏联的15%,但它生产的谷物、肉和向日葵籽却占整个前苏联产量的24%、22%和44%。故乌克兰曾被誉为苏联的粮仓。 乌克兰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甜菜、玉米和油菜。畜牧业以饲养猪、牛和鸡为主。乌克兰的人均农业产量可与发达国家相比。 独立前,乌克兰农业生产的特点充分反映了前苏联农业部门的增长趋势。在80年代前期,乌克兰农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为2%,此后开始下跌。90年代初期,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至1993年,农业产量较之1986-1990年减少了20%。畜牧业部门的萎缩尤为明显。与 1990年相比,1993年减少了30%。1996年是乌克兰农业生产的重灾年,粮食产量仅为1990年的一半,1997年,乌克兰人均谷物占有量从 1996年的480公斤上升到698公斤。 农业部门的不景气是独立后乌克兰经济危机的组成部分之一。恶性的通货膨胀、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农业投入的减少、实际收入下降引发的需求不振、前苏联区域内贸易体系的崩溃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都是造成农业衰落的重要因素。 (二)乌克兰农业资源 1、农业人口 1992年,乌克兰的农业人口为1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3左右。在70-80年代,乌克兰农业人口以每年 1.2%的速度下降。这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等因素有关。如在80年代,流向城市的移民每年高达20万。由于大部分移民为青壮年,农村居民的出生率已从 1970年的14.5%下降到1992年的12.5%,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同期的4.1%变为负5.1%。 随着青壮年的减少,农业部门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不良局面。尤其在农忙季节,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政府经常号召学生和其他一些志愿者到农村参加农忙劳动。 乌克兰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农村的生活条件得不到快速的提高。农村的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无人问津,很多地方社会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约30%的村镇没有保健机构,将近50%的村镇没有学龄前儿童机构、综合服务商店。农村地区住房的辅助公用设施比城市少1/2至 3/4。只有6%的农村家庭拥有自来水,不足3%的农村家庭配备了取暖设施、排水系统或天然气管道。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并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 2、土地与气候 乌克兰的土地总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截至1995年底,各类农业企业和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为4700万公顷,其中农用土地面积为408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0%。可耕地面积约占农业用地的80%,占全国土地的55%。这一比重既在欧洲名列前茅,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土质和气候的特点,乌克兰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森林区、森林平原区和平原区。大部分农田是土质良好的“黑土”。乌克兰拥有的黑土,约占世界的1/3,这是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 乌克兰的气候也较为适宜。例如,1月的平均气温在-2至-7度之间,非常适合于小麦的生长。其他时间的气温则较为适合于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 3、农业生态环境 由于在前苏联时期强调最大限度的产出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乌克兰的农业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这一方面的最大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不仅使河床堆积大量淤泥,从而减少了人工或天然河流的蓄水量,而且也损害了土质。目前,乌克兰土壤侵蚀的规模已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实际上已涉及各州的农业用地。精耕细作的耕地流失面积已达1020万公顷,占乌克兰耕地总面积的33%,其中包括44%的最为肥沃的大平原和30% 的森林平原。其结果是,农业产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化肥,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又进一步降低了土质和水质。 此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巨大。它污染了土地和地下水,并继续污染在被污染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各种农产品和林产品。据估计,受污染的农业用地达540万公顷,其中可耕地310万公顷,草地80万公顷,森林150万公顷。但实际上只有8万公顷土地被停止使用。 (三)农业部门的构成 乌克兰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畜牧业构成。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别占农业产值的45%和55%。最近几年,种植业的比重有所上升,1993年为52%。 1、种植业 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生产部门,其中粮食作物是种植业的主体。将近一半的可耕地被用来种植谷物植物。小麦是主要农作物,年产量为2400万吨左右。其他粮食作物是大麦、大豆、高粱、燕麦和荞麦等。乌克兰的粮食作物产量高于前苏联其他共和国。 1997年乌克兰谷物年产量为3400万吨,人均698公斤,高于独联体各国的平均数(543公斤) 经济作物以甜菜、向日葵和豆类作物为主,其种植面积约占种植业土地面积的11%。甜菜产量从1986-1990年的4500万吨减少到1993年3370万吨。1996年,乌克兰甜菜产量为2300.9万吨。乌克兰的糖产量是其消费量的三倍多,因此它是一个糖出口国。其甜菜单产在前苏联各共和国中名列前茅,但大大低于西欧和美国的产量,只相当于后者的50-60%。此外,甜菜的含糖量也仅相当于西欧和美国的 70-80%。 乌克兰拥有种植向日葵的相对优势,其产量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能出口一部分。1996年乌克兰向日葵产量为212.3万吨。 土豆是仅次于谷物的第二大食品来源。此外,它还被用作饲料。总产量从1986-1990年的1790万吨提高到1993年的2100万吨。单产仅为每公顷13.7吨,大大低于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单产。1996年乌克兰土豆年产量为1841万吨。 水果产量从1986-1990年的平均每年660万吨减少到1993年的280万吨。苹果和梨占水果总产量的58%。 2、畜牧业。 乌克兰的畜牧业规模十分巨大。如在80年代后期,该部门占农业总产值的54%和农产品出口收入的40%,占用了2/3的农业用地、2/3本国生产的粮食和70%的农业劳动力。 早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就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80年代后期,该部门获得的投资占农业总投资额的79%,80% 的价格补贴用于畜牧业产品。1989年,畜牧业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在进入90年代后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畜牧业总产量在1990年降低了 2%,1991年减少了10%,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下降了16%和10%。在1989-1993年期间,肉产量共下降了33%。1996年乌克兰肉的屠宰量为209.2万吨,奶产量1592.6万吨,蛋87.82亿个。 3、林业。 乌克兰土地气候比较适宜树木生长。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乌克兰的林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大战结束后,森林覆盖率面积从40%减少到12%。后经大规模绿化,林地面积上升到14%。乌克兰的森林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缺乏经济林资源,木材不能自给,需从国外进口。 乌克兰森林的所有权属于国家。72%的森林由政府部门管理,24%由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管理,4%由军队和科研教育机构管理。为了加强对林业部门的管理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于90年代初期在农业部之外成立了林业部。 新的土地法允许私人拥有森林(拥有量不超过5公顷)。1992年通过的林业法对林地的所有权和外国人对林业资源的开采等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四)土地改革。 乌克兰在独立前曾进行过3次土地改革。前两次是在俄罗斯帝国时期进行的,第三次是在前苏联时期进行的。 1991年独立后,乌克兰又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四次土地改革。政府在进行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认识到,强化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和取消国家对农业的控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在实现这一目标以前,必须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为此,乌克兰先后制定《农场法》、《土地所有制形式法》、《集体农庄组织法》、《土地法》、《土地支付法》等。 为了协调全国的土地改革,政府于1991年成立了国家土地改革委员会(后改名为国家土地资源委员会),由一位副总理领导。它在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提供一些技术性服务,如丈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图、评估土质以及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等等。 这次土地改革的目标包括两方面。其一,为建立一个买卖和租赁土地的市场奠定基础。其二,通过将一部分国有土地转让或租赁给私人的方式,取消国家对农用土地的管理权。
三、交通运输 乌克兰位于欧洲腹地,交通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前苏联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联系的重要枢纽。境内海、陆、空交通都很发达,各种运输方式齐备,形成了统一的运输网。 公路运输在乌克兰交通运输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客运的90%和货运的77%。目前,乌克兰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总长达247,300公里,其中169,964公里为高速公路。乌克兰的公路运输能力及条件均优于前苏联地区其他国家。 铁路是乌克兰长途货运和客运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在客、货运输中位居第二,分别占客运的9.5%和货运的 14.6%。乌克兰第一条铁路始建于1861年。19世纪末乌克兰铁路网已基本形成。目前,乌克兰铁路长度为23,350万公里,其中8,600公里为电气化铁路。铁路线不仅使国内各地相连,而且还与各周边国家相接。 管道运输在乌克兰货物运输中占据第三位,其货运量为2.51亿吨,占全国货运量的6.9%,其中1.68亿吨是天然气,占管道运输量的66%,8300万吨是石油和石油制品,占34%。目前,乌克兰管道总长度为4.02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3.48万公里,占 87%,石油管道2500公里,占6%,石油制品管道2900公里,占7%。 乌克兰内河客运量不大,仅为800万人次,占全国客运量的0.2%。内河货运居第四位,货运量为2500万吨,占 0.7%。乌克兰河运航道总长3900公里,境内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6条。主要航道是第聂伯河(乌克兰境内1018公里)。主要内河港口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基辅等。内河运输的主要货物是建筑材料(占86%)、矿石(4%)和煤(2%)。 海运在客、货运输中均倒数第二。其客运量为1100万人次(占0.2%),货运量为2900万吨(占0.8%)。乌克兰海运主要集中在黑海和亚速海沿岸,这里拥有许多深水天然良港。敖德萨是乌克兰最大的海港,其货物周转量约为2000万吨。乌克兰共有三个海运公司:黑海海运公司、亚速海海运公司和乌克兰-多瑙河海运公司。 空中客、货运输均排名最后。其客运量为200万人次(占0.1%)。乌克兰各大城市均有设备良好的机场,国际和国内的航空客货运输均很方便。主要航空港有基辅、敖德萨、辛菲罗波尔、哈尔科夫和利沃夫。 乌克兰的通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每百人平均拥有的电话机数量从1992年的14.7部上升到1997年1月1日的 18.3部。国内各主要地区均建有数控长途电话站。乌克兰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电话服务由地面线路和微波无线电中转站提供,与167个其他国家的电话服务由卫星和150条国际租赁线路提供。1997年完成的意大利-土耳其-乌克兰-俄罗斯光纤通讯线将极大地改善乌克兰的国际电话服务。政府已开始与一些外国电话公司开展合作。移动电话和无线传呼电话业务已开始得到了发展。
四、建筑业综合体 建筑业综合体包括建筑材料生产部门、基本建设及其服务部门。1995年建筑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9.3%。1996年,全国有较大规模的建筑业公司3,300个,其中大部分为私有企业。 在建筑业工作的职工人数为140万人,占整个国民经济职工总人数的6%。 乌克兰建筑材料工业部门共有数千家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州。1991年该部门生产了石灰192.8万吨,砖99.34亿块,石棉水泥瓦14.84亿张,水泥2170万吨。1993年产量分别为124.5万吨、78.53亿块、12亿张、1500万吨。 水泥生产是建材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型水泥厂主要集中在基辅、赫尔松、敖德萨等地。乌克兰第一批水泥厂始建于 19世纪末。战后,乌克兰水泥工业发展很快。该部门在改造和扩大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又新建了许多新企业。现在乌克兰水泥年产量近2000万吨。乌克兰生产钢筋混凝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哈尔科夫、卢甘斯克、苏麦。1993年该部门生产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制品1528万立方米。 独立以来,乌克兰建筑业一直不景气。投资的不振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1996年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量分别为123.7亿和72.08亿格里夫纳,比上年分别下降了30.42亿和29.65亿格里夫纳。一些主要基建计划没有完成。在国家计划出资建设的79 个重点工程项目中,只有9个开工,而最终全部完工的仅3个。但是,私人出资的建筑工程(主要是私人住房)则很多。
五、社会日常生活综合体 社会日常生活综合体主要包括住房公共设施、日常服务、商业和公共饮食业等部门。就总体而言,乌克兰商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也落后于本国的工业及其他经济部门。 (一)住房公共设施综合体。该综合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乌克兰住房基金会共有住房面积9.6万亿平方米,其中国有住房基金会和住房建设合作社所有的住房约占42%,其余部分为居民私人所有。在城市住房中,约61%归国家住房基金会和住房建设合作社所有,其余的39%属私人所有。农村住房的90%属私人所有,10%归国家所有。 乌克兰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17.2%平方米,农村居民为21.2%平方米。城市与农村的住房设施条件差别很大。农村住房的天然气、供暖、自来水、热水供应,以及浴室和下水道等设备都不尽人意。城市中国家和合作社所有的住房的95%拥有自来水供水和地下道排水设备,具有暖气、天然气和热水供应设备的分别占90%、87%和79%。 1993年,乌克兰建房总面积为1230万平方米(1990年为1750万平方米)。乌克兰住房纲要规定,乌将大力发展合作社和私人住房,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公民自有资金、贷款和企业基金。 (二)生活服务综合体。该综合体在居民服务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约占整个有偿服务业的1/4。该部门共有4.2万个企业,其中城镇3.1万个,农村1.1万个。为居民生活服务的营业额为970亿卢布,城镇和农村分别占75%和25%。人均居民生活服务营业额为186万卢布。 生活服务业为居民提供900多种服务,主要包括:服装缝纫业、修鞋业、针织品编织业、家具生产和维修业、房屋建造和维修业、理发业、电器及日用器械维修业、交通工具维修和技术服务业等。近年来,日常生活设备维修,干洗业,私人交通工具出租、维修和技术服务业发展很快。 (三)商业和公共饮食业综合体。1993年,乌克兰国营和合作社零售商业贸易额(包括公共饮食业)为1320亿卢布,其中国营商业为930亿卢布,合作社为380亿卢布。至1993年底,乌克兰共有14.1万家零售商业企业,商店营业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米。公共饮食业企业有4.8万家(355.8万个座位)。商业部门年平均职工人数为140万人(管理机关、附属企业和交通部门职工除外)。 食品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60%。其主要商品包括:肉、禽类、香肠、糖果点心、面包和面粉制品、糖、奶和奶制品。非食品类商品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40%,其畅销商品主要包括文化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如家具、衣服、针织品、鞋、布、小轿车等)。近年来,手表、收音机、钢琴、照相机、冰箱、洗衣机和缝纫机的销路不大。 公共饮食业主要包括公共食堂、咖啡馆、饭店、小吃部、小食店等,一般分布在城乡主要街道、汽车站、火车站、学校等地。 商业经济学院、公共饮食中等技校、商贸和烹饪学校负责为商业和公共饮食业培养专业人才。 近年来,乌克兰专业化商店网络如直销店、仓储商店、自选市场、寄售商店有所发展,快餐业也发展很快。
六、旅游业 乌克兰位于东欧西南部,南濒黑海和亚速海,境内山水秀丽、风光迷人,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因此旅游业开发潜力很大。独立以来,为了扩大外汇收入来源,乌克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1、制定旅游业的发展方针,规划旅游业建设。1995年乌克兰在前苏联国家中率先通过了《国家旅游法》,后又通过了《国家旅游业2005年以前发展规划》。独立以来,政府在保护原有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景点。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乌克兰还鼓励外商在旅游业投资。1993年政府通过的《鼓励外商在乌克兰投资国家纲要法》将发展旅游度假设施,建造现代化的高级宾馆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首都、州府及一些旅游胜地的旅馆业发展很快,已相继建成了一些符合国际标准的星级宾馆,国内日接待游客能力已达6.5万人。 2、设立专门机构,培养专门人才。除国家旅游局、乌克兰旅行社外,全国各地均设有旅游分社和各类旅游组织。为提高旅游专业人员的水平,乌克兰建立了培养旅游管理干部的完整体系。此外,国家旅游局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服务准则,以提高和保障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3、积极参与国际间旅游合作。1992年对外经济关系部专门成立了旅游事务管理局。目前,乌克兰已与15个国家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1996年乌克兰共接待了240万名外国游客和1000万名国内游客。是年乌克兰旅游业总收入已接近10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5.8%。可见,旅游业已成为乌克兰重要的外汇来源,为缓解国家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财政金融 独立前,乌克兰的财政政策在传统上一直发挥着被动的作用,这是因为:(1)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完全服从于计划经济。(2)共和国和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于联盟中央政府。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财政预算与前苏联的预算脱钩。 (一)财政收入 乌克兰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企业利润税和营业税。1991年,这两种税收各占财政收入总额的1/3,或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11%。企业利润税税率为资产平衡表上所列利润的35%。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不少企业的经理以多种方式(如扩大工资额)来达到少交企业利润税的目的。为此,政府向议会提交了一个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根据该法规,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基础根据最终消费品的生产水平而定(投资产品、进口货和服务除外),并参照生产成本及25%的利润与批发价之间的差幅。大部分营业税收来自食品和酒精饮料。据估计,营业税的平均税率为26%。利润率降低的企业和一些合作社可享受营业税的免税或减税优惠。 1991年1月,乌克兰开始实行税率为5%的销售税。已被放开价格和未被放开价格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值税是不同的,前者为22%,后者为28%。1993年2月3日,议会通过了一个市场经济计划。该计划提出把利润所得税定为30%,把增值税从28%降低到20%。增值税适用于除出口商品以外的所有消费品、资本货和进口商品。少数基本必需品(约占营业税的5%)可享受免税优惠。此外,自1992年1月起,政府还对烟草制品、酒精饮料和其他一些“奢侈品”课以消费税。1992年,增值税和消费税在预算收入中占的比重最大,为44%。 1991年7月,乌克兰开始实行一种独特的个人所得税。该税共有4个等级的税率:12%、5%、20%和30%。月收入低于最低工资的低收入者可免交个人所得税。退休金、抚恤金和家庭津贴也可享受这一免税优惠。 1993年, 同年底,政府又决定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鼓励各企业、组织、经营机构、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以便扩大生产,首先是扩大消费品和出口商品的生产,重新修订纳税项目和酌情规定税率,减少食品增值税,以降低食品价格。此后,政府又对税收制度进行过多次改革。 1997年2月18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关于乌克兰税收法修改法》。该法规定了以下19种国家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利润税,自然人收入税,关税,国家关税,不动产税,土地税,地租税,交通工具所有税,行业税,依靠国家预算进行的地质勘探支出税,专项自然资源使用税,环境污染税,消除切尔诺贝利事故和居民社会保障基金税,社会保险基金税,国家养老金保险基金税,国家创新基金税,部分企业活动营业税。地方税主要包括广告税、公共事业税和其他14种税:宾馆税,停车场税,市场税,住房证税,疗养税,跑马场税,跑马奖税,跑马赌博税,使用地方标志税,电影电视拍摄税,地方拍卖、竞卖和彩票税,汽车州际过境税,商业和服务业发放许可证税,养狗税。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最大的开支项目是补贴,约占财政开支总额的50%。财政补贴的形式主要是针对“负价格”,即零售价低于出厂价格和批发价格。被补贴的商品主要是肉类、奶制品、面包和基本食品。此外,国家还向煤矿部门和农业部门中的不少亏损的国营企业提供相当数量的补贴。这些企业长期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确定的产品价格过低。 财政开支的另一个主要项目是文教卫生,约占财政开支总额的1/4左右,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989-1990年)。1991年,由于教育部门的工资大幅度增长,文教卫生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0%。 此外,乌克兰在军转民方面花费了大量开支。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受害者提供津贴以及有关赔偿事宜同样花费了一大笔财政经费。 乌克兰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政策是根本改变预算支出结构,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其内容包括:停止给亏损企业提供补贴和资助;缩减国防开支;限制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补贴总额,逐步取消靠政府补贴维持居民收入的指数化,只对居民中收入最低的阶层提供价格补贴;缩减行政管理费用,等等。 (三)银行体系结构 1987-1988年的前苏联财政部门改革产生了一种两级银行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商业银行业务正式与中央银行分离。每一个共和国都照搬了这种结构。 前苏联国家银行在乌克兰的分行于1991年6月被改组为乌克兰国家银行,由其发挥中央银行的功能。自那时起,乌克兰国家银行逐渐取代了前苏联中央银行在乌境内的所有业务和职能。国家银行行长由议会任命。 乌克兰商业银行部门由5种专业银行组成:国家储蓄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工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国家储蓄银行吸纳了乌克兰存款的80%。这部分资金主要提供给国家银行和其他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国家储蓄银行能办理乌克兰个人和企业的外币存款业务。本国进口商在进口必需品时,可向乌克兰国家银行申请外汇。 乌克兰有1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许多银行是国有企业为了获得贷款而成立的。约二分之一的商业银行拥有经营外汇业务的许可证。为了减少银行的数量,政府将允许银行进行合并或破产。此外,乌克兰国家银行还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并规定必须在2年时间内满足这一要求。 乌克兰的股票市场不发达,这与乌克兰的私有化进程缓慢有关。该部门在监督、管制和市场透明度方面也存在问题。目前全国有4个股票交易所(乌克兰股票交易所、乌克兰同业银行货币交易所、基辅国际股票交易所和顿涅茨克股票交易所)。所有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量都很小。如在 1996年,最大的乌克兰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量仅为1850万美元。这与上市公司少有关。 (四)货币改革 独立前,乌克兰使用的货币是卢布。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抵制来自邻国的廉价卢布的冲击,同时也为了摆脱俄罗斯掌握卢布印刷和发行的制约,解决正常经济活动中卢布不敷需求的难题,乌克兰于1992年1月10日开始发行代用货币——库邦(后改名为乌克兰卢布)。库邦起初仅限居民购买消费品,之后,使用范围扩大到各经济部门。 1992年11月12日,乌克兰政府宣布从即日起分两步实行货币改革:首先实行库邦的非现金周转,而后在稳定经济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正式发行本国货币——格里夫纳。至此,库邦成了乌克兰国内唯一的支付手段,从而使乌克兰成为独联体诸国中第一个正式退出卢布区的国家。 乌克兰卢布币值的逐步稳定促使国家银行于1996年9月2日开始发行格里夫纳。1996年8月26日,库奇马总统签署了货币改革命令,决定自9月2日起乌克兰发行新的货币“格里夫纳”,原货币“库邦”要在9月2日至16日半个月的期限内兑换成新币。新货币以1格里夫纳兑换10万乌克兰卢布的汇率取代旧货币。兑换的最高限额为1亿库邦,超过部分可作为储蓄存入银行。在此期间,两种货币同时流通。银行接受居民的库邦存款。但法人间的非现金结算,包括转帐、会计业务、统计报表等只能使用新货币。 自1996年9月17日零时起,乌克兰结束了新旧两种货币并行流通的局面。原货币“库邦”退出流通领域。新货币格里夫纳则成为乌克兰唯一的支付手段。 (五)财政政策 乌克兰独立后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当政时,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弛,预算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 1992年的27.1%。1993年虽有下降,但仍然高达14%。其结果是,至1993年底,国民经济中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高达 10256%,被世界银行冠以世界之最。事实上,严重的经济困难是库奇马在1994年7月总统大选中获胜的主要原因。 虽然库奇马在竞选中未曾提出过激进的改革方案,但他在上台后不久就于11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一个实施稳定化计划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库奇马政府必须将1995年财政赤字降低到7.3%。在实施该协议的过程中,政府取消了一系列价格补贴,并加快了私有化步伐。尽管该计划受到了议会中左翼力量的阻扰,但财政预算赤字仍然被降低到7.9%。此外,用乌克兰国家银行(即乌克兰中央银行)的信贷弥补财政赤字的比重也从 1993年100%下降到1996年40%。 在1996年和1997年上半年,政府奉行一种较为紧缩的金融政策,因此信贷和货币的发行量都得到了控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预算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5年的4.8%下降到1996年的3.2%;二是国债市场因外国投资者参与而变得较为活跃,从而使政府能通过出售国库券的方式弥补预算赤字。 1996年的财政开支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0.4%。财政开支减少了2.3%,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压缩对住房、卫生和教育的投资和削减消费品补贴。 1996年的财政收入虽然下降了0.9%,但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仍然高达37.2%。这一百分比在前苏联地区是比较高的。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在实施稳定化计划的过程中,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经常被拖欠,一些社会保障福利也得不到及时的兑现。例如,1996年政府仍然拖欠了大量工资、社会保障金和其他一些社会福利款。因此,如将这一部分拖欠款(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计算在内,那么1996年的政府财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高达 6%以上。此外,企业间的“三角债”现象也愈益严重,从而阻扰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民经济的复苏。 为了完善税收体系、打击偷税漏税和鼓励劳动者进入正规经济部门,政府在1996年底制定的名为“1997年经济增长”的经济复苏计划中提出了多项改革税收体系的激进性措施,其中包括:(1)取消多项免税规则,对其余的免税规则加以简化和统一化。(2)将工资所得税从 51%降低到34%,消除切尔诺贝利事故和社会保障税的税率也被大幅度降低。(3)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的税率从50%下降到30%。(4)改革养老金制度,以私人养老金取代全民养老金。由于养老金的支付与收入挂钩,雇员能积极地申报收入。其结果是,在非正规部门中工作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纳入税收体系。(5)完善财产和收入注册登记制。(6)简化新企业开业的行政审批手续。(7)放开劳动力市场,取消注册劳动力必须拥有居住证的规定。(8)制定和实施破产程序。(9)取消限制外贸活动的规定。 但是,“1997年经济增长计划”受到了议会的阻扰。1997年6月,政府终于与议会达成妥协:为了使议会通过增值税、公司税和所得税体系的改革方案,政府同意议会对其他税制改革方案采用个案辩论的方法。议会通过的税制改革计划包括:采用税率为20%的单一增值税,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和公司税的税率均降低到30%。
第三节 国有企业私有化和非国有化
独立以来,乌克兰把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和私有化作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主要在国有企业财产、住房和土地三方面进行。
一、国有企业财产私有化 乌克兰国有企业财产私有化是指将全国所有制、自治共和国政府(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所有制和地方政府所有制的财产转让给自然法人和非国家法人。这种私有化分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两类。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先从小企业开始。 大私有化的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如企业、车间、生产部门、工段的财产以及其他划分为独立的企业并成为某个财产综合体部门的财产、未完工建筑、经营公司和其他联合公司财产中属于国家的那部分股份(股金、股票)。 小私有化的对象是小型企业,即帐面价值、企业财产的股份(股金、股票)不超过150万卢布的国有小企业的财产,其中包括未完工建筑;法律允许的重置价值超过上述数额的国有小企业财产。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加工工业和地方工业、建筑材料工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业、住宅开发和修理业。由商店、理发店、工场和作坊等部门组成的企业可划分成各个独立的企业。这些构成部门也是小私有化的对象。 乌克兰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士、法律允许的在乌克兰登记的法人和其他国家的法人均可购买国有企业财产。但是,由国家、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地方私有化纲要专门规定的客体清单中的那些客体的法人、包括在财产中国家所有制份额超过25%的那些法人、国家政权机关和管理机构、乌克兰国有财产基金会及其地方分会和地方私有化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使用私有化证券的情况除外)不能成为买主。 乌克兰国有财产私有化的主要形式有四种:1、以拍卖的形式出售。2、以招标的方式出售。3、把国有企业和组织的国家财产改造成股份公司。这一形式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4、以赎买的方式出售私有化项目。这一形式主要在小私有化范围内进行。在选择私有化的具体形式时,通常取决于企业的部门特点、其物资基础状况、经济效率、产品的竞争能力等。 乌克兰国有财产私有化始于1992年。由于经济危机和政局不稳等原因,乌克兰国有企业财产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准备和起始阶段的进展并不顺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库奇马总统将非国有化视为实现经济稳定的重要前提。1994年就任总统后不久,库奇马即强调要加快非国有化和私有化进程。1992-1995年,乌克兰约有2.8万个企业改变了组织法人形式(其中大部分是1995年进行的)。在此期间,国家固定基金的比重减少到62%。这标志着乌克兰在建立市场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至1996年初,实现非国有化的企业的比重大为提高:商业企业、公共饮食业和服务业企业占 65%,工业企业占12%,农业和建筑业企业约占10%。2800万乌克兰公民获得了自己的私有化证券,其中1500万人成了私有化企业财产的股票、股金和股份的持有者。此后,乌克兰私有化进程不断加快。至1997年5月,乌克兰全国共有40,664家小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了私有化。相比较而言,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私有化进展缓慢。至1997年4月1日,只有9,996家大中型工业国有企业实现了“部分私有化”。
二、国有住房私有化 国有住房私有化是指将属于国家住宅基金所有的住房及其杂用房屋转让给乌克兰公民。为了进行住房私有化,政府给公民发放了总价值为6060亿卢布的住房支票(按1992年7月1日的物价计算),平均每个公民为1.2万卢布。这种住房支票是私有化证券,可以在国有住房的私有化过程中使用,也可以用于国有企业财产和土地的私有化。住房所有权属于自己的公民可以利用住房支票购买国有企业财产和土地。住房私有化按自愿的原则进行,每人只能进行一次。私有化住房的所有者有权按自己的意愿支配住房,如出售、赠送、继承、出租、交换和抵押等。 有关法律规定,每个乌克兰公民都有权无偿获得21平方米的住房。在此基础上,每个家庭还可无偿获得10平方米追加面积。如果公民的住房总面积小于该家庭应无偿获得的面积,国家应向承租人及其家庭成员发放住房支票补齐。如果居民住房的总面积超过该家庭按规定有权无偿获得的面积,房主就应该支付现金或国有企业私有化证券。多余面积的应付款可在10年内分期支付。不愿意对现有住房进行私有化的居民有权在承租的条件下保留其使用住房的现行程序。 住房私有化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欢迎。他们希望通过私有化使自己成为住房的真正主人。但是,也有人指出乌克兰的住房私有化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一种流失,既有损于国家利益,也不利于人民利益。他们认为,在通货膨胀急剧上升、货币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只有傻瓜才会抛弃不动产。但是乌克兰的住房私有化不仅放弃了不动产,而且还发放了大量住房私有化证券,但由于国家规定的公民应该无偿获得的私有化住房的人均指标很高,国家实际上很难靠实行国有住房私有化来获得收入。因此住房私有化对国家来说仅仅是损失。同时住房私有化也并未给所有居民带来真正的好处。相反,相当一部分居民,尤其是那些住房极其困难的居民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尽管国家规定了公民无偿获得私有化住房的人均标准,但实际上这一标准难以落实。而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却使私有化证券的实际价值也在下跌。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这一阶层居民所受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人对国有住房私有化的公平性持怀疑态度。由于居民原来的居住面积和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少居民的居住面积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部分国有住房年久失修、设备不全,因此尽管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以参加住房私有化的平等权力,并规定给不足的人均标准部分和需要修理的住房发放住房支票和修房补助费,但这些费用根本不足以支付购房和修房的真正所需。他们认为,在原有的并不合理的住房条件下进行私有化势必会影响住房改革的公平性。 由于住房涉及各个居民阶层的切身利益,政府对住房私有化问题非常重视。为了确保住房私有化在严格的法律规范下顺利进行,政府就如何成为住房的所有者等问题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对私有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住房私有化后的善后工作规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国有土地私有化 1992年3月13日通过的《乌克兰土地法典》明确规定,在实行土地国有制的同时,也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这给土地关系带来了根本的变化,打破了土地所有制的单一形式,奠定了乌克兰土地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基础。 目前,乌克兰实行土地多种所有制形式——归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国家所有制的土地可以转让给集体或私人所有,或提供使用,其中包括租赁。按规定,每个乌克兰公民都有权获得土地所有权。农业用地只能转让给那些从事农业的工作人员,以前从事农业和现在居住在农村的退休人员,以及在农村社会领域工作的职工。除了转让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外,土地还可以实行租赁制。在租赁的条件下,土地可提供给乌克兰公民、企业、机关和组织、社会团体、宗教组织、联合企业、由乌克兰和外国法人和公民参加的跨国联合公司和组织,外国独资企业,以及外国法人和无国籍的自然人等。但是土地所有权不得转让给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 根据有关规定,私人农场可拥有50公顷农田和总面积为100公顷的各种土地。但是乌克兰私人农场的规模一般在20 公顷以下,只有5%的私人农场在50公顷以上。大部分私人农场以种植谷物为主,饲养牲畜为辅。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相对而言,畜牧产品的价格较低;第二,无足够的土地种植饲料。因此在私人农场的收入中,75%来自种植业,20%来自畜牧业,5%来自非农业生产活动。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政府扩大了自留地和家庭花园用地的面积,从而使自留地的上限达到每户2公顷,家庭花园为每户0.12公顷,草场为每户1公顷。至1994年1月,自留地和各种自有花园、果园和草场的总面积已达500万公顷,占农业用地的11%。 土地非国有化进展较快。至1993年1月,国有土地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100%下降到27%。 为了使私有化进程纳入法制轨道, 独立以来,乌克兰先后颁布了《国有企业财产私有化法》、《国有小企业私有化法》、《住宅基金私有化法》、《私有化证券法》、《土地付费法》、《土地法典》、《外国投资法》,以及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法规和条例。这些法令和条例就私有化的概念、实施原则、范围和程序、私有化进程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责任和义务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从而为实行私有化奠定了法律基础,确保私有化在严格的法律规范范围内得到推行。 然而,由于私有化将改变国有制的主体地位,涉及到财产和利益的再分配,在私有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 首先,私有化需要巨额资金,而私人资本十分短缺,国内资本市场极不完善。因此,国家虽然发放了私有化证券,但有能力购买企业的人为数不多。国内资金的严重短缺迫使政府把注意力转向外国投资者。但外国投资者的兴趣也有限。这不仅是因乌克兰本身的投资环境不佳造成的,而且还与乌克兰面临的“买方市场”有关。在最近几年,不仅独联体诸国和东欧各国在进行私有化,而且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出售国有企业。太多的国有企业追逐投资者手中太少的钱,这一买方市场显然不能使乌克兰在吸引外国投资者时处于有利地位。 其次,私有化的社会基础不牢固。换言之,并非所有居民都支持私有化。一方面,私有化将威胁部分当权者的利益,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阻挠立即和公开出售国有财产。另一方面,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曾在乌克兰形成了一整套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广大劳动群众长期生活在社会主义国有制中,已习惯于享受公有制的这些实惠。加之他们长期受的是公有制教育,对商品观念和市场经济缺乏认识,对私有化缺少思想准备,害怕企业私有化后会给自己带来失业的危险,因此对私有化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障碍。 再次,缺乏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与其相配套的金融机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经验表明,为了正确评估国有资产和开展这些资产的拍卖活动,上述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但乌克兰因长期奉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而缺乏这些必要条件,而且缺乏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的专业人才。因此,与私有化相关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很难得到解决,从而影响了私有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第四,私有化进程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例如,由于实施私有化计划的国有企业干部掌握了大量内部信息,他们可以在私有化中进行不公平交易,从中获利。公众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满,因而对私有化的公平性产生怀疑。又如,由于私有化带来了失业、物价上涨等问题,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再如,私有化在使少数有钱人成为企业家和经理的同时,使大部分人变成了雇员,使得所有者与所雇佣者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私有化进程中的这些消极因素势必会影响人们对私有化的积极性。 第五,乌克兰私有化是在经济形势不佳和政治危机四伏的困境中进行的,因此必然会受到这种困境的消极影响,并影响政府进行私有化的决心和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就整体而言,乌克兰的“小私有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大私有化”也有进展。但是,乌克兰的私有化实践表明,国有企业私有化并非灵丹妙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市场、资金、生产结构、社会保障等问题相互交织,私有化并未使乌克兰的所有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此外,私有化的不断深入也伴随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第四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对外贸易 乌克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1990年仅占物资净产值的5.19%,低于前苏联水平(8.5%)。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对外贸易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政府必须面对现实,尽快建立起新的外贸格局;另一方面,政府也认识到,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加大开放度,更深地介入国际市场。为了达到上述两个目的,乌克兰在外贸领域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改革外贸体制 独立前,在前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制着整个外贸部门,并对一些原材料和商品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许可证清单由部长会议批准,按照统一的规定进行分配。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乌克兰进行正式登记注册的进出口单位才能获得许可证。 独立后,在改革外贸制度的过程中,政府减少了许可证的发放范围,放松了对外贸易企业的管制。同样重要的是,国家不再对外贸企业包负盈亏,而且对一些外贸企业实行私有化,鼓励建立贸易信托公司,以拍卖和招标的形式向外贸公司分配国家订货。 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外贸部门的活力。因此,对外贸易获得了显著的发展。1996年,对外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30%。 (二)努力维系与俄罗斯和其他前苏联国家的贸易关系 独立前,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国家是乌克兰的主要贸易伙伴。如在1989-1990年,这种外贸占乌克兰外贸总额的 80%以上。独立后,乌克兰仍然将它们作为其主要贸易伙伴。政府1992年4月23日公布的《乌克兰经济改革计划及政策》指出,乌克兰将扩大同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并为此创造特殊的合同条件、关税条件、支付条件和结算条件,保障商品、支付款和人员自由通过独联体各国边界。1994年,库奇马总统在其改革战略中也强调,要与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国家发展战略性伙伴关系,以恢复传统的经济联系和解决乌克兰的能源及原材料短缺问题。乌克兰外经贸部制定的历年工作计划,都将俄罗斯和其他前苏联国家作为“优先”考虑的贸易伙伴。 (三)积极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关系 苏联解体后,由于旧的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遭到破坏和中止,乌克兰与前苏联各国(尤其是俄罗斯)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努力维系与俄罗斯和其他前苏联国家的贸易关系的同时,为了扩大稳定的出口市场和获得本国严重缺乏的能源、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乌克兰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 欧洲是乌克兰拓展经贸关系的重点对象。这不仅与乌克兰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而且也与乌克兰和前经互会国家的传统经济联系有关。目前,德国、波兰、意大利和法国已成为乌克兰的主要贸易伙伴。 综观独立以来乌克兰对外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商品贸易平衡连年出现逆差。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乌克兰不仅大量进口能源,而且还进口多种工业原料。这使得乌克兰的商品贸易平衡经常出现逆差(1996年估计为40亿美元)。虽然政府在取消能源价格补贴后,能源消费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进口能源的价格已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平,因此乌克兰的能源进口费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扩大。例如,1994年的石油进口额为20亿美元,1996年已上升到 92亿美元。(2)乌克兰的出口贸易因苏联解体后传统的贸易关系消失以及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购买力下降而受害匪浅。最近几年,虽然一些独联体成员国的经济开始呈现出好转的趋势,但乌克兰往独联体国家的出口商品受到了北美洲、西欧和亚洲国家的出口商品的有力竞争。 但是,乌克兰的无形贸易盈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品贸易的赤字。乌克兰的无形贸易收入主要来自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流向中欧和西欧国家时乌克兰收取的过境费。由于提高了收费标准,1996年的过境费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一倍。因此,经常项目逆差从1995年的12亿美元下降到1996年的9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 其次,进出口商品结构远未实现多元化。在出口商品中,黑色及有色金属占出口总额的32%。而在进口商品中,矿产品的比重则高达52%。尽管历届政府都表示要克服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化的问题,但是,政府的努力离这一目标仍然相去甚远。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无疑与前苏联时期遗留的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有关。例如,在前苏联分工体系的安排下,乌克兰的重工业较为发达,其他工业则相对落后。重工业是能源密集型部门,而乌克兰自己却很少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因此绝大部分能源需要依赖进口。此外,由于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危机之中,工艺设备和能源运输工具得不到及时的革新或维修,能源消耗和浪费难以控制。 第三,俄罗斯依然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如前所述,多年来乌克兰一直在试图扩大其贸易伙伴关系的多样化。然而,俄罗斯依然是乌克兰的主要贸易伙伴。如在1996年,俄罗斯分别占乌克兰进出口贸易的48%和38.7%。
二、利用外资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是乌克兰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以来,乌克兰经济一直处于困难之中,资本形成的能力和规模极其有限,内部资金严重不足,投资“饥饿症”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和消除内部资金不足的“瓶颈”,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成了历届政府的首要对外政策目标。 (一)吸引外资政策 毋容置疑,制定以鼓励外国投资流入和对其加以必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外国投资政策,是有效利用外国投资的基本条件。独立后,乌克兰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法律和法规,其中主要包括《《外国投资法》、《外国投资管理办法》和《鼓励外商在乌克兰投资国家纲要法》、《乌克兰外国投资办法》等。目前,乌克兰吸引外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投资领域比较开放,投资形式多样化。按规定,凡未被乌克兰立法直接禁止限制的一切领域,外资均可以进行投资。投资形式可采用以下几种:以外汇投资;以各种动产、不动产及其相关的产权投资;以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进行投资、以著作权、发明权、商标权、科技产品等具有一定价值的知识产权投资;以自然资源投资;等等。 此外,外国投资者还可以与乌克兰法人共同组建合资企业或部分地购买现有企业;建立外资独资企业或全部购买现有企业的财产;直接购买乌克兰法律不禁止的动产或不动产(包括土地、住宅、设备、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或以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直接购买财产;独资或与乌克兰法人和自然人共同购买土地使用权及资源开采的特许权,外资企业可100%拥有所有权。 第二,投资程序比较简便。1992年通过的《外国投资法》规定,外国投资的注册登记由乌克兰财政部统一管理。外商按规定向财政部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两份,其内容包括总投资额、投资形式和期限、投资对象及投资者的有关情况。办理登记手续一般不超过3天。为了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乌克兰国有财产私有化的程序,1994年3月1日生效的《乌克兰鼓励外国投资纲要》又简化了一些与外资注册登记有关的程序。 第三,外资可获得法律保障。(1)对外资不实行国有化,国家机构也无权征用外资。(2)制定和通过关于赔偿外国投资者损失的办法。由于乌克兰国家机构或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而造成外资亏损时,外国投资者有权进行起诉并要求赔偿。(3)外国投资者在终止投资活动时有权要求在6个月内归还资本。(4)外国投资者在照章缴纳税款和其他必要的费用之后,可以自由地以外汇形式向国外汇出其所得的收入和利润以及其他资金。 第四,给外资以国民待遇。《外国投资法》等文件曾对外资规定了许多刺激性的超国民优惠,如税收优惠。按这些文件规定,从事生产活动的外资企业自其首次宣布获利之日起5年内免交税款;从事批发商业活动的外资企业的免税期为3年;从事中介业务企业的免税期为2年。此后,第一类企业交纳50%的税款,第二和第三类企业交纳70%的税款。外资企业收入的再投资部分免征所得税。对优先部门和地区,外资企业还可享受特殊税收优惠政策。1996年颁布的《乌克兰外国投资办法》取消了对外资的上述税收优惠,规定外资企业应按乌克兰法律纳税,对外资或合资企业同乌克兰本国企业一视同仁。 (二)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能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办好外商投资企业的条件。事实上,乌克兰的“硬环境”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首先,乌克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沥青、无烟煤、锰、铬、钛、铅、锌、铝、等等。其中沥青和无烟煤均占前苏联总蕴藏量的60%。此外,乌克兰还因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而曾被称为“苏联的粮仓”。其次,乌克兰东界俄罗斯联邦,南濒黑海和亚速海,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接壤,北与白俄罗斯为邻。因此,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三,乌克兰是前苏联连接欧洲国家和地中海岸国家的重要枢纽。海、陆、空运输和管道运输都很齐备。第四,气候温和,半年以上平均气温高于10摄氏度。第五,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致优美。 然而,硬环境并不是投资者考虑的首要条件。东亚“四小龙”资源匮乏,疆域狭小,但这些不利因素没有影响大量外资流入。由此可见,在分析乌克兰投资环境时,重点应放在软环境上。 当前乌克兰的投资软环境并不很好,这主要表现在: 1、国民经济处于严重的困境之中。首先,社会生产持续衰退。在1991-1994年的4年中,国民收入分别下降了 11%、16%、15%和24.5%,工农业生产也一直是负增长。其次,财政赤字不断扩大,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第三,消费品供应不足。按出厂价计算,1992年至1994年的商品生产分别比上一年减少9.4%、16.5%和27%。 然而,在最近几年内,乌克兰经济难以走出困境。这是因为:(1)政府、立法机关和公众尚未在如何有效解决危机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因此,政府的一些反危机措施只能起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有限作用。(2)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经济结构中的不少弊端仍然阻碍着经济改革的步伐。(3)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较差,迄今政府未能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2、法制不健全。尽管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法律,对在乌克兰的外国投资者享有的权利,对合资企业及外国投资者的财政税收政策等作出了明文规定,但因缺少配套措施,许多条文的实施尚需一个过程。而7年来,对外资投资政策法规的多次修订变化,也使一些投资者无所适从。 3、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曾有过很大发展。但由于近几年来国家用于该部门的投资不仅没有大幅度增长,反而有所减少,能源供给不足、交通运输不敷需求和通讯落后等问题比较严重。 4、行政管理环境有待改善。在乌克兰,办事拖拉、低效率和官僚主义作风司空见惯,因此令许多外国投资者望而生畏。 (三)利用外资的现状与特点 乌克兰利用的外资主要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外国间接投资和外债。 独立后,虽然乌克兰的历届政府都主张积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但是收效甚微。例如,至1996年底,进入乌克兰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仅为14亿美元,按人口平均只有27美元(俄罗斯、捷克和匈亚利的人均额分别为43美元、494美元和1270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美国、德国、荷兰和俄罗斯。 乌克兰难以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无疑与这个国家的投资环境不佳有关。 首先,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大地打击了乌克兰的国内市场购买力。独立后,乌克兰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危机状态。事实上,在所有转轨经济国家中(不包括受战争影响的国家),乌克兰的经济危机最为严重。在1992-1997年期间,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为负增长。 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活,贫困问题越来越普遍。乌克兰工会联合会将月收入95格利夫纳(约等于50美元)作为贫困线的标准。该机构的调查表明,7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由于生活水平低下,需求疲软,购买力得不到提高,外国投资者对乌克兰市场的兴趣大减。 其次,虽然乌克兰先后颁布了多个外资法规,如《外国投资法》、《外国投资管理办法》、《乌克兰鼓励外国投资纲要》和《乌克兰外国投资办法》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外国投资者因乌方合作伙伴有法不依而趑趄不前。 第三,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使外国投资者难以对乌克兰的市场信号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同前苏联其他共和国那样,乌克兰在经济转轨初期也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库奇马政府于1994年11月开始实施的稳定化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1996年仍然高达80%。 第四,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相比,乌克兰政府向外国投资者提供的优惠是较为有限的。例如,在利润汇出方面,外国投资者事实上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在税收方面,外国投资者也无优惠可言。 第五,腐败行为泛滥,社会治安状况欠佳,外国投资者缺少安全感。 除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以外,乌克兰还引进外国间接投资。然而,由于乌克兰的资本市场欠发达,加之政府对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有多方面的严格限制,因此进入乌克兰的外国间接投资也为数有限。据估计,至1996年底,乌克兰吸引的外国间接投资仅为5,000万美元。 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间接投资相比,乌克兰在利用外债方面则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外债总额从1992年的 5.5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37.1亿美元,1994年和1995年分别为54.4亿美元和85.3亿美元,1996年估计为93亿美元(均为年末数),其中欠俄罗斯55亿美元,欠土库曼7亿美元,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3亿美元,其他为欠西方发达国家的债务。欠俄罗斯和土库曼的长期债务主要是乌克兰拖欠的能源进口费,其中包括欠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总公司的14亿美元的能源进口费。1994年12月,乌克兰于俄罗斯达成了关于前苏联债务分摊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原定由乌克兰偿付的前苏联的债务(为100-150亿美元)以及乌克兰获得的前苏联的资产均由俄罗斯承担。 虽然乌克兰引进的外债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增长了十几倍,但这一债务负担不会构成巨大的威胁。以1995年为例,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7%,相当于出口额的比重为48.6%,还本付息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还本付息相当于出口的比重为 2.5%。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