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短短不到三年前(2011年9月)的“占领华尔街”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尽管经济复苏缓慢,但似乎不影响财富继续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也不影响好莱坞大片的票房,不仅有《华尔街2》(2010),还有《华尔街之狼》(2013)。
毛尖评论《华尔街之狼》时,注意到电影结尾的镜头:“《华尔街之狼》毫无疑问将圈住更多的羊,这个,电影结尾倒也表现了。”
Leonardo DiCaprio扮演的影片主角“华尔街之狼”的原型叫Jordan Belfort,2004年因欺诈罪,被判监禁22个月。刑满后,通过写自传,卖自传版权,以及巡回演讲(只能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据说在澳洲特别受欢迎),重新过上颇为舒适的生活,尽管仍然欠着受害者们千百万美金的巨款。
《华尔街之狼》(图为剧照)无疑将圈住更多的羊。
这样的“重生”一定会让有些人羡慕美国社会的“去道德性”。不过,在资本主义涅槃里重生的,估计属凤凰的基本不太可能,一般仍然属狼,尽管有的暂时披上羊皮。
美国有网友在一些此片影评的跟贴里,尖锐指出一个关键问题:即,Belfort的欺诈罪,有大量受害者,却只判了22个月的监禁;不仅如此,出狱后,曾经的罪行还能转化为赚钱的商品。而美国监狱里两百三十多万在押的犯人中,很多因吸毒获罪监禁期却可长达数年。这之间的差别,反映出的恰恰是阶级不平等在法律上的表现,或者说法律本身的阶级性;只有统治阶级才宣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回到影片结尾:Belfort去新西兰演讲,主题仍然是“how to sell this pen to me”(怎么让我愿意买这支笔):教人学会如何让买方上钩;即使自己卖的是垃圾,也得让买方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Belfort上台开讲,镜头很快切开,意味深长地对准了那些坐在下面的听众:镜头里,由前往后坐着一排排的平常人,注视前方,个个表情严肃,似有心事。乍一看,镜头本身代位演讲人;那一个个看着镜头的听众,专注地注视着这个曾经的诈骗犯,似乎急切地想从他那里得到致富的真经。
不过,这个镜头稍为特别:它对着那些听众相对多地停留了若干秒钟。这稍感有点长度的镜头,足以有可能让看电影的观众开始意识到镜头里的听众和镜头外看着他们的自己,产生一种镜头里的和镜头外的,面面相觑的感觉。直到银幕变黑,影片结束,这多出几秒的停留,似乎也多出了些许意思。
毛尖的评论既看到好莱坞反映的“狼与羊”之关系,也点出其本身的“圈羊术”。确实,在很多人质问好莱坞缘何再一次如此隆重演绎类似故事的同时,该电影因此而颇为卖座。上赶着去看的人们,何尝不像最后镜头里的那些听众:明明没什么价值,却总会趋之若鹜?消费“欲望”是要自掏腰包的,但人们似乎不在乎肥水流进他人田。
仔细想来,这跟国内各类消费欲望的经济活动相差也不是太大。另外,主流媒体里那些经济类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每天有人坐论股票,坐论房地产,坐论全球市场经济,坐论中国私有化进程等等,往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所谓专家,消费的不仅仅是他人的欲望,更是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显然,这是一个只要是跟发财有关的欲望总能卖出好价钱的时代。
问题是,在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统治全球的体系里,在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的时候,那些镜头内外的人们有多少能够真正变发财梦想为现实?又有多少那些镜头内外的人们,常常闹不好还让靠贩卖“欲望”赚大钱的人们看似意味深长地捉弄一番,即便善良人们的发财梦可能至多也就是弄个“中产”而已?
于是,想到了几年前那些占领华尔街的人们:他们都去了哪里?是不是转而走进那些讲演厅,成为其中的听众之一?
还是正在认真阅读托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
也许都有。
问题是,当后者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确确实实属于90%的同时,并无意分析剥削关系和阶级关系,更无意号召“无产者们”联合起来,而只是希望通过让富人多纳税,让中产阶级和穷人少纳税的办法,来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富不均,尽管同时非常清楚,在美国当下的政治格局中,即使这么个不触动资本主义本身,对资本主义有好处的方案,也是难以得到实现的。
真正“占领华尔街”的仍然是狼。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